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恐龙灭绝,原因可能是它
复原图:白垩纪末期山阳盆地生活的三种主要恐龙类型。(赵闯 绘)
6600万年前的恐龙灭绝之谜一直是世人关注的热点问题,学界对此提出了多种假说,包括著名的小行星撞击假说等。记者20日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我国科学家对恐龙蛋的一项最新研究从恐龙多样性演化的角度出发,揭示了恐龙灭绝新机制。相关成果近日已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国际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上。
恐龙蛋作为恐龙在地球上繁衍生息的主要载体,不仅可以反映恐龙的繁殖习性,其在地层中的富集埋藏规律也能反映恐龙生存时期的古环境信息。由中科院古脊椎所、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组成的科研团队,在我国恐龙蛋的一处富集埋藏地——陕西山阳盆地开展了系统的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研究,为解答恐龙灭绝之谜提供了新的依据。
据介绍,团队在该盆地采集了1000多件原位埋藏的恐龙蛋和蛋壳标本,此外这里还发现了少量暴龙类和蜥脚类骨骼。对这些恐龙蛋和恐龙骨骼的分析表明,山阳盆地内的恐龙多样性在其灭绝前约200万年间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综合我国其他地区发现的恐龙化石,此次研究认为,在约7200万年前我国的恐龙多样性出现明显的降低趋势,这与北美西部的恐龙化石分布特征有相似之处。
这项研究结果为认识恐龙的灭绝过程和机制提供了新的依据和视角。恐龙属于卵生动物,恐龙蛋的孵化成功率直接决定了恐龙种群的繁盛与否。恐龙蛋的孵化需要合适的温度、湿度甚至二氧化碳浓度。因此,该项研究提出,在晚白垩世,随着自然生态系统和恐龙自身的协同演化,恐龙多样性发生了持续性衰退,降低了恐龙这个类群的环境适应能力,并导致其无法在由火山爆发或小行星撞击等重大灾害事件所引起的环境剧变中生存和复苏,从而最终走向灭绝。
记者:金地、张泉
海报设计:贾稀荃
来源: 新华网
6600万年前的恐龙灭绝之谜一直是世人关注的热点问题,学界对此提出了多种假说,包括著名的小行星撞击假说等。记者20日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我国科学家对恐龙蛋的一项最新研究从恐龙多样性演化的角度出发,揭示了恐龙灭绝新机制。相关成果近日已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国际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上。
恐龙蛋作为恐龙在地球上繁衍生息的主要载体,不仅可以反映恐龙的繁殖习性,其在地层中的富集埋藏规律也能反映恐龙生存时期的古环境信息。由中科院古脊椎所、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组成的科研团队,在我国恐龙蛋的一处富集埋藏地——陕西山阳盆地开展了系统的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研究,为解答恐龙灭绝之谜提供了新的依据。
据介绍,团队在该盆地采集了1000多件原位埋藏的恐龙蛋和蛋壳标本,此外这里还发现了少量暴龙类和蜥脚类骨骼。对这些恐龙蛋和恐龙骨骼的分析表明,山阳盆地内的恐龙多样性在其灭绝前约200万年间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综合我国其他地区发现的恐龙化石,此次研究认为,在约7200万年前我国的恐龙多样性出现明显的降低趋势,这与北美西部的恐龙化石分布特征有相似之处。
这项研究结果为认识恐龙的灭绝过程和机制提供了新的依据和视角。恐龙属于卵生动物,恐龙蛋的孵化成功率直接决定了恐龙种群的繁盛与否。恐龙蛋的孵化需要合适的温度、湿度甚至二氧化碳浓度。因此,该项研究提出,在晚白垩世,随着自然生态系统和恐龙自身的协同演化,恐龙多样性发生了持续性衰退,降低了恐龙这个类群的环境适应能力,并导致其无法在由火山爆发或小行星撞击等重大灾害事件所引起的环境剧变中生存和复苏,从而最终走向灭绝。
转自新华社
来源: 武汉广播电视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