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34|回复: 0

乐山大佛闭眼事件_乐山大佛闭眼事件2019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3-1-7 08:5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乐山大佛为何会四次闭眼?道理说破了也很简单
世界上最大的人形塑像是哪个?很多人会第一时间想到美国的自由女神像,巴西的耶稣像。虽然这两个塑像远远超过了乐山大佛的尺寸,但是乐山大佛很多方面精巧的设计,还是这两者无法比拟的。
乐山大佛闭眼事件_乐山大佛闭眼事件2019984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2242
自由女神像竣工约1886年,当时美国正处在工业化阶段,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世界工厂、基建狂魔。建设自由女神像,其实是为了赞美美国的强大,如今也成了美国的象征。自由女神像高达93米,人们可以花12美元乘坐电梯上到自由女神像的头部里面,通过自由女神的眼睛看整个纽约。
巴西耶稣像,竣工于1931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市的科科瓦多山顶,基座同时也是一座能够容纳150人的天主教堂。耶稣像高30公尺,若加上基座则高38公尺。耶稣头部3.75公尺,单手长3.2公尺,两手张开距离28公尺。
乐山大佛闭眼事件_乐山大佛闭眼事件2019841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2242
自由女神像和巴西耶稣像,尺寸都不小,但是这两个现代工业塑像,在内涵上远远比不过我们的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开凿于唐朝开元年间,传说古代的乐山三江汇流之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聚凌云山麓,水势相当的凶猛,逻辑至此往往被颠覆。每当夏汛,江水直捣山壁,常常造成船毁人亡的悲剧。海通禅师为减杀水势,普渡众生而发起,招集人力,物力修凿的。
海通和尚并没有完成乐山大佛的开凿,海通的弟子们经过80多年的努力,终于在公元803年建成了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闭眼事件_乐山大佛闭眼事件2019687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2242
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21个,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8.5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
不过,这都不是重点,神奇的是,乐山大佛曾经出现过四次闭眼的情况。
咋回事呢?
最初,建筑者还修建了大像阁这一巨型建筑宝华大佛,可是,宋元时期这个大像阁已经损毁,没有了大像阁的保护,乐山大佛经常出现一些闭眼流泪等问题。
乐山大佛闭眼事件_乐山大佛闭眼事件2019840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2242
乐山大佛的闭眼问题,有史记载的是1962年、1963年、1976年和2000年。
这里面有很多神秘的传说。
传说1962年,自然灾害降临四川,给人们带来深重的苦难,乐山大佛本来是乐天派的弥勒佛,却奇怪的闭上了眼睛。
到了1963年,弥勒佛也没有睁开眼睛。
1976年,全国人民笼罩在一片悲痛之中,乐山大佛又一次闭上了眼睛,非常神奇。
2000年,中国人民逐渐富起来了,加入WTO,申办奥运会成功,乐山大佛这次终于是高兴地闭上了眼睛。
乐山大佛闭眼事件_乐山大佛闭眼事件2019692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2242
对于这种说法,我一直保持非常有限度的相信,甚至极度的怀疑。
乐山大佛为何闭上眼睛?
其实很简单,乐山大佛主要材质为砂岩,中间夹杂着一部分泥岩,再加上解放后的工业化建设,南方酸雨严重,佛像被腐蚀实在是很正常的。而腐蚀之后的佛像,很容易会有一部分泥沙流入弥勒佛的眼睛里面,堵住了佛像的黑眼珠子,这样就有了闭眼的现象。
1962年国家不富裕,旅游业也不发达,组织人手上去清理大佛眼睛上的泥土,实在是有些心有余力不足。所以,就出现了连续两年的大幅闭眼现象。1963年经济好转,大佛经过了修缮,自然就好了很多。
乐山大佛闭眼事件_乐山大佛闭眼事件2019648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2242
只可惜,1963年的修缮,是有时间限制的,到了1976年,过了仅仅13年,大佛就再次出现闭眼,泥土糊住了大佛的眼睛。只能进行又一次的大佛眼睛清洗工作。
因为防腐蚀技术和清洗技术的提高,大佛的眼睛这次保持了24年,是之前的2倍!
从2000年到2020年,如今又过了20年,大佛可是一下都没有闭过眼睛。到底是修复技术好,还是旅游业挣了钱,对大佛的修缮和养护成了常态?都有可能!
现在的乐山大佛人山人海,每天接待的游客用高清相机记录着乐山大佛每一天的变迁,大佛在这样严密的监视下,再也不敢闭眼睛了。
乐山大佛闭眼事件_乐山大佛闭眼事件2019503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2242
如果乐山大佛是个小景点,佛像闭眼的传说还是不错的噱头,但是现在太受欢迎了,实在是没有什么必要弄这个新闻事件。
不过,新修建的普陀山观音像,知名度不高,就靠着几次“观音显灵”事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提到中国西南地区的四川省乐山市,最先出现在大家脑中的必然会是那尊依水靠山开凿的摩崖石刻造像,它便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乐山大佛,也叫凌云大佛。这尊大佛位于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与凌云山、乌尤山、巨形睡佛共同组成了乐山大佛景区,自然和文化景观和谐统一,构成了一幅写意的山水画卷。因为其13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其极高的文化价值、艺术审美价值,在1996年,峨眉山-乐山大佛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也是国家5A级景区。
乐山大佛闭眼事件_乐山大佛闭眼事件2019377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2242
关于乐山大佛的名气和地位大致情况就如上述所言,那么,乐山大佛的来历以及更多的关于乐山大佛背后的故事,你又知道多少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首先,相信大家最为好奇的便是乐山大佛的来历了吧?这尊通高71米的大佛是由何人所建?又是怎么保存下来的?考古学者们在研究关于乐山大佛的史料里,大多都以唐代韦皋撰写的《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碑刻为主,根据这份唐代史料以及明代史料《重修凌云寺记》中描述,乐山大佛是由当时的一位法号为海通的得道高僧主持建设的,自开元初年(713)至贞元十九年(803),修建大佛前后共经历了九十年,这九十年包括了动议,筹建,开凿和期间停止修建的整个过程。
乐山大佛闭眼事件_乐山大佛闭眼事件2019317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2242
相传,在如今的四川省乐山地区,古时曾因地处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一到雨季,就泛滥成灾,尤其是对那些需要航海出行的商队和渔船来说,更是灾难,水势的凶猛让整个江面上都不得平静,风起浪涌,掀翻了航行的船只,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和人员伤亡,年复一年发生的惨剧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了人力在天灾面前是那么的渺小,这也让乐山百姓们逐渐视水路为猛兽,只能望洋兴叹。
乐山大佛闭眼事件_乐山大佛闭眼事件201998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2242
而乐山百姓们的艰难也都落在了于凌云山修行的海通和尚眼中,这也是海通和尚最初决定主持修建弥勒佛像的原因,只愿能用自己的诚心,主持修建一座前所未有的巨大佛像,来为乐山百姓安澜镇涛,护佑苍生。而佛像的修建过程也是几经波折,在佛像修建完成了一半的时候,高僧海通和尚就圆寂了,之后佛像修建又接连中断几次,在历经九十年之久的时间后,最终于贞元十九年(803)正式完工,经历了三四代人的前仆后继,形成了一个头高14.7米,发髻有1021个,耳长6.72米,鼻长5.33米,眼长3.3米的巨型佛像,这也才有了如今我们所能观赏到的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闭眼事件_乐山大佛闭眼事件2019378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2242
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乐山大佛身上还出现了“闭眼”和“流泪”的神奇现象,这些现象是因为什么出现的?真的是佛祖显灵吗?这一类的疑问使得乐山大佛再次活跃在人们的视野中。而关于乐山大佛的闭眼流泪事件,分别出现在1962年,1963年,1976年,2000年,又因为这几个年份正好遇上了国家的几件大变故,在这样的背景下,无疑给佛像的闭眼和流泪事件增添了一丝神秘的色彩,以至于在民间有佛祖显灵一说。
乐山大佛闭眼事件_乐山大佛闭眼事件2019708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2242
但归根结底,还是得从科学的角度看问题,经科学调查证明,关于大佛“闭眼”的现象,之所以看上去像是闭上了眼睛,是因为常年的风吹雨打和植被侵蚀,佛像最初被画上的黑色眼珠也就随之慢慢淡去了,尽管后人修葺时在大佛的头部和胸部设有保护层,但还是抵挡不住时间的磋磨。而关于大佛“流泪”的真实原因便是空气污染形成酸雨的后果,大气污染逐年加重,四川盆地因为地形原因空气湿度很大,导致该地区酸雨沉降更为严重,佛像建筑自然也受到了酸雨的腐蚀,以至于面部出现了像流泪之后一样的水痕。
乐山大佛闭眼事件_乐山大佛闭眼事件2019864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2242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对于乐山大佛也得到了更多的了解,不论是关于它的由来,还是关于它“闭眼”“流泪”的神奇现象,都有了相应的解释。而如今更为重要的便是关于乐山大佛的保护,这也成为了环境保护和建筑学领域的一项重大的科研课题,而究竟如何保护佛像,归根究底还是要从空气污染的问题入手,在空气污染愈加严重的情况下,遭受损害的自然文化遗产只会更多,由此可见,关于治理空气污染的问题,减少污染的任务刻不容缓,未来的治理之路任重而道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UFO中文网

GMT+8, 2025-2-1 20:5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