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57|回复: 0

古人过重阳节必吃哪种美食 重阳糕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3-1-17 12: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学者杨琳考证,重阳节产生于东汉。东汉文献《四民月令》曰“九月九日可采菊花”,被视为关于重阳节最早的记录。
  
  西汉刘歆的《西京杂记》记录了重阳节的宫廷的重阳节俗,文中提到汉高祖刘邦的爱妾戚夫人被害后,她有个名叫贾佩兰的侍女也被驱逐出宫。贾佩兰与人闲谈时,说到在宫中每逢九月九日,就要佩插茱萸、饮菊花酒,以辟邪延寿。如果以此为依据,亦可说重阳节源于西汉。但是,《西京杂记》并不是刘歆写的,而是晋代葛洪假托刘歆之名编撰的书籍。所以《西京杂记》记录的重阳节的活动,可见在晋代,重阳节的民俗就已经成型了。佩茱萸,饮菊花酒,在两千年的时光之水中,仍然是重阳节流散的韵味。
  
  九同久谐音,九月九为瑞阳,不论帝王,还是草民,对生命的诉求是一致的,平安长久。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这些节日的活动,在古人看来,令人长寿。清代康乾盛世,皇家要在这一天举办千叟宴。重阳节又称为老人节,由此延伸。
  
  登高宴饮,折茱萸插于头边,都是辟邪之举。唐代帝王在重阳节这天,都要登高游览,给群臣赐宴,喝着菊花酒,欣赏着美景,诗兴大发。于是,皇帝搞诗歌大赛。有的小官靠着登高赋诗,可以封官加爵。
  
  中国传统的节日,似乎到了最后,都演变成美食节。美食成为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重阳糕让重阳节变得可以品尝。糕类食品是古人重要的面食,用水将米粉或者面粉拌和成面团蒸熟,黏性较大。
  
  糕的历史比重阳节还要早。古人称之为“饵”。在东晋,人们在重阳节这天食蓬饵。一为消灾辟邪,一为求长寿。宋代林洪在《山家清供》介绍蓬饵的制作方法:制作蓬饵时,把鲜嫩的白蓬煮烂捣细,搀和上米粉,加入糖,然后上锅蒸,当香气扑鼻时,就熟透了。在民俗的观念中,“蓬是御乱之草”,蓬草具有抵御灾乱的作用,所以以蓬子和米粉做糕食用。
     
  
        
  
  重阳登高,由于没有山的地方无高可登,有人就由登高想到了吃糕。以吃糕代替登高,表示步步升高。中国传统节日的食品,不仅好吃,名字也富有内涵,将讨口彩之风,发扬光大。
  
  在六朝之前,中国古典文献中还没有出现“糕”字。唐时,因为刘禹锡在做诗的时候不敢用“糕”字,以致重阳节又多了一个典故,叫做“题糕”。《邵氏闻见后录》载:“刘梦得作《九日》诗,欲用‘糕’字,以《五经》中无之,辍不复为。”这样,才被宋祁开玩笑说:“刘郎不敢题糕字,虚负诗中一代豪。”
  
  唐代重阳食糕非常流行,因为重阳节在唐代是一个盛大的节日。《刘宾客嘉话录》中,还记录了一个不敢食糕的故事。有个叫袁德师的人,他的父亲名叫袁高。九月九日,袁德师参加一个重阳宴会,当热气腾腾、香气喷喷的重阳糕上席之后,同宴席之人,分而食之。面对大家热情地招呼“品尝一块”,袁德师连连摆手拒绝,他说:“我不敢吃,诸位全都吃了吧。”别人不解,他告诉大家,因为父亲名“高”,因避讳,不敢吃“糕”。古代人真是有原则。幸好他的父亲不是名“范”,否则,他会被活活饿死。
  
  到了宋代,重阳节吃重阳糕,成为节日的重头戏。“面夹双层多枣粟”,“佳果嵌来枣作泥”,有的加入桂花,有的加入菊花,重阳糕的做法和花样繁多。吴自牧《梦粱录》卷五记临安(今杭州)重九之俗:“此日都人店肆以糖面蒸糕……插小彩旗,名‘重阳糕’。”其后如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卷二亦载北京重九之俗:“糕肆标纸彩旗,曰‘花糕旗’。”这种插小旗于花糕上的传统,迄今不改。度其原意,是一般市民因受都市地貌和物产资源的限制,欲登高避祸或采集茱萸多有不便,故以食糕代替登高(糕)、以插纸旗代替插茱萸,藉谐音虚应故事耳,用意则仍在避祸。
     
  
        
  
  秋高气爽之日,遍插茱萸,食重阳糕,饮菊花酒,登高望远,看秋水共长天一色,赏落霞与孤鹜齐飞,可谓赏心乐事。诚如邵大震《九日登玄武山旅眺》描写:“九月九日望遥空,秋水秋天生夕风。寒雁一向南飞远,游人几度菊花丛。”菊花具有五种美德,其中之一,它是神仙的食品,盛开在霜雪来临的凡间。
  
  佳节又重阳。今天,人们秋游,登高远眺,眼看千秋落叶随风走,谁也不会有长寿成仙之想,但传统节日中蕴含的美好愿望,古今相同。重阳糕伴菊花酒,活在尘世亦风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UFO中文网

GMT+8, 2024-12-26 11:2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