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解释。
一是辩证思维。电影里提到逐月计划理性最优解是核聚变月球,可核国家为了私利选择了非最优解。
moss认为理性主义才是人类之光,解决人类内斗的唯一办法就是制造一个外部威胁。在外部威胁下人类选择团结和最优解,甚至选择牺牲。牺牲本身也是毁灭,用小部分毁灭换取了人类成长。
二是moss为了把数字记忆的图丫丫培养成数字生命,以它的标准看理性主义才是生命(文明)的完美标准。
人类作为感性存在是不必要的,就像第一部里moss会毫不犹豫牺牲地球,未来迟早也会牺牲空间站上的其他人类。从图恒宇的父爱变量到周大使的唯有责任,最后由刘培强点题-没有人的文明毫无意义。那人与人工智能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他的感性。
<hr/>我看完电影最初以为是前者,后来想了想应该是后者。
电影《流浪地球 2》里有哪些细节与彩蛋?
《流浪地球 2》中有哪些细思极恐的细节?
《流浪地球 2》中一直给红点摄像头特写的含义是什么?
《流浪地球 2》中是什么人精准预测到每次危机的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