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51|回复: 0

商鞅是怎么死的_商鞅是咋死的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3-1-4 09: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商鞅变法”为大秦帝国称霸,铺平了道路,为何商鞅还必须得死?


商鞅是怎么死的_商鞅是咋死的63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1332
公元前338年的一天,有一位男子从秦国逃亡魏国。
傍晚的时候,路过一个旅店,男子想停下来在店里歇息一晚。
但没想到的是,旅店的老板要他出示照身帖,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身份证。
男子说自己没有。
老板说道:
男子不由得感叹道:“商君变法居然变到这种程度。”
没有办法,男子只能继续赶路。
这名男子就是商鞅。
商鞅因变法成功,被秦孝公封于商地,成为商君。
那么他为什么要逃离商地,逃往魏国呢?
商鞅是怎么死的_商鞅是咋死的357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1332
商鞅“姓公孙氏,又名卫鞅”,他是卫国的公室,也算出身周朝的宗室,与周天子是一个祖宗。商鞅年轻的时候就很喜欢刑名之学,后来他在魏国国相公叔痤手下担任中庶子。虽然公叔痤极力向魏惠王推荐商鞅,可是魏惠王根本没当回事。就在这个时候,商鞅得到消息,听说秦孝公正在招贤纳士,于是他就来到了秦国。
商鞅来到秦国后,四见孝公之后才获赏识。前三次见面不是很愉快,商鞅刚走,孝公就把举荐人景监大骂一顿,他当时是这样评论商鞅的:“他就是一个妄人!”
妄人,就是指一个妄自尊大、只会说大话的人。
这是因为孝公与商鞅是双向面试,孝公在考察商鞅,商鞅也在试探孝公。如果孝公一上来就为帝王之道所动,商鞅很大可能会离开秦国,另寻他心中的明主。因为商鞅从小喜欢的是刑名之学,是法家本色,与一般的迎合君主口味的策士说客不同。
商鞅是怎么死的_商鞅是咋死的971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1332
第四次见秦孝公,商鞅给孝公讲了“强国之道”。
这一次,秦孝公听得津津有味,两眼放光,两人居然一连交谈数天,最后还觉得意犹未尽。
通过这一次畅谈,秦孝公确定,商鞅就是他要找的人才,于是任命他为左庶长,全面负责秦国的变法。
商鞅变法的内容:1. 废除贵族权利,取消继承特权,设立军功制。
2. 废除奴隶制和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化。
3.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4. 加强中央集权,普遍推行郡县制。
5. 统一度量衡。
商鞅是怎么死的_商鞅是咋死的789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1332
商鞅变法的法令虽早已准备就绪,但他当时在秦国没有任何根基,那他是如何做到让秦国上下信服的?
商鞅上台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树威信。
商鞅在南门立下一根三丈长的柱子,宣布:“能将其搬到北门者,赏十金。”
商鞅为什么要做出这么奇怪的举动呢?史书记载,商鞅担心百姓不信任自己。
那为什么商鞅会有如此之忧呢?他不仅是秦国的左庶长,是上马治军、下马治民的军政首席大臣,又是奉国君秦孝公之令,为什么秦国百姓不信任他呢?
原因无非就是两个。
其一,秦国曾经失去过信用。
譬如有军功的将士没有按照规定得到赏赐,又或者曾经犯下罪行的王公贵族没有受到法律的严惩。商鞅明白,秦国已经失信于民。他要推行新法,不得不采用这种极端的方法来重新立信。这告诉我们,信用就像一座沙滩上的砂砾城堡,建起来难,推倒它却很容易。所以,我们要像守护我们最珍贵的财产一般,守护好我们的“信”。
商鞅是怎么死的_商鞅是咋死的243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1332

第二,变法的内容前所未有。
商鞅规定,同姓宗亲没有军功的,不得列入贵族名册,享受特权;凡爵位、俸禄,都以军功大小而论其高低。这就是商鞅推行的军功制,这跟秦国原本实行的世袭制截然不同。商鞅担心百姓不敢相信,所以才用南门立木来取信于民。这说明,欲成大事,必先立信。想要做成的事越大,立的信就必须越牢固。
商鞅立木之后,百姓觉得奇怪,没有人敢搬。大家都不相信这是真的。商鞅见后,便加大奖赏:凡是能搬到北门的,赏金五十金。终于商鞅的方法奏效了,有一个人将木头搬到北门。商鞅便给他五十金,以示不欺骗民众。终于,商鞅决心将法律颁下来。
此制度在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之后,全天下也开始执行统一度量衡的制度,可以说是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商鞅是怎么死的_商鞅是咋死的693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1332

那么,商鞅的变法就此一帆风顺了吗?
新法推行一年,国都的百姓依然觉得新法不方便。商鞅经过观察发现,是秦国的贵族在捣乱。这其中,甚至还有太子。商鞅明白了,他说:“新法之所以不行,是因为上层阶级的犯法。”
为什么呢?太子带头违反新法,破坏的就是“信”。破坏的是法律之信、国家之信、民众之信。
对于民众,可以用奖赏来鼓励。对于贵族的违法行为,必须施以严厉的惩罚,以维护其信。
为了让新法更具威严,商鞅主张“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观念,于是坚决处罚触犯法律的太子,也就是日后的惠文王。因为不能直接对太子用刑,商鞅便杀了太子嬴驷的舅舅,又对他的两个老师施加极刑。这一下,秦国上下都信服了。新法终于得以推行。
通过商鞅的变法,秦国一举成为了战国的强国,最终一扫六合,统一中国。而这一切,都建立在“信”的基础上。

商鞅是怎么死的_商鞅是咋死的771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1332
司马迁也提到:“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有怨望者。”
可惜,商鞅此时自我感觉非常良好,根本不认为赵良说得对,他觉得自己的功劳如此巨大,新上来的秦王也不会对自己如何。
公元前338年,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孝公病逝,新一位秦王为秦惠王,正是当年的太子。
秦惠王新王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就是以“谋反罪”调查商鞅!
《史记》记载:秦孝公薨,子惠文王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之。商君亡之魏;魏人不受,复内之秦。商君乃与其徒之商於,发兵北击郑。秦人攻商君,杀之,车裂以徇,尽灭其家。
惠文王便以谋反的罪名下令追捕商鞅,商鞅得到消息后,于是开始向魏国逃亡。
《史记》记载,商鞅最后在出逃的时候,由于没带证件,秦国边关的客店老板都不敢收留他。客店老板说,我倒是想做你这笔生意,可是“商君之法”很厉害,如果没有证件就收留,会被杀头的。
由于商鞅和魏国之前有“渊源”,魏国禁止他入境,最后商鞅悄悄潜回他的封地,拼命搅动那巧簧之舌,鼓动邑兵跟随自己一道打天下,过好日子。
革命一开始还是颇有些气势的,一度拿下郑县,怎奈一地之力不敌全国之兵,在秦惠王派出的大兵清剿之下,队伍溃散,商鞅战死。
即便是死了的商鞅,秦惠王依然没有放过他,拖回咸阳,再重新走一遍五马分尸的车裂之刑。
商鞅是怎么死的_商鞅是咋死的408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1332
秦惠文王即位后车裂商鞅,有人说是因为当太子时与商鞅发生过多次冲突,所以继位立即打击报复,其实纯属无稽之谈,虽然有怨恨,但不至于杀。
秦惠文王杀了商鞅后,却保留了商鞅变法,他深知变法对秦国意味着什么。因此,说一位颇为作为的国君,为报复自己的一己私仇而痛下杀手,未免小看了秦惠文王。所以说,秦惠文王杀商鞅,一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或许是因为商鞅位高权重、功高震主,而新君即位,亟需提高自己的威望,维持自己的权力。且商鞅已完成变法,对秦国来说也失去了价值。抑或利用商鞅之死可进一步打压复辟势力,或者平衡其与变法者之间的矛盾,以保护新法,稳定统治。
商鞅是怎么死的_商鞅是咋死的426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1332
最后商鞅在五马分尸时,秦王还说了一句话:“莫如商鞅反者!”别像商鞅一样谋反。秦王说这个话,与其说是说给商鞅的尸体听,倒不如说给那些贵族、士族听的。
这不禁令人感慨"每个变法者在缔造历史的同时,也在毁灭自我"。像商鞅这样有大局意识、笃诚热情、极身毋二的变革家,应该得到应有的尊敬与赞誉。
秦朝是我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其缔造者嬴政也被誉为"始皇帝"、"千古一帝"。
商鞅是怎么死的_商鞅是咋死的97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1332
不过,秦国作为昔日的边陲小国,它之所以能够一统天下,光靠嬴政一代是无法做到的。为了达到扫清六合的大目标,秦国经历了许多代人的积累。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无疑是主张变法强国的商鞅和提倡连横谋国的张仪,他们都对秦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商鞅应秦孝公的招贤令来到秦国,随后便开展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和变法。
商鞅是怎么死的_商鞅是咋死的250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1332

在其帮助下,秦国国力大大提升,且他所创设的法制框架被后世代代沿用,造福深远。在商鞅之后,张仪也来到秦国,他依靠口才和智慧帮秦国兵不血刃取得了许多利益。然而,商鞅功勋卓著,却在孝公死后落得被车裂的下场,张仪则虽然在惠文王死后失宠,但没有失去性命。那么,秦惠王死后,张仪为何没有像商鞅那样被清算呢?
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要知道商鞅为何被清算。秦孝公时,商鞅被赋予了绝对的自主权,他所坚持的事哪怕是孝公本人也不能轻易反对。
为了贯彻法制观念,商鞅坚持要一视同仁,即使是国君犯法,一样要受到惩罚,当时正好太子嬴驷犯了法,但作为嗣君,他不能受刑,于是为了表示法律的公正无私,商鞅便将处罚转移给了其太傅公子虔、老师公孙贾。

商鞅是怎么死的_商鞅是咋死的198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1332

公子虔是秦孝公的哥哥,也是朝中很有威望的重臣,但商鞅却不但因太子之事处罚他,还在他又犯法时将其鼻梁挖去。
这之后,公子虔因为羞愤而八年没有出门,可想而知他对商鞅有多么仇恨。等到秦惠文王继位,公子虔赶紧抓住机会指控商鞅谋反,而曾经是其弟子的惠文王当然是对他言听计从,立刻下令逮捕商鞅。
商鞅是怎么死的_商鞅是咋死的863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1332
面对追杀,商鞅当然是选择了逃跑,他本想逃到魏国,但魏国人却因为他曾经率领秦军伐魏而不愿意接纳。
万般无奈之下,商鞅只好躲到封地,准备以武力自卫。但区区封地的士卒哪能和秦军相抗衡,很快商鞅便兵败被杀,其尸体被运回咸阳后,又遭受了"车裂",也就是五马分尸的残忍对待。
商鞅是怎么死的_商鞅是咋死的15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1332
除了与公子虔的私怨外,其实惠文王之所以要除掉商鞅,还在于商鞅主持变法多年,在民间积累了大量的声望。当时,甚至一度出现了百姓感激商君,却无视秦君的现象,这当然会导致新继位的惠文王担心自己的地位哪一天会被取代。
所以,大体来说,商鞅被清算一是招惹了重臣、二是名望太盛、功高盖主。
商鞅是怎么死的_商鞅是咋死的163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1332
知道了这两点,我们再来看看张仪。张仪是惠文王十年(前328)时开始逐渐得到重用的,很快,他便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被惠文王拜相。
为了秦国的利益,张仪多次以身犯险,还曾只身一人先后前往魏国、楚国,既引得魏国臣服,又导致楚国被骗,不得不主动向秦国割地求和。此外,他还曾游说东方六国中的五个,说服他们与秦交好。
商鞅是怎么死的_商鞅是咋死的2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1332
不过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张仪成功说服五国,准备回国复命时,却在途中得知了惠文王去世,秦武王继位的消息。还是太子的时候,秦武王就十分不喜欢张仪,如今继承王位,又有许多大臣弹劾张仪。眼看自己随时可能被武王下令杀死,张仪灵机一动,向武王进言道:"今闻齐王甚憎仪,仪之所在,必兴师伐之。故仪愿乞其不肖之身之梁,齐必兴师而伐梁。"

商鞅是怎么死的_商鞅是咋死的852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1332

意思是说,齐国特别讨厌张仪,张仪在哪里,齐国就会攻打哪里,所以不如让张仪前往魏国,这样齐国伐魏,秦国就可以坐收渔利。四肢发达但头脑简单的秦武王听完,很爽快地答应了张仪的请求,将其送到了魏国。张仪到了魏国后,齐国果然派兵讨伐,但机智过人的张仪又借楚国使臣之口劝说齐王不要攻打魏国而令秦国得利。
在魏国,张仪凭借才能又当上了相国,但在任仅仅一年,他便死在了魏国。将商鞅与张仪对比我们不难发现,首先,商鞅与公子虔有深仇大恨,而张仪只是因为做事轻浮被武王厌恶;其次,商鞅很得民心,引起了惠文王的戒心,而张仪在民间风评也并不好,对武王的统治可以说没有太大的威胁。

商鞅是怎么死的_商鞅是咋死的423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1332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其实还是要归功于张仪过人的机智,多亏了他即使想出前往魏国避祸的计谋,才得以暂时保住了小命,甚至还在人生的最后时光又一次当上了相国,也算是得以善终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UFO中文网

GMT+8, 2025-2-2 13:5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