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33|回复: 0

清朝皇帝列表_清朝历代帝王顺序表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3-1-1 15: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顺治23岁就死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孩子?1644年11月8日顺治登基

清朝皇帝列表_清朝历代帝王顺序表673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0473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顺治皇帝23岁就死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孩子?1644年11月8日:清朝政府在北京正式举行顺治帝登基仪式,成为清朝入关以后的第一位皇帝。
清朝皇帝列表_清朝历代帝王顺序表217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0473

这也不稀奇。
很多人以今天的观念去看待古人,才会有这么多的疑问。
古人大多早婚,男女十几岁就会结婚,到了20多岁已经有多个子女。
为什么会这样?
主要是2个原因。
就国家层面来说,人口对于古代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资源。中国之所以5000年能够延续文明,还能成为世界一流强国,同国内众多的人口是分不开的。
中国历史上有过13次人口锐减,其中很多次人口减少50%以上。
就以东汉灭亡前后为例,三国时期全国人口下降71%。
由于人口为5000万,剩下28%也有1000多万。
东汉灭亡后的西晋的八王之乱和随后的五胡乱华,人口锐减了70%,但人口还有1000万以上。
而汉族这个人口数量,比五胡的胡人数量要多很多倍。
其实五胡乱华时期,换成其他民族早就亡国灭种了,好在中国人口的基数大,才能保证国家民族继续存在。
相反,周边一些曾经很嚣张的民族,因为人口较少,很快消失在历史中。
清朝皇帝列表_清朝历代帝王顺序表462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0473

所以,中国历朝历代都鼓励生育,也鼓励早婚。
唐代规定男人15岁,女子13岁就可以结婚。明代稍微提高年龄,也不过是男人16岁,女子14岁就可以结婚。
中国很多朝代,还会对有条件结婚的大龄男女进行处罚。比如晋朝规定,女孩17岁不嫁人,地方官府就会干涉,甚至主动为她说媒。
除了国家层面以外,还有个人层面。
清朝皇帝列表_清朝历代帝王顺序表499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0473

古代的医疗差,儿童夭折率很高,光是一个天花就可能导致百分之三十到五十的孩子死去。
这种情况下,普通家庭只能无奈地提高生育数量,保证家里还能有几个孩子。提高孩子数量的方法,也就是早点结婚,早点生育。
古人年纪轻轻就有一大堆孩子,根本没什么稀奇的。
清朝皇帝列表_清朝历代帝王顺序表452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0473

以顺治为例,他是5岁登基,1651年17岁时候大婚,娶了皇后。
在我们现代人看来,顺治17岁结婚太早了,在古代也是正常现象。
从顺治17岁结婚到24岁去世,有整整7年时间。
男人在17岁是完全具有生育能力的,即便只有皇后一个妻子,7年也足以生育多个子女了。
顺治还很喜欢女人,有很多妻妾。
宗人府撰写的爱新觉罗族谱中,记载顺治的后妃就有19位。
而葬入孝东陵的格格就有17人,她们也都是顺治的女人,同他有过夫妻之实。
一般认为,顺治的女人至少有三四十人。
清朝皇帝列表_清朝历代帝王顺序表72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0473



史料记载,共有11个女人为顺治生育过14个孩子。
这个生育率也不算很高,三四十个妻子的怀孕率,还不到二分之一,平均每个女人只生了1个孩子。
而且顺治孩子的夭折率很高,只有4个儿子和1个女儿没有夭折,死亡率接近三分之二,高于民间的夭折率,这是很奇怪的事情。
简而言之,顺治结婚以后长达7年时间,同至少30多个女人有过性关系,最终生育14个孩子。
当时顺治是个20岁左右的小伙子,身强力壮,也是男人一生性欲最强的阶段,生育能力很强。
他平均每年让30多个女人中的2个怀孕生子,压根也没什么稀奇。
可惜,当时的医疗太差了,康熙明明排行第三,前面两个哥哥却全部夭折了,下面的四弟连名字都没来得及取就挂了,仅仅活了2个月。
清朝皇帝列表_清朝历代帝王顺序表354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0473

也就是因为兄弟们的死亡率太高,康熙这才能够顺利上位。
很多人不理解满月和周岁的风俗,觉得似乎没有这个必要。
古代儿童生下来以后,很多在十几天甚至一二天内夭折。儿童能够活过1个月,就是过了第一个鬼门关,值得庆祝。
至于儿童活到1周岁的时候,免疫力增强到大人的六成,存活下来的可能性就更高了,也值得庆祝一下。
清朝皇帝列表_清朝历代帝王顺序表411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0473

其实,古代妇女才是真正绝望的一类人。
由于医疗差,妇女生育的孩子一般都要夭折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这对女人是很大的打击。
另外,古代没有避孕一说,妇女持续生育到绝经为止。
清朝皇帝列表_清朝历代帝王顺序表12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0473

古代妇女单次生育死亡率为1.5%,似乎不是很高。但妇女一生往往生育十次八次,这个死亡率等于提高到12%到15%左右,也就是有八分之一的概率会死。这个概率就很吓人了。
忍不住想说一句中医,最后还是忍住了!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清朝皇帝列表_清朝历代帝王顺序表865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0473
《乾隆帝后妃嫔图卷》局部清
郎世宁等
绢本,设色
纵52.9厘米,横688.3厘米
现藏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乾隆帝后妃嫔图卷》由右向左依次呈现了乾隆帝、皇后以及十一位妃嫔(贵妃、纯妃、嘉妃、令妃、舒妃、庆嫔、颖嫔、忻嫔、惇妃、顺妃、循嫔)。

乾隆与这十二位嫔妃,有着怎样的人生和故事呢?

画卷赏析
乾隆
清朝皇帝列表_清朝历代帝王顺序表577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0473
画卷中,乾隆头戴冬季服冠,红缨顶,海龙皮帽,冠顶衔大珍珠一颗;身着明黄色龙袍,领袖边供为石青缎绣五彩云金龙,加海龙皮领。眉清目秀,神采奕奕。画像旁用正楷书写“乾隆元年八月吉日”,表明了作画时间即公元1736年。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出生于雍亲王府。清世宗雍正皇帝第四子,母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弘历自小受祖父康熙皇帝的钟爱,养之宫中。雍正元年(1723年),世宗即密建其为皇储,雍正十一年(1733年)封为和硕宝亲王,雍正十三年(1735年)即位,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弘历封和硕宝亲王时,即开始参预军国要务。即位之后,他更站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至高点,开始施展其“文治武功”。

乾隆帝的“文治”表现于他在政治、经济上的作为和文化上的贡献。

乾隆帝即位后,政治上矫其祖宽父严之弊,实行“宽严相济”之策,整顿吏治,厘定各项典章制度,优待士人,安抚雍正朝受打击之宗室。经济上奖励垦荒,兴修水利,全国呈现出一派繁荣昌盛之势。从乾隆初年至中期左右,是乾隆帝政治生命中最有活力,备受后人称颂的时期。后期倚重于敏中、和珅,尤其宠信贪官和珅,加之乾隆帝本人年事已高,致使吏治败坏,弊政丛出,贪污盛行,使乾隆帝辉煌的一生罩上了阴影。

乾隆帝儒雅风流,一生著文吟诗,其诗作竟达四万二千余首,几与《全唐诗》相埒。又重视文物典籍的收藏与整理,令将内府珍藏编成《石渠宝笈》、《西清古鉴》等。乾隆帝最突出的文化成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图书,编纂巨帙《四库全书》。然而与此相悖的是他大兴文字狱,焚毁中国历史上许多重要文化典籍,使其“文治”黯然失色。

乾隆帝还曾六下江南,六莅五台,奠孔林等,数十次木兰秋狝,多次于避暑山庄宴见西北边疆少数民族首领,这些举措对发展经济、巩固统治、安定边疆产生了重要作用。但乾隆帝的视角还仅限于中国本土,对同时期已经蓬勃发展的欧洲各国的科学文化尚无足够的认识。

乾隆帝的“武功”主要是对边疆的战事,虽有胜有负,有义与不义,然而他皆自诩为“十全武功”。

乾隆帝执政60年后,虽禅位与其子颙琰,但又以太上皇的身份进行了3年统治。他不仅是中国历代帝王中寿命最长的皇帝,而且也是实际执政时间最久的皇帝。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乾隆帝卒于养心殿,享年89岁。卒谥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庙号高宗。葬河北遵化清东陵之裕陵。
皇后
清朝皇帝列表_清朝历代帝王顺序表323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0473
孝贤纯皇后(1712年3月28日-1748年4月8日),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帝的第一任皇后,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之女,大学士傅恒之姊。雍正五年(1727年),高宗为皇子时,世宗册封为嫡福晋,时年16岁。雍正六年(1728年),生弘历长女。雍正八年(1730年),生次子永琏。雍正九年(1731年),生弘历第三女。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己丑(即雍正帝去世当日),奉懿旨册为皇后。乾隆二年(1737年)十二月初四,行皇后册封礼。乾隆十一年(1746年)四月初八,生皇七子永琮。孝贤皇后克勤克俭,不忘满族习俗,深得高宗敬重。然而两个儿子的接连夭亡让她深受打击。乾隆十三年(1748年)二月,与乾隆帝东巡山东,驻曲阜,诣阙里,谒孔林,祭少昊、周公,因劳累和久病体虚,三月二十一日病逝于山东德州船上,年仅37岁。高宗极悲哀,命兼程还京师,殡于长春宫,服缟素12日。特旨赐谥为孝贤皇后,著《述悲赋》与诗,以表对皇后早逝的哀憾与追怀。乾隆十七年(1752年),葬昌瑞山孝陵(清东陵)西之胜水峪预为乾隆帝所建之裕陵。嘉庆四年(1799年)与弘历合葬裕陵,祔太庙。经嘉庆、道光两朝加谥,全谥为“孝贤诚正敦穆仁惠徽恭康顺辅天昌圣纯皇后”。
贵妃
清朝皇帝列表_清朝历代帝王顺序表357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0473
慧贤皇贵妃(?-1745年2月25日),高佳氏,满洲镶黄旗人(原为镶黄旗包衣),河道总督高斌之女,乾隆朝首位贵妃,首位皇贵妃。雍正年间选为四阿哥弘历使女(即格格)。雍正十二年(1734年)三月初一,雍正帝将高氏从使女中超拔为侧福晋。雍正十三年(1735年)九月初三,弘历继皇帝位,年号乾隆;同月乾隆帝将高氏母家由内务府包衣抬旗,入镶黄旗;九月二十四日,晋封为贵妃。乾隆二年(1737年)十二月初四,行贵妃册封礼。乾隆十年(1745年)元旦,贵妃旧疾复发;正月二十三日,晋封为皇贵妃;正月二十五日,薨逝;正月二十六日,乾隆帝亲定皇贵妃谥号为“慧贤”。根据内务府《鸿称通用》中记载,“慧贤”的“慧”字的满文为“ulhisu”,意为“有悟性\"、“灵慧”,“贤”字的满文是“erdemungge”,意为“有德才的”。乾隆十年(1745年)至乾隆十七年(1752年),慧贤皇贵妃金棺暂安于静安庄殡宫。乾隆十七年(1752年)十月十七日,葬入清东陵之裕陵。
纯妃
清朝皇帝列表_清朝历代帝王顺序表743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0473
纯惠皇贵妃(1713年6月13日-1760年6月2日),苏氏,苏召南之女。康熙五十二年五月二十一日出生。雍正年间,入侍宝亲王府为格格。雍正十三年(1735年)五月二十五日,生皇三子循郡王永璋;八月二十五日,初封为纯嫔。乾隆二年(1737年)五月十一日,晋封为纯妃;十二月初四,行纯妃册封礼。乾隆四年(1739年),其家族奉旨入旗,入包衣正白旗佐领。乾隆八年(1743年)十二月十四日,生质庄亲王永瑢。乾隆十年(1745年)正月二十三日,晋封为纯贵妃;十一月十七日,行纯贵妃册封礼;十二月初二,生皇四女和硕和嘉公主。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三月二十四日,晋封为皇贵妃;四月十一日,行皇贵妃册封礼;四月十九日,薨逝,享年四十八岁;五月,册谥曰纯惠皇贵妃。其封号“纯”满文为“bolgonggo”,意为“纯洁、纯粹”;“惠”满文为“fulehun”,意为“给予恩惠、给予恩典的”。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十一月初二日,奉安于纯惠皇贵妃园寝。乾隆帝特命在妃园寝门内添建单檐绿瓦明楼一座,内竖“纯惠皇贵妃园寝”碑。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九月二十八日,皇后辉发那拉氏被葬入纯惠皇贵妃的地宫中。1929年12月,纯惠皇贵妃园寝发现被盗,逊帝溥仪派载泽、载瀛等人赴清东陵处理纯惠皇贵妃地宫被盗事宜。
嘉妃
清朝皇帝列表_清朝历代帝王顺序表770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0473
淑嘉皇贵妃(1713年9月14日-1755年12月17日),金佳氏,武备院卿三保之女,伯父为塔克图,满族(祖上朝鲜人)。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七月二十五日出生。雍正年间,入侍高宗潜邸。雍正十三年(1735年)九月,弘历即位,诏封为金贵人。乾隆二年(1737年)十二月初四,正式册封为嘉嫔。其封号对应的满语为“sai?acuka”,意为“可褒奖的”。乾隆四年(1739年)正月十四日,生皇四子永珹。乾隆六年(1741年)二月十三日,晋封为嘉妃;十一月,行嘉妃册封礼。乾隆十一年(1746年)七月十五日,生皇八子永璇。乾隆十三年(1748年)七月初一日,晋封为贵妃;七月初九日,生皇九子。乾隆十四年(1749年)四月初五日,行嘉贵妃册封礼。乾隆十六年(1751年)九月二十二日,乾隆帝下旨将嘉妃家人抬出包衣佐领。乾隆十七年(1752年)二月初七日,生皇十一子永瑆。乾隆二十年(1755年) 十一月十五日,薨逝,享年四十三岁。据《皇朝文典》录入的祭文所述,金氏是死于疢疾,即因高温或体温不正常地上升而引起的疾病。同年十一月十六日,乾隆帝追封其为皇贵妃,十一月十七日,赐谥为淑嘉皇贵妃(即“温和的、应当嘉奖的皇贵妃”)。在她死后,乾隆帝为她增设了18件仪仗,其亲族也颇受乾隆帝照拂。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葬于裕陵。嘉庆四年(1799年)三月,嘉庆帝将淑嘉皇贵妃之家族抬入正黄旗满洲旗分。嘉庆二十三年(1818)正月,嘉庆皇帝命将玉牒内淑嘉皇贵妃母家之姓改为金佳氏。1928年7月,裕陵地宫被军阀孙殿英炸开,导致金佳氏落得尸骨不全,最后与其他后妃的尸骨混在一起装进了同一口棺材中。
令妃
清朝皇帝列表_清朝历代帝王顺序表776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0473
孝仪纯皇后(1727年-1775年),魏佳氏(原姓魏,由正黄旗汉军抬旗入镶黄旗满洲),嘉庆帝生母,内管领清泰之女。雍正五年九月初九出生,比乾隆帝小十六岁。乾隆十年(1745年),被封为魏贵人;正月二十三日,封为嫔;十一月十七日,行令嫔册封礼。乾隆十三年(1748年)五月,晋封为令妃。乾隆十四年(1749年)四月初五,行令妃册封礼。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十一月二十日,晋封为令贵妃;十二月十七日,行令贵妃册封礼。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十月初六日,于圆明园的天地一家春生下乾隆帝皇十五子永琰(即嘉庆帝)。乾隆三十年(1765年)五月初十日,晋封为皇贵妃;六月十一日,行皇贵妃册封礼。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冬至,皇十五子永琰被乾隆帝秘密立储。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正月二十九日,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九岁;二月十一日,册谥令懿皇贵妃;十月二十六日,奉安裕陵。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九月初三,乾隆帝宣示皇十五子颙琰为皇太子,同时追封皇太子之母令懿皇贵妃魏氏为皇后,册谥孝仪皇后。嘉庆四年(1799年)仁宗顒琰亲政,上谥,祔太庙。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道光三十年(1850年)两次加谥,全谥为“孝仪恭顺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圣纯皇后”。
舒妃
清朝皇帝列表_清朝历代帝王顺序表664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0473
舒妃(1728年7月7日-1777年7月4日),叶赫那拉氏,满洲正黄旗人,侍郎纳兰永寿之女。雍正六年六月初一出生。乾隆六年(1741年)二月初七日,经过外八旗选秀入宫为贵人;二月十三日,晋封为舒嫔;十一月,行舒嫔册封礼。乾隆十三年(1748年)五月,晋升为舒妃。乾隆十四年(1749年)四月初五日,行舒妃册封礼。乾隆十六年(1751年)五月十九日,在承乾宫生皇十子。乾隆十八年(1753年)六月初七日,尚未命名的皇十子夭折,年仅三岁。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五月三十日,逝世,享年50岁,葬于裕陵妃园寝。
庆嫔
清朝皇帝列表_清朝历代帝王顺序表839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0473
庆恭皇贵妃(1724年-1774年),陆氏,汉族,陆士隆之女。雍正二年六月二十四日出生,比乾隆小十三岁。乾隆五年(1740年)被封为贵人。乾隆十六年(1751年)正月初二,晋封为庆嫔;六月初八,行庆嫔册封礼。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六月十九日,晋封为庆妃;十二月十八日,行庆妃册封礼。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六月初五,晋封为庆贵妃;十月初六,行庆贵妃册封礼。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七月十五日,薨逝,享年五十一岁。无子女。葬于裕陵妃园寝。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四,即太上皇乾隆驾崩的第二天,嘉庆帝就以曾受其抚育追晋为皇贵妃,册谥庆恭皇贵妃。
颖嫔
清朝皇帝列表_清朝历代帝王顺序表886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0473
颖贵妃(1731年3月7日-1800年3月14日),巴林氏,蒙古族,蒙古镶红旗人,都统兼轻车都尉纳亲之女,乾隆帝宠妃之一。雍正九年正月二十九日出生。乾隆十三年(1748年)正月之前,已进宫封为那常在,四月十二日诏封为那贵人。乾隆十六年(1751年)正月,晋封为颖嫔;六月初八日,行颖嫔册封礼。封号“颖”对应的满文为“susultungga”,意为“完善的、聪慧的”。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晋封为颖妃;十二月十八日,行颖妃册封礼。嘉庆三年(1798年)四月十五日,太上皇乾隆敕旨:“颖妃在位年久,且年届七旬,著加恩封为贵妃。”嘉庆年间,称为颖贵太妃,并和婉贵太妃一同居于寿康宫中。嘉庆五年(1800年)二月十九日,薨逝,享年七十岁。嘉庆六年(1801年)二月十三日,葬入裕陵妃园寝。
忻嫔
清朝皇帝列表_清朝历代帝王顺序表66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0473
忻贵妃(?-1764年),戴佳氏,满洲镶黄旗人,总督那苏图之女,长史道禅之孙女,清圣祖成妃的堂曾孙女。乾隆十八年(1753年)七月二十日,封为忻嫔,居钟粹宫。乾隆十九年(1754年)闰四月,行忻嫔册封礼。乾隆二十年(1755年)七月十七日,生皇六女。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十二月初七日,生皇八女。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八月二十六日,皇六女早夭。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八月二十八日,晋封为忻妃;十二月二十五日,遇喜。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二月初,先后派出二位守月姥姥守候在旁,未料忻妃在四月二十八日突然去世,享年约在三十岁,追赠为忻贵妃。乾隆三十年(1765年)入葬裕陵妃园寝。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五月二十一日,皇八女去世,随葬端慧皇太子园寝。
惇妃
清朝皇帝列表_清朝历代帝王顺序表383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0473
惇妃(1746年3月27日-1806年),汪氏,满洲正白旗包衣人,都统四格之女。乾隆帝宠妃之一。乾隆十一年三月初六出生,比乾隆帝小36岁。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十月十八日,封为永常在。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六月初八日,晋封为永贵人,后降为永常在。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已复封为永贵人;十月初十,晋封为惇嫔;十一月二十八日,行惇嫔册封礼。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九月十一日,晋封为惇妃;十一月,行惇妃册封礼。乾隆四十年(1775年)正月初三,在翊坤宫生皇十女,即固伦和孝公主。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十一月初三,因殴毙宫女降为惇嫔。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腊月之前,复封为惇妃。嘉庆十一年(1806年)正月十七日,薨逝,享年六十一岁。嘉庆十二年(1807年)十一月初三日,葬于裕陵妃园寝。其女即固伦和孝公主,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下嫁和珅之子丰绅殷德。
顺妃
清朝皇帝列表_清朝历代帝王顺序表756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0473
顺贵人(1748年-1790年),钮祜禄氏,满族,总督爱必达之女,遏必隆曾孙女,孝昭仁皇后侄孙女。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六月二十六日,经外八旗选秀入宫,初封常贵人,时年十八岁,比乾隆帝小三十七岁。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六月初五,晋封为顺嫔;十月初六,行顺嫔册封礼。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六月二十三日,晋封为顺妃。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正月,因崇庆皇太后丧,未举行册封礼。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十月初八日,行顺妃册封礼。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正月初九日,降为顺嫔;正月二十五日,降为顺贵人,原因不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七月末,病逝。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十二月十八日,顺贵人彩棺正式入葬裕陵妃园寝。
循嫔
清朝皇帝列表_清朝历代帝王顺序表474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0473
循贵妃(1758年10月29日-1798年1月10日),伊尔根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总督桂林之女。乾隆二十三年九月二十八日出生,比乾隆帝小47岁,是乾隆帝后宫妃嫔中最后一位进宫的新人。乾隆四十一年(1766年)十一月十四日,封为循嫔,亦称为珠隆阿嫔(封号“循”对应的满文为“julungga”,意为“温和的”),十一月十八日进宫。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正月,遇崇庆皇太后丧,未行册封礼。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十月,补行循嫔册封礼。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十月二十四日,晋封为循妃;十二月二十九日,行循妃册封礼。嘉庆二年(1797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因肺结核病而薨逝,惟没有乾隆帝正式追赠其为贵妃的记载。嘉庆四年(1799年)九月十一日,入葬裕陵妃园寝。
请横屏阅览全图
清朝皇帝列表_清朝历代帝王顺序表926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0473
清朝皇帝列表_清朝历代帝王顺序表296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0473
清朝皇帝列表_清朝历代帝王顺序表728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0473
清朝皇帝列表_清朝历代帝王顺序表248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0473
钤印
画卷钤有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八徴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古希天子等鉴藏印诸方。“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
清朝皇帝列表_清朝历代帝王顺序表813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0473
乾隆丙申年(1776年),重修宁寿宫之景福宫,制《五福颂》书屏。甲辰年(1784年),乾隆帝喜得玄孙,一堂五代,因即景福宫增书“五福五代堂”之匾,为文以记,并镌“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以志亘古稀有之事。
“八徴耄念之宝”
清朝皇帝列表_清朝历代帝王顺序表18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0473
清朝皇帝列表_清朝历代帝王顺序表42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0473
此玺刻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乾隆八十圣寿之时。宝四周阴刻乾隆帝御笔《八徵耄念之宝记》曰:“予年七十时,用杜甫句镌‘古稀天子之宝’,而即继之曰‘犹日孜孜’,不敢怠于政也。蒙天眷佑,幸无大损,越于兹又浃旬矣。思有所以副八旬开袤之庆,镌为玺,以殿诸御笔,盖莫若《洪范》八徵之念。”观此文,可知乾隆在八十万寿时镌刻此宝的原因。在刻治“八徵耄念之宝”之同时,又刻治“自强不息”玺作为副章,其用意也显而易见。
“太上皇帝之宝”
清朝皇帝列表_清朝历代帝王顺序表728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0473
“太上皇”之称谓出现甚早,据《史记》记载,汉高祖刘邦称帝后便尊其父为太上皇,以示崇敬。历代皇帝传位于太子,亦自称太上皇。历史上为太上皇者因授受之际的情况不同而境遇各异,但多数是受形势所迫勉强让位。通观中国历史,名副其实既有尊位又有权势的太上皇,恐怕非清代乾隆帝莫属。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初三日,八十五岁的乾隆帝召集皇子皇孙、王公大臣,宣布立皇十五子嘉亲王顒琰为皇太子,以明年为嗣皇帝嘉庆元年,届期归政。第二年新正,乾隆帝亲自举行授受大典,并下诏:“……皇太子于丙辰正月上日即皇帝位。朕亲御太和殿,躬授宝玺,可称朕为太上皇帝。”这样,乾隆帝结束了长达六十年之久的皇帝生涯,成为清代唯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太上皇帝。

就在宣布传位顒琰之同时,乾隆帝也为即将到来的太上皇生活进行积极准备。同年九月二十八日他又传下谕旨:“朕归政后,应用喜字第一号玉宝,刻太上皇帝之宝,即将御制《十全老人之宝说》镌刻作为太上皇帝册,用彰熙朝盛瑞。”此后,在乾隆帝授意下,内府工匠用不同材质制作了多方“太上皇帝之宝”。

此宝四周阴刻乾隆帝御制《自题太上皇宝》诗。乾隆帝对此玺十分看重,成为太上皇帝身份的证物,是乾隆帝最为重要的宝玺之一,具有重大历史价值。
“古希天子”
清朝皇帝列表_清朝历代帝王顺序表324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0473
郎世宁
郎世宁,1688年7月19日出生于意大利米兰,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Giuseppe Castiglione),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宫廷画家。青年时期受到系统的绘画训练,后来加入了欧洲基督教下属的宗教组织耶稣会,并于1714年(清·康熙五十三年)以传教士的身份离开欧洲来到东方,次年抵达澳门,起汉名郎世宁,继而北上京师,随即于康熙末期进入宫廷供职,开始了他长达数十年的中国宫廷艺术家的生涯。郎世宁在清宫廷内为皇帝画了多幅表现当时重大事件的历史画,以及众多的人物肖像、走兽、花鸟画作品,还将欧洲的焦点透视画法介绍到中国,协助中国学者年希尧完成了叙述这一画法的著作《视学》,成为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使者。日本汉学家石田干之助《郎世宁传考略》中评郎世宁作品:“凡此诸作,皆用绢地水彩画具作之,用中国之材料,行西洋之画法,可谓开从来画史所未有也。”郎世宁来华五十余年,在绘画和建筑上,穷毕生之精力,对促进东西方艺术交流作出了一定的贡献。1766年7月16日(清乾隆三十一年六月初十日)郎世宁在北京病逝,终年78岁。存世作品有《嵩献英芝图》、《郊原牧马图》、《哨鹿图》、《乾隆皇帝大阅图》、《平安春信图》、《聚瑞图》等。相关画作
《乾隆皇帝朝服像》轴绢本,设色
纵271厘米,横142厘米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朝皇帝列表_清朝历代帝王顺序表422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0473
《乾隆皇帝朝服像》轴绢本,设色
纵253厘米,横150厘米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朝皇帝列表_清朝历代帝王顺序表719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0473
《孝贤纯皇后朝服像》轴绢本,设色
纵194.8厘米,横116.2厘米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图为她24岁被封为皇后时,由宫廷画家为她画的朝服像。
清朝皇帝列表_清朝历代帝王顺序表285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0473
《慧贤皇贵妃朝服像》轴绢本,设色
纵196厘米,横123厘米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图为宫廷画家所绘,作者运用细腻的笔法和高光处理,生动地刻画出她端庄贤慧的内在神情。
清朝皇帝列表_清朝历代帝王顺序表325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0473
清人画孝仪纯皇后像轴
清朝皇帝列表_清朝历代帝王顺序表476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047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UFO中文网

GMT+8, 2025-2-3 05:4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