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66|回复: 0

忽必烈的御汤池在哪儿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3-1-23 09: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到御汤池,人们自然会想到陕西临潼的华清池。由于骊山西绣峰下有温泉暴涌,长流不枯,自西周时,周幽王就曾借西绣峰姿和温泉之水,在山下构筑了宏伟的离宫。秦代的时候,秦始皇曾在这里修筑了“骊山汤”。唐代贞观十八年(644年),唐太宗又在这里营建了“御汤宫”,后易名“华清宫”。著名的“九龙汤”、“贵妃池”就建在山腰林荫处。其实,北京也有近似于华清池的御汤池。
  元代忽必烈的“御汤池”位于北海公园琼华岛的西坡,一处在阅古楼的后面,另一处在亩鉴室的后面,这是两处开放的地域,随时可以游览参观。遗憾的是,两个具有700多年历史的元代御汤池一直鲜为人知,就连见多识广的乾隆皇帝,也不清楚历史上这两个池子是干什么用的。于是,乾隆皇帝就凭借着自己对中国园林的理解,命人在阅古楼的后面御汤池上修建了一座亭子,称为:烟云尽态。以赞美古人利用破碎的太湖石,在酣古堂下堆叠的山石神态。乾隆皇帝又命人在北侧不远的御汤池前,利用古代建筑的基础修建了亩鉴室。而且还在南侧御汤池供水室的上面,修建了水精域,沿山坡而下又修建了甘露殿、琳光殿、回廊及牌楼等,形成了琼华岛西坡新的景观区域。乾隆皇帝还特意为施工中发现的古井撰写了一篇《古井记》,但对于御汤池并未提及。
  其实,在《金鳌退食笔记》中记载:在琼华岛山左边数十步,柳荫之中有浴室,前面有一个小殿。由殿后面左右入口而进是九间用玻璃建造的宫殿,极为透明,宫殿与石窟洞穴相连,道路曲折,甚至使人很难找到出口。中间的屋中设有一个仰头的盘龙,龙嘴吞吐出的水柱上悬浮着一个圆球,吐出的都是温水,九间宫殿中的水都是相通的,流动不止,还有香雾从龙口中不断吐出,奇妙的构造令人无法分辨。这些都是古人对北海御汤池的详细描述。这些描述又都与西安华清池中的五座御汤池有十分相似之处。然而,由于琼华岛西坡地域狭窄,这里只建筑有南北排列的两座御用汤池而已。
     
  
        

在《元氏十三世祖记》中记载: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秋七月,在琼华岛西侧建造温石浴室,汤池的后面有万丈井,深不可测。
  在《元氏掖庭记》中也记载:“漾碧池旁有一潭曰香泉潭,至上已上,则积香水以注池,池中又置温玉狻猊、白晶鹿、红石马等物,嫔妃沐浴之余,则骑以为戏。或持兰蕙,或击球筑,谓之水上迎祥之乐。惟小娥体白而红,著水如桃花含露,愈增妍美。帝曰:此禾桃之女也。因呼赛桃夫人,宠爱有加焉。”这里的意思是,为了迎合皇帝的欢欲,在汤池与妃嫔们的沐浴之时,设置了各种娱乐设施和内容,以使妃嫔们与皇帝之间可以产生互动,通过娱乐活动迎取皇帝的欢心,这就是所谓的水上迎祥之乐。这也与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沐浴情况极为相似。
  所谓的温石浴室,就是古代的“桑拿浴”,古代鞑靼人给鹅卵石块加温后,在热石块上浇水,形成热蒸汽,熏蒸身体,以达到洗浴的目的,这就是温石浴。随着元代帝王统治区域的扩展和转移,这种古代就流行于干旱地区的洗浴方式也普遍流传开来。而且,元代皇帝在琼华岛上建筑设计“桑拿浴”室的时候,也融会了唐代咸阳汤泉宫唐太宗御用汤池的某些设计手法,即用巨石砌的大型汤池,在汤池上建筑起与洞穴相连的玻璃宫舍,并且将洗浴与娱乐相结合,既在洗浴中娱乐,又在娱乐中洗浴。与唐代咸阳汤泉宫不同的是,北海没有温泉水,因此只可以温石浴解决问题。
  虽然元代的汤池、古井尚在,然而,温石浴室中放置的鎏金宝瓶、温玉狻猊、白晶鹿、红石马等物以及仰首而吞吐一丸于上的盘龙早已不得而见,九间透明相通的浴室也随着几百年历史的变迁而杳无踪迹,只留下两座汤池和一口古井,成为元代温石浴室的最后遗迹。
  目前,我们能够看到元代御汤池相当大,御汤池上作为给排水系统的龙口尚在。当年如何满足这样大量的热水供应?帝王后妃沐浴时的“香水”从何而来?洗浴时的香雾到底怎样从龙口中喷出?现在仍是一个个谜团。(张富强)
     
  
        
  到了清代乾隆十八年(1753年),乾隆皇帝在元代御汤池的中央建筑了一座八角形小石亭,称为“烟云尽态亭”。乾隆皇帝在烟云尽态亭诗中写道:
  玉泉昔日此垂虹,
  史笔谁真感慨中;
  不改千秋翻趵突,
  几曾百丈落云空。
  廊池延月溶溶白,
  倒壁飞花淡淡红;
  笑我亦尝传耳食,
  未能免俗且雷同。
  在这首诗中赞颂的就是乾隆皇帝坐在汤池中的小亭中看到的景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UFO中文网

GMT+8, 2024-12-26 00:2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