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设元宇宙产业研究院、制造业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载体。
鼓励各类产业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积极承接元宇宙领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孵化培育创新主体和创业企业。聚焦元宇宙细分领域,引导企业与国内外科研院所、高校、头部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和项目合作,突出技术创新,提升融合发展能力,加快培育一批元宇宙领域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支持整机制造、核心元器件、系统集成等领域骨干企业发挥优势,整合、开放、拓展元宇宙相关产品和服务,提升我省元宇宙产业整体竞争力。
深化与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地区的合作,围绕软件、硬件、芯片、扩展现实、区块链等元宇宙核心领域,创新招商引资手段,支持国内外元宇宙行业领军企业在我省建设区域总部、孵化平台、实验室、研发中心等。加强跨区域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探索发展飞地经济模式,推动区域间协同配套发展;积极吸引省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先进技术项目落地,全方位提升我省元宇宙产业发展水平。
坚持“1+5+N”产业布局,推动元宇宙产业差异化、特色化、协同化发展,构建全国元宇宙创新引领区。抢抓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机遇,重点建设河南省元宇宙科创产业园等园区,加强链接、交互、计算、工具、生态“五位一体”前沿布局,打造元宇宙产业发展核心区。支持依托电子信息制造、软件信息服务等领域产业基础,积极发展元宇宙智能装备、计算终端、消费电子、数字内容等产品和服务,打造元宇宙产业特色区。支持其他地方立足自身优势,以应用为牵引推动元宇宙产业集聚发展,打造细分领域“多点支撑”的产业格局。
1.发展工业元宇宙。
依托工业数字化基础,运用采集感知、执行控制、5G/6G通信、云计算、数字线程技术、模型构建、模型融合、模型验证等手段,发展工业数字孪生,打造工业元宇宙。采取“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方式,针对工艺设计优化、运维故障预测、运维工作模拟、跨学科产品研发仿真、“机—电—软”一体化产品设计等领域,遴选一批优秀解决方案,发挥数字孪生虚拟调试、实时联动、模拟仿真等优势,降低研发试错成本,提升管控一体化水平,预判安全生产风险,推动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
2.发展能源元宇宙。
加快能源设施智能化改造,依托智能电网、智能化油气管网、能源大数据中心等智能能源基础设施,推动混合现实、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深度融入能源网络,重点发展智能电网、微电网、分布式能源、新型储能等能源元宇宙基础技术体系,探索全景仿真数字化配网、混合现实沉浸式电力设备巡检运维、区块链技术绿电交易等应用场景。打造场景环节全覆盖、生态链路全贯通的能源元宇宙,带动能源网络数据要素可信透明流通和全程留痕使用,提升能源网络运维效率,促进能源网络全生产要素高效准确流动。
3.发展文旅元宇宙。
推动景区、博物馆、文化馆、主题公园、艺术中心等深度运用扩展现实等技术,在虚拟世界中建设数字孪生体。建立线下主题场景与线上开放世界相结合的文旅新形态,充分发挥元宇宙沉浸式体验优势,结合虚拟世界打造丰富多彩的线下实景文旅项目。鼓励开发数字原生内容,扩大数字藏品规模,拓展元宇宙数字文旅经济发展新路径。
4.发展教育元宇宙。
建设教育元宇宙应用场景,为教师、学生、管理者建立数字身份,对教学设备进行虚拟仿真,引入虚拟数字人教师,建设虚拟化教育基地。充分发挥元宇宙沉浸式、高感知互动特性,提升教学过程情景客观真实性、课堂互动深入性、实验情景感知性,通过个性化、游戏化等元宇宙教育教学手段,为培育多元化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5.发展虚拟数字人元宇宙。
推广虚拟数字人多领域应用,充分利用虚拟数字人高度拟人化、高感知交互性、高工作效率等特点,替代标准化内容生产中的人工角色。重点发展城市旅游向导、文博讲解、电视节目主持人、医疗虚拟导诊员、电商虚拟主播等功能性虚拟数字人。积极拓展应用范围,探索虚拟偶像培育、虚拟演出等高经济产出应用场景。
6.发展智慧城市元宇宙。
聚焦城市应急处理、疫情防控、碳足迹检测、城市地下空间管理、城市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等“看不见、不好管、难预期”的问题,依托空间分析计算、动态模拟仿真推演、机器学习等优势,深度融合数字孪生城市底座,优化城市治理方案。积极探索数字孪生城市向企业及个人开放的共用新模式,进一步完善城市信息模型,提升城市治理效能。
7.持续推进网络基础设施演进升级。
加快5G独立组网网络建设,实现特定场景5G网络连续覆盖,持续提升5G用户普及率。巩固信息通信枢纽和信息集散中心地位,推进郑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持续扩容,积极争取建设国家级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深度参与国家6G技术专项,运用大规模天线、新型多址、全频谱接入、先进调制解码、软件定义网络、异构超密集网络等技术,提升元宇宙各类应用场景网络支撑能力。
8.构建多层次算力设施体系。
统筹布局算力基础设施,构建“超算+智算+边缘计算+存储”多元协同、数智融合多层次算力体系。提升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发展水平。推动郑州、洛阳、许昌、濮阳建设全栈国产化、自主可控智能计算中心。加快发展边缘计算基础设施,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型数据中心作为算力“边缘”端,满足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超高清视频、车联网等实时性要求高的业务需求。争取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新增国家级枢纽节点在我省布局。
9.推进城市数字孪生底座建设。
统筹移动互联网和窄带物联网协同发展,推动交通、物流、市政等重点领域物联网终端及传感器规模化部署,打通感知数据共享链路。运用空天地数据获取、全息空间数据采集、二三维一体测绘、泛在测绘等新型测绘技术,构建城市数字孪生数据基础。促进全要素场景衍生数据、行业数据、物联感知数据等融合,探索建设完整城市信息模型,对城市实现模拟仿真。
10.积极布局新技术基础设施。
统筹推进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开放式、普惠性人工智能平台,面向社会提供低成本、开放式、通用性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推动区块链公共服务平台、算力公共服务系统、联盟链底层平台等各类区块链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区块链在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创新应用。加强郑州数据交易中心建设,开展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资产确权交易业务,打造数字资产交易平台。探索建设元宇宙数字空间基础平台,集聚国内外企业、开发者资源,打造合作共赢的元宇宙产业生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