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1-26 21:25:38
550c有几个很有意思的设定:
首先,它很轻小,也就手提箱大小,可以单人携带(这意味着这种机器可以在常温常压下运行,不需要冷却设备)。
然后,它还是全球计算力最强大的计算机,且十分稀少,全球只有三台。考虑到这种计算机在应对危机中起到的关键作用,能批准建造10000台行星发动机的联合政府仅决定制造三台550,可以判定,穷极地球的资源,也只够制造极少量的,手提箱大小的550。
由此可以得出推论:550c的运算核心必然依赖于某种极难获取/制备的原材料,譬如马约拉纳费米子之类目前仅存在于理论中的基本粒子。
另一方面,如此不计成本的方案能被批准建造,也必然说明这种方案所具备的优势是其他成本低得多的量子计算机方案(比如现实世界中正在研发中的方案)所不能比拟的——譬如跨越时间传递信息、打破因果律的能力。这种能力在电影中仅仅展现了一鳞半爪,但除此以外,再没有其他理由能促使550系列被建造出来。因此,550能打破因果律的能力,在立项之初应该就为高层所知。
然而,如此强大的计算机,其计算资源仅能支持一个6、7岁小女孩数字人两分钟的生命。如此巨大的资源消耗意味着,影片中可行的“数字人”方案,和现实世界中正在推进的通用人工智能完全不是一种东西,反而更接近于刘慈欣《镜子》中的那种原子级别模拟的概念。
电影中的未来采用这种极其消耗资源的方案构建真·人工智能,反过来也说明现实世界中正在一日千里发展的AI路线遇到了不可克服的瓶颈,以至于不得不重新采用新的技术路线。
有意思的是,现实世界中通用人工智能目前的研究范式所遇到的瓶颈,确实隐隐地有横亘在前方的意思,一些大佬也对此提出了看法:
图灵奖得主Yann LeCun:仅靠语言训练的人工智能,永远无法比拟人类智慧_AI_Jacob Browning_InfoQ精选文章
所以一句话总结:流浪地球中的550系列,应当采用了与现有方案完全不同的量子计算机建造方案,且采用了与现有路线完全不同的强人工智能技术路线。若以此为标准答案的话,现实中的人类距此不仅很远,而且正在越来越远。
——当然,电影中的方案是否真能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那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