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38|回复: 0

司马迁哪个朝代_司马迁哪个朝代的人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3-1-28 09: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司马迁:史界之太祖,文章旷代雄
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我国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曾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但他忍受着屈辱,凭借坚忍的意志发奋完成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这部书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的生平事迹主要记载于《史记·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中,班固根据这些材料,在《汉书》中为司马迁立传,记述了这位伟大人物撰著历史的经过、思想和精神。
司马迁哪个朝代_司马迁哪个朝代的人311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7846
清末名臣左宗棠早年曾写过一副对联:“文章西汉两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一副对联里面包含了三位古人,又用得极为贴切,不能不说是工巧之作。这三位古人中,“南阳一卧龙”大家应该很熟悉,就是蜀汉名相诸葛亮,左宗棠自号“今亮(当代诸葛亮)”,故在对联中也以“卧龙”自诩,至于“西汉两司马”,则是指司马迁和司马相如。
有人可能要问了:我们都知道司马相如是作赋的名家,可左宗棠为什么也把史学家司马迁和“文章”联系在一起呢?其实,在古人看来,司马迁也是一位大文豪。唐代文学家韩愈就曾称赞司马迁的文章“雄深雅健”,认为他是西汉最出色的四位大文学家(司马相如、司马迁、刘向、扬雄)之一。柳宗元也推许司马迁“峻洁”,就是文笔刚劲凝练,没有浮华笔墨。那么,像司马迁这样一位大史学家、大文学家,是怎样成长起来,又是怎样获得如此之高的历史地位的呢?
“被遗忘”的司马迁
司马迁生活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景帝、武帝时期,关于其生平行事,我们除了他著《史记》、为李陵辩诬之外,知道的很有限。幸而司马迁在《史记》中留下一篇《太史公自序》,简略记述了他家族先辈的姓名,以及其父司马谈和自己两代修史的经历。但是,这篇《自序》对司马迁的其他经历记述得都很简单,以至于后人对司马迁的生活、仕途和交际了解得很少。从这一点上说,司马迁似乎被历史遗忘了。
从自述看,司马迁是秦将司马错的后人,但家族到汉初已经衰微。司马迁的曾祖父司马无泽只是一个管理市场的小官,祖父司马喜虽然爵至五大夫,但没有官位。司马氏在朝廷任职,是从其父司马谈开始的。
司马谈是一个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据司马迁回忆,他不仅兼习道家、儒家,而且还精通天文星相之学。汉武帝即位之初,就任命司马谈担任负责天时、星历的太史令,一做就是二十多年。司马迁就是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
司马迁的生年,我们已经不得而知,根据他的自述推算,大概生于汉景帝末年。他“年十岁则诵古文”,打下了很好的学术基础。二十岁时,司马迁开始了周游国内的旅程。他向南一直走到浙东,折而沿江西上,直入湖南,攀登九疑山,再行至沅水、湘水流域,凭吊屈原、贾谊;回程时,他先是去了汶水、泗水流域,参观孔子、孟子等儒家大师留下的遗迹,之后折而南下,由楚入梁,再回到都城长安。在这次“壮游”中,司马迁不仅饱览山水风光,还到了很多名人生活过的地方,收集了大量民间传说,也验证了一些传闻的真实性。这一时期的经历给司马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是他撰写《史记》的重要依据。
回到长安后,年轻的司马迁被任命为郎中。此时,汉武帝想要联系大月氏、大夏等国,故任命司马迁前往西南地区,尝试开通道路。由于种种原因,这次行动无功而返。当司马迁回来复命时,他的父亲司马谈已经病重,不久就去世了。司马谈去世后三年(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接任太史令。他继承父亲的遗志,在履行职责——占卜、历算、观星之外,致力于著述一部上起五帝、下至当朝的通史,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史记》。但是,司马迁任职不到十年,就卷进了一场意外的灾难之中。
天汉二年(前99),汉将李陵率军出塞,与匈奴交战,因寡不敌众被迫投降。在李陵而言,忍辱投降,本有徐图后举之意,但汉武帝听信李陵为匈奴练兵的传闻,下令处死李陵的家人。司马迁不顾冒犯武帝的危险,站出来替李陵说话,被愤怒的武帝交付廷尉审理,判处了宫刑。据司马迁追述,此时他本有自杀以免受辱的想法,但因为著述未成,最终选择了忍辱以著书的道路。
平心而论,汉武帝对司马迁的才学还是赏识的。虽然是他让司马迁遭受了巨大的屈辱,但司马迁受刑后,也是他将司马迁任命为中书令,做自己的“机要秘书”。然而,此后的司马迁虽然成了天子近臣,行动却不见于史籍,仿佛失踪了一样。直到征和二年(前91),司马迁的好友任安因遭巫蛊之祸将被处死,司马迁才再次出现在文献记载中,伴随而来的,是那篇名传千古的《报任安书》。
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向朋友倾诉了因非罪而受重刑的痛苦:“所以隐忍苟活,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任安劝他向武帝推荐人才,司马迁在信中回答道:“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湛,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之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指谬乎?”对此时的司马迁来说,名声、官职都已经不再重要,他唯一追求的,是早日完成《史记》。
司马迁的晚年,可以说是默默无闻的。我们知道他最终完成了《史记》,却不知道《史记》成书于何时,也不知道他去世的确切时间,更不知道他作为武帝的近臣发挥过什么作用。然而,这也许正符合司马迁的愿望:历史忘却了他,却永远记住了《史记》。
司马迁哪个朝代_司马迁哪个朝代的人356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7846
被铭记的《史记》
对《史记》的评价,最著名的当推鲁迅先生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要》)。前五个字说的是《史记》的史学地位,后五个字则是它的文学价值。评价简短、精准,实为绝妙之笔。
为什么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呢?在《史记》之前,记录前人言行的文献只有“记言”“记事”两体。“记言”的代表是《尚书》,以记录古人言论为主,但对言论因何而发,起了什么作用,记录很不详尽;“记事”的代表是《春秋》,按年月记载事件,但用字俭省,前因后果尚且语焉不详,更不用说详细记述参与者的言行了。到战国中后期,逐渐出现将“言”与“事”联系起来的著作,如以诸侯国为分类标准,记载各国人物言论行事的《国语》《战国策》。这些著作比起原始的“记言”“记事”著作,内容更丰富,记载更详尽,但仍没有脱出“记言”“记事”的范畴。而且,这些著作中所记之言论、事迹都是独立片段,前后没有联系。读者想要寻找某人的生平行事,或某项制度的发展过程,只能自行抄撮整理。这无疑是很不方便的。
司马迁著《史记》,为史书创造了一种新的体裁——纪传体。他以“本纪”为纲,用“世家”“列传”记载重要人物的言行,以“表”分年月记录纷杂繁复的细事,“书”则是典章制度的汇集。这样一来,《史记》就形成了一个在“本纪”统领下的有机生命体,书中各部分互为补充,简者不觉其略,繁者不觉其赘,读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阅读,而记载历史的功能也更为完善。于是,后世正史均采用纪传体这一写法,无怪乎梁启超会有“史界太祖,端推司马迁”的评价了。
不仅如此,司马迁先后做过太史令、中书令,能看到很多官方藏书和档案,他在编纂《史记》时广泛使用了这些材料。如汉初功臣的传记中关于军功的记载来自官藏档案“功簿”,是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此外,司马迁在青年时曾周游各地,因此对山川形势、历史遗迹都颇有认识,也采访过很多名人的后代。他听说秦攻魏时曾用水攻,就亲自考察大梁城,果然在城壁上见到水迹;他到淮阴侯韩信的故乡,见到韩信母亲的墓旁有广阔的空地,确知韩信为母预留“守冢万家”之地的传说并非虚言……到撰写《史记》时,司马迁将自己的见闻都写入了相应篇目,这就使《史记》的内容更为详实。
尤其不易的是,司马迁不屈于当世权势,在为功臣、重臣立传时,并不避讳他们的问题。如韩安国在魏其侯窦婴被迫害时首鼠两端,公孙弘巧宦怀诈,霍去病不恤士卒……这些不太光彩的事情,司马迁都一一据实直书。班固说:“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这是西汉以来学者对司马迁和《史记》的共同认识。谓之“史家之绝唱”,斯无愧已。
那么,《史记》又何以被称为“无韵之《离骚》”呢?这主要是因为《史记》的文学价值同样出众。如我们熟知的“鸿门宴”一段,项羽、项伯、范增、张良、樊哙各有个性,呼之欲出。又如《陈丞相世家》写陈平在朝廷政争中的巧妙周旋,《淮阴侯列传》写韩信被废为侯之后的怏怏不得志,《万石张叔列传》写万石君(石奋)小心谨慎的心态,也都栩栩如生。前人说:读《史记》的游侠传,就有轻生取义的豪情;读屈原传、贾谊传,就为他们悲伤流涕;读庄周、鲁仲连传,乃有遁世的想法;读李广传,几乎要起而搏斗;读石建传,又会变得谨慎小心。《史记》强大的感染力,由此可见一斑。
另一方面,司马迁在描写人物时,也融入了自己的感情。他写屈原、贾谊坎坷不遇的遭际,在“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睠顾楚国”几句之下忽然插入自己的评论:“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颇觉悲凉。司马迁历经坎坷、负屈受刑,胸中自有不平之气,在《史记》中,他以很巧妙的分寸抒发了这种情感,与屈原的《离骚》实有异曲同工之妙。金圣叹在评《屈原贾生列传》时说:“(司马迁)借他二人生平,作我一片眼泪。”真可谓太史公的隔代知音。但是,司马迁和屈原一样,没有让失意和哀伤控制自己,而是将情感转化为继续前进的动力。《史记》能够成为“无韵之《离骚》”,情感的推动力是很重要的因素。
总的来说,《史记》既是一部史学名著,也是一部文学名著。在史学史上,它是我国纪传体史书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史学走向成熟、独立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文学史上,它与汉赋相颉颃,上承《左传》《国语》《战国策》写人记事之法,又加以发展,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笔法,为后世所宗仰。今天,我们在史学、文学方面都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史记》取得的辉煌成就仍为我们所铭记。
司马迁哪个朝代_司马迁哪个朝代的人25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7846
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
在前文中,我们曾经提到,司马迁的身后非常寂寞。他的生平行事大多佚失,全赖《史记·太史公自序》才保存下来一些痕迹。然而,从另一个角度说,司马迁又是活在后人记忆中的。《史记》成书以后,虽曾短暂沉寂了一段时间,但到西汉后期已经为世人所知,并被认为是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到了南宋,史学家郑樵在《通志·总序》中指出:“司马氏世司典籍,工于制作,故能上稽仲尼之意,会《诗》《书》《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之言,通黄帝尧舜至于秦汉之世,勒成一书,分为五体:本纪纪年,世家传代,表以正历,书以类事,传以著人。使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六经之后,惟有此作。”在古代尊崇六经的背景下,这是学者能作出的最高评价了。
郑樵把《史记》与六经相比类,很多学者认为他有过誉之嫌。然而,我们如果从史学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就会觉得郑樵的评价并不过分。《说文解字》解释“史”字说:“史,记事者也。”在殷商和西周,都有以“史”为名掌管祭祀占卜、天文星相、文书策命的官员,记录朝廷政命、君臣言行——所谓的“记言”“记事”,也是他们的职责,但并非主要任务。自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以“史”为名的官员与其说是史官,不如说是卜筮、星历、典章制度的专家和国家藏书的管理员。
也就是说,在司马迁的时代,文学、艺术、哲学、史学等还没有成为独立学科,更没有“史学”“史籍”的概念。司马迁著《史记》,在他看来是“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也是“拾遗补艺,成一家之言,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换句话说,就是接续孔子整理上古文献、著为六经(这是古人的观点)的工作,整理编纂古代文献,并以个人观点决定异说的去取。可以说这是我国古代史学走向成熟,并最终与经学中的《春秋》家分道扬镳的重要标志。梁启超一曰司马迁为“史界太祖”,二曰太史公为“史界之造物主”,都是从这个角度着眼的。
司马迁的另一个特点,是卓越的“会通”精神。他成长于“百家”被儒家压倒之前,因此头脑中没有独尊儒术的思想,虽然尊崇孔子和“六经”,却不排斥百家杂说。有这种思想为先导,《史记》自然会具备“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会通”色彩,以及“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的气魄。而司马迁广博的学术背景,以及能够接触国家藏书的优越条件,在“会通”精神的指导下正好能最大程度发挥作用。可以看到,《史记》中记录了各个学派的观点,也记载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其中有帝王将相,也有学者大儒,有商人游侠,也有卜者相师,众生世态,百家争鸣,萃于一书,这是后世二十几部正史都无法与之相比的。这样一来,《史记》取得史学经典的地位,被历代学者所尊仰,也就不难理解了。
关于司马迁一生的成败得失,郭沫若有一首诗评价得最为全面,可以作为本文的结尾:龙门有灵秀,钟毓人中龙。学殖空前富,文章旷代雄。怜才膺斧钺,吐气比霓虹。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
◎本文原载于《月读》,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想必无论是学过历史的,还是没有学过历史的人,应该都听过《史记》的名号。《史记》这部纪传体通史被称作: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哪个朝代_司马迁哪个朝代的人605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7846
《史记》是我们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先生为我们留下来的传世瑰宝。同时,它也是司马迁先生顶着被宫刑之后的巨大辛酸与压力完成的这部史书。
而今天我们就借着《史记》来讲史,来讲一讲这部史书背后的作者,司马迁先生为何会被处以宫刑的处罚?
而司马迁先生惨遭宫刑之后,他那年轻貌美的妻子又是如何对待他的呢?
司马迁哪个朝代_司马迁哪个朝代的人417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7846
为何被处以宫刑?何谓宫刑?这是古代最残忍的刑罚之一。宫刑就是指切除人体的生殖器官,带来疼痛的同时,也给人的心里带来了莫大的羞辱。古代的宦官便是由此产生的。
但司马迁作为文学家和思想家,学富斗车的他肯定是不会来到宫里,充当一个卑躬屈膝的宦官,那他又是缘何遭遇了宫刑呢?
这件事情还要从西汉两个有名的孙子辈开始说起。这第一个孙子辈便是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的孙子汉武帝刘彻。
世人叫他汉武帝,是因为他这一生曾多次和匈奴开战,有他爷爷当年的风范一点也不像他的父亲那般软弱。
司马迁哪个朝代_司马迁哪个朝代的人476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7846
而另一个孙子辈的便是著名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描述的李广将军的孙子李陵。李广将军的意气风发,甚至可以和卫青,霍去病等大将军并列。然而,他的孙子辈却并没有那么高的军事才能。
西汉经过两代皇帝的休养生息,经济和军事能力都在迅速提升,汉武帝也不愿意再以和亲和给匈奴纳贡的方式再求取短暂的和平。不服就是要打仗。
一次,汉武帝派遣李广的孙子李陵前去匈奴征战。但由于李陵的指挥不当,加上粮草被劫,援兵迟到,这一系列的问题,李陵所带领的军队被匈奴层层堵截。最后寡不敌众,大将军选择向匈奴投降。
司马迁哪个朝代_司马迁哪个朝代的人181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7846
这件事情很快就被汉武帝知道了,他觉得哪怕是面对这样的情况,他派遣出去的将军也应该战死沙场,而不是选择向匈奴投降。
他要向匈奴投降,简直是在打他汉武帝的脸,让整个西汉都跟着蒙羞,抬不起头来。
朝中的大臣为了自保,都纷纷顺着汉武帝的话开始谴责李陵。这时候有一个人站出来了,这个人就是司马迁。
他分析了局势的利弊,向汉武帝给李陵将军求情,认为大将军迫不得已向匈奴投降,完全是因为想要保住西汉将士的性命,是委曲求全的办法。不应该对他的这种行为有过多的苛责。
司马迁哪个朝代_司马迁哪个朝代的人212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7846
汉武帝虽说也是个明君,但在气头上的时候,往往会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听见司马迁一个小小的太史令竟然敢忤逆他的话,立刻让人将司马迁压入了大牢。
而这个时候,一个叫公孙敖的人,为了让自己试图更加的平坦向汉武帝进谏,杀了李陵全家,其中,司马迁也难逃死罪。汉武帝便是听了他的奏章之后,决定对司马迁痛下杀手。
其实这个公孙敖也没有落得什么好下场。他并不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军事家,他的军事能力跟李陵将军相比也就是半斤对八两吧。
再后来,汉武帝持续征战匈奴的战争中,公孙敖也带兵损失折将最后被腰斩,也称得上是多行不义必自毙了。
司马迁哪个朝代_司马迁哪个朝代的人941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7846
司马迁因无钱免罪,选择宫刑在司马迁那个年代,犯罪之后是有机会可以被免罪的,那就是向上级交一些罚金。
这个可不是什么走后门,或者是说贿赂总管才有一个被释放的机会。这是被写进当时的法律中的,术语叫做赎刑。
这种方法在西汉的时候需要用钱来免罪,等到东汉的时候,就需要用一种细织物来免罪。根据不同的刑罚缴纳不等分的处罚金。
像司马迁这种死刑又需要多少处罚金呢?据西汉律法规定,处以死刑的犯人需要50万钱可以赎命。
司马迁哪个朝代_司马迁哪个朝代的人485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7846
50万钱在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放在现代,大概能够价值200到500万元。
司马迁只是一个小小的太史令,而且为人一直耿直清廉,全部身家加在一起都不够赎金的一个零头。所以缴纳不了罚金的司马迁只能够承担汉武帝的怒火。
不过在那个年代,还有一种方法可以代替死刑,那就是宫刑。但是很少有人选择用宫刑来代替死刑,古代人对自己的面子看的都是很重。
杀头不过是一个碗大的疤,砍头也不过是头点地的事儿。大不了18年之后,又是一条好汉。可宫刑确实对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摧残,让仅剩的那一点属于男人的尊严都不见了。
司马迁哪个朝代_司马迁哪个朝代的人842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7846
不过,司马迁还有他要完成的任务。作为太史令,他要完成这一部纪传体通史的《史记》。
所以在最后行刑的时候,这个男人选择了接受奇耻大辱的宫刑。身体可以不完整了,但是内心深处的思想一定要完完整整地传给世人。
那个时候的医疗手段还不完善,就算是接受了宫刑,要是恢复不好,也不见得有命可以活下去。但是司马迁不在乎别人对他的看法,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宫刑。
而宫刑之后需要恢复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是不能够看见天日。司马迁一边忍受着,身体上带给他的痛苦,一边在心里盘算《史记》的构思细节。
司马迁哪个朝代_司马迁哪个朝代的人827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7846
司马迁年轻貌美的妻子又是如何对待他的呢?首先讲一下司马迁和他的妻子柳倩娘是怎么相识的。
柳倩娘本身也是出身于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据传,他的外祖父正是上文提到的李广将军。
这也就可以对得上,为什么在其他人都不替李陵将军说话的时候,司马迁敢于站出来向汉武帝进谏,为李陵将军开脱。
而且柳倩娘本人长得十分秀美,从小就容貌出众,很多人都臣服在她的美貌之下。
司马迁哪个朝代_司马迁哪个朝代的人50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7846
柳倩娘早年期间接受到了非常良好的教育,小的时候就熟读了《六经》和《离骚》等著作。年长一些更是痴迷于书法和绘画,经她手创作的画作,甚至还得到过大家的肯定。
正是因为自己从小就有着出众的才情,更是对有才情的人非常的有好感。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自己哥哥的书房里看见了司马迁的著作。顿时,被著作上的文字深深吸引,也对,司马迁这个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柳倩娘央求哥哥自己是不是可以拜司马迁为师学习诗词著作?她的哥哥却哈哈大笑,那司马迁也不过比自己的妹妹年长三岁,两人之间又怎能以师徒相称呢?
可是柳倩娘却不在乎这些,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既然真心想拜对方为师,又跟对方的年龄,职业有什么关系呢?
司马迁哪个朝代_司马迁哪个朝代的人303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7846
之后在自己哥哥的引荐之下,柳倩娘见到了司马迁本人。司马迁容貌尚佳,本就对他的文章折服的柳倩娘,更是对这个男人芳心暗许。
之后一段时间,两人都以师徒相称,历经了一段浪漫的旅程。司马迁也在与柳倩娘的相处中,渐渐被这个女子的才情所吸引,两个人都互相约定了终生。
最终,经两人父母的同意,两个人正式拜堂成亲。成亲之后的夫妻两个人感情非常要好,夫唱妇随,如胶似漆。
可这厄运偏偏就降到了这对幸福的小夫妻身上。司马迁为了完成自己的宏伟巨作,选择接受了定所有男人都感到耻辱的宫刑。除了她本人最难过之外,柳倩娘也是非常的难过。
司马迁哪个朝代_司马迁哪个朝代的人781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7846
因为这意味着她的丈夫再也不是从前那个人了,他们之间也没有正常的夫妻生活了。不过柳倩娘没有选择离开司马迁,反倒继续留在他的身边,照顾他的起居。帮助他完成自己心中想完成的那篇宏伟巨作。
史官记录的历史要求真实,但在那个封建的社会,记录下来的真实历史,很有可能遭到当时权贵的封杀。
司马迁的这本书对当今的社会有过多的指责,所以《史记》在那段时间,一度被评为禁书,不让这种有损贵族颜面的书流传千古,很多人都煞费苦心,想毁了司马迁的这本书。
这个时候柳倩娘拖家带口女扮男装,带着《史记》的手稿连夜出逃,让这些手稿转移到了一个非常安全的地方。
司马迁哪个朝代_司马迁哪个朝代的人514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7846
朝代更迭,25年之后,《史记》才终于可以得见天日。这得之不易的背后,柳倩娘也是功不可没。
司马迁有司马迁的坚守,司马迁的娘子同样有着自己的坚守。前者是为了千秋万代的《史记》,后者是为了能够写出千秋万代《史记》的司马迁。
而经过千百年来的沉淀,《史记》不负司马迁以及他妻子柳倩娘的期待,传到了现在大众的手里。让我们在这个厚厚的史书中继承了属于中华的千年来传承的文化瑰宝。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属实必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UFO中文网

GMT+8, 2025-1-14 04:1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