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悦读: 一本让人读史以明智,见微而知著的历史纪实故事集
有一句话很多公众号里都说过,叫做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这句话不光是说,所有的新闻、八卦梗概类似、好的idea和创意,诗词模板早已成型、各种政治纷争也早就有迹可循,更是一阵见血地指出,人类发展是螺旋形上升的,不同阶段发生的历史事件,往往惊人地相似。今天想聊的这本书,讲述的就是六百多年前明朝那些看似怪诞或恶劣的事件。书的名字叫《显微镜下的大明》。
这本书的作者是近几年因为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大火而出名的马伯庸。马伯庸是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银河奖得主,有“文字鬼才”之誉。被评为沿袭“‘五四’以来历史文学创作的谱系”,“文字风格充满奇趣”。已经写有《长安十二时辰》、《古董局中局》、《三国机密》、《风起陇西》等著作。
先来看看这本书的写作初衷:马伯庸在序言里说:“这本书不是小说,是历史纪实。”2014 年,他和一位喜欢明史的朋友聊天,朋友讲到万历年间徽州有一桩民间税案骚乱,过程跌宕起伏,细节妙趣横生,结局发人深省。听完讲述,马伯庸意犹未尽,去搜寻资料,居然发现了很多关于这桩案件的资料。这桩案件在官方历史《明实录》里只有冷冰冰的一句话,但却被当时的一位参与者把涉案的一百多件资料搜集到一起,编成了一本合集,叫作《丝绢全书》。《丝绢全书》里有大量细节,详细记录了这个事件。里面的勾心斗角、人心百态、当时官场和民间的各种潜规则,简直比电视剧还精彩。马伯庸在里面看到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是一篇篇生动细腻的故事。于是,他自己动手,看原始资料,看论文,一边自学,一边找老师,事无巨细认真研究这一段历史,包括人物、文化、风土人情,把这桩丝绢案整理出来,用一种现代人能听懂的叙述方式,把故事转述给大家,取名为《学霸必须死——徽州丝绢案始末》。写完徽州丝绢案,马伯庸对这个领域来了兴趣,又相继写了《笔与灰的抉择——婺源龙脉保卫战》《谁动了我的祖庙——杨干院律政风云》《天下透明——大明第一档案库的前世今生》等几篇纪实。最终,作者再现了对历史细节“强迫症”般的追求,拿出这部以考据和细节制胜的作品。
这本书总共写了六个故事。故事的标题及梗概如下:《学霸必须死——徽州丝绢案始末》:万历年间徽州府歙县一项税收政策所引发的混乱,剖析了存在于乱民、县官、州府、户部等诸多利益集团之间的一场博弈之局;《笔与灰的抉择——婺源龙脉保卫战》:县里一场持续64年的经济争端,讲述县级官员如何在科举和经济发展这样重大的议题上平衡一县之利害;《谁动了我的祖庙——杨干院律政风云》:讲述歙县一桩民间庙产争夺案,剧情反转再反转,最后结果是诉讼双方两败俱伤;《天下透明——大明第一档案库的前世今生》:再现大明黄册库这样一个冷门档案机构从建立到衰败的全过程;《胥吏的盛宴——彭县小吏舞弊案》:小人物挥舞着小权力,胥吏之恶,被刻画得淋漓尽致;《正统年间的四条冤魂》:锦衣卫构陷忠良。书里说的是几百年前的故事,但是今人却能从中读到今天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们着眼于平民的政治生活,而且记录极为详尽。在这里,我们能看到朴实的百姓诉求、狡黠的民间智慧、肮脏的胥吏手段、微妙的官场均衡之术,从无数个真实的细节里,展现出一幅极其鲜活的政治生态图景。
六个故事中,徽州丝绢案是本书的开篇之作,也是最曲折的故事。一笔明显不公正的税收在歙县连续上缴了两百多年。经“学霸”帅嘉谟披露后,在徽州掀起了一场下至徽州六县百姓,上至首辅和皇帝的巨大风暴。徽州丝绢案前后持续将近十年,最终歙县减免的部分银两由徽州府和兵备道共同承担。“学霸”帅嘉谟“杖一百流三千里,遣边戍军”。作者给帅嘉谟的判决加上一句意味深长的注解——“谁让你多事”?别以为兵备道帮助承担歙县丝捐税是在学雷锋做好事,其实,这笔银两源自重复收税,也是民脂民膏。官府主动息事宁人,只是担心再出现一个帅嘉谟而已。小小的丝捐案,就可以看出明朝赋税的乱象。正如书中所说:“在一个庞大的官僚机构里,政策的执行是有惯性的。政策一旦形成惯例,即使周围情况发生变化,官员仍旧会机械地继续执行,不会主动求变,甚至畏惧变化。所谓‘祖宗成法’就是这么来的。”明朝“税重民穷”,政府低能腐败,施政方针并不着眼于扶植先进的经济,以增益全国财富,而是将工作重心放在不思进取的“以不变应万变”上。
在看《显微镜下的大明》时,剧情发展越是跌宕起伏,内心却越是沉重与无奈。总之,这本书里,作者替那些生于尘埃、死于无闻的蝼蚁之辈作传,转述他们湮没于宏大历史中的声音。再小的个子,也能给沙漠留下长长的身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让历史吐出重重的叹息。最底层的呐喊才蕴藏着最真实的规律。这本书值得大家一读,在无数个真实的细节里,窥探极其鲜活的明朝底层蝼蚁的艰难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