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如意袋到安全套
来源:史料搬运工
说说安全套。
1964年,河南省分配得到安全套约1300万只。均分一下,该省每对育龄夫妻所得不足1只。
1975年,湖北省分配得到安全套约1800万只。均分一下,该省每对育龄夫妻所得不足2只。
转机出现在“改革开放”后的1982年。
该年,联合国人口基金援助天津乳胶厂237万美元,为中国引进了当时最先进的安全套自动生产线、该厂的安全套年产量,从6000万只迅速攀升至2亿只。之后,联合国又资助广州第十一橡胶厂、青岛乳胶厂与乳胶工业研究所。这三家工厂的安全套年产量提升至5.5亿只。到1986年,中国的安全套年产量达到了12亿只。整个产业基本脱离手工作业,进入全自动生产。
提升的不止是产量,还有质量。
1980年代之前,中国生产的安全套,性质仍相当于民国时期流行的“如意袋”——橡皮甚厚,洗净后以滑石粉保存,可反复使用。1958年的《人民公社保健员手册》,是这样介绍当时的安全套的:
“一种用薄橡皮做的袋子,也叫做保险套或如意袋。……取下套子,用布包起来,第二天用冷水洗干净,擦干,抹上滑石粉,卷起来,放在阴凉的地方,以后再用。”
中国红十字会1957年编纂的《红十字会员卫生常识》,则要求保险套使用后须“用湿手巾包好”(而非用干布包裹),次日再“用温水洗净”(非用冷水),洗涤时须装水检查“是否有破裂”,确定可用后再“把它擦干,撒上滑石粉,卷好、包好,放在阴凉处,留待下次再用”。
八十年代的医学界,已经在讨论滑石粉与女性卵巢癌之间的关系。对外开放,让中国的安全套生产得以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淘汰了滑石粉隔离剂,转用用白炭黑或改性淀粉,并加入少量甲基硅油。新安全套质地柔软透明度高润滑性好,与“如意袋”有了本质区别。
不止安全套,其他的避孕药具也得到了技术升级。
国家医药管理总局1981年的一份报告称,在与联合国合作之前,中国避孕药具的生产技术很落后,对工人的身体伤害很大,导致工人抗拒参与生产:
“目前,避孕药具生产中问题很多,主要是,厂房简陋,设备落后,密闭性差,有些药品生产中劳动保护问题严重。加之机械化程度低,手工操作多,使工人引起严重的异性化反应,症状有:(1)女性月经紊乱,周期延长,突破性出血,不孕、变异、乳房胀痛;(2)男性乳房肿大,且硬而触痛,阳痿、胡须脱落;(3)血象异常,肝功损伤;(4)头晕恶心,胃口不适,皮肤瘙痒,视力模糊,直接危害工人的身心健康。长期操作还会通过衣物扩散污染,而危及家庭成员。同时,由于厂房简陋,又未作三废处理,有害粉尘及废气、废液排到工厂周围,危及周围居民的健康。加之有的避孕药具产值低,利用少,甚至亏损。安排生产避孕药具的计划,工厂不愿生产,工人不愿操作。近几年来,都是当作政治任务来安排。”
与联合国的合作改变了这种状况。以联合国援建项目为标准,相当数量的中国避孕药具生产厂家获得技术改造,成为“符合国家药物生产和质量管理规范(GMP)要求的企业”。
开放提升了产量与质量,但安全套的普及仍是个大难题。
1985年的官方统计称,中国仅有3.2%的人使用安全套。1986年的另一份官方统计称,全国使用安全套者只有489万人。
难以普及的主要原因,是安全套长期由管理部门控制,无法作为正常商品进入到市场经济之中。
1986年,政策略有松动,开始允许在少数大、中城市的医疗单位“有价零售试点”卖安全套,但销量很有限。1992年,一名叫做文经风的青年计划开办“中国第一家性用品商店”,他首先遭遇的问题,便是安全套无法作为一种正常商品在市场上公开销售:
“当我把性商店的想法和公司的员工商量时,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我疯了。一是避孕套当时主要由国家下发,不可能像商品一样到商店里出售。二是除了避孕套外,国内是否有足够种类的性商品能够支撑起一个专卖店。三是国内从没有人开过性商店,说明这样做有很大的风险。”
1999年,政策终于正式取消了计生委对安全套的垄断资格,将审定安全套的生产与销售资格的权力,移交给了药品监督管理局。企业取得合法资格后,便可进行安全套的生产与销售。
这意味着,安全套终于成了一种可以公开销售的商品。
但限制仍未完全解除。
1998年10月,广州的公交车上出现了中国第一条安全套户外广告,广告词是“杰士邦,无忧无虑的爱”。该广告只存活了33天。1999年11月,央视《中国人口》栏目播出公益广告,宣传“安全套可以有效预防艾滋病”,仅播出一天即被撤下。2000年,“杰士邦”在武汉长江大桥附近的建筑物上悬挂大型户外广告,仅坚持了20多个小时。2002年,福州汽车南站过街天桥出现两块安全套广告,只存在了约5天时间。
限制缘于工商管理总局1989年下发的《关于严禁刊播有关性生活产品广告的规定》:“这类(性生活)产品向社会宣传,有悖于我国的社会习俗和道德观念。因此,无论这类产品是否允许生产,在广告宣传上都应当严格禁止。”
2004年,卫生部等六部门终于联合发出《关于预防艾滋病推广使用安全套( 避孕套)的实施意见》——那时,中国的艾滋病感染者正以每年高达30%以上的速度增长。该意见支持用公益广告的形式,在大众媒体上宣传“使用安全套预防艾滋病”。今天可以在商场、商店、超市和便利店轻松地买到想要的安全套品类,正是上述《意见》支持下的结果。
该《意见》承认,“商业营销是预防艾滋病推广使用安全套的主渠道”。要想让安全套发挥预防艾滋病的功效,便应该让它成为市场经济的一部分。
参考资料
①河南省商业厅编,《河南省商品流转统计年 1964》,河南省商业厅,1965,第428页。河南省人口,参见1964年第二次人口调查数据。②湖北省商业局,《湖北省商业局系统统计资料1965-1975年》,1978,第1165页。湖北省人口数据,参考1976年的人口统计。③《当代中国的计划生育事业》,当代中国出版社,1992,第234页。④华宏顺 、胡启邦、吴爱娣/编著,《人民公社保健员手册》,科技卫生出版社,1958,第117页。⑤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编,《红十字会员卫生常识》,科学普及出版社,1957,第45页。⑥国家医药管理局,《关于避孕药具生产情况和问题的报告》(1981年2月13日),收录于:《医药工作文件选编 1978-1988》,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89,第460~462页。⑦文经风,《禁果1993:我和我的性商店》,作家出版社,2008,第11页。⑧《新闻调查:安全套走进大学校园》,长江日报1999年11月19日。⑨吴露萍/编著,《与安全套同行》,海天出版社,2006,第190~193页。⑩《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严禁刊播有关性生活产品广告的规定》,工商广字〔1989〕第284号1989年10月13日。
感谢点赞、评论、转发!!
在安徽萧县的西南边
有这样一个村子
资源匮乏,地处偏远
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
——马庄村
但最让村民们恐惧和害怕的
不是脏乱和贫穷
而是“艾滋病”
它让那些
因艾滋致贫的贫困户们
被敬而远之、区别对待
他们选择整日关上家门
独来独往
如同一座孤岛
他用四年,敲开了村里
所有艾滋病患者的家门
平日里
村民们不愿意到这些
家有“艾滋病”人
的家中串门
久而久之
他们便抬不起头
索性封门闭户
从拉家常到讲政策
驻村干部焦凤军
一户户敲开了
家有艾滋病村民紧紧反锁的大门
引导大家正确认识艾滋病
消除恐艾心理
在一次走访时
因艾致贫的李大娘
递过来一块自家种的西瓜
焦凤军和队员们大口吃起来
李大娘满眼泪水
拉着他的手说:
“亲戚都很少来
更不会吃我家的东西
你们却不嫌弃我……”
焦凤军回忆时说道:
“敲开的是铁门,打开的是心扉
吃下的是西瓜,赢得的是信任”
村民刘发权的妻子
也是艾滋病患者
因治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
生活无望、想自暴自弃
焦凤军带领扶贫工作队精准施策
给老两口都办理了低保
安排签约医生服务
又为他们落实扶贫政策
发展种植产业
现在,老刘家不但脱了贫
日子也宽裕了
抗艾护士16年
护理艾滋病患者超1万人次
有这样一个人
在抗艾护理岗位上坚守16年
指导护理过1万多人次的艾滋病患者
她是来自广西的杜丽群
她填补了艾滋病护理在广西的空白
瞒着家里人
投入到了科室的筹备工作中
一干就是十几年
把病人看做朋友
在全身溃烂的患者面前
坚持护理
这位“逆行天使”说:
“不愿看到艾滋病患者
成为世界的弃儿”
面对艾滋病
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艾滋病如何传播
一、性传播:如果一个人和一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生性行为而不使用安全套的话,他就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
二、血液传播:与艾滋病感染者共用注射器,输入感染艾滋病病毒的血液,甚至使用过的解剖刀、输血设备等,如果未经正确的消毒,都可能成为传播艾滋病病毒媒介;
三、母婴传播如果母亲是感染者,可能会通过怀孕、分娩和哺乳将病毒传染给孩子;
四、研究发现,艾滋病病毒离开人体后,抵抗力较弱。一般的接触,如共同进餐、握手等都不会传染艾滋病。
艾滋病预防措施
一、安全性行为:避免与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高危人群发生性接触。在所有性行为中使用安全套 ;
二、不要共用针头:不和别人共用针头,也不要使用已经被人使用过的针头。医护工作者遵循了一定的安全措施,就可以避免艾滋病在病人和工作人员间、病人之间的传播 ;
三、避免不必要的血液暴露:如美容、文身、扎耳朵眼、修脚等行为,这些均有血液暴露。不要图价格低廉的操作室或没有卫生合格证的机构做这种高危操作行为;
四、不共用生活用品:避免共用牙刷、剃须刀等物品,女性月经期要注意卫生;
五、注意外伤防护:工作中如有外伤、体育运动外伤等引起的流血,在救护伤病员时,避免破损的皮肤接触伤员的血液。
哪些人需要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
一、有过不安全性行为者;
二、有到非法采血点卖血者;
三、怀疑接受过不洁输血,使用过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或可刺破皮肤的器械的人;
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配偶、子女以及艾滋病高发地区的孕产妇。
怀疑感染艾滋病我们应该做什么
确诊艾滋病我们应该做什么
为了更好推动艾滋病防治
我国也制定了很多政策
帮助艾滋病患者
“四免一关怀”政策
一免:对农村居民和城镇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障制度的经济困难人员中的艾滋病病人,免费提供抗病毒治疗;
二免:所有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的人员都可得到免费咨询和检测;咨询和检测是保密的;
三免: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提供免费母婴阻断药物及婴儿检测试剂。
四免:对艾滋病遗孤免收上学费用;
一关怀:国家对生活困难的艾滋病患者给予必要的生活救济,积极扶持有生产能力的艾滋病感染者开展生产活动,不能歧视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
今天是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
我国的宣传主题是
“生命至上
终结艾滋
健康平等”
根据国家卫健委
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
截至今年10月底
全国报告现存艾滋病感染者114万例
我国艾滋病疫情
总体控制在低流行水平
增加防艾知识
提高风险意识
消除恐惧与误解
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知晓危害,远离病原!
人们的敌人
从来都不是艾滋病患者
而是艾滋病病毒本身
也许艾滋病病毒本身很难消失
但是它在人们心中种下的病毒
一定可以被驱除
希望我们都能够在保护好自己的同时
对艾滋病群体
少一份另眼相待
多一份真挚和关怀
来源: 共青团中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