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60|回复: 0

中国第一枚导弹_中国第一枚导弹试射成功时间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3-1-27 15: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点火!中国的第一枚导弹首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长征⑨号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副贮箱的过氧化氢顺着管路流入了装有高锰酸钾的反应室中,在一瞬间产生了大量的氧气。5D52发动机的涡轮泵被氧气推动,开始将酒精与液氧泵入燃烧室,此时,点火剂也引燃了。
一道橙色的火焰从火箭的底部窜出,发动机产生的燃气很快产生了超过“1059”导弹自身重量的推力,准备就绪的弹载仪器早已规划好预定的轨道,操控着尾部的燃气舵进行弹道控制,发射场后部的横偏校正地面支持系统与导弹内置的惯性陀螺仪也正在不断地为导弹的轨迹提供校正信息,导弹发出的遥测信号也在不断地向发射场流动……
这枚导弹带着发射场试验队员的期盼,国防部五院工人与专家的汗水,全国各个参研单位的希望,消失在了天际,成为一枚亮点。
85秒后,5D52发动机停止工作。随后,安装在弹身前端的机械装置将弹头弹出,进入了惯性飞行状态。
1960年11月5日上午9时10分5秒,落区传来报告,他们看到了弹头落地激起的尘土。随后落区搜索队分别在10时45分找到了弹头,在11时20分找到了弹体。
经确认,弹头的落点在设定精度范围内,“1059”导弹的首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消息传来,全场掌声雷动,欢呼雀跃。
中国第一枚导弹_中国第一枚导弹试射成功时间442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7741
△“1059”,后称东风一号发射成功
图片来源:国家航天局
当天晚上,试验队的成员们久违地享受到了一顿大餐。说是大餐,其实也就是四菜一汤:西红柿炒鸡蛋、猪肉辣椒、炒扁豆和炖黄羊肉,汤就是黄羊肉汤。这些黄羊肉还是酒泉基地经过上级特别批准后现场射杀的(如今黄羊早已是全国I级保护动物),西红柿和辣椒是飞机从广州特意带来的,扁豆是部队自己种植和储存的干货。
在物资匮乏的背景下,这顿晚餐堪称丰盛。
聂荣臻元帅发表了一段热情洋溢的讲话:“在祖国的地平线上,飞起了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枚导弹。这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是工人、技术人员、干部以及解放军指战员辛勤劳动的成果,也是我军装备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这一天还是谢光选的38岁生日,回忆起当天的情景,他仍然历历在目,感慨万千。
同年12月6日与12月16日,又有两枚“1059”导弹呼啸而出,圆满成功,1963年的10月25日与11月3日,两发“1059”遥测弹也相继成功试射。至此,我国P-2导弹的仿制工作圆满完成。
在1964年3月12日,“1059”导弹正式命名为“东风一号”。
如今的军事博物馆中,一枚“东风一号”安静地伫立着,它的身上承载了历史的烙印。
自1956年10月8日,国防部五院成立以来,到1960年11月5日东风一号(1059弹)的首次发射,历时4年。
在此期间,我国在几乎没有任何基础的情况下,从无到有完成了导弹制造工作,尽管东风一号仿制自苏联P-2导弹,但是其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依样画葫芦”。它大量使用的国产元件,替代了苏联官方手册要求的部件,提升了我国在材料、加工等方面的水平。同时,其也为广大军工从业人员破除“本本主义”提供了底气,在1960年下半年,苏援撤走后,我国仍然能够自行完成导弹的试射与遥测工作。
东风一号同样还培养了我国第一批导弹工程师,在仿制P-1,P-2的过程中,来自各个不同专业的大专院校毕业生在理论与实际上切实掌握了导弹的基本原理与技术,为后续型号的人才队伍提供了火种。历经数十年发展,从仅仅数十位专家,数百名毕业生的小团队,形成如今数十万人的人才队伍。
中国第一枚导弹_中国第一枚导弹试射成功时间405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7741
△国内首座钱学森与“航天四老”雕塑
图片来源:人民网
可以说,东风一号导弹的发射,在技术上并不突出,但是其背后的一整套体系,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建立。
六十年前祖国西北的一声长啸,打开了我国导弹乃至运载火箭事业的大门。
然而,“东风一号”的成功,只能说明我国在装备仿制方面具有了经验。尽管“东风一号”射程达到近600公里,但仍然不足以形成战略打击。只有走独立自主的道路研制中远程导弹,才能够证明我国真正拥有了导弹技术。
早在1958年1月10日,我国就定下了《喷气与火箭技术十年(1958-1967)发展规划纲要》,要自行研制导弹,相关的项目也随之上马。国防部五院的专家、工程师、技术工人们深知,他们仍然将面对新的挑战。
如何实现突破,从哪里实现突破,突破哪些地方,这些问题在人们脑海中挥之不去。不过苏联专家在撤离前的一句话,似乎给这些问题一个新的答案:
——“P-2导弹还有潜力可以挖。”


参考资料:

1.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组织编写. 钱学森的航天岁月[M]. 2012,中国宇航出版社:北京.
2. 谭邦治. 任新民院士传记[M]. 2014,中国宇航出版社:北京.
3. 谭邦治. 梁守槃院士传记[M]. 2014,中国宇航出版社:北京.
4. 黄道群. 黄纬禄院士传记[M]. 2014,中国宇航出版社:北京.
5. 史颜莉. 谢光选院士传记[M]. 2014,中国宇航出版社:北京.
6. 贺青. 屠守锷院士传记[M]. 2014,中国宇航出版社:北京.
7. 石磊, 梁红, 杨利伟. 苍穹大业赤子心——梁思礼传[M]. 2017,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北京,上海.
8. 韩连庆. 组建初期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J]. 科学文化评论, 2013, 10(4): 39-52.

中国第一枚导弹_中国第一枚导弹试射成功时间126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7741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新中国建设的脚步被边境传来的一阵炸弹爆炸声打乱。在战火燃烧到鸭绿江边、新中国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毅然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
在这期间,美国最高决策层试图用原子弹赢得朝鲜战场的主动。
1951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攻势,美军于9月至10月举行了核战演习并公开报道,大肆渲染,以此对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恫吓。1952年12月,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视察朝鲜战场后警告中国,美国会考虑不限制战争所使用的武器……并且不再仅仅限于朝鲜半岛的敌对行动。其意是有可能对中国本土实施核打击。
1953年7月,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原子弹,美国终究没有使用。但这场核讹诈却在中国民心中留下了阴霾。
中国第一枚导弹_中国第一枚导弹试射成功时间350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7741
■ 坐落于云岗航天城内的《东风正举》雕塑。
历史的抉择
“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的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1955年1月,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时专门讨论创建我国原子能事业。我国发展导弹武器的探索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同年年底,钱学森从东北回到北京,在陈赓大将的陪同下见到了时任国防部长彭德怀元帅。
这次谈话没有寒暄,没有客套,直截了当。
“我们能不能先搞出一种短程导弹,比方说射程500千米,这需要什么样的人力、物力和设备条件?估计需要多长时间可以造出来?”彭德怀问钱学森。
“搞导弹需要有一支搞研究和设计的队伍,需要建些地面试验设备,也需要有专门的加工制造工厂。美国搞出第一枚导弹,用了近10年的时间。我们可以比美国快,5年时间应该可以。”钱学森略作思考后说。
很快,党中央研究决定组建导弹科学研究方面的领导机构——国防部航空工业委员会(简称航委),统一领导我国的导弹事业。
“导弹航天事业”在当时是一个高度机密的词汇,只能用“航空工业”来代替。
1956年10月8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在位于北京西郊的原解放军第466医院的小礼堂成立,我国有了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
聂荣臻元帅召集有关部门负责人反复研究,最终确认了“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的方针,这也成为了国防部五院的建院方针。
1957年10月,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中国政府代表团与苏联政府代表团签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关于生产新式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以及在中国建立综合性原子能工业的协定》(简称“国防新技术协定”)。按照这个协定,苏联将有偿给中国提供P—2地地导弹、K—5M空空导弹、C—75地空导弹、C—2岸舰导弹及其相关设备。
不久后,中央开会决定由军委炮兵和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共同负责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教导大队,主要任务是培养我国首批导弹航天事业人才。
自此,中国导弹航天事业的创建工作正式起步了。
中国第一枚导弹_中国第一枚导弹试射成功时间640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7741
■ 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教导大队旧址——位于北京云岗航天科工三院的东方红礼堂。
神秘的学习
出生于1936年的高同声,年少时经历了战火纷飞的乱世,长大后看到西方大国的核讹诈与核垄断,心中埋下了一颗参军报国的种子。
1955年夏天,高同声放弃了组织上选送留学苏联读书的机会。18岁的他选择入伍,进入北京炮兵学校学习,想要为国防事业贡献微薄之力。
2年后,在北京炮兵学校的一间办公室里,他和其他6名同学接到一份特殊的任务。“带上个人背包和物品,到总参谋部第三招待所(沙窝招待所)待命。”通知他们的人扔下一句话便走了。
可到了总参谋部第三招待所后,他们连续等了几天也没动静,直到遇见一位在总参谋部三所开会的北京炮校领导。他们上前主动询问,得到的答复是:“我只知道这次的选人条件很严格,不知道去哪里,很有可能是一次培训,希望你们把新技术学到手。”
第四天傍晚,他们终于等来了一辆卡车,点完名字后,他们陆续上车,不知道要去哪里。
经过布满很多狮子雕塑的卢沟桥后,高同声看到了一个写着“开往长辛店”的北京公交站牌。
这里是北京市的西南郊区。他们被派往的单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教导大队,其驻地就在今天的中国航天科工三院所在地云岗。
当时的云岗地区属于长辛店乡,为了保密的需要,对外称“长辛店炮兵教导大队”。
这个成立于1957年12月9日的教导大队,名称似乎和我军千万个承担培训任务的单位别无他样,但谁也不知道,这里是专门进行导弹专业技术训练的地方,与传统的炮兵训练意义截然不同。
教导大队隶属军委炮兵,业务工作由国防部五院领导。1958年8月转隶,称“国防部五院教导大队”,其主要任务是接收从苏联引进的地地、岸舰、地空和舰舰导弹等有关装备和技术资料;向苏联学习导弹技术,培养中国自己的导弹技术和管理人才
高同声等人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开训准备工作之中,他们修筑铁路支线站台,扩建连接营房的公路,修缮仓库、教室、操作场坪、食堂和宿舍,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和保密、警卫措施等。
很快,炮兵教导大队的周围已采取了严密的安全防范措施:围墙上布有严密的电网;院墙外,沿着围墙有数米宽的空地,铺成沙坪,沙地上即使有猫狗走过,都会留下脚印。
“这里后来被大家认为是与世隔绝的地儿。”高同声说。
半个月后,来华任教的苏军官兵和首批运来的武器装备到了,炮兵教导大队组织全体人员参加接装工作。接收苏联援助的导弹武器和装备,并安全入库,这是开学前上的第一课。
中国第一枚导弹_中国第一枚导弹试射成功时间317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7741
■ 教导大队的备件库。
中苏双方按职务对口卸车,奋战一夜,终于将2枚P—2型地地训练导弹和一个营的全套技术装备45台(件)全部顺利卸载入库。
接下来的培训分为兵器理论教学、实装操作以及战术演习3个阶段。但实际情况超出所有人的想象,从教员到学员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首先是语言障碍。“大部分学员不懂俄语,苏军官兵不懂中文,教与学之间语言交流困难,干什么都离不开翻译。”测地专业的吕万富(后任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3所党委书记)回忆,上课没听懂的,他们课后只能靠互相交流、互相帮助解决。
其次是没有学习教材。随导弹带来的各系统的使用说明书、勤务指南等俄文版文书都被当作教材使用。学员们在课堂上只能是听多少、学多少。
为了赶上进度,他们除了白天认真听课和练习外,晚上和节假日的时间也全部用来学习。
中国第一枚导弹_中国第一枚导弹试射成功时间451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7741
■ 技术人员与苏联专家研究问题。
困难远不止这些。他们所有的教学活动和教学环境都必须严格遵守保密规定。苏联专家上课时在黑板上画的图形和写的公式,在课间休息或下课时,要求全部擦掉,不留痕迹,以防被无关人员看见;装备在进行野外演练时,必须进行伪装。
演习或接装的人员和装备车辆都深夜出发,所经过的村镇路口全部封死,不准任何人介入和观看,可谓戒备森严。
“在这种严格保密的氛围中,大家都自觉地把保守国家机密当成自己的重要政治任务。”后来任国防科工委副政委和解放军总装备部副政委的高同声说,选调很神秘,加上严格的保密制度,许多人把教导大队的培训称之为一次“神秘的学习”。
这个诞生于北京云岗的炮兵教导大队共存在了19个月,前后培养了2500名学员,为我国导弹、火箭的研制试验和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空军地空导弹部队的组建培养了第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奠定了我国导弹部队和航天事业创建和发展的基础。
中国第一枚导弹_中国第一枚导弹试射成功时间299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7741
■ 教导大队诸元准备专业部分学员与苏联专家合影。
大漠起“东风”
“炮兵教导大队毕业的学员像一把种子,撒向导弹航天事业的四面八方。”高同声回忆,学员毕业后就立即投身到导弹研制和组建首批导弹部队的工作中。
研制导弹就要建设导弹综合试验靶场。1957年10月下旬的一天,志愿军第20兵团代司令孙继先突然接到一个电话,“马上准备一下,明天一早坐火车回国,到总政治部副主任萧华那里接受新任务。”
这一任务便是筹建我国第一个导弹试验基地
1958年初,孙继先在料峭的寒风中,跟随炮兵司令员陈锡联上将率领的一支中苏联合勘察组,乘坐专机从北京出发,以甘肃酒泉以北地区为重点,进行大规模的空中和地面勘察。
经过1个多月的考察,最后决定定点在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地区(位于甘肃酒泉附近)的一块地方。这里是平坦开阔的硬戈壁,干燥少雨,一年中有300多天可用于导弹试验。
中国第一枚导弹_中国第一枚导弹试射成功时间904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7741
■ 西北综合导弹试验基地(酒泉)。
在导弹试验基地建设初期,需要自己修建公路、铁路、发电厂、飞机场、指挥中心、测试厂房……
孙继先接到这项艰巨的任务,随即安排士兵们有序撤离,为了不引起注意,志愿军第20兵团进行分批回国。
他们被告知要去建设靶场,带着对这项任务的疑惑,他们赶赴一个完全未知的去处。
这支从朝鲜战场归来的部队征尘未洗,就又秘密开拔。10万大军秘密来到大西北,陆续开进戈壁荒漠,于漫天黄沙中集结,干的是让“大漠起东风”的事业。
酒泉一路往北,一片土黄,别无他色。地上不长草,天上无飞鸟,气候恶劣,变化无常。这时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一件事:生存。
在荒芜的沙漠上,没有民房,也没有帐篷,他们只能在沙漠中斜挖一个2米左右深的坑,四周用土坯垒砌成矮墙,衣物覆盖顶部,勉强解决睡觉问题。他们还在沙漠里凿井,喝那些盐碱滩流出的苦水。
解决了生存问题后,大家争分夺秒夜以继日,基地掀起了建设的高潮。
然而实际情况却是:一阵阵狂风刮来,昏天暗地,不用说汽车、人员、物资,就连沉重的火车厢都被掀出铁轨。
草绿色的车厢,一阵风沙过后,被打得斑斑驳驳,变了形象。
有的人外出执行任务,风沙袭来,他们无处固定自己,就被大风卷走了,再也没有回来。
因为军队严格保密,他们在死去的时候都不知道自己干的是什么任务。这对于10万解放军官兵来说,就好比一项“生命工程”。
这一切都是为了能够“独立走路”,但一切都来得太快了。
1960年5月26日,苏方顾问突然宣布开始撤离部分专家,单方面撕毁了几百个协定和合同,停止供应重要设备。
苏联“老大哥”走了,沸腾了近3年的额济纳旗戈壁滩,没有了当初的火热场景。
对于10万解放军官兵来说,他们将要面临的是最艰难、最严峻的考验,但此时他们只有一个愿望:经受住实弹发射的考验。
最终,一座大型机场,一座中型水库和一座发电厂,50多万平方米的营房、医院、科研机构等生活设施,以及导弹发射场、附属工厂、通讯设施、观察场拔地而起。
发射任务也将重新启动,大家凭借自己学到的本领继续完成了接下来的工作。
中国第一枚导弹_中国第一枚导弹试射成功时间225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7741
■ 教导大队发射分队进行导弹起竖操作训练。
1960年11月5日9时02分,代号“1059”的导弹喷着烈焰从刚建成不久的发射场发射台扶摇腾空,直冲云霄,7分32秒后,导弹准确命中目标。我国第一枚国产地地导弹发射成功,这是中国人的“争气弹”。1964年3月,“1059”改称“东风一号”。
紧接着,“八年四弹”规划开始实施,东风二号、东风三号、东风四号、东风五号等相继研制成功,特别是1966年,东风二号甲与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成功,我国拥有了自己的导弹核武器,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地位,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核讹诈破灭。
从此,“东风”劲吹。
中国第一枚导弹_中国第一枚导弹试射成功时间43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7741
■ 矗立在云岗地区的东风二号导弹雕塑。
文/ 邓雨楠 刘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UFO中文网

GMT+8, 2025-1-14 20:2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