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中文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51|回复: 0
收起左侧

饮酒趣闻:竹叶也可做酒杯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3-1-5 06: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酒,可以说是一种文化。中国上下五千年究其根本其实就是一个酒的文化,就是一个酒的历史。自古以来,酒不仅是传统佳节上的“座上宾”,而且深为文人雅士所喜爱。
  
  李白有举杯邀明月的雅兴意趣,苏轼有把酒问青天的闲情逸致。欧阳修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悲壮豪迈,曹操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慷慨苍凉。杜甫有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真好还乡的潇洒。
  
  我国酿酒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自产生之日开始,就深受先民欢迎。人们在饮酒赞酒的时候,总要给所饮的酒起个饶有风趣的雅号或别名。比如说欢伯、杯中物、金波、壶中物、酌、酤、香蚁、浮蚁、绿蚁、碧蚁、天禄、椒浆、忘忧物、扫愁帚、钓诗钩、狂药、酒兵、般若汤、清圣、浊贤、竹叶青等等雅号。
  
  这些名字的由来,并不是饮酒人脑袋一拍就涌上心来的。而是多由一些典故演绎而成,或者根据酒的味道、颜色、功能、作用、浓淡及酿造方法等等而定。酒的很多绰号在民间流传甚广,所以文在诗词、小说中常被用作酒的代名词。这也是中国酒俗文化的一个特色,张溥杰就简单的挑选几个以飨读者。
  
  欢伯:因为酒能消忧解愁,能给人们带来欢乐,所以就被称之为欢伯。这个别号最早出在汉代焦延寿的《易林·坎之兑》,上面记载“酒为欢伯,除忧来乐”。
  
  杯中物:因饮酒时,大都用杯盛着而得名。始于孔融名言,“座上客常满,樽(杯)中酒不空”。孔融不仅会让梨,而且饮酒邹文也是一把好手。相对于孔融,陶渊明就更加有情调了,他在《责子》诗中写道:“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只可惜,陶渊明饮酒过度,导致他的孩子几乎都是痴呆。
     
  
        
  
  酌:本意只是斟酒、饮酒的意思,后经过文人雅士的雕琢,逐渐成为酒的代称,如“便酌”“小酌”。大诗人李白曾在《月下独酌》一诗中写道:“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相对于这些,竹叶青的来历就有趣的多了。其中有这样一个传说,传说很早以前,山西酒行每年要举行一次酒会。逢酒会这天,大小酒坊的老板都把自己作坊里当年酿造的新酒抬一坛到会上,由酒会会长主持,让众人品尝,排列出个一二三来。
  
  当时有家酒坊,虽说是祖传几代的老作坊,可年年酿出的酒总如人老珠黄一样,不受人待见。每逢酒会评比,总是名落孙山,但是作为当地酒届的盛会,不参加脸上又无光。
  
  这一年又要开酒会了,老板只好硬着头皮吩咐两个小伙计备好一坛新酒抬去应景。老板自己先走一步。这两个送酒的伙计对老板的心思也心知肚明,知道自家酒不好,送去也是垫底,不愿早送到会上露丑现眼。与其长痛,不如短痛,两人一合计,磨蹭到日起三竿,才抬上酒坛子出门上路。
  
  这天天气特别热,两个小伙计走得是又热又渴,赶到正晌,恰巧路过一片竹林子边。口中如同含着一团火的两人一商量,决定先把担子放在竹林里凉快凉快,找个人家喝口水再说。
  
  怎奈在这前不靠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别说找个人家,就是找条小河沟喝口水也难呀!可惜两人不似唐僧师徒,皆有腾云驾雾的本领。
  
     
  
        
  伙计俩回到竹林里,两个人四只眼死死盯在酒坛子上,活人不能让尿憋死,同样不能渴死。找不到水,就喝口酒吧。等到二人打开了坛盖之后,又犯愁了:只有满满一坛子酒,没勺没瓢,捧不起,放不下,如何喝得一口甘醴?
  
  两人环顾四周,只有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哪有什么锅碗瓢盆。忽然两人眼前一亮,这不是有竹子嘛。顺手从一株成竹上扯了两片大竹叶,捻了个竹叶杯!两人就你一杯、我一盅地喝起来了。
  
  一股清酒下肚,真个是爽煞人也。两人越喝越来劲,不一时,小半坛酒水就进入腹中。两人心满意足的抚摸着肚皮,可可再看看坛里的酒,这伙计俩又傻眼了:只剩下半坛儿酒,怎么去交差呢?
  
  姜还是老的辣,年长的伙计就比较有心机,说道:“哥们儿,我看咱哥俩还是抬着赶路吧,反正咱家酒不好,每次都是倒数第一。等走到有水的地方,咱们掺点儿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混过去就是了。”
  
  小伙计一听也是理,便和年长的伙计抬起坛子就走。走不多远,只见一丛翠绿翠绿的大青竹,竹丛旁边有一个巴掌大小的水湾湾。伙计俩仿佛看见了美女一般,赶紧把酒坛子放下,摘了两片竹叶捻成杯,蹲在小水湾边,往坛子里加水。只有巴掌大的小水湾,不管他俩怎么舀,水总不见少。不一会,坛子就被灌满了,两个人看看时候不早了,急忙抬起酒坛子上路。
  
  再说在酒会上,酒会会长和各家酒坊老板交杯换盏,品尝各家的新酒。眼看快要品尝完了,只见这伙计俩满头大汗地抬着坛子走进会场,老板亲自揭开坛盖,舀了一碗酒,恭恭敬敬地捧到酒会会长面前。
     
  
        
  
  酒会会长望着老板打趣道:“好戏压轴,好酒封顶,今天酒会最后得尝尝贵老板的这碗酒了,想必是独占鳌头喽!”说完哈哈一阵大笑,满座的酒老板也随着嘻笑了一番。
  
  老板明知大家在打趣他,也只得红着脸连连说道:“惭愧,惭愧!”会长又哈哈一笑:“哎,哪里,哪里,我先领教了。”边说边把酒碗凑到嘴边,轻轻呷了一口,看了看酒老板,又瞅了瞅碗里的酒,半晌才对众家酒坊老板说;“大家都尝尝!”这碗酒在众老板手中传来传去,每个人品尝了之后,都和他们的小伙伴们惊呆了。
  
  老板和他的两个小伙伴们儿也都惊呆了,看着这个场面,不知出了什么事,心里发毛,身子哆嗦起来,还没弄清是怎么回事,只见酒会会长站起身,朝会场里巡视了一眼,问道:“诸位,这碗酒如何呀?”
  
  “好酒,好酒!”众人异口同声的称赞道。
  
  这年酒会上,这伙计俩送去的酒,名列第一!在回酒坊的路上,喜出望外的伙计俩,便把酒坛里加泉水的事,一五一十地全对老板说了。
  
  老板听完后拿出二十吊铜钱,让他们别把这事儿传出去,第二天,老板又叫他们引路,亲自去看过他们歇脚的那片竹林子,又亲口尝了尝那湾泉水,知道酿出这样的好酒,与这又清又甜的泉水是分不开的。于是,他就买下了那块地皮,将酒坊迁去,在那小水湾上打了一眼井,又从酿造技艺上努力改进,终于酿出了别有色味、名驰中外的好酒,取名叫“竹叶青”酒。
     
  
        
  
  据现有文献来看,这种独特的“竹叶青”大概始于南北朝时期,南梁才子皇帝简文帝萧纲曾有诗句这样写道:“兰羞荐俎,竹酒澄芳”,说的就是竹叶青的香型和品质。北周文学家庚信在《春日离合二首》诗中曰:“田家足闲暇,士友暂流连。三春竹叶酒,一曲昆鸟鸡弦。”诗人边品竹叶酒,边弹琵琶,兴致勃勃,!可见,杏花村竹叶青酒,早在1400多年前就已成了著名的珍品。
  
  唐朝一代女皇武则天也曾赋诗《游九龙潭》道:“山窗游玉女,润户对琼峰。岩顶翔双凤,潭心倒九龙。酒中浮竹叶,杯上写芙蓉。故验家山赏,惟有风入松。”
     
  
        
  

  
  著名世俗历史小说《金瓶梅》中有“一杯竹叶穿肠过,两朵桃花脸上来。”的对联;《水浒传》中还有:“西门庆说……那酒是个内臣送我的竹叶青。”可见竹叶青酒好,在宋朝仍是宫廷内臣所用宫廷酒,是王公贵族,富商大贾引以为傲的上品。
  
  此后宋、元、明、清的许多小说,诸如李汝珍的《镜花缘》、袁枚的《随园食单》中对竹叶青酒的赞誉;傅山留书“得造花”四字,李自成倚马立书“尽善尽美”,字字溢满盛誉。20世纪著名武侠作家金庸、梁羽生的作品中经常出现侠客畅饮老白汾酒、竹叶青酒的描写,反映了汾酒、竹叶青酒当时在我国酒界的地位。
  
  文以载道,酒以寄情。自古以来,宦海沉浮的墨客骚人们或是春风得意,或是忘情风月,或是意气风发,或是踌躇满志,但大多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烹关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他们的不刻意追求闻达于诸侯,但求节气能如那竹子一样刚正不阿,与竹叶一般清雅高洁!正所谓“名与长江万古流,节如岁寒竹叶青!”(张溥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UFO中文网

GMT+8, 2024-11-24 16: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