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中文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59|回复: 0
收起左侧

为何高俅要救苏东坡性命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3-1-29 15: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高俅为何要救苏东坡性命

   姜卫华/文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宋代文学家的杰出代表之一。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
  苏东坡八岁入乡学,他聪明好学,很早就表现出了非凡的文学天赋,十岁时就能写出“匪伊垂之带有余,非敢后也马不进”这类句子,深得父亲苏洵的赞叹。在父亲的指导下,苏轼从小就熟读经典和前人作品,重点学习李白和杜甫。因经常得到师长赞扬,颇为自负地在自己房前贴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后一白发老妪持一深奥古书拜访苏轼,苏轼不识书中的字,老妪借此委婉批评了苏轼,于是苏轼把对联改为“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用以自勉,从此传为美谈。
  公元1056年春天,苏洵带着苏轼兄弟两人前往东京参加第二年的科举考试。这次考试由欧阳修任主考官,欧阳修有意将这次考试作为打击当时狂怪文风“太学体”的机会,而苏轼和苏辙的文风正是欧阳修所提倡的,所以,兄弟两人顺利中举。欧阳修还特意表扬苏氏父子的文章,将苏洵的二十几篇文章上奏朝廷,从此苏洵闻名天下,“三苏”之名开始在士大夫中传扬开来。
  公元1061年,苏轼参加了制科考试,以优异成绩入三等。这一科自宋初以来,只有吴育和苏轼两人考上。朝廷授苏轼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这一年,苏东坡才二十六岁。在任上,苏轼提出了不少减轻老百姓负担的措施,老百姓称他为苏贤良。任满后苏轼回到东京,又经过一次考试,苏东坡三十岁时得到一个直史馆的职位。
  王安石和苏轼都是少年得志,王安石22岁考中进士,苏轼23岁考中进士,两人都被视为栋梁之才,而且皆以诗文名世。两人真正的交锋是从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的。当时,苏氏兄弟服完父丧回到京师,苏轼被任命为直史馆、权开封府推事,而受到神宗信任,担任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的王安石正大力推行变法新政,这样,两个大文豪同朝为官,争端便由此而起了。
  王安石以“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天变不足畏”的勇气锐意改革也是令人起敬的。但关键的问题是,在错综复杂的社会情况面前,在“以保守为天性,遵无动为大之教的国人、尤其是官僚士大夫面前,改革的动作到底是激进好抑或是渐进好?王安石思想竣急,无论是起用新人,还是施行新法,都体现了大刀阔斧的超常风格。而苏轼呢?他并非不主张变革,他只是希望不要“太急”了,因为“法相应则事易成,事有渐则民不惊”。因此,两个人的政见也就凿枘难合。
  公元1079年,一场文字狱的灾难降临到苏轼身上。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老百姓的损害,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苏轼在杭州呆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
  这样持续了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当时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大做文章。元丰二年(1079),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坐牢103天,几乎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大臣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到黄州后,苏轼在一片废弃的营地上开垦种地,过上了农家生活。苏轼将这块地叫做“东坡”。不久又修了几间草屋,取名雪堂。这样,在黄州的生活总算有了基本保障,后来苏轼就以“东坡”为号。
  苏轼被贬黄州的时候,有著名的《猪肉颂》打油诗:“黄州好猪肉,价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这里的“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这就是著名的东坡肉烹调法了。苏东坡后来任杭州太守深受百姓爱戴。而这“东坡肉”也跟着沾光,名噪杭州,成了当地的一道名菜。
     
  
        
  公元1085年,神宗去世,高太后垂帘听政,司马光当宰相,苏轼也起用为起居舍人。司马光废除全部新法,苏轼却认为新法也有可取之处,于是,司马光对苏轼不满。此时苏轼升为翰林学士,在他周围有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和张耒,号称苏门四学士,苏轼实际上成了文坛领袖。
  此时统治阶级内部分裂成洛党(以程颐为首)、朔党(以刘挚为首)和蜀党(以苏轼、吕陶为首)。苏轼不愿再次卷入政治纷争,请求外任。公元1094年,苏轼被流放到广东惠州和海南岛。公元1101年,苏轼死于北迁途中的常州。
  宋人高文虎《蓼花洲闲录》说:“苏子瞻泛爱天下士,无贤不肖,欢如也。尝言:‘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子由(其弟苏辙,人称‘小苏学士’)晦默少许可,尝戒子瞻择友,子瞻曰:‘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此乃一病。’”人世间的事往往就是这样富于戏剧性,苏轼和高俅在政治上见解相左,在人生取向上也大相径庭,可以说完全不是同道之人,然而当苏门子弟贫不能存的时候,恰恰是高俅反过来救了他们的命,使苏轼子侄得以在南宋重振家风,这或许正得益于苏轼一生“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他对谁都以诚相待,才使得政敌也为他的宽阔襟怀所感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UFO中文网

GMT+8, 2024-11-23 21: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