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应答终止
① 通过cAMP磷酸二酯酶(phosphodiesterase,PDE)将cAMP的环破坏,形成5’-AMP,使cAMP迅速降解。
② 通过抑制型的信号作用于Ri,然后通过G蛋白起作用。
3. 激活型和抑制型cAMP信号途径
(1)受体
① 刺激型受体(Rs):接受刺激型信号后通过Gs来刺激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如肾上腺素(β型)受体、胰高血糖素受体、促甲状腺素受体、后叶加压素受体、促黄体生长素受体、促卵泡激素受体等。还有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以及ACTH等。
② 抑制型受体(inhibitory receptor,Ri)通过G;抑制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降低细胞质中cAMP的水平,如乙酰胆碱(M型)受体、肾上腺素(a2型)受体等。
(2)G蛋白
① 刺激型G蛋白称为Gs蛋白(stimulatory protein,Gs protein),接受了激活型受体的信号后,激活腺苷酸环化酶,提高cAMP的浓度。
② 抑制型G蛋白称为G1蛋白(inhibitory G-proteins,G1 proteins),接受抑制型受体的信号后,抑制腺苷酸环化酶,减少cAMP的产生。
③ Gs蛋白和G1蛋白结构上都是膜蛋白,都是由α、β、γ3个亚基组成。但Gs的αs亚基能被霍乱毒素ADP核糖基化,而Gi的αi亚基能被百日咳毒素ADP核糖基化。
(3)效应物
它们的效应物都是腺苷酸环化酶,不过作用的效果不同。
4. 蛋白激酶A与底物磷酸化
(1)蛋白激酶A的组成
蛋白激酶A(PKA)又称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
PKA全酶分子的组成如下
① 2个是调节亚基(regulatory subunit,R亚基),每个R亚基上有2个cAMP结合位点。cAMP与调节亚基结合后,使得调节亚基与催化亚基解离,释放出催化亚基,激活蛋白激酶A。
② 2个是催化亚基(catalytic subunit,C亚基)。
(2)蛋白激酶A的存在部位
在大多数哺乳类细胞中,至少有两类蛋白激酶A:
① 一类存在于胞质溶胶;
② 一类结合在质膜、核膜和微管上。
(3)蛋白激酶A的功能
将ATP上的磷酸基团转移到特定蛋白质的丝氨酸或苏氨酸残基上进行磷酸化,从而调节靶蛋白的活性,其化学过程实质是磷酸化和去磷酸化。
(4)底物磷酸化举例
如磷酸酶-1的激活是受一种称为抑制剂-1(inhibitor-1)的调控过程。
5. 蛋白激酶A的细胞质功能与细胞核功能
(1)蛋白激酶A的细胞质功能
① 在哺乳动物中,第二信使cAMP通过PKA激活细胞质中的靶酶引起信号转导,从而调控细胞中糖原的分解
② 在脊椎动物中,糖原的分解受一些激素如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的控制,这两种激素都能激活磷酸化珻,使糖原分解。
(2)蛋白激酶A的细胞核功能
少数被cAMP激活的PKA可以转移到细胞核中磷酸化某些重要的核蛋白,调节基因的表达。
细胞核中的核蛋白多数被称为CREB的转录因子,被磷酸化后作用于DNA中的特定位点,该位点通常含有CRE,而CRE般位于基因的调节区,对cAMP的作用进行应答。
激素→G-蛋白偶联受体→G-蛋白→腺苷酸环化酶→cAMP →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基因调控蛋白(CREB)→基因转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