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22年10月12日,位于地球之上420公里高空的国际空间站以每小时28000公里的速度飞越北京上空。在国际空间站上执行任务的意大利女航天员萨曼莎引用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名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来表达自己飞扬心绪,此举引发热议。
从王羲之到萨曼莎,从会稽山阴兰亭到国际空间站,时间和空间有异,但“共鸣”无处不在,这正体现了文化穿越时空的价值。
这份跨越时空的“共鸣”给你带来怎样的启发?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题目分析
这道题目的写作引导语是这样定位的:“这份跨越时空的‘共鸣’给你带来怎样的启发?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题目比较接近于“启示类”作文,这里的“启发”,是一个文化经典在当代世界、宇宙太空的传承结果,这样的结果,让人具体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活力。
那么,从这份文化活力的事实中,我们能获得什么样的启发呢?如果从文化自信的角度看,中国文化有着如此的生命力,那么,理解与传承中国文化,我们当代青年自然责无旁贷。此时,材料中的萨曼莎可以作为文化影响力的代表,也可以成为引发当代青年学生更好地进行文化理解与传承之佐证。联系自己学习课文《兰亭集序》的体会,改变过去只是背诵几句“默写”的名句而真正去理解、体会其中“真意”,获得对于文化自信的认知:真正的文化自信,必然是让文化成为自己的血液和灵魂,一如萨曼莎。
这正是这道作文题目的立德树人的意义之所在。从文化情感的角度,在心底生出文化自豪感;从语文学习的角度,让自己走向更深刻的理解,让文化自信在考生心目中,变得具体可感,获得真实的感受和体验。
这道作文题目有三个特点:
一是教考衔接,既关联教材,又是教材内容的时空与中外的拓展与关联;
二是可探究性,材料的事实表述背后有着可探究之处,能够引发学生走向深度学习,形成高阶思维;
三是“广大与精微”融合,文化自信是个宏大主题。但是,题目却从《兰亭集序》让萨曼莎万里高空有“共鸣”的角度去分析探讨,切入角度具体而微,分析论述的背后却是视野广大,事关宏旨的。
这道作文题,以事实叙述为表,以文化自信为里,以启发文化传承的使命担当为核,可以引领考生在写作中获得精神成长。
文化穿越时空,共鸣无处不在
珠海市某考生
古时诞生于兰亭的名句在21世纪的国际空间站上,被意大利的女航员萨曼莎吟出口,在浩瀚宇宙中激荡出振奋人心的回声。这句承载哲理的文化名句,穿越了时间与空间,打破国家文化隔阂,引发了共鸣与热议,这启发我们,优秀文化具有穿越时空之力。
千年前的古中国文化在今天引起了来自不同地域的人们面对无限宇宙而起游目骋怀之乐的共鸣,可见文化具有穿越时空的力量。来自意大利的航天员引用《兰亭集序》之名句以表达飞扬心绪,此间文化脱离时间与空间的束缚,将人们的心以跨越历史长河的细线联系在一起,使人倍感意外的同时,感动之情也在胸中油然而生。无论时代之异、地域之远,当人类面临自然与宇宙的“大”与“盛”时,都会产生相似的人生感慨。千年前,醉中的王羲之挥毫泼墨,那炽热的情感留于纸上。如今这象征着中华文化瑰宝的作品从古代走向现代,从中国走向世界,仍然张扬引发着同样的心绪与共鸣,优秀文化的价值,可见一斑。
《兰亭集序》之所以能跨越时空引起共鸣,是因为优秀文化常传递着相同的人类基因,让生活在不同天空下的人们有相同的体悟,所谓“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会自然地引起寄身于天地的人类“极视听之娱”时产生的心绪之共鸣,而此番心绪在《兰亭集序》中的表达,又是如此淋漓尽致,即使过去千年仍然如歌般余音绕梁。此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绽放于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手中,也与当今时代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密不可分。将中华文化融合于现代技术,以电视节目、互联网的方式将其传播于整片天地,让外国友人也受其滋润,因而引起使人动容的共鸣。
可见,在日新月异的当今世界,我们应挖掘文化穿越时空的价值,葆有自身价值原色的同时积极地向外走。亘古的历史长河冲刷不去璀璨文化的光芒,其跨越时空引起的感动与共鸣弥足珍贵。若希望自己的文化可存不竭动力,在不同的时空中引起人们的共鸣,亟需我们的保护、传承与发扬。倘若闭关锁国、故步自封,那么再出色的文化也只有在历史的吹拂下沦为文明之弃子、世界之过客。保护并发展这份珍贵的文化资源,乃你我之责。
愿文化历久弥新,穿越时空不断引发共鸣,激荡回声。让文化生命舒伸,而非在历史之中深自缄默而终被埋没。
(19+19+20=58分)
这是一篇优秀的考场佳作,主要有三大亮点:
1.审题精准,内容切合题意。考生紧紧围绕材料中的“文化”“穿越”“共鸣”三个核心关键词,充分论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力量,“启示”清晰准确。
2.思路清晰,论证层层深入。开篇概述材料,首段尾句明确启示内涵与观点;接续阐释,古今作比,时空相较,情理并重,想象合理,引人入境;主体段论述,内外因相结合,既深入挖掘了优秀文化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的深刻价值,又展示了新时代文化宣传的广度、深度与效度,进而引出青年学子理解、挖掘、传承优秀文化的态度、理念与措施,进一步体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要旨使命。文章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维度逐层展开论证,思维严谨,结构清晰。
3.用词贴切,语言表达生动。文章文体特征鲜明,在论述过程中,用词“切中要害”,不“拖泥带水”,长短句、整散句运用恰到好处,语言较有张力与活力,读来朗朗上口,生动流畅,展现了考生扎实的思辨能力与出色的语言驾驭能力。
不足之处:缺少于材料之外用于阐释观点的引证与例证。
学语文,冲刺130+,记得找彬彬老师哦!以下是最近推出的服务模式(这是经过本人实践的最有效的辅导模式,针对性强)目前在读弟子已有多人超过135分啦:
一对一网课,高考冲刺方案制定,中高考作文辅导,精批细改(涵盖立意、选材指导,复习方向、语言提升)具体私信。(cyb948592498)
另外,大家如果在作文写作方面有困惑的,也可以看看我编的通关技巧+全年素材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