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2-10 20:27:07
|
显示全部楼层
生物是一门需要静下心来,甘愿承担寂寞与压力,勇攀学术高峰的学科。
答主只是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生,社会与就业不敢妄谈,就只分享下学科体系本身。
我有幸和一位华师生物系的同学交流过,他高中时杀进过生竞省队,提前学过王镜岩《生物化学》两本。我自己则是个在末流211读BME交叉学科的小菜鸡。
开篇第一句话是我们一条难得的共识。
为何这么讲?众所周知,每个专业都有每个专业的门槛,而生物的门槛极为特殊,貌似很低,实则很高。从高中生物的经验来看,这门“只需要背”的科目,比繁琐的数理方程简单一万倍,也精彩一万倍:DNA的双螺旋,精巧的蛋白质希腊钥匙型拓扑结构,通道与载体创造着周而复始的动作电位.....而要掌握这些,背就好。这导致了一大批热血青年考生挤破头涌进来。门槛,似乎很低吧?
然而,这类缺乏统一理论、只依靠信息堆砌的归纳性学科,对人的要求其实非常严格。将大量信息从消极知识转化为积极知识,而能在生产研究中灵活运用,这难度多大?可以参考医学生,学科体系几乎完全共通。然而培养一名医生,8年本硕博,1-3年规培,3年专培,年年拼命。同时,医学培养体系严格而完善,而生物呢。系统培养尚且如此艰辛,更遑论靠自己摸爬滚打?
跟文史哲社科不同,虽然二者都像是“背书”,但是前者有自己核心的逻辑体系,只是其思想不是以数学公式而是以文字的形式呈现,没有数理那样简洁清晰而已。若真学明白,同样是一点即通。而生物学科,却是真正的信息堆砌: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反应工程......门门字字珠玑,却很难找到一条贯穿一切的逻辑链;掌握起来,只能低效率地硬啃,需要超乎想象的时间与精力。
因此,硕士甚至本科水平很可能只算“半吊子”,只能从事民工级的工作,薪资低实属正常。若想跳离这一等级,博士级的学历基本是标配。只可惜,社会现实残酷。博士毕业近30岁,毫无工作经验,有多少家庭能够接受?且博士生涯艰辛,准时毕业率仅有30%,有多少人能顶住学业与家庭的压力,平心静气,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勇往直前?更何况,就算学历到位,被骗入此门的考生何其多,学历同等者基数庞大;海归人才又来参与竞争,僧多粥少,内卷就严重了。
这就是生物学科的真实门槛。低门槛入坑,高门槛出坑,这种模式让领域内所有得不到高学历的人中道崩殂,大批考生浪费了四年大好时光而只能吃到微薄的薪资,性价比极低。这也是生物得以名列四大天坑(生化环材)之首的原因。
所谓“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的确,当代尖端科技中,生命科学的地位逐步走向顶峰。但是国内高校所教授的传统研究方法,似乎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需要。它们只适用于纯粹的生物学研究,实用价值不高。具有最大实用价值的研究应当是交叉的,与体系成熟的数理科学相结合才是出路,如与计算科学相结合的生物信息学,与物理科学相结合的生物力学、生物电磁学、生物光子学等。
然而这种结合却需要研究者有着强大的数理基础。陶祖莱一本《生物力学概论》,就涉及到大量理论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知识。更有生物电磁学,一个不懂勒让德多项式、不懂格林函数,又缺乏数值计算功底的研究者基本与此无缘。国内生科的培养模式普遍轻视数理,一门高等数学都降低了要求等级,在同学日后碰到张量、并矢、积分变换这类实用而复杂的数学工具时,岂不得两眼一黑?
陶老的原话。
如果基础研究没有出路,应用研究其实更加需要交叉。除了食品、生态、农业、能源等,当下生物学知识最有活力的一大应用领域当属医学。除去制药这一传统行业外,现代医疗仪器技术需要开发者有足够的材料科学、仪器科学、电子测控与计算机知识储备。以一种生物传感器为例,假设欲用荧光猝灭法检测某抗体浓度是否达到设定阈值,相比于一查文献即知的荧光现象,那些更为复杂的敏感材料、信号处理、电路设计的相关知识,才是生物系学生最缺乏基础的。
这也是生物另一坑处所在。就算挺过了两道门槛,只要没有学科交叉的支撑,在现实面前,已达知识顶峰的你,就会猛然发现,学到的东西,背下的书,几乎完全没用。
所以,前辈们对生物的贬低并非空穴来风。守着老旧的研究思路,或半途而废出道当科研民工,心怀不甘地拿着微薄的薪资;亦或是顶着压力,在课题组发现自己与外系出身的同门相比一无所知,哀叹人生无常。当然,也绝对能够杀出少数佼佼者,能够保持一股子冲劲,用薄弱的数理基础挑战完全不相关的领域,从别人本科就掌握了的地方一点点补起。这是真的需要静下心来,抛弃浮躁,向着自己的目标迈进。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若真想从事相关研究,推荐选择数学、物理、计算机等专业。曲线救国,事半功倍。而纯生物将会是一条艰辛的路,真正能走到底的,必是豪杰精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