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质稳步改善 江豚数量大增
图为江豚在水中嬉戏,圆圆的脑袋不断露出水面煞是可爱。(资料图) 刘占昆 摄
中新网南昌8月23日电 (吴鹏泉 徐梦文)记者23日从江西官方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质稳步改善,鄱阳湖水域江豚数量大增。
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的鄱阳湖是中国最大淡水湖,聚集了包括长江江豚在内的许多世界珍稀濒危物种,是保存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保护区。
总磷是鄱阳湖水质主要污染物。江西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处长董良云表示,鄱阳湖湖区总磷浓度由2018年近年最高0.082mg/L下降为2020年的0.058mg/L,今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0.057mg/L,创近年来同期最低,同比降低12.3%。
图为3-4头江豚在水中畅游,时而逐浪嬉戏,时而“拖家带口”携幼崽同游。(资料图) 刘占昆 摄
赣江干流水质也实现突破。数据显示,赣江干流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从2012年的79.2%提高到2021年的100%,且2021年赣江干流所有33个断面首次全部达到Ⅱ类,今年上半年继续稳定保持。
除了改善水环境质量,江西还深入推动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多年未见的鳤鱼、大规模刀鱼、大规格胭脂鱼、纯种野生‘江西大鲵’种群等在长江江西段和鄱阳湖水域等地出现。”董良云说。
长江江豚是长江现存唯一的大型鲸类动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极危物种,因种群数量少,也被称为“水中大熊猫”。
董良云称,鄱阳湖水域江豚由2017年的457头增至2021年的700余头,时隔40余年南昌扬子洲水域再现江豚群。
在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厅长徐延彬看来,现在的江西,蓝天白云常在、繁星闪烁常见、清水绿岸常留、鱼翔浅底常存,人与自然在此和谐共生。(完)
本报电 近日,青海湖国家公园正式进入创建阶段。
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是中国最大的湖泊。
据中新社报道,青海湖蓄水量增加,流域水质保持稳定,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提升,生物多样性资源恢复加快,环境质量显著提高,为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青海湖流域是维护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和中国西北部大环境生态平衡的重要水体;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保障东部农业区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是高原生物基因库,国际候鸟迁徙通道重要节点;是中国内流区完整水循环水生态过程的典型区域,形成了特有的“草—河—湖—鱼—鸟”共生生态链,极具国家代表性。创建青海湖国家公园,对中国生态安全屏障和青藏高原生态文明意义重大。
近来,青海启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在中国率先完成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圆满完成三江源和祁连山两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任务。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园,成为中国首批、排在首位、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
青海湖湿地指示性物种(水鸟)种类由2017年的92种增加到2021年的97种,栖息水鸟数量较2017年的33.6万余只增加69.9%,达到57.1万只,青海湖成为中国候鸟繁殖数量最多、种群最为集中的繁殖地。同时,通过先后5次实施封湖育鱼,青海湖裸鲤资源量逐步恢复,2021年,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较2017年增加33.6%,达到10.85万吨;普氏原羚数量较2017年增加120.8%,达到2800余只;草地综合植被盖度达59.7%,草原植物多样性丰富稳定;湿地保护率达69%,流域生物多样性和物种丰富度明显提升。
(李江宁)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