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科里纳的论证并不能为人所信服,因为斜面角度的变化或许仅仅是因为古埃及人工程技术的追求。 与科里纳的论证相比,金字塔中咒语的内容更加具有条理性,很多学者从这些咒语中去论证塔尖顶石与“永生”的关系,借以佐证其正是通向“外界”的工具。
通过对咒语的研究得知,古埃及人将死后所去之处称作“冥府”,其中存在着一部分漆黑恐怖的区域,那里有着幽黑的洞穴,太阳的光芒和力量到达不了那里,被称之为“毁灭之地”:
“洞穴已经打开,那些灵魂坠入到黑暗之中。荷鲁斯之眼使我变得神圣,威普瓦卫轻抚着我;哦,不知毁灭之星,请将我隐藏在你们中间吧……我不会在死者之地第二次死去。”
“在‘毁灭之地’中,存在着毁灭一切进入者的力量,在这关于毁灭的想象没有边际。由于劣迹多而在审判中被定罪的人被捆绑、砍杀,然后扔到火里……在种种不断重复的折磨中,罪人的肉体和灵魂同时被彻底毁灭。”
即使在“毁灭之地”之外的冥府,来世生活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死者也会遭遇各种潜藏的危险,如失掉心脏、蛇的袭击、尸体腐朽、无法呼吸、缺少水等等:
“不要把一个在死者之地被确认清白的人的心拿走的咒语:我的心和我在一起,不会被拿走……我依靠着心中的语言而生,它不会被拿走……我带着它存在于父亲盖伯和母亲努特的体内,因为我没有做任何反对神灵的恶事……” 想要离开“冥府”,就只能与借助外力通往“天国”,这样的外力被学者们认为正是塔尖顶石。
因此,学界一度认为金字塔塔尖正是通往“外界”的“工具”,甚至就是印度的“战神之车”——维曼拿斯。 只是科学界认为这种猜测过于虚幻,而大众也对此嗤之以鼻,支持者与反对者针锋相对,却都无法说服对方。金字塔塔尖的消失之谜,仍将困扰着人类。 结语:太阳神学在古埃及3000年的王国历史中几乎没有中断过,不管是太阳神祭司还是试图反抗祭司的法老最终都不敢逾越太阳神学解释的框架。与之对应的是,3000年来本本石形式的延绵不绝。
金字塔是本本石审美的最高峰,之后就莫名地消失在历史中,只是零星地被后人使用,但再也没有达到古王国的辉煌。
至中王国后,作为对金字塔的回忆,方尖碑出现了。作为实体审美的又一座纪念碑,它成为本本石美学的最后形态。 只是本本石神秘消失的谜团,却是永远地留了下来。其究竟是神秘飞行器,还是其他存在,都仍是困扰人心的未解之谜。 参考资料:Bell, Lanny. Luxor Temple and the Cult of the Royal Ka[J]. JNES(Vol.44),1985: 251-294.
Blackman, Alyward M. Some Notes on the Ancient Egyptian Practice of Washing the Dead[J]. JEA(Vol.5), 1918: 117-124.
Blackman, Alyward M. Osiris or the Sun-God? A Reply to Mr. Perry[J]. JEA(Vol.11), 1925: 201-209.
[法]吉耶梅特·昂德赫,吴志杰译.金字塔时代的埃及[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年.
金寿福.在希望与绝望之间——论古代埃及人来世观念的产生与发展[J].史学集刊,2005(1): 53-58.
[苏联]阿布基耶夫,王以铸译.古代东方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1956 年.
[英]爱德华·缪勒,连树声译.原始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高福进.太阳崇拜与太阳神话[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年.
郭丹彤.论古代埃及人的创世说[J].史学理论研究,2004(4): 92-99.
沈海军、王兴虎、于本泽,从古玛雅“黄金飞机”说起[J].百科知识,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