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部论语治天下”指的是北宋开国时期的著名宰相赵普。赵普亲历了赵匡胤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连著名的“杯酒释兵权”的主意也是赵普出的。而关于这句评价赵普的“半部论语治天下”,却常常被后世人误读。主要是两方面的误读:一,论语很强大,半部就能治国安邦;二,赵普读书太少。先解释第二点。首先,要明确一个事情,《论语》一共两万多字,在宋朝是开蒙读物,也就是说是小学生读物,赵普读书再少也不可能只读了半部《论语》;其次,赵普读书可不少,直到年龄很大了还坚持读书。然后再解释第一点,赵普在太祖、太宗两朝三次为相,这就招来了不少其他大臣的嫉妒。于是,就纷纷传言说赵普读书太少,也就是只读过《论语》的水平。太宗赵光义有一次就问赵普:“我听别人说你只读过《论语》,是这样么?”赵普当时对这些无聊的传言很是反感,于是就说了句气话:“对,我就读了一部《论语》,一半儿用来帮太祖皇帝,一半儿用来辅佐您就够了。”于是,就留下了这样一句:“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评价。
赵普自嘲读书少,但是真有本事。另一位读书出了名,却成了没有真才实学的代言人。
这位很容易和赵普搞混,因为也姓赵。他就是战国时期赵国的赵括。他给中国历史留下的是一句“纸上谈兵”的评价。秦赵长平之战中赵国中了对手秦国的计,用赵括换回了老将军廉颇(语文课本上有),结果大败。秦将白起坑杀了三十万赵军(有一种观点认为这个描述并不真实,坑杀三十万人是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实在是难于在很短时间内组织好并实施),赵括这脸也就丢了两千多年。
还有一位是先从读书少进而努力成为读书人,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并且也取得了不错的工作成绩,被载入史册。他就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小将吕蒙。孙权开始发现这位少年才俊资质很好,可就是读书太少,于是就好言相劝其要多读书。吕蒙接受了孙权的意见,后来就读了不少的书,于是就受到了鲁肃的表扬,吕蒙自己就对鲁肃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后来,吕蒙和陆逊配合“白衣渡江”偷袭关羽,夺回了荆州,也直接导致了关羽被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