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1-31 14:4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你对于《流浪地球》的世界观到底有多大没有一点概念。
实际上《流浪地球2》里面提到过这一点,“流浪地球”计划一共分为5个步骤:炸飞月亮启动地球《流浪地球2》;利用太阳系行星的“引力弹弓”效应加速《流浪地球1》;继续加速飞出太阳系;无动力滑行;调转方向减速刹车并最终停泊在半人马座阿尔法星(南门二)轨道。
这是一条标标准准的霍曼转移轨道。
图中是地球到火星的霍曼转移轨道,电影里是太阳到南门二,太、南转移轨道本身也是受到银河系核心引力影响的,理论上也是一条霍曼转移轨道,只不过有一些细微的差异。这个转移轨道,在考虑到地球巨大的质量之后,每一步都堪称是“险象环生”,可以安排的剧情实在是太多了,即使是五部曲也一定会塞得满满当当。
这就是为什么《流浪地球2》不能拆成两部电影的原因,故事过于紧凑又环环相扣,展现了一个宏大壮观同时精美绝伦的未来世界,影片质量决定了它要想讲好故事,不能拆。
同时,这是一部科幻电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系列电影。
在这个电影中,涵盖了大量科幻概念,比如赛博朋克、虚拟现实、人工智能觉醒、太空奥德赛、动力机甲、时空穿越、原子能、反乌托邦、缸中之脑、太空电梯。它把人类有史以来所有的科幻概念和设想都容纳在一部电影中进行了整合式的呈现,很明显有着无以伦比的野心,想要直接问鼎“科幻电影巅峰”的宝座。
这也决定了这个五部曲其中至少两三部的成片会很长。
现实里刘慈欣的《流浪地球》是一部中篇小说,篇幅并不大,《流浪地球》电影的制作团队里面必然是包含了一个实力强大的编剧创作团队的,才能在这个中篇的基础上扩写出这么宏大又包罗万象的剧本。仅就已经上映的两部来看,这个编剧团队的实力独步全球一点问题都没有,这是片子质量的保障所在。很多人只关注到《流浪地球》电影特效的精美,忽视了背后的剧本实力,这个剧本实力才是基础:可能工业光魔、皮克斯、卢卡斯、迪士尼都能做出这个特效来,但是,世界上没有第二个编剧创作团队能够写出这个剧本。
能够把一部中篇小说扩写成一个五部曲还能做到情节紧凑故事线丰富,你让整个好莱坞的编剧来也是白搭。我自己就是写文字的人,对这一点特别的敏感,就电影呈现出来的故事线来说,按照纯小说来安排,《流浪地球2》至少可以安排成一本20万字左右的长篇,以剧本形式的话,估计得有个50万字的宏篇巨作,整个《流浪地球》电影系列完全以文字形式呈现的话,刘宝瑞、单田芳哥俩一辈子不用干别的了,就说这一本书就行。
这是《流浪地球》系列能打的基础,你猜猜,作为导演,你愿意不愿意自毁基础?
细心的观众可能会察觉到,《流浪地球2》的故事实际上是个“回忆录”形式呈现的过往,在每一幕剧情推进之前,都有明明白白的提示:距离月球危机还有多少分钟,距离XXX还有多少分钟。
这个很明显就是回忆录,即使是这样,也并没有稍微缓解观众的紧张感。没有劈头盖脸把剧情砸观众脸上,而是像个导游似的走一步讲一步,简单一点说,就没有一部情节不够紧凑的电影敢这么干的。你要是《星球大战》系列敢这么干,冗长拖沓的剧情早就让观众跑了个精光。
我是1月26日带着全家去看的《流浪地球2》,整个电影院坐得满满当当一个空位没有,全场从头到尾没有一个跑去上厕所的,只有一个去接电话也没有走出影院,说了两句话就挂了。全场只有一个人提前3分钟退场,就是我妈,因为时间太长觉得憋闷不舒服,看情节快结束了提前跑了。
我愿称《流浪地球2》为“憋尿王者”。
不遇上好电影,你都不知道你的膀胱到底有多能装!
就这,你给拆成两部,你看观众会不会骂娘。
小破球追求的是口碑票房双丰收,不只是要商业上的成功,还要的是科幻电影史的地位,以及在科幻迷中无以伦比的绝对经典位置,不可能干自掘坟墓的事情,拆成两部不一定能够获得双倍票房,反而有可能搞成烂尾楼,对于后续几部的票房几乎一定会造成打击,还毁了口碑。
此外,很多朋友担心《流浪地球2》被某个老而不死是为贼的烂片儿偷票房,其实大可不必,偷不走的,也压不住的,就这个电影的质量摆在那里,你压得住1、压得住2,你压不住3、4、5。整个系列下来,用一句话说就是: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春节档一过,就科幻迷都能把《流浪地球2》的票房刷到爆炸,不信我话放在这里。《流浪地球》系列电影将成为中国电影工业正式走向全球的开端,不仅是“中国电影”,而是“中国电影工业”这条生产线。有些人已经老了,该死了;有些人还年轻,风头正劲。
这个春节是中国科幻迷们最幸福的一个春节。
真是出门有破球,进门有三体,举头刘培强,低头叶文洁,左手是汪淼,右手是马兆,科幻天天看,全部是国产。
我敢拍着胸脯说,看了《三体》电视剧的,一定会去电影院看《流浪地球2》,这个不是什么一部电影的事情,这是个“刘慈欣矩阵”甚至科幻题材矩阵。
从天宫空间站发射以后中国人真的变得神神叨叨起来了……
这不是“科幻题材矩阵”,这是中国实力矩阵。
随着中国全方位摸到科技的最前沿,靠着武打、古韵之类的老套路拍电影已经成了过时的行为,跟不上趟的人只能被淘汰,这是没法改变的基本规律。翻故纸堆是有些人的安身立命之所,百万漕工衣食所系,有一些抵死不从也是可以理解,但是历史大趋势摆在这里,螳臂当车是很可笑的。站在人类最前沿的中国人开始越来越普遍的热衷科幻,是个很自然的事情,科幻迷群体必然会越来越壮大,也必然会占据主流观影群体,这是无论如何挣扎也改变不了的事实。
《三体》电视剧播完,《流浪地球2》的热度才能下来,这就是矩阵的威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到再次衰落的那一天,科幻的热度都下不来,这是巨型矩阵的威力。
回过头看美国,科幻的黄金时代是二战结束后努力攀登王座的过程;科幻商业化的巅峰是美国打赢冷战后站在世界之巅的时候;“911”揭开了美国光鲜亮丽的外表、08年金融风暴撕下美国遮羞布,美国科幻立马沦落谷底,只能拿出漫威系列这种烂货。
你要是作为《流浪地球》的主创团队,你会意识不到这点最简单的事实?你愁什么票房?至于干出把一部情节完整紧凑的电影拆开来赚票房这种事情么?
皇帝家锄地真的不用金锄头,皇帝根本就不锄地,娘娘也不会摊煎饼,更不至于东宫娘娘摊煎饼西宫娘娘卷大葱。《流浪地球》系列现在是风口上的猪,甚至不是猪,是风口上的雄鹰,它用不着干泥地里的小麻雀才需要干的事情。
这个叫“格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