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1-17 15:40:58
明明是看见有人邀请,怎么进回答就没有原来的自动的邀请
那只好手动感谢 赞美愚者
很喜欢Busky的回答,我本来也是要做这种回答的,既然已经有人做过了,那我就稍微展开一下
【水滴的外壳由强互作用力材料构成,由于原子核间距并未改变,而是通过未知技术手段使得强相互作用“溢出”,将作用范围扩大到原子大小,因此它的密度是正常的,所以水滴的质量只有不到10吨,而不是和中子星一样。在“蓝色空间”号通过高维碎块进入水滴内部并将其用于抵消电磁力同时使得强相互作用溢出的力场发生器摧毁后,电磁力重新占据主导地位,强互作用力材料也变回了普通金属】
原理上来说水滴的基本是强相互作用力,而一般来说强相互作用【是核子(质子或中子)之间的核力,它是使核子结合成原子核的相互作用】,而恒星的主要模式是核聚变,聚变本身就是会影响强核力的,所以水滴对恒星来说没有伤害,反而会被聚变摧毁(也就是说,实际上,水滴很有可能会被氢弹以及仿星器或者超级激光之类的装置摧毁)
再就是即便能摧毁一颗恒星,也得看这颗恒星被【摧毁】到什么程度,如果是一点都不剩下,那么整个星系会进行长时间的引力轨道重组,具体是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行星轻则轨道发生剧烈变化近日远日也就是接受光照都会发生变化很可能离开适居轨道变得完全没可能适合生物生存,很有可能并不比原来已经稳定的好多少~何况正常的【摧毁】并不会把一个恒星弄得完全消失,也就是整个变化会更加复杂且漫长并更加难以预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