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51|回复: 0

松花江坠龙事件_松花江坠龙事件是真的吗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3-1-3 15: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44年松花江坠龙事件是真的吗?有人亲眼所见!
在中国龙是一种十分神圣的动物,而中国人也被说成是龙的传人,在古代的时候就连皇帝也说是龙的化身,但龙这种生物是否真的存在一直是一团迷雾,但是在上世纪40年代,出现过营口坠龙事件,10年后松花江再次出现坠龙事件,当时有人去观望了松花江坠龙现场,发现真实可信。
龙在我们国家有着很高的精神象征,古代的封建天子称之为真龙天子,父母对孩子的期盼叫做望子成龙,在历史上也不断有人,称称自己真正的见到过龙,或者发现过龙的踪迹。
据村民回忆:1944年8月,父亲领着我和渔民丛来顺,谢八等驾船出江打鱼,我们一同出江的还有4条船,10多人。出江打鱼,我们一般少则三五天,多则十天半月。这天早晨,我们行进到牡丹江南岸,突然看到陈家围子村后头围观着许多人。出于好奇,我们把船靠了岸,一打听,才有人说:“黑龙江里的黑龙落到沙滩上了。”于是我们兴奋地跑过去看。
只见一条巨大的黑色动物卧在沙滩上,它太大了陈家围子的村民用柳条在他身上搭了个棚儿,棚子大约有20来米,而龙约有10多米长。头颈比身子细,头跟牛犊的头差不多,略呈方形,上宽下窄。在前额上长了一个象牛角样的扁铲状的角,短且直,根部约10公分粗。脸部跟画面上画的差不多,有七八根长须,又粗又硬,还抖动着,嘴形特象鲇鱼嘴,扁且宽,约有30公分宽,闭着口,因此看不到牙和舌头。它的眼睛也闭着,眼角围满了苍蝇,眼皮一动,那苍蝇就“嗡”地一声飞走了,可是一下子那苍蝇又飞回来。
它有4只脚,但是看不到有几个爪趾,因为爪趾插入了沙滩里了。它的腿比小伙子的胳膊要粗,整个身子是前半部分粗,趴在那里看上去有大人腰那么高。腰粗约1米。后腿以后比前身细,但很长,有8米多,整个形象跟巨大蜥蜴差不多。通身是鳞,脊背上是铁青色,肚皮和脚上为粉白色,看上去比脊背上的要鲜嫩。
它身上的腥味很大,几百米外就能闻到,身体卧着的地方已经卧出一条长沟。 看了足足一个多时辰,我们还是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大家在船上议论着,大多认为是黑龙江里的黑龙,大家连鱼也没打好。当天下午下起了大雨,整整下了一夜,时缓时急,第二天早上转为了毛毛雨。我们5只船又直奔陈家围子村去,到那里一看,龙不见了,曾经趴卧龙的地方只剩一条深沟。沙子里还留下有一股浓浓的腥味。据当地人说,龙是半夜走的,去了哪儿,谁也不知道,因为下着暴雨的夜晚,不可能有人守候它。
类似这样的见龙事件很多
此外还有比较轰动的是1934年的辽宁营口的坠龙事件,在1934年的这场阵容中还曾经上过当年的盛京时报,并且这个疑似为龙的动物骸骨,还被当地的师范学校,博物馆所保留作为动物标本,但是在后来遗失。
再后来曾经《走近科学》也对这件事情进行了判断,认为是鲸鱼的骨骼复原错误,又或许是人类还未认知的一种生物。
但是能够行云布雨的中国古代神话中传说中的真龙,应该是不太可能存在的,因为毫无疑问它违反科学精神,这种动物又是怎么能够克服重力的呢,能够行云布雨则更不科学了……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或者是一种我们没曾见过的特殊生物,并不是天上掉下来,而是搁浅了吧!但是如果说是神话中的那种龙,就有些不太可能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作者: 魏国栋,出处:《大庆晚报》,原标题:《考证大庆“掉龙”传说 》

龙在中国人心目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几千年来,关于龙的传说很多,那么这种传说的生物是否真的存在呢? 根据资料显示,曾有不少人表示自己目睹过龙的出现。

比如在营口和松花江都曾经传出“坠龙事件”,而今天要讲的便是松花江的这次,村民在沙滩上发现一个黑色巨型动物,算起来有10几公尺长,颈比身子细,头略呈方形,前额长了扁铲状的角,脸形和画作中的龙差不多,还有4个爪子。

松花江坠龙事件_松花江坠龙事件是真的吗115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1099
1944年8月(具体哪一天记不清了),我父亲任佰金领着我(任殿元,当时27岁)和渔民丛来顺(43岁)、谢八(38岁)等驾船出江打鱼。我们出江少则三五天,多则十几天,和我们一同出江的还有4只船、10多个人。

这天早晨,我们的船只行进到了牡丹江(为松花江某段的旧称)南岸(当时这里归肇源县管辖,位于肇源县城偏西北15公里处),突然发现陈家围子村后头围了许多人,估计要比陈家围子全村人还要多4倍。

我们将船靠了岸,向岸边的一个人打听,那人小声地告诉我们:“黑龙江里的黑龙落到沙滩上了!”

一听这消息,我们既兴奋又紧张,我父亲说:“鱼上不上网也不差这一会儿,走,看看去!”5只船上的10多个人就全上了岸,我们几乎是跑着赶到的。

一看那场景,把我父亲那样的老“鱼鹰子”都吓呆了。但见一个黑色的巨型动物卧在沙滩上,它太大了!陈家围子的人用柳条子在它身上搭了个棚子,算起来得有20多米长。

它有10多米长,头颈比身子细,头像牛犊子脑袋那么大,略呈方形,上宽下窄,头上没有杈角,只是在前额上长了一个扁铲形状的角,像牛角,短且直,根部粗约10厘米。

脸形和画上画的龙差不多,长着七八根长须子,又粗又硬,还直抖动,嘴形特像鲇鱼嘴,又扁又宽,嘴有30多厘米长,闭着,看不到它的牙和舌。它闭着双眼,眼角围了一团苍蝇,它的眼皮一动,苍蝇就“嗡”的一声飞开了。

它长着4个爪子,但看不准爪子有几个趾,因为爪子深深地插进了沙滩里,小腿比小伙子的胳膊还粗。它的身子前半部分粗,由于是趴在地上,能看出接近大人腰那么高,估计直径得有1米多。

后腿以后的部分是尾巴,比前身细,但很长,足有八九米。整个形象就像个巨型4脚蛇(东北土话叫马蛇子,即蜥蜴类动物)。它通身是鳞,脊背上的鳞是铁青色的,足有冰盘那么大,形状和鲤鱼鳞差不多。

肚皮和爪子上的鳞是粉白色的,瞅着比脊背上的鳞鲜嫩,并且略小于脊背上的鳞。脊背上的鳞干巴巴的,像晒干的鱼坯子(干鱼)。大群的苍蝇在它身上飞来飞去,它不时地抖动身上的鳞,发出干涩的“咔咔”声,每响一次,苍蝇就“嗡”的一声飞起来。

声音一停,苍蝇就又落了下去。它身上的腥味儿极大,相距几百米远就能闻到。它身下卧着的地方已经卧出了一条长沟,身边的嫩杂草都被它踩倒了,可惜的是看不出脚印是什么样子。

陈家围子只有20多户人家,总共60多口人,而在场却有300多人,原来,附近的任家亮子、瓦房子、尚卧子等好几个村的人全来了。他们有挑桶的,有端盆的,都拿着盛水的工具,统统由陈家围子伪村长陈庆指挥。陈庆不许大家管它叫“龙”,只能称“水虫”。
听陈庆讲,昨天下午他还来过这里,什么也没有,今天早晨就有人看到了这个“水虫”,说明它是昨夜卧在这里,今早被人发现的。

陈庆组织陈家围子人搭起了棚子,然后让人挑水往“水虫”身上浇,水一浇上去,“水虫”身上的鳞就随之一抖,人们就这样一桶桶地往“水虫”身上浇水。谢八说:“快看,它的脖子多像马脖子!这家伙肥啊,要是宰了吃肉该多好。”
看了一个多时辰,我父亲说:“走吧,明天再来看。”

就这样,我们恋恋不舍地上了船。在船上大家还直议论,丛来顺说:“如果这个‘水虫’没有尾巴的话,那它就是黑龙江里的秃尾巴老李。”

谢八说:“这一定是黑龙江里的黑龙,你没看它通身都是黑色的吗?”

大家连鱼都没打好。

当天下午下起了大雨,到夜晚变成了暴雨,整整下了一夜,时缓时急。第二天一早转为牛毛细雨。我们5只船直奔陈家围子村后,赶到那儿一看,心凉了!曾经趴卧“黑龙”的地方现在只剩一条深沟,沙子里还留有浓烈的腥味儿。

据当地人讲,“水虫”是半夜走的,怎么走的,到哪儿去了,谁也不知道,因为下暴雨的夜晚不可能有人守候它。

但我们清楚地看到,距它趴卧的沙沟东北处还有一条深沟,明显能看出是它站立起来时弄成的,这说明它极可能是朝东北方向走的,怎么走的,却是个谜。会不会是像飞机那样行进一段距离后鳞甲张开、腾空飞起来了呢?这只能是猜测。

再后来我们打鱼到那里时,听当地人悄悄地讲,日本人封锁这消息,不准人们到处乱讲。以后就很少有人提起了,到如今已经40多年了,那动物到底是什么东西,我们仍然不知道,但40多年前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恍如昨天发生的一样……

这段往事被刊登在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的1989年12月《中外书摘》第3卷第4期的《人间奇事》专栏里,题目为《我所看到的黑龙》,杜尔伯特对山奶牛场退休干部任殿元口述,杜尔伯特博物馆任青春整理。

任殿元老人于1994年3月初辞世。《中外书摘》在刊登这篇文稿的同时,还发表了任青春写给编辑部的一封信。
编辑同志:

想写这篇文章是我10年前的想法,因为我父亲亲眼看到了“龙”这件事对我震动极大,我总觉得应该把它记录和整理出来,这将是一份极珍贵的资料。

事情已经过去40多年了,许多当年的目击者都去世了,如拙稿中的丛来顺、谢八等都早已去世,就是我父亲也已经73岁了。

但他精神好,一点也不糊涂,讲起这件事情就如同昨天发生过的一样。

我不知道肇源县志是否记载此事,但我相信陈家围子附近还有与我父亲一样的目击者存在。我这是第一次向报刊披露这件事,尽管我很早就听我父亲讲这件事,但当时我也怀疑此事的真实性。

1986年,我去肇源县出差,住在县委招待所对面的一家个体旅社内,夜晚同屋的一位老头和我闲聊时讲起了此事,其经过和我父亲讲的完全一样。

我问他是哪里人,他答是陈家围子的,当年77岁(可惜的是我忘问他叫什么名字了),他也是目击者之一,还亲自挑水往黑龙身上浇过水。通过这件事我相信,我父亲讲的是事实。

任青春1989年5月17日

这一切是真的吗?为了证明这段经历的可靠性,任青春提出了4个论据:

一、自己第一次听父亲谈及此事时,才六七岁,母亲脸上那不耐烦的神情表明,此事早已是老生常谈,如果不是真实事物强烈地刺激了老人,他不会把这个故事一讲再讲;

二、父亲是一个老党员,为人诚实厚道,绝非信口开河之辈,他不信鬼不信神,思想开明,上个世纪40年代,他第一个带领群众拆庙砸神像,若不是亲眼所见之事,父亲断不会反复陈述;

三、当年自己在肇源县的小旅社中住宿,一老人谈及同一起事件;
四、任殿元老人在松花江南岸看到的那条身长10多米的黑龙“像一个大马蛇子”,马蛇子为蜥蜴的俗称。令人惊讶的是,甲骨文中某些“龙”字的写法,看上去酷似蜥蜴,新石器时代的一些彩陶纹饰也是如此形状。

如果不是亲眼看到了“龙”,文化程度只有初小的任殿元,怎么可能认识“龙”字的甲骨文字形?古籍中不止一次记载了古代的“堕龙”事件,其描述与父亲所讲的大同小异,父亲又怎么可能知道那些连专家、学者都未曾提起过的散布在古籍中的关于“堕龙”的具体描述呢?

许多人都在以科学的态度看待此事。为了考证任殿元老人所述的真实性,以《上海滩》杂志社编辑马小星为代表的一些人还进行过实地调查。

1992年,马小星列了一个科学调查提纲,委托任青春对任殿元的陈述进行了详细考证,结果又确认了“掉龙”事件的一些细节。任青春给任殿元看了许多种类的恐龙、鳄鱼的图片,结果老人对异齿龙(一种恐龙)的图片表现出一定的兴趣。
他认为,如果把这个动物背上的帆状物去掉,看它趴在那里的样子倒有几分像自己见到的“黑龙”,只不过“黑龙”的嘴是闭着的,嘴形像鲇鱼,嘴边有须子,头上耸起角,脖子还要略长一些,极像马脖子,且全身长满了鱼鳞。

1992年10月,哈尔滨出版社的戴淮明受马小星的委托,到任殿元家中、松花江南岸的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区(陈家围子后归此市管辖),大致确认了已于上个世纪60年代被遣散的陈家围子村的原址。

1994年春,马小星亲自到肇源县调查,收获颇丰:找到一位目击过“掉龙”事件的大娘,但她所说的事件与任殿元所说之事的时间、地点不同;在被访问的数十人中,有不少老人证实松花江南岸确实发生过“掉龙”事件,而且确实发生在伪满时期,也确有伪村长陈庆其人。

一位当年与陈庆同住一村的老大娘甚至作证,当年陈庆本人就亲口说过他率众救龙的事;类似任殿元所说的“掉龙”事件,在肇源、扶余境内不止发生过一两次。

同是1994年春,肇源县古恰乡文化站站长崔万禄受马小星之托到扶余区风华乡调查,又找到一位自称目睹过“掉龙”事件的老大爷,而且许多人都证实了陈庆组织大家救龙的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UFO中文网

GMT+8, 2025-2-2 16:5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