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46|回复: 0

什么的诸葛亮_什么的诸葛亮用四字成语形容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3-2-7 18: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诸葛亮一生勤奋好学,躬耕苦读,博览群书,学以致用;以德治国

什么的诸葛亮_什么的诸葛亮用四字成语形容516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9419
读《三国志》有感,虽然诸葛孔明在蜀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他忠心耿耿辅佐刘备完成《三国》鼎立的蜀汉政治局面,他七擒孟获,七出岐山,和曹操斗智斗勇,联合东吴抗击曹操,著名的经典战役,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火烧赤壁》。成为老百姓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诸葛亮一生为蜀汉江山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毫无怨言。最后积累沉疾,累死在讨伐曹魏的途中,享年46岁。诸葛亮的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历史上的楷模。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自诸葛亮《后出师表》中。诸葛亮可谓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在少年时期父母就早亡,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带着弟弟诸葛瑾就在襄阳隆中隐居。
后来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27岁后诸葛亮已经在当地很有名气;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在家乡十里八乡大家都知道诸葛亮很有才华,特别是在军事理论方面,有很高的造诣,熟练兵法,从排兵布阵、军事领导才能、军队的指挥才能已经出类拔萃。 诸葛亮在27岁时遇到了他人生中的贵人刘备,历史上的《三请茅庐》就是刘备礼贤下士,放下汉室尊亲的架子,诚心诚意邀请诸葛出山,一同完成光复汉室江山,诸葛亮被刘备的真诚所感动,跟随刘备建立蜀汉江山,为刘备光复汉室江山出谋划策,指点江山。一生追随刘备平天下,他真可谓尽心尽责、呕心沥血。帮助刘备为建立强大的蜀汉国家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由于刘备常年征战,劳累过度,不幸患重病,在刘备生命走到最后时刻,急招诸葛亮到白帝城进行托孤,刘备托孤的根本原因就是确保汉室江山不旁落到异性手中,刘备恳请诸葛亮辅佐幼主阿斗延续蜀汉江山。
诸葛亮的一生征战无数,他率领蜀国大军“七出祁山”,由于常年征战、操劳过度,积劳成疾,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对诸葛亮的人生最好的诠释。
一生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做人之根本,中国历史上有多少人才能这样做到呢?在读懂诸葛亮历史时;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弄清楚,即诸葛亮历史文化本身与诸葛亮文化现象是既有相互联系的,但又有区别,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诸葛亮历史文化是诸葛亮真实的历史写照,而不是夸张、溢美、渲染、附加、虚拟、附会、神话传说等等。诸葛亮历史功绩则不必拘泥于诸葛亮本身的历史真实性,它可以七分真实三分虚构,作为一名喜欢诸葛亮的人来说,则更应该首先着重于诸葛亮历史文化的研究。
由于诸葛亮历史文化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一部分,是儒、道、法、墨等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集中体现。笔者在此的短文中只能择其要者,对诸葛亮历史文化的内涵加以粗疏探讨。诸葛亮历史文化方面可以从其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两个方面加以概述。
首先,从诸葛亮文化的物质成果方面来看,概括起来讲至少有以下六个方面:在以法治蜀,以德化人方面,他主持制定了《蜀科》,还亲自写下了《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等整顿吏治方面的法规、法令,还兴学校办教育,德化民众。
在发展农业生产方面,采取了“务农植谷,闭关息民”,奖励农耕,兴建和保护水利设施,修堰筑堤,以防水患;精兵强将,休士劝农;架桥修路,分兵屯田,设置农官等政策措施。
在手工业生产方面,实行盐铁官营,设司盐校尉,较盐铁之利;重视冶铁和军械器具的创作、改进和创新,设置司金中郎将,典作农战之具,制作了当时较魏、吴远为先进的军械器。
在商业贸易方面,重视蜀锦生产,发展蜀锦贸易,设置锦官。
在外交政策方面,实行了联吴抗魏,解除东顾之忧,率军北伐,五出祁山。
在民族政策方面,实行了抚夷方针,平定南中,达到夷、汉粗安,使夷族出粮出兵,支持北伐的目的等等诸多治国理政的方略。
在诸葛亮的治理下,十多年间,蜀汉社会出现了“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积蓄饶,朝会不华,路无醉人”的欣欣向荣的景象和“吏不容奸,人怀自励”的清正廉洁的政治局面。
以上这些方面的物质成果,当然其中也蕴含了诸葛亮治国的政策的精神成果,是值得认真总结,研究和借鉴的。然而更主要的,更值得研究的是堪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和典型的诸葛亮文化精神方面的成果。这些方面的内容归纳起来至少也有以下五个方面:
—、爱国主义精神。诸葛亮是蜀汉忠臣,也是千古与忠君的典型。无论对先君刘备还是对后主刘禅,他都忠心耿耿。他受刘备三顾之恩,“由是感激,遂许先帝(刘备)以驱驰”,“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他受托孤之重,辅佐后主刘禅“政事无巨细”,咸由他决,然“专权而不失礼,行君事而国人不疑”《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决不像曹孟德、司马仲达那样觊觎帝位。他既无篡位之意,又无贪财之心。为了复兴汉室,统一天下,忘我工作,积劳成疾,直至病死军中。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的精神成为千秋之楷模;他三代尽节,一门忠烈的高贞品德和家风,成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典范,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效法。
二、民本主义思想。民为邦本,仁政爱民,敬德保民,惠民利民是中国古代以德治国思想的核心内容。它要求官员们以宽厚、仁爱之心来管理国家,教化百姓。惟如此,才能治国安邦,天下太平。诸葛亮是这种优良传统思想的模范实践者。他有仁德之心,以德育民,主张“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诸葛亮集·又称蒋琬》。在蜀汉他做了许多利民惠民的好事,致使老百姓在他死后,思恩怀德,私祭于野。
三、经世致用的学术风格。经世致用,就是指对治理国家具有实用价值。诸葛亮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但他的治学精神,却具有经世致用的学术风格。他不主张死读书,而是主张学以致用。他本人在读书中,“观其大略”,抓住书中纲领,体会书中精要,从中汲取有益的思想和教训,以作为自己分析观察现实社会状况,了解掌握天下形势,从而借鉴治国之术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成为多年来经世致用学术风格的典范,流传至今而不衰。
四、任人唯贤的施政原则。中国历代统治者之所以要把“任人唯贤”作为施政原则,是因为一切法律、政令、治国措施都要人去贯彻执行。官吏的贤愚优劣对法律政令的畅通影响极大。所以,要选拔任用贤才,要有好的官吏治理国家,诸葛亮在治理蜀汉时,继承、弘扬了这一优良传统,他认为“任人唯贤”是一个关系到国家治乱安危的大事。他曾打比喻说,国家需要辅政的官,就好比房子需要柱子一样,柱子不可细,细了房子要倒,官吏不可弱,弱了国家就要倾败。为了“举贤”,他还“筑高台于成都之南,以延四方之士”《华阳国志》,不受人才来自何地、何方、先后的限制,而是以是否“贤才”为标准。诸葛亮还善于使用人才,用人能“尽其器能”,发挥其特长。
什么的诸葛亮_什么的诸葛亮用四字成语形容261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9419


什么的诸葛亮_什么的诸葛亮用四字成语形容559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9419


什么的诸葛亮_什么的诸葛亮用四字成语形容978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9419


什么的诸葛亮_什么的诸葛亮用四字成语形容186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9419


什么的诸葛亮_什么的诸葛亮用四字成语形容446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9419


什么的诸葛亮_什么的诸葛亮用四字成语形容936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9419


什么的诸葛亮_什么的诸葛亮用四字成语形容624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9419


什么的诸葛亮_什么的诸葛亮用四字成语形容100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9419
五、诸葛亮完美无缺的人格道德和官德的典范。诸葛亮一生的实践,已成为封建统治阶级人格道德和官德理想的最高典范,而这些道德、官德典型如果剔除其阶级性,则可成为全人类超越阶级、超越时空、超越地域的人格道德、官德典范。
诸葛亮一生勤奋好学,躬耕苦读,博览群书,学以致用;他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不求闻达,不竭权门;他清高自许,慎重择主,以待明君;为报三顾知遇之恩,以身相许,以其智慧谋略,以优异的治政、治军、治国、外交、理民、抚夷的才能辅助朝廷,治理蜀汉;他忠于汉室,不分先君后主;他贵而不骄,富而不奢,不忘故交;他讲信义,重承诺;礼贤下士,提拔重用贤才;他虚心纳言,严于律己,勇于自责;他心平如秤,公正无私;法不阿贵,赏罚分明。
他以民为本,较有仁德之心,且能以革新思维,创造发明不少新式生产工具和先进军事器具利民惠民卫民;他清正廉洁、节俭,以及三代尽节、一门忠烈的家风等等,都是堪称为人格、道德、官德的典范,永远值得官民效法、弘扬。
什么的诸葛亮_什么的诸葛亮用四字成语形容578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9419
一千多年前,有一个著名的人,名叫诸葛亮。他是蜀国的谋臣,想要联络东吴,攻打曹操,所以就约同知己鲁肃,到吴国去会见周瑜。不料周瑜妒忌诸葛亮,非但没有诚意联络,并且屡次要想杀掉他。
有一天,周瑜聚集了许多将官,请诸葛亮去商议战事。诸葛亮听了这个消息,很欢喜,立刻就动身了,到周瑜那边去。方才坐定,周瑜问他说:“在这几天里,要同曹兵交战,水路上最要紧的兵器,是什么东西?”诸葛亮说:“在长江上交战,弓箭当然是最要紧的。”周瑜道:“先生的话,很合我意,但是军中需用的箭,现在却是很少,不够用,想请先生监造十万支箭,以备临时用,请勿推却。”
诸葛亮道:“周都督派我做这件事,自然应该效劳,但不晓得哪一天要用呢?”周瑜道:“十天为期。”诸葛亮道:“曹兵不多几天就要到了,如果等候十天,一定要误了大事,不如三天之内,赶快造成十万支箭来用吧。”周瑜道:“军事不可儿戏,你不要说大话啊!”诸葛亮道:“三天之内,如果不能造成,愿受重罚。”说罢就告别走了。
等他出去后,周瑜对鲁肃道:“他自己要送死,怪不得我,只要吩咐工匠故意迟延,应用的物件,都不齐备,他一定会耽误日期。那时定他的罪,他有什么话可说呢?现在派你去探听消息,看看有无动静。”
鲁肃领命去见诸葛亮。诸葛亮说:“先生来得正好!请你借给我二十只船,每船要军士三十人,船上都用青布做幔,各备草束千余个,分扎在船的两边,我别有妙用,千万不可叫周瑜知道!”鲁肃答应之后,就回去报告周瑜,说诸葛亮没有动静。周瑜怀疑道:“没有动静吗?看他三日内怎样回复我。”
鲁肃出来,私自拨取快船二十只,听候诸葛亮调用。第一天、第二天诸葛亮都不动手,到了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就请鲁肃到船里去。鲁肃问:“先生为什么招我来?”诸葛亮说:“请先生同去取箭啊!”说罢,就叫兵丁把二十只船,用了长索连着,一直往北岸进发。恰巧这夜起了大雾,对面不能相见,诸葛亮催船前进,到了五更时候,船靠近曹军水营了。他就叫船只排起来,头朝西尾朝东地排成一条线,然后叫大家击鼓呐喊。自己和鲁肃坐在一只船里喝酒谈笑。
曹军水营里听得击鼓呐喊,曹操传令派弓弩手对准前面,大放乱箭,再派人到旱营里去唤几千个弓弩手来,帮助放射。有一万多人,齐向江中放箭,好像雨点一样。过了一会,诸葛亮便又命令军士把船回转,头朝东尾朝西地排成一条线,依然接受曹军射来的箭。
不多时,日光高照,雾散去了,诸葛亮立刻令军士们收船回去,两边草束上,插满了箭,非常好看。
回到南岸,收集箭,足足有十万多支,立刻交给周瑜。周瑜吓得发呆,停了半天,叹一口气道:“诸葛先生好厉害啊!”
三国时候,雄踞北方的曹魏和称霸西蜀的蜀汉,这两个国家,冤家似的,你来我往,争个不休。
一天魏王派大将司马懿领兵二十万出征西蜀,一路上旌旗招展,人马密布,浩浩荡荡很是威风。
蜀汉的军师诸葛亮得到消息,赶紧传令将官派兵分头堵截,而自己却只剩下了些老弱残兵,坐守西城。当时正高兴,还弹一曲琴,消遣消遣,悠闲自在。
哪里晓得鼎鼎大名的诸葛亮,也有料不到的地方。他正在静候消息的时候,忽然接二连三的探子来报道:“不好了……不好了。魏兵势如破竹,锐不可当。我军各路兵将都抵挡不住,纷纷败退。司马懿领着二十万大兵杀奔前来,离此不远了。”
这时候诸葛亮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有兵士,不足三千,都是挑剩下的不能作战的,怎样可以去临阵交战呢?
众官听得这个消息,个个大惊失色,面面相觑,想不出什么办法来救这样的急难。
说时迟,那时快。诸葛亮急忙登城,果然望见前面尘土冲天,人马呐喊。魏兵分两路杀奔前来。诸葛亮看了,不慌不忙,传令众官,把城上旌旗,完全藏起来。兵士一起躲着不许声张,把城门大开,用二十个兵士,扮作百姓的模样,打扫街道。魏兵到的时候,不许惊惶,他自有计策对付。
众将官看他布置,都摸不着头脑,不知闷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诸葛亮自己身披鹤氅,头戴纶巾,引着两个小童,拿了一张琴,在城楼前,凭栏高坐,叮叮咚咚地弹起琴来。
司马懿的前队先锋,到了城下,看见这种模样,很是奇怪,不敢闯进,急忙报给司马懿。
司马懿哪里敢相信,便止住三军,不许前进。自己在马上远远望去,果见诸葛亮高坐城楼,笑容可掬,只管弹琴,好像没事的样子。城门内外有二十多个百姓,低头扫地,非常镇静,好像没有看见魏兵的样子。
司马懿看见诸葛亮这样定心,疑心城内必有伏兵,分明是要骗他进去。
“呸!诸葛亮你好精明啊!我司马懿是不会上你当的!”即刻回到中军,传令把前军作后军,后军作前军向北退走。
诸葛亮见魏兵远远地离去,拍掌大笑道:“司马懿啊!你上了我的当了!”但是料他去后还要重来,急令把城门关上,领着那些兵士,向安稳的地方退去,暂且躲过再做打算。
司马懿领兵向北退走,路上遇着蜀兵都是虚张声势,并不用力厮杀。就料到诸葛亮这一回,莫非是用的空城计吗?且再去探个虚实。
即刻传令大小三军,仍向原路前进,赶到城下,但见城门紧闭,静悄悄的,一个兵都没有,诸葛亮早已远去。司马懿顿足叹气道:“上了他的当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UFO中文网

GMT+8, 2025-1-12 17:5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