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50|回复: 5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精彩的间谍故事?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3-1-27 09:2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像美国的CIA,苏联的克格勃,以色列德国等等,都有流传出来的精彩故事,还有影视作品,中国历史上有哪些?

相关问题:
世界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间谍故事?
世界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反间谍故事?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3-1-27 09:25:06 | 显示全部楼层
1950年9月26日清早,距离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周年的国庆日还有四天,在一片歌舞喧腾的热闹中,一名伊拉克妇女走进了北京国际电讯电报邮电局,要代发一封国际航空信件。
这封邮件的投递地址是日本东京都涩谷区神泉町20番地7号第一绿C管理室,发件人是一个叫做山口隆一的日本人。
信件的内容共有两页,第一页是简单的一句话:
总部OSS :
所购消防器十月一日发货。一切顺利!
致以热烈的问候!
山口隆一
而信的第二页则是一张用铅笔画绘制的天安门地形草图: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精彩的间谍故事?-1.jpg
因为时值国庆典礼前夕,这一张草图立刻引起了邮局工作人员的警惕,正在邮局人员紧张的联系北京市公安局的时候,一名跟随伊拉克妇女进入邮局后一直没走的男子向邮局人员出示了证件,证件上面写着公安部一局侦察科长曹纯之。
在随后赶来的公安局其他技术人员的协助下,很快查明了这个“日本东京都涩谷区神泉町20番地7号第一绿C管理室”正是驻在东京的美国盟军驻日本司令部二科的地址。而草图上所绘制的抛物线距离也绝不是消防器材所能达到的高度,而应该是一种类似迫击炮或榴弹炮的射击轨迹!
于是曹纯之立刻向当时的公安部长罗瑞卿报讯:有特务组织试图在国庆节炮击天安门城楼!
汇报完后,曹纯之一点弯都没拐,带人直扑北京甘雨胡同乙16号院和17号院。
当抓捕人员敲响这两件院子的大门时,门内的意大利人李安东和日本人山口隆一还浑然不知已经大难临头,懵懵懂懂的就打开了大门,几乎是毫无反抗的被擒获。
在山口隆一所在的16号院内,公安人员搜出了“82式”迫击炮一门,“600901号”手枪一支,炮弹和各种子弹494发,手榴弹8枚,迫击炮弹弹头和底火、兵器零件等273件,烈性毒药两件。
但即便是面对这些证物,两位间谍依然是拒不认罪,只承认自己私藏武器弹药,但绝不承认自己在私下从事间谍行动,更不承认自己有炮击天安门的企图。
然后精彩的地方来了,面对负隅顽抗的间谍,曹纯之不动声色的向他们展示了山口隆一测绘的射击天安门图稿复印件,李安东的上级包瑞德对李安东的指示及其他间谍活动的来往信件共38件的复写件,1948年李安东给美国海平洋舰队司令白吉尔的《华北建立空军计划》复写件以及日本特务机关发给李安东进行特务活动的“记者证”等三件、台湾“国防部”第二厅国际问题研究所发给山口隆一委任状一件。
面对一脸懵逼的李安东和山口隆一,曹纯之笑了笑,开始按照时间顺序描述李安东从1949年到1950年的所有活动轨迹:
1949年你(李安东)以天津老世昌公司北京代理人身份潜伏在北京,老世昌公司的门房是“我们的人”;
几个月后,美国中央情报局费尽心机将一门“82式”迫击炮及炮弹隐藏在美方提供的所谓“救济物资”中偷偷交给你(李安东),你(李安东)将武器分别藏匿在自己和马迪儒的家中。但马迪儒的隔壁人家,一家都是“我们的人”;
1950年1月,你(李安东)去了北京东交民巷法文图书馆,找到了以目录编辑员身份潜伏在北京的山口隆一。拉你去东交民巷的汽车司机,是“我们的人”;
1950年5月,他(山口隆一)多次前往天安门广场对广场周围地形等数据进行测量并绘制地图,从他(山口隆一)第二次前往天安门广场时,身边就起码有两组“我们的人”在贴身监视,并且注意到山口隆一在估算毛泽东检阅群众时的位置;
1950年9月,你(李安东)邀请山口隆一、哲立等人前往家中举行舞会,趁机完善炮轰的具体细节。服侍你们舞会的杂役,也是“我们的人”;
9月16日,他(山口隆一)将绘制好的图纸与说明辗转寄往了东京的美国占领军总部,那一封信件我们没有截获,但“我们的人”已经知道你往东京寄去了一封非常重要的信件。
所以我们才全力以赴在盯着你们寄去的第二封信,因为有了这封信,所有的证据就连在了一起!
听完曹纯之的描述,两位老牌间谍彻底傻眼了,原以为自己很隐秘的潜伏了一年多,弄了半天原来是像一个孤岛一样一直在被无数的中国间谍包围着……
甚至就连他们藏匿的很好的各种文件,也早都被自己身边的中国间谍看了个精光……
心理防线彻底崩溃的李安东和山口隆一开始彻底交代,而公安机关根据他们的口供顺藤摸瓜,先后将间谍特务哲立(意大利人,潜伏身份为教员)、甘斯纳(德国人,潜伏身份为德国宝世公司北京代理人)、魏智(法国人,潜伏身份为法文图书馆经理)、马迪儒(意大利人,潜伏身份为天主教易县地区紫衣主教)等人抓捕。此外,为间谍组织传递情报、藏匿物品的中国人马新清也一并落网。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精彩的间谍故事?-2.jpg
1951年8月17日下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事管制委员会军法处内,北京市人民检察署检察长罗瑞卿作为公诉人,对李安东罪犯提起了公诉。
审 判 结 果:主 犯 李安 东、山 口 隆 一 被 判 处死刑;马迪儒被判处无期徒刑;魏智、哲立、甘纳斯等其他罪犯被判处有期徒刑,刑满后驱逐出境;马新清被判处有期徒刑9年。

“朝阳群众”名不虚传!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3-1-27 09:26:06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实的潜伏——中国最著名间谍金无怠,潜伏美中情局主管亚洲部37年。退休后,1985年因国安部高官叛变被捕。
美国联邦调查局中国反情报组组长IC·史密斯曾在美国一档节目《解密时刻:中情局里的红色间谍》中,讲述了金无怠身份暴露的过程:
“1982年9月的一天,中情局(CIA)向我们透露了一个重磅消息:美国情报界遭到中国间谍的长时间渗透。并告诉我们:是通过一位了不起的线人发现的。”
“这位线人是中国情报机构人员,代号叫“舵手”。不过,由于他的级别有限,只能提供这名红色间谍的代号,其真实姓名和身份还是扑朔迷离。”
通过中情局与“舵手”秘密联系,一个月后,金无怠的名字从重重迷雾中显现出来。
两年之后,1985年11月22日,美国联邦调查局三名干员来到金无怠住宅,金无怠这才知道自己已经被人出卖,受到秘密监视两年多。
六个小时的谈话后,金无怠被带走。第二天,就上了法庭,被指控指控6项间谍罪和11项欺诈和逃税罪。
金无怠承认自己确有间谍行为,但坦白的唯一情报是在中美建交过程中,秘密提供给中国关于美国总统对中美关系决策的情报,金无怠说:“我提供了美国方面愿意修好的情报,毛泽东才做出了邀请尼克松访华的重大决定”。
金无怠认为自己不仅无罪,而且还对中美两国建交有功于美国。但他的自我辩护没有得到法庭的认可。
金无怠希望被遣返中国,驻美大使答“金无怠事件是美国反华势力编造,中国政府爱好和平,从没向美国派遣过任何间谍,也不认识这位自称中国间谍的金无怠先生。”
1986年2月,陪审团裁定17项罪名成立,并定于3月4日判刑。但在宣判日期之前的2月21日,金无怠在监狱中用朔料袋套在头上窒息而死,用自己生命换回其他地下工作者生命。
金无怠的妻子周谨予在其所著的《我的丈夫金无怠之死》一书中,对金无怠的自杀提出了质疑,比如金无怠死时面容平和,不似窒息而死,她认为金无怠之死"是个谜,谜底要大家去分析"。
投敌叛徒的下场:国安部对其全球追杀,一说被我在美潜伏特工用放射性食盐毒死,一说在南美某国海滩中被我特工溺毙。
金无怠的情报影响了尼克松的决策,为中美建交立下大功。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精彩的间谍故事?-1.jpg

金无怠与妻子周谨予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3-1-27 09:2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也许不会想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重视和提出国家文化与信息安全的重大隐患的问题的竟然是苏轼。也就是说在国家层面上外交文化反间谍是从宋代苏轼的开始的。
本文章的材料主要来至于《续资治通鉴长编》,如果感兴趣的知友可以在史料中继续挖掘,来补充。
这个故事虽然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不见得有多精彩,但是毕竟是国家意义上第一次文化反间谍的案例,有很重要的历史意义。
在唐朝时候,大量的外国留学生、遣唐使不仅能到中国学习各种文化典章制度,还能在唐朝担任职务,显示出博大的胸襟,这是因为当时唐朝太强大,几乎没有国家能与之匹敌。但是到了宋朝则不行了,原因是北方契丹发展起来,对北宋的构成一定威胁。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精彩的间谍故事?-1.jpg

而当时宋朝政治开明,言论宽松,士大夫也轻谈国事,给宋的内政外交甚至对外军事行动造成诸多弊端。
例如元丰四年,北宋在与西夏军事上紧张对峙期间,布战阶段,朝廷内部一些涉密官员居然把作战意图已经泄露给亲朋,最后导致于边境地区普通军民都知道了,结果神宗皇帝不得已发文警告官员:
“陕西、河东用兵,虽已有漏泄禁约,近多已传达委曲至河北缘边州军,显是方今预事文武官以私书漏露其事。其令河东、陕西诸路转运、经略等司,遍约束辖下文武官,不得与河北及四方亲识通书说边事,若有彰露,当械送下狱,终身废弃。”
意思就是哪个官员再泄密,就要送进监狱永不再为官。从这件事可见当时北宋在情报保密方面的疏忽。
在讲个故事,熙宁九年(1076)五月,辽国派耶律孝淳出使北宋,北宋负责接待的是员外郎朱温。见面了,耶律孝淳问朱温:你们南方的发生了什么事情?
朱温回答:南方少数蛮族叛乱了,现在也派人讨伐。
耶律孝淳问:派了士兵有一二万么?
朱温回答:“就一两千士兵。”
耶律孝淳又问,谁为将?朱温回答:郭逵、赵卨。
朱温做外交官竟然是如此幼稚,其进行外交活动,对辽使耶律孝淳有问必答,根本没有没有保密意识,后来朝廷知道了这件事情,就把朱温罢免了,由安焘接任其一切职务。可见当时北宋在国家信息安全方面之弱。

幸好苏轼则是一个有超前意识和战略眼光的的人,头一次注重国家文化和信息安全。

我们的了解《宋史》的一段关于义天高僧来华的故事。现在这段历史也被当做中朝两国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但是当时苏轼不这样看。
高丽王朝时期的最著名的高僧是义天,他本身也是王子,也是国师。
杭州僧人净源曾坐船去过高丽,与义天成了好朋友,后来回国以后净源死了。
元佑四年(1089),义天要来北宋,一是为祭奠净源,二是为皇太后送寿礼。北宋王庭十分重视,当成北宋和高丽恢复外交关系的机会,是中外交流的大事,所以要给予政策上的重视和支持。

但苏轼却不同意,上奏哲宗和朝廷,说明自己的看法
“高丽久不入贡,失赐予厚利,意欲求朝,未测吾所以待之厚薄,故因祭亡僧而行祝寿之礼。若受而不答,将生怨心;受而厚赐之,正堕其计。今宜勿与知,从州郡自以理却之。彼庸僧猾商,为国生事,渐不可长,宜痛加惩创。”
熙宁以来,高丽屡入贡,至元丰末十六七年间,馆待赐予之费,不可胜数,两浙、淮南、京东三路筑城造船,建立亭馆,调发农工,侵渔商贾,所在骚然,公私告病。朝廷无丝毫之益,而远夷获不赀之利。使者所至,图画山川,购买书籍。议者以为所得赐予,大半归之契丹,虽虚实不可明,而契丹之强足以祸福高丽,若不阴相计构,则高丽岂敢公然入朝?中国有识之士,以为深忧。自二圣嗣位,高丽数年不至,淮、浙、京东吏民有息肩之喜,惟福建一路多以海商为业,其间凶险之人,犹敢交通引惹,以希厚利。

这次上书可以看做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国家文化信息的安全的文件。苏轼指出:高丽来访,如果按以前的规格接待义天,花费巨大,地方官民被严重骚扰。不仅劳民伤财,而且高丽人停留时间长,可以图画山川,购买书籍,买地图书籍,恐怕是契丹人指使的。对国家与契丹对战中留下隐患。应该对高丽王子兼高僧来朝觐宋朝很警惕,要求朝廷对暗中与高丽勾结的僧人和奸商给予严办。实际指出义天有可能从事间谍活动。

哲宗立即采纳采纳,朝廷也很重视,结果
未几,贡使果至,旧例,使所至吴越七州,费二万四千余缗。轼乃令诸州量事裁损,民获交易之利,无复侵挠之害矣。
从这段记载来看,高丽义天的接待和活动都受到了限制,反间谍效果不错。

可是事情并不如苏轼想象的那么顺利,一切才刚刚开始。

元佑五年(1090)苏辙出使辽国,惊奇的发现“宋朝民间印行文字多已流传在彼(辽国)”,于是苏辙在七月给礼部提出建议:
“凡议时政得失、边事军机文字,不得写录传布;宋朝会要、国史、实录,不得雕印。违者徒二年,许人告,赏钱一百贯。内国史、实录仍不得传写,即其他书籍欲雕印者,纳所属申转运使、开封府,牒国子监选官详定,有益于学者方许镂板。候印讫,以所印书一本,具详定官姓名,申送秘书省。如详定不当,取勘施行。诸戏亵之文,不得雕印,违者杖一百。凡不当雕印者,委州县、监司、国子监觉察。”从之。以翰林学士苏辙言,奉使北界,见宋朝民闲印行文字多已流传在彼,请立法故也。
这份文件可算是中国第二份关于国家文化安全的文件。
苏辙敏锐地意识到,涉及国家安全的宋朝的政治、军事机密可能轻易被辽人掌控,所以要求从此进行出版发行的审核许可制度,含事前申报、审批,事后监察举报,否则由刑罚伺候。
这个意见中主要包括三方面:
1、涉及国家安全和重要信息的图书的出版、印行要严加禁止或监督控制;
2、防止涉密图书文字流传到国外的责任主体应为转运使、开封府、国子监;
3、禁止诸戏亵之文雕印传播的责任主体应为州县、监司、国子监。建议迅速变成了国家政策、法令。

从这三方面来看,这也是国家文化安全方面最早的保密政策了。

估计这是苏轼和苏辙两兄弟的商议好的结果。元佑五年十月,就过了三个月,苏辙的谋划下,对高丽人行动的控制进一步升级、细化,要求出入外交使馆的高丽人数、可以停留的时间都要大幅度裁减。
对于高丽使节到来以后,苏辙提出建议:
臣近奏乞裁损同文馆待高丽条约,除近降圣旨略施行外,有一项下节日听二十人番次出馆游看买卖,止减为十人。窃缘夷狄之人,怀挟奸诈,情不可知。许令游览都城,大则察采虚实,图写宫阙、仓库、营房、衢道所在曲折,事极不便;小则收买违禁物货、机密文书,及作为非妄。治之则伤恩,不治则害事,听之出入,无一而可。旧法虽令亲事官监视,然而小人贪利,微加赠遗,何所不从,其实无益。若是朝廷全然不恤前事,则虽日令二十人出入可也,若以为可虑,则止许十人实亦未便。伏乞再降圣旨,全令禁绝。

这次的建议又部分被采纳了。
同月癸丑,太皇太后下诏:自今同文馆高丽人出外置到物,并检察有违碍者,即婉顺留纳,以杂文钱给还价直。若系时政论议及言边机等文字,即问元买处,开封府检奉敕条晓示。
中国历史头一次开始对外国使臣购买的物品书籍进行检查和没收,对商家予以告谕警诫。                                          
以后高丽使者多次要求看《太平御览》,政府“以禁书难为传示外国,故不许。”以后,高丽又来,再次求购《太平御览》,被拒绝。

元佑八年二月辛亥,尚书省先答应了高丽人乞买《册府元龟》、历代史、《太学敕式》等书籍的请求,而领导礼部的苏轼坚决不赞成,也不愿执行;他专门罗列了“五害”:经济上得少失多;过程暗损民力;高丽所得必为契丹所获,等于借寇资盗;国家虚实被窥测;可能授人以柄。

以下为“五害”原文:
所得贡献皆是玩好无用之物,而所费皆是帑廪之实,民之膏血,此一害也。所至差借人马什物,修饰亭馆,暗损民力,此二害也。高丽所得赐予,若不分遗契丹,则契丹安肯听其来贡,显是借寇兵而资盗粮,此三害也。高丽名为慕义来朝,其实为利,度其本心为契丹用,何也?契丹足以制其死命,而我不能故也。今使者所至描画山川形势,窥测虚实,岂复有善意哉?此四害也。庆历中,契丹欲渝盟,先以增置塘泊为中国之曲,今乃招来其属国,使每岁入贡,其曲甚于塘泊。幸今契丹恭顺,不敢别有生事,万一异日桀黠之敌以此借口,不知朝廷何以答之。此五害也。
总之苏轼认为:当时契丹与高丽在政治上关系紧密,如果宋朝重要图籍输出,以及不受严格监控约束的使节入境,及长期逗留所可能造成的宋朝山川形胜、社会虚实都被这些使节作为情报收集给予契丹的话,对宋朝国家安全、经济和民生都有弊无利。这些见解在当时是很有高度的。
苏轼下令让他领导的礼部把要严管高丽人的编敕条贯集中传达给高丽人使所过州郡,加以施行,也实际上是试探朝廷决定。

可惜朝廷这次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大量国家文献又流入高丽转到辽国。
这主要原因是党争,哲宗初年太后执政,以苏轼兄弟为代表的川籍士大夫群体受到重用,声势很盛,自从苏轼因讥讽程颐引发党争后,苏轼兄弟成为对手们情绪化凶狠攻击的主要目标,反对苏轼的大臣认为,北宋一直以来把图书典籍的境外传播看做是“柔远”(此乃王道政治的基本路径)之道,加以反对:
旧录云:“副陈轩馆伴,高丽使求册府元龟、乐谱、金箔,苏轼为礼部尚书,以先朝柔远非是,此沮之,且诬馆伴规其私遗,陈请勿与。球曰:‘先朝盖尝赐之矣,此非中国所秘,不与何以示广大?’朝廷是其议,卒与之。”
以没有怀柔远方来朝的胸襟气度了吗?于是苏轼的建议基本被否决。

宋朝一直以来对高丽以及其他境外的政权求得宋朝重要典籍持开明态度,几乎没有防范,对于奉行、标榜王道政治理念的大多数北宋君臣来讲,苏轼兄弟的意见和建议是一个另类,要么觉得小题大做,要么觉得杞人忧天,政敌董敦逸给苏轼兄弟扣上“拒违君命”的大帽子予以攻击,要求严惩。幸好太皇太后心中明白是董氏在小题大做,最后的结果是董氏因弹劾苏轼而被贬为湖北运判,改知临江军。苏轼兄弟暂时逃过一劫。

支持苏轼兄弟的太皇太后去世后,哲宗亲政,政治生态发生决定性改变,苏轼兄弟很快遭遇被贬谪到岭南的命运,这场苏轼、苏辙兄弟进行的中国历史上关于维护国家文化与信息安全反间谍策略谋划戛然而止。

在苏轼苏辙被贬谪以后,辽朝对宋朝的谈判心理、筹码比其对手要掌握得充分得多,这使宋朝经常处于被动地位,从而进一步丧权辱国。辽朝依然能在宋朝和西夏的冲突中扮演更强势的调停者的角色——尽管此时的宋朝完全处于对西夏的优势地位。
寿隆四年,辽国对北宋西夏进行了外交调停。在这次调解过程中,辽朝的信心和力量很大程度上仍然来自对宋朝这个十分大度的文化和信息传播者的知己知彼。
1105年。辽国的一个皇族女儿封为公主嫁给了夏崇宗,辽国并派使者赴宋,劝宋对西夏罢兵。
这时候辽国已经外强中干、行将灭亡,但是没有费一兵一卒,阻止了宋朝对西夏取得更大的军事成就,就是宋朝远不如辽朝那么充分掌握对方心理、信息。

后来,辽国衰弱,金国兴起,国家安全受到了威胁,此时有人想起了苏氏兄弟。
钦宗立,贺使至明州,御史胡舜陟言:“高丽靡敝国家五十年,政和以来,人使岁至,淮、浙之间苦之。彼昔臣事契丹,今必事金国,安知不窥我虚实以报,宜止勿使来。”乃诏留馆于明而纳其贽币。明年始归国。
由于面临金兵的巨大威胁,朝廷予以了采纳。到了南宋高宗统治时期,高丽来华使节是否是帮助金人来“窥我虚实”始终被警惕防范,甚至为此中止、减少了来往。
绍兴六年11月,朝廷为了防止高丽人可能替金人做间谍密探工作,简化处理高丽来使。
孝宗隆兴二年以后,双方交往终止。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3-1-27 09:27: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个有关宋朝的间谍故事,情节之曲折,精彩程度不逊色于现在的碟战大片。
以下内容全部引自史料、笔记、野史、汇编。部分情节通过文学艺术加工。
故事一

这是一个有关忠贞与背叛的故事

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


金人的铁蹄仍在中原大地上驰骋,长期坚持抗金的大名府、中山府相继沦陷,南宋战略要地濮州失守,南方门户大开。

吴玠、刘锜、韩世忠、岳飞在抗金前线上苦苦支撑。 漫漫征尘路,到底那一条才是胜利之路,南宋还没有找到。


在南宋政权风雨飘摇的时候,金人使人至南宋,邀南宋去“谈谈”。

谈谈,听上去很轻松,但是去金这种虎狼之国谈谈,分分钟谈成虎粮狼食的份。

而赵构,此时也打起小九九。

尽管赵构以唯一皇族身份登基,但根基未稳,也需要做些扯虎皮宣传口的事。而同金人谈判“迎回二帝”就是一个很好的幌子,说穿了吧,就是谈投降的条件。

这种又要成粮食又要背千古黑锅的事,谁敢出头? 偌大朝廷,一众文臣唯唯诺诺,竟无一人愿出使。

这时,一位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慨然而起,毅然应诏使金。

他就是宇文虚中。

一个不应被我们遗忘的名字。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精彩的间谍故事?-1.jpg
(截图来自精忠岳飞,帅的爆表)


金乃虎狼之躯,宇文虚中不过一介布衣,为何敢深入虎穴? 他相信,凭借他的才学,还有他的相貌(此处应有鲜花掌声)一定可以从容进退,自保平安。


确实,他的文采盖世,金人称“本朝百余年间以文章见称者,皇统间宇文公、大定间无可蔡公、明昌间则党公。”至于他的相貌,虽正史未写,然而可以数年间在金朝混成国师的,想必也是个相貌堂堂之人。

此时, 金人在战场上打的南宋找不着北,在这兴头上,金人说同你谈谈也就是战略上的需求罢了,何况这个使者还天天嚷嚷什么迎回二圣。


圣什么圣啊,那个一会儿逃窜到海上一会跑路到乡下的赵构都是岛夷索虏,更何况他老爸老哥。

这个使者虽然聒噪,不过呢,看在你写字还不错的份上,咱也不杀你,一边待着吧。

于是,宇文虚中就“赖”在金。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精彩的间谍故事?-2.jpg

(老子姓赖,北国风光我看遍了也要迎回二圣)

很快,宇文虚中的名字在上京城流传开。

酒坊烟柳处,人人都在谈他所作的诗词歌赋,最红的歌姬,以能演唱他做填的词为荣;那些为政务搞得晕头转向的官吏,向他请教政务之事,他随意指点一二,就能让人茅塞顿开。

不久,一纸翰林学士的任命书摆在他面前,他愉快的接受了。

这时候的他已是名动京师,风头一时无两。

官场上,他的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从翰林学士升知制诰,兼太常卿,封河南郡国公,金紫光禄大夫、礼部尚书,官也越做越大,最后甚至还被金奉为“国师”。

难道,他出使金国的目的,就是要在金国当官吗?难道他喊的“不迎回二圣绝不离开金国”只是投靠金国的借口?


夫天下有大勇者,智不能测,刚不能制,猝然临之而不惊,国家危急,别亲离子而赴水火,易面事敌而求大同。


宇文虚中就是这样的人。

官做的越大,接触到有价值的情报更多,还能参与朝廷大事的庭议,左右政务军策。

将这些有价值的情报及资料偷偷送回南宋,以期可以王师北定中原,这就是他宇文虚中的真正目的。

白天,他同金朝各阶层的官员谈笑风生,同宗干、宗翰两王子也称兄道弟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精彩的间谍故事?-3.jpg
(我同王子们那可是谈笑风生)。



晚上,他结交对金朝不满的人,获取各方面情报、网罗人才。

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会温上一壶酒,静静的坐在银杏下,遥望南方的星空,吟诉他的心事:

遥夜沉沉满幕霜,有时归梦到家乡。
传闻已筑西河馆,自许能肥北海羊。
回首两朝俱草莽,驰心万里绝农桑。

人生一死浑闲事,裂眦穿胸不汝忘。


很快,他获悉金国对南宋用兵的情报:金兵在与张浚、岳飞、韩世忠等宋军在两淮地区作战陷入僵局,金国上层经过多次讨论,最终确定从陕西奇袭南宋的后方大本营四川,然后顺江而下,一举击破南宋的江淮防线。

情况紧急,他偷偷派遣使者潜回南宋,将这一份极具价值的情报带给南宋朝廷。

对于这份情报,赵构表示怀疑。

但是,在前线作战的将领们并不怀疑,提请赵构加强蜀地防御。 果然,一年后,金国大军突袭四川,被早有准备的吴玠打的满地找牙。

宇文虚中源源不断的情报流入南宋,金国的前线开始亚历山大,宋金战争的局势在不断向有利于南宋的方向发展。

金人感觉很不爽。

尤其是宗弼,他的另外一个名字就是我们熟悉的金兀术。他用怀疑的眼光,从暗处审视这个口若悬河的宇文虚中。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精彩的间谍故事?-4.jpg
(宗弼:别以为我不知道)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精彩的间谍故事?-5.jpg
(我知道你一定是间谍)

在南宋,同样有一个人很不爽。
他就是秦桧。

作为一个历史上最臭名卓著的汉奸,怎么能辜负他这千古骂名? 不久,宗弼从秦桧那得到了消息,宇文虚中很有可能是南宋的间谍。


老辣的宗弼并没有急着动手,而是走出了出其不意的一招:向南宋索要在宇文虚中等人家属,美其名曰让其一家团聚。

宇文虚中得到这个消息,连忙通过南宋使臣王伦向赵构说:金国人要我的家属意图很明显,皇上您就找个借口,例如说我家人在当年乱军之中被杀光就是了。

然而,有秦桧在,又如何能当宇文虚中的愿望得以实现呢? 史载秦桧亲自监督,尽发官吏去闽中,将宇文一家上下百余口全部翻出来,一股脑送去了金国。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精彩的间谍故事?-6.jpg
(宇文虚中与家人团聚,为大宋劳心尽力,但是却被老板直接卖了)

宗弼很高兴,你的亲人都被我控制了,我看你能怎么样,等我慢慢找出你是间谍的证据,然后,嘿嘿嘿嘿。

他就这样被他所付出一切的政权给赤裸裸的出卖了,我们无法探究宇文虚中当时的心中是怎么想的,但他会用行动告诉我们他的所思所为。

士兵可以负我,大将军可以负我,大臣可以负我,但是我宇文虚中,绝不负大宋!

他与东北之故国义士密谋,打算趁金熙宗去祭天时劫持金熙宗以交换“二圣”南归。可惜,秦桧把消息告诉了宗弼,宗弼马上调遣军队抓捕宇文虚中。

见事情败露的宇文虚中做最后一搏,“急发兵直至北主帐下”,令“北主几不能脱”。

壮哉宇文虚中!谁道书生百无一用?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精彩的间谍故事?-7.jpg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精彩的间谍故事?-8.jpg

公元1146年,绍兴十六年,宇文虚中与他的家人们同日受焚死,天为之昼晦。


南宋临安,得知消息的赵构叹了一口气,什么都没说。

秦桧则得意洋洋, 大权在手,天下我有。

我百年后,封我为文忠好还是文定好?

三十年后,宋孝宗布追赠宇文虚中为开府仪同三司,谥号肃愍,并赐庙号仁勇,开禧元年,追赐太子太保,赐姓赵。

同一年,秦桧谥号改为“缪丑”。


烈火中永生


黑暗里,你坚定地守望心中的太阳;

长夜里,你默默地催生黎明的曙光;
虎穴中,你忍辱负重,周旋待机;
搏杀中,你悄然而起,毙敌无形;
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垂不朽;
你们,在烈火中永生

这段话,嵌在北京西山森林公园的无名英雄广场纪念碑上,纪念的是在隐秘战线上牺牲的英雄。

这段话同样也可以放在七百多年前为国家大义而牺牲的宇文虚中身上。

呜呼!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来兮精魄,安兮英灵;
长河为咽,青山为证;
岂曰无声?河山即名!


漫长的分割线

——————————————————————————————————————


故事二

我们的第二个故事,也是发生在北宋末南宋初。

这是一个有关理想、反叛与救赎的故事。

施宜生,福建邵武人字明望,原名逵,字必达,政和四年(1114年)的进士,宣和末年被朝廷授为颍州教授。

在他刚刚进士及第时,他抱着满腔豪情,希望能在官场中施展平生所学,一展抱负。一首《题壁》可以看出他当时的踌躇满志:

君子道穷志不穷,人生自古有飘蓬。
文章笔下千堆锦,志气胸中万丈虹。
大抵养龙须是海,算来栖凤莫非桐。
山东宰相山西将,真把前功论后功。

然而理想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在北宋那灿若星河数之不尽的文曲泰斗中,施宜生完全是一个边缘默默无闻角色,况且,宣和年的北宋,已是江河日下。在颍州教授的这个位置上,他一干就是十数年而不得升迁,娶妻、生子、养家糊口、日复一日重复琐碎的政务组成了他完整的生活。

也许,在没有碰到那个不可言状的道士前,他这一辈子就与亿万普通的人一样平庸而过,不会在历史上留下任何痕迹。

那一日,在了结完无趣的政务,施宜生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了一位自称来自某坐以动物命名的山里的道士。

道士围着他转了几圈,还粗鲁的摸了摸他的衣服及袖子,然后大声的下了结论:

“阁下并非凡人,有朝一日必是出入将相大权在握之人。(后处应有但是)

但是。

阁下的汗毛与别人不同,逆着生长的。这个面向,就如同魏延后脑生有反骨一样!”

说完这一通莫名其妙的话,道士就迅速的遁了,留下在风中凌乱的施宜生,还有周围议论纷纷的路人甲乙丙丁各色人等。

很快,天生有反汗毛的施宜生就被大宋政府扫地出门,在信奉相术堪舆的那个年代,被道士相士们认定你是怎么样的人,人们就会认定你是这样的人。

道士你太厉害了,一句话就决定了人的未来。

断了生计的施宜生很快就窘困不堪,连老婆孩子都养不了。对大宋政府的不满很快变成了愤怒,愤怒需要一个适当的时机爆发。而这个时候,有个叫范汝的人拒绝朝廷收税的队伍,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税活动,俗称造反。不知是施宜生主动去参加范汝的队伍还是他被裹挟进去,总之,施宜生成了造反队伍的一分子。

造反没有水浒里头那么浪漫,很快这支队伍就被北宋当地公安机关联同武警部队联合剿灭,而施宜生侥幸逃脱,为逃避通缉,他跑路去了邻州一家吴姓地主家里当仆人。

仆人的生活哪里有唐伯虎点秋香里的9527号仆人那么喜感,施宜生在吴姓地主家一干就干了三年,当年妙笔生花的手,磨出了老茧。口若悬河的才华,成了终日的唯唯诺诺。

这样子的日子,直到又是一年的社日。这年难得的丰年,地主老爷一开心,就赐酒肉给各家仆人。
樽中物与舌尖肉酒下肚,微酣的感觉上头了,施宜生久违的诗兴上头,吟出了这样的诗句:
割少诙谐语,分均宰制功。
灵只依古树,醉叟泥村童。
万里开耕稼,三时顺雨风。
行春从此乐,著意酒杯中。

身边的泥腿子哪里听的出这是啥,但是,恰好经过此处的地主老爷吴翁听到了。

这个姓施的泥腿子必不是凡人。

吴翁把左右人支开,把施宜生叫到自己房间,开门见山的问他:

“我刚才听到你吟的诗,你肯定不是普通人,你到底是谁,能否见告?”

施宜生想糊弄过去:“我服佣事惟谨,主人乃亦置疑邪?”


吴翁怎么说也是见过世面的,这话如何能糊弄过去,他诚恳的对施宜生说:


“现在天下大乱,有志气者各奔明主,我看你虽然此时落拓,但兄台你骨骼惊奇,双目锐智,日后必然能成就 一番事业,这里只有我们俩,你告诉你的遭遇,看老朽能否指点一二。”

话说到这份上,施宜生干脆把自己的遭遇同心中的不平之气统统向吴翁一一道来。直到东方欲晓,总算是畅快淋漓的倾诉一空。

吴翁听了,原来眼前这位仆人就是被通缉长有倒毛的施宜生,不由呵呵一笑:

“我就说,你平常干活的动作,看上去同普通人差不多,但是总是有一点点细微的差别,原来是你啊,看来我们真是有缘分。你先别问我何为缘分,我给你准备衣服同钱财,你且去离城五十里的龟山,山上有个和尚,同我有旧交,见到你就知道了。”

于是,施宜生拜别了吴翁,趁着天色未明急急赶路到龟山。在山上,他见到那位僧人,霎时心头涌现四个字:

你    玩    我    啊

那位僧人,就是三年前在颍州城大大声宣布他同魏延一样天生就是造反派的那个不可言状的道士!!!

僧人看到施宜生,合掌大笑:

“哈哈,我们果然是有缘人。这位居士,你先别发火,也别问我是道士还是僧人,这并不重要。现在,大宋只剩下半壁河山了,刘齐控制了河北河南,金人的先锋已经饮马淮河逼近扬州。你回答我两个问题。第一,如果有一条让你富贵发财的路,但是要你离开国家,你愿意吗?第二,如果你在异国他乡大富大贵,对于现在只剩下半壁河山的大宋,你是否能忘记?”

施宜生沉吟半晌,对僧人(道士)说了一番话。

没人知道这番话的内容,我们所知道的,过了几个月,僧人(道士)宋施宜生渡过淮河,直奔伪刘的都城大名府。

很快,他就因为才华在伪刘出名,出任了伪齐的翰林。在伪齐撤销后,他进入了金朝的都城会宁府,参加金朝为招揽汉人而组织的归义试。凭借出众的才华,在考试中施宜生接连高中,从太常博士,迁殿中侍御史,转尚书吏部员外郎,为本部郎中。寻改礼部,出为隰州刺史。升迁的速度如同火箭一般。

有人传说,他为了投奔金国取得富贵,在路上杀死几个人获得他们的通关符文才得以进入金国。
还有人传说,他在金国开始是失魂落魄,但是碰到了一位名叫完颜标艳的金国贵族女儿,自小在北国风光中长大的大漠女子一下子喜欢上来自南国温文尔雅的施宜生。凭借高攀上贵族的女儿,施宜生的仕途风光无限。

无论怎么说,此刻的施宜生可以应验了大富大贵的预言,锦衣玉食,繁华无算。

然而,他心中并不快乐。在游历各地时,他看见金人的残暴,铁骑下无数的亡魂呻吟让他食不甘味。在逃亡者的嘴里,他听到了南宋赵构的懦弱,风波亭的大雪。

这一切既遥远又熟悉,一次次的让他内心煎熬。

但是这一切,施宜生并不能与任何人分享。身在龙潭虎穴,只要稍微有一点对南宋的同情态度,且不说眼前富贵皆化烟云,身家性命更是难保。

只有在每年的十二月,那个另所有大宋子民不堪回首的靖康耻的月份里,施宜生会挑出一天,走进只有自己才能打开的一间房子,从上了锁的柜子里拿出一把二胡,离开了都城,到了郊区树林里。在一片林间空地上,他喝了上一瓶杜康酒,点燃了一小堆篝火,用二胡咿呀的拉起来,自弹自唱“满江红”。夜深以后他回到了官邸,把和二胡锁进柜子,然后上床睡觉了。

不知过了几个这样伤感的纪念日,有一年十二月的一天,当他做完重复的事,回到家。第二天,他打开柜子时,发现二胡见了,只有一张字条,上面写着:施宜生,你得有点良心,患思乡病的不只你一个人。明天,我们聊聊吧——宇文虚中

于是,在会宁府城外漫天大雪中,两位沦落人一同浅吟低唱,把酒言悲。

也许,这只是传说中的故事罢了。

我们只知道,不久,宇文虚中被怀疑是南宋间谍,宇文虚中孤注一掷的反击被金兀术无情的碾压,宇文虚中潜伏那么久最终换来的是举家上百口的姓名。为了恐吓朝中同情南宋的文人,金兀术以残忍的火烧之刑处死宇文虚中全家人。

我们不知道宇文虚中的结局给施宜生造成怎么样的影响,是令他害怕,还是让他涌起报国之心。
总之,在那段阴暗的日子里,他写了不少的文章,既有贬损南宋的,也有为金朝歌功颂德的。于是,在南宋人眼里,施宜生成了一个成分十足的卖国贼,臭汉奸。

历史还在进行ing,

金熙宗被完颜亮杀死。而完颜亮,同金兀术一样,也是个深沉有大略的男子,他的梦想,就是立马吴山第一峰。

此时的宋朝,武无领兵之将,文无安邦之人。

踌躇满志的完颜亮,为了刺探南宋的军情,打算借着贺正旦使出访南宋的机会,让金国使臣收集南宋的军事经济情况,为日后兴兵南下做好充分的情报工作。

到底派遣谁去呢,完颜亮打起了小九九:

“嗯,施宜生这个被南宋骂成翔的酸文人,可以作为正使,让他去可以侮辱一下南方那帮臭文人。至于副使,必须找一个靠得住的自己人,就让耶律翼去吧,让他趁着此次出行与潜伏在南宋的间谍见面,收集点情报 ,再带上点画工,把一路行的山河关隘好生记录下来,最后顺便监督着施宜生,南方的人永远都是那么不可信。”

于是,完颜亮指派已成为礼部尚书的施宜生为正使、耶律翼为副使出访南宋。

于是,无可奈何的施宜生只能打点行李,带着贺正旦使团,回到了二十一年未曾一见的故国。

想当初,施宜生从江南出来,到北宋的都城东京考取进士,然后又回到福建,再去颍州做官,而后一路北上。如今,一路南下,看着山河依旧,百姓生活秩序井然,心情不知是喜是悲。让他大为惊奇的是,赵构居然同覆亡的北宋徽宗、钦宗一样,依旧幻想着与大金的“和平共处”,他们所过之处,军队废弛,边防空虚,一点备战的迹象都没有。


山雨欲来,然而临安城内依然是暖风熏得游人醉,一片歌舞升平。

借着宴会的机会,施宜生对南宋的大臣观察许久,最终的结果令他大失所望,这是一个把彻底生活在幻想中的国家,不思进取,只求苟活是他们的特点。金国已经在北方摩拳擦掌,各种战备。使团中耶律翼到处排除探子收集情报,然而偌大南宋政府,居然恍若未闻。

施宜生心里那故国情怀被激起,故国三千里江山,不止一次在他的梦里出现。而今,那一幕幕美好的锦绣画册,将又一次像靖康年一样被野蛮的铁蹄碾碎。

不行,一定想办法警告宋人,让他们做好准备,不能再向以前那样。

但是,说起容易做起难,耶律翼如影随形一般盯着施宜生。那双警惕蔑视的眼神,让施宜生无计可施,他只能耐心的等待机会。

一天,宋政府组织金国使团参加临安一日游活动。而陪同当导游地陪的,是施宜生的老同学兼同乡——礼部尚书张焘。


二十一年了,故人相见,不胜唏嘘,施宜生对张焘说到:

“记得崇化堂前步月时否?”

张焘很迅速的回答:

“翰林想未忘情本朝耶?”

嗯啊,有戏!这次机会得要抓住。

在天竺寺,导游张焘热心的向游客们介绍古刹历史,领各位贵客到禅房,重点推荐各位观赏茶道,品尝临安特产龙井茶。具有专业导游水平的张焘介绍龙井茶的采摘、炒制、冲泡、用水,如何辨色绿、闻香郁、品味醇……耶律翼听得眉头大皱:南蛮子就是啰嗦,烦!

于是耶律翼离开禅房以求耳根清净。

机会来了!

施宜生故意望着北方,打断向导兼推销员张焘的喋喋不休,对张焘说:

“今天的北风特么刮得可真厉害!(今日北风紧。)”

张焘傻傻的看着施宜生:

“什么情况,我这泡茶同天气有啥关系?”

看到张焘一脸懵逼的样子,施宜生急忙又取了案上的笔,敲着桌沿说:

“笔来,笔来!”(必来,必来!)

张焘恍然大悟。


施宜生深深的松了一口气,该做的,他已经做了。此行他最大的目的已经达到,可以回去了。


当施宜生起身时,他脸色大变,耶律翼锐利凶狠的目光,似要把他穿透。

翌年正月,1160年,施宜生回金,耶律翼向完颜亮告发施宜生泄机密,四月初六,完颜亮在宫里支起大锅,将施宜生放入锅内以开水煮沸烹杀。

传说,施宜生被烹杀时,屎尿齐流,嚎啕痛哭哀求完颜亮放过他。

传说,施宜生并没有死,胸襟开阔的完颜亮叫人把他拖下去重打100大板以示惩戒。

传说,那一位亦僧亦道不可言状的怪人在会宁府出现,他身怀绝技,出入两境如跳河,轻财结客,把施宜生救出后再也见不到他们俩。

这一切还是传说。

1161年,完颜亮提点大军,兵分四路而下。

虞允文以不足两万之众,击败完颜亮号称十五万大军。

是役,称采石大捷。

虞允文传有云:金使施宜生颇泄敌情,张焘密奏之……允文上疏言:“金必败盟,兵出有五道,愿诏大臣豫思备御。”

不管施宜生生死如何,在那个时候,施宜生的心里,想起的是当年对不可言状的僧人OR道士的回答:
矢志不做亡宋之贼也


正所谓:
感事伤怀谁得知,故园閒日自晖晖。

江南地暖先花发,塞北天寒迟雁归。
梦里江河依旧是,眼前阡陌似疑非。
无愁只有双蝴蝶,解趁残红作阵飞。

故事二文字根据《桯史》、《宋史》、《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四库全书总目》、《朱子语类》、《夷坚志》等整理,有部分情节为虚构加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UFO中文网

GMT+8, 2025-1-23 21:3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