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中文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45|回复: 0
收起左侧

论澳门文学对汉语新文学的贡献 朱寿桐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3-2-11 13: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澳门地方狭小,历史上曾被列爲村级行政受辖于香山县长安乡。1由并不起眼的村落发展为国家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其间经历过四百多年的岁月浸蚀,经历过外族入侵的腥风血雨,经历过回归祖国的热烈狂欢,其所承载的历史,其所传输的故事,足以形成一种具有特别内涵和特别价值的文化,当然也足以孕育一种具有特别风貌与特别气质的文学。澳门文学现象应可追溯到宋元之际游历人士的古吟,因而将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算作澳门文学的先声亦无不可;明清之际,迁客骚人,鸿儒诗僧常会于此,或吟哦纪事,或以诗会友,或结社唱酬,诸如汤显祖、吴历、屈大均等人关于澳门的不朽遗墨,都是澳门文学中引以自豪的古典成分。澳门长期以来华洋雑处,多族混居,弹丸之地多语种并存,包括土生葡语在内的其他语种也有文学创作,其中最不容忽视的便是葡萄牙文学巨匠贾梅士曾在澳门创作其不朽之作 《祖国颂》,这些也都可以算是澳门文学的特有成分。
不过澳门文学的命题正式提出于1980年代,围绕着这一概念的探讨所参照的是中国当代文学与海外华文文学,有人甚至提议应该将这样的澳门文学称爲“澳门华文文学”。这样的想法固然严谨,但未免太夸大澳门其他语种文学的成就与影响力了。澳门文学的绝对主流应该是汉语写作,而且是新文学创作。应该更多地在中国南宋绍兴二十二(1152)年,朝廷批准设立香山县,隶属广州府;香山立县初,置 10 个乡,其中长安乡包括今山场、前山、澳门、万山、唐家、下栅一带,澳门被划入长安乡。现当代文学与世界华文文学(可统称为汉语新文学2)的历史和时代格局中审视澳门文学,认知澳门文学的质量与价值。
一、澳门文学的“生成”与汉语新文学疆域的延展
澳门本是一片文学热土。在这片历史悠久而地幅狭小的热土之上,各个历史时期几乎皆有文人歌唱的记忆,皆有相当的文学成果积累,并且承载着澳门特定的文化背景和文学资源,从而在汉语文学世界呈现出独特的风貌与景观。只是,澳门文学的产生和成长的方式与其他地域有所不同,因而它的存在往往并不容易被普遍承认。
澳门地方狭小,人口不多,文学生存的空间有限,文学閲读、交流、运作的余地很小,加之历史和文化的背景独特,在传统生活方式之下显得相对封闭,文学文化方面对外交流途径不够宽阔。这都是不利于文学发生与发展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但澳门偏偏是一个远离烽烟,浓于文墨的地方,乾隆年间被清王朝任命为澳门第一任同知的印光任就是一位喜欢舞文弄墨的官员,他主导撰写的《澳门纪略》成爲研究澳门历史、文化的珍贵史料,成爲全面描写澳门的第一部优秀作品。而“具有三百多年历史的澳门望厦普济禅院(俗称观音堂)的开山祖师大汕是一位富(有)民族思想的文学家”。3大汕法师和印光任这两位在澳门僧俗二界起文化开2汉语新文学是试图将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海外华文文学一体化的学术概念。参见朱寿桐:《汉 语新文学通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 年版。3李成俊:《香港澳门中国现代文学》,《澳门文学评论选》(上),澳门基金会,1998 年版, 第 26 页。山作用的先贤,实际上也同时开啓了澳门的文脉,开辟了澳门文学的疆域,同时也预设了澳门文学的生成形态:往往是由旅澳的外人最先在这里播撒下文学的种子,且在澳门的政界、宗教界并蒂开花。在澳门历史上形成较大影响的文人屈大均、吴历等,还有与澳门文脉结下不解之缘的汤显祖、贾梅士等4,都与澳门产生了这样 的关系。这是一种隶属于澳门的“侨民文学”,在相当大的意义上仍可视爲澳门文学的一种生成状态,而且也由此构成了澳门文学的一种生成特性。进入到新文学时期,这种“侨民文学”的传统现象在澳门同样在继续,有时甚至是辉煌的继续。“抗战胜利后,作家茅盾曾应柯麟医生的邀请,来澳小住。作家张天翼和于逢也因病在镜湖医院留医了半年。这期间,对文艺爱好者和作者作了不少有益的辅助。” 5
这种“侨寓文学”现象作爲澳门文学的生成特性,在新文学时代仍然有精彩而持久的呈现。按照鲁迅对丹麦文学批评家勃兰兑斯(G. Brandes)在其皇皇巨著 《十九世纪文学主流》中提出的“侨民文学”概念的理解,“侨民文学”中“侨 寓”的可以是作家自己,也可以是指作家写成的作品。鲁迅在论述到“乡土文学”的时候曾经引用勃兰兑斯的上述论断,说“在北京用笔写出她们的胸臆来的人们”,“从北京这方面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由于“侨寓的只是作者自己,却不是这作者所写的文章”,因而不能称爲“侨民文学”。6澳门写作者在离岸发 4汤显祖、贾梅士这两位东西方文学巨匠,其诗文创作与澳门有着千丝万缕的文学联系,但有关他们是否真的到过澳门,学术界尚有争议。 5李成俊:《香港澳门中国现代文学》,《澳门文学评论选》,澳门基金会,1998 年版,第 30 页。 6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鲁迅全集》(6),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版,第 255 页。表的文章则属于典型的“侨寓文学”,因爲“侨寓”的恰恰是他们所写的文章。显然,澳门长时间的离岸文学属于澳门的“侨寓文学”,它仍然可以说是澳门文学的组成部分,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和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它还是澳门文学最重要的部分。
如果说“侨寓文学”“侨寓”的可以是文学家,也可以是文学本身,那麽,闻一多那脍炙人口的《七子之歌》可以视爲是一次文学对于澳门的“侨寓”。这是另一种澳门文学意义上的“侨寓文学”,是文学作品在想象意义上对澳门的“侨寓”。如果将想象的作品对澳门的“侨寓”算作澳门文学的当然内容,还不应该忘记现代小说家郁达夫。
郁达夫著名小说《过去》清晰地描写了一段澳门故事,这故事中包含着往事的忧伤,包含着 1920 年代澳门市井的风情,还有对与世隔绝般的赌场的遥望。澳门的文化界始终没有关注郁达夫与澳门的关系,因为没有任何资料确证这位小说家来过澳门,在他的日记和书信中都没有类似记忆的痕迹。一般来说,郁达夫属于那种毫无保留地表露自己行动甚至心理的作家,如果不是在作品中,也会通过书信、日 记体现自己的行踪。但在1926 年11月初的这段无可查考也无可确证的澳门之行却 很例外,在他的文字中几乎找不到任何记载。这可能有他自身的隐情。但细读《过去》,可以非常清晰地明辨和推论,郁达夫想必来过澳门。
在小说中,他对澳门 (M 港)的描写可谓具体而微,虽然那时候的澳门建筑多呈 “一点中古的遗意”,这也许出于想象,或者出于其他人的转告。但他描写的“碧油油的海湾”,“沿港的街上,有两列很大的榕树排列在那里。”“在榕树下的长椅上休息着的,无论中国人外国人,都带有些舒服的态度。”这情形正是对当年澳门濒临海滨的马路——南湾大马路的非常精确的描写,南湾大马路也就是小说中的 P 街,因爲其葡文标示为 Avenida da Praia Grande。这里写出的澳门街市的成色,风貌,格调和神韵,那么具体生动,那么详尽真实,不是到过澳门的人无法作如此传达,到过或者熟悉澳门的人都能够通过这样的描写中回味出澳门的韵致,况味出澳门的精神。而且郁达夫是一个一向忠实于自己的观察和感受的作家,不是那种善于依靠自己的想象活灵活现地凭空描画的作家。另外,作家描写的望海酒楼,以及望海酒楼旁边的外国酒店旅馆,包括酒楼周边的地理关系和建筑物位置等等,经查,都与那个时代的澳门地理完全吻合:“我们两人,在日暮的街道上走,绕远了道,避开那条P街,一直到那条 M 港最热闹的长街的中心止,不敢并着步讲一句话。街上的灯火全都灿烂地在放寒冷的光,天风还是呜呜的吹着,街路树的叶子,息索息索很零乱的散落下来,我们两人走了半天,才走到望海酒楼的三楼上一间滨 海的小室里坐下。”如此精准的描写,如此具体生动的路线图,如此吻合于澳门历史地理的情景再现,很难想象出于一个从未到过澳门的作家之手。
现代文豪郁达夫同古代文豪汤显祖一样,都不能被确证来过澳门,但从他们的作品中又都能够分析出他们到过澳门的种种迹象,都能推论出他们对澳门风物的亲 目观察和亲身体验的条条线索。他们都是中国文学对于澳门的发现者,他们都以自 己不朽的笔墨,以自己特别的“侨寓”文字,将澳门带进了中国文学和汉语新文学世界。
就澳门的新文学而言,除了上述这些“侨寓文学”而外,不可忽略的是很容易爲人忽略但确实又别具一格的澳门本土文学成就。关于澳门本土文学,的确有一些先入爲主的成见,需要进一步澄清。例如,澳门新文学的起点是不是迟至九一八事变前后?现在的研究表明,澳门汉语新文学的起点实际上可以提早到 1920 年代初,那时候小小的边缘城市澳门就漾起了新文学的涟漪。一般认爲澳门新文学的产生迟至 1930 年代初期的“九一八事变”之后。李成俊的权威性界定便是如此:“澳门早期新文学活动应该说是‘九一八’救亡运动以后逐步开展起来的。最早是爱国人士陈少陵从日本来,开设第一间供应新文艺书刊的‘小小书店’。”7这还是说的新文学的“活动”,而且不过是开办新文艺书店而已,与真正的新文学创作 还有相当的距离。其实,澳门早在1920年就有诗人习写并发表新诗。澳门文献学 专家邓骏捷发现了该年度冯秋雪发表于澳门出版物上的新诗《纸鸢》,并断言这是“澳门的第一首新诗”:“冯秋雪是澳门近代著名商人冯成之孙,长期在澳门生活和居住,是地地道道的澳门人,而且《纸鸢》又发表在澳门的文学刊物上,因此它可以当之无愧地称为‘澳门的第一首新诗’。”发现者针对一些专家概括的五四新文学“几乎没有在澳门引起回应”之说,以实证材料论证道:“在新文学运动开展不到两年的时间,澳门就出现了冯秋雪的新诗《纸鸢》。因此,对于新文学运动与 澳门的关系,恐怕不宜再简单地认为‘几乎没有在澳门引起回应’,而是要从澳门文坛的实际情况出发,重新思考澳门作家对新文学运动的受过程,以及新文学创作的成果。”8的确如此。至少在中国新文学的这个早春时节,澳门本土的新文学“活动”已经出现,新文学创作和运作也已经有迹可寻了。
冯秋雪及其弟冯印雪在澳门组织了一个以创作旧体诗爲主的社团——雪社,但他们并不是排斥新文学的守旧人物。在澳门这个素来平和的文艺平台上,新旧文学是可以并且一直是和平共处、相得益彰的,习惯于写旧体诗词的诗人冯秋雪偶尔操觚尝试新诗写作,体现出新旧融合、包容的澳门特色,也在不经意间将澳门新文学 7李成俊:《香港澳门中国现代文学》,《澳门文学评论选》(上),澳门基金会,1998 年版,第 29 页。8邓骏捷:《澳门的第一首新诗》,《澳门日报镜海》,2015 年 12 月 30 日。的建设起点向前推进了十余年时间。在新文学运动的主战场闹腾得剑拔弩张的新旧文学之争,却在澳门这个本来就波澜不惊的地方显得相安无事,这就是澳门文坛的重要特征,当然也正由于新旧文学之间无须发生激烈冲突,因而新文学的登场也就 不像在新文化中心地带那样富有激情和仪式感,这也是冯秋雪的新文学试验之作未能引人注目的原因。应该说,冯秋雪这样的两栖性创作在澳门绝非一个特例,相当一段时间,对于相当一批文学写作者者来说,游刃于新旧文学之间,穿梭于港澳文坛之间,乃是他们的一种生存常态。
虽然相当长一段时间,至少是从 1950 年代到 1980 年代中期,“澳门还没有出版过一本公开售卖发行的文学杂志”,9然而澳门仍然存在著文学写作和文学交流、文学閲读活动。澳门从来就不缺少认真的写作者和热忱的投稿人。相当一段时间,澳门汉语新文学创作、发表和批评、影响的基本平台是在香港,以致形成了离岸文学现象。凌钝搜集并出版《澳门离岸文学拾遗》,确认这个文集可以让大家 “一窥六七十年代澳门文学作品的面貌”10,可见澳门文学事实上的存在与特定的生息状态。 澳门离岸文学现象仍然体现着澳门文学的范畴,只不过是澳门作家让他们的作品“侨寓”到香港等离岸地区而已。澳门文学作品之所以会“侨寓”到离岸地段,无非是澳门地方狭小,文学发表园地奇缺,文学写作者和文学爱好者不得不另辟蹊径,在香港等其他地方寻求发表的机会与空间。《澳门离岸文学拾遗》的编者这样描述澳门“侨寓”离岸的文学情形:“梯亚(原名程梓翔)创作不少独特新颖的小 9李鹏翥:《澳门文学的过去、现在及将来》,《澳门文学评论选》(上),澳门基金会,1998 年 版,第 32 页。 10凌钝:《澳门离岸文学:代序》,《澳门离岸文学拾遗》,澳门基金会,1994 年版,第 VI 页。说,全部在香港发表。这批小说尚未结集,相信读过的澳门读者不多。李心言(原名李艷芳)在六十年代初期也曾投稿香港的《文艺世纪》。六七十年代积极渡海发表作品的澳门作家还有汪浩瀚(原名汪云峰)、江思扬(原名李江)、韩牧、剑莹、 江映澜(原名周落霞)等人。”11除此之外,他还提到了对澳门文学贡献甚大的陶里,点出了至明、黄洁英、东生、心刚、林逸、彩虹、慧心、楚阳、楚山孤、李思狂、李涤非、锷未残、游静萍、谢草园、雪山草、隐兰、刘思扬、刘照明、郑章源、叶望、林冷雨、舒汶、骆南侨等等。这份名单几乎罗列了当时能够写作的澳门 作者的全体阵容,他们都是在香港的相关文学媒体上发表文章或成长、成熟的澳门 作者,他们用自己的笔墨借助香港的《文艺世纪》、《海洋文艺》、《当代文艺》、《伴侣》等刊物,描画出了实际属于澳门文学的离岸文学景观。
显然,澳门文学作爲一种地域性文学的现象与秩序,虽然聚焦于不同的空域,虽然变换着各种形态,虽然时浓时淡,时起时伏,时冷时热,甚至可能时断时续,但它总是呈现于汉语文学的历史景观之中,向人们提供可以讨论的文学文化现象。理论方面的自觉一般总会比文学现象的发展更显迟滞,澳门文学作爲一个学术概念和文化概念,其形成的历史相对短暂。一般认爲,韩牧在 1984 年 3 月 29 日举行的 “港澳作家座谈会”上提出的“建立‘澳门文学’的形象”的倡议,是“澳门文学”作爲学术概念和文化概念的开始。该座谈会由《澳门日报》、星光书店、三联书店和花城出版社联合举办,作爲“中国当代作家书画展”的开幕式的一项内容。韩牧除了呼吁建立“澳门文学”的形象而外,还提出了出版年度文选、评选文学11凌钝:《澳门离岸文学:代序》,《澳门离岸文学拾遗》,澳门基金会,1994 年版,第 II 页。奖,发展儿童文学等具体措施,认爲这些措施可以尽快抵达建立“澳门文学的形象”的文化目标。12
韩牧的呼吁具有明显的文化意义和学术意义。在文化方面,勇敢地冲破了类似于文化沙漠的说法以及由此形成的文化自卑感,让澳门文学和澳门文化有机会呈现在历史的视域之中,甚至可能呈现于人们目光的聚焦之下,这对于澳门文学的文化建设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事实证明,只要意识到澳门文学建构的可能性和迫切性,澳门文学建设的热忱就可能得到有效的激发。此后,澳门有关方面特别是澳门 相关社团等有意识地实施澳门文学形象的建设工程,取得了相当的成就,果然在南中国海滨建成了相当醒目的澳门文学形象。各种澳门文学的作品选本和评论选本出版得相当活跃,单是韩牧所构想的澳门文学年度选本,就有澳门笔会版和澳门作家协会版两种,而且各自都坚持相当一段时间;澳门笔会和澳门基金会主导的澳门文学奖评选已经成功举办 12 届,影响越来越大。除了儿童文学的倡导未能真正落实并奏效而外,澳门文学的发展已经建立了相当的规模和有序的节奏。特别是由澳门基金会主导、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澳门文学丛书”,计划出版 100 册,现已完成了2 辑 56 种作品的出版任务。这应该视爲澳门文学文化建设的重大举措。在学术方面,“澳门文学形象”的倡导明确地提出了澳门文学概念,使得“澳门文学”以一种特定的意义浮现在历史认知的层面,甚至成爲学术讨论的焦点。其实,一定的 社会板块只要有文学活动,就可能产生一定的文学现象,并且拥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一定社会板块的文学存在不一定通过震撼人心的作品得以体现,其文学运作,哪怕是特定方式意义上的文学运作,文学行爲,也就是汉语翻译的“文学行动”12韩牧:《建立“澳门文学”的形象》,李观鼎主编:《澳门文学评论选》,澳门基金会,1998 年版。 13,都应该视爲一定社会板块的文学,可以以这一社会板块命名这里的文学。澳门是一个特殊的社会、文化板块,它历来就有文学活动和文学行爲,命名澳门文学并确认澳门文学可以说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学术的必然和文化的必然,而这样的必然性由“建立澳门文学的形象”这一相对稳妥的方式提出,充分体现出澳门学者和作家的审慎与低调。
然而,文学话题一般不会引发较大的社会波动和文化震动,其实有时候的审慎与低调反而能激起各种轻率的质疑。这样的质疑有益于围绕澳门文学概念的学术研讨,有益于关于澳门文学理解的深入,虽然这样的质疑本身实际上包含着不少的意气因素,带有各种各样的心态。其中,主张澳门文学概念不成立的学者大有人在,他们往往以周边特别是香港的文学成就及其影响力比照澳门,认爲澳门其实并无文学,甚至认爲澳门就是文学的“沙漠”。这样的观点将文学品格和规格进行高水平定位,认爲称得上文学的创作在澳门并不普遍,因而澳门基本上没有文学。这是一种高规格严要求的学术认知,但也是一种较爲偏激的文学理念。文学既可以指成功的甚至杰出的作品,也可以指一般性的写作结果,同时,所有与文学相关的文化运作和文学行爲皆可以认定为某一区域的文学。从这一意义上说,澳门文学早就存在,是汉语文学世界独特的文学存在。李鹏翥在《苦心孤诣的研究创获——序庄文永的〈澳门文学评论集〉》一文中,对这一种质疑进行了深入的论辩:“澳门有没有文学?澳门是不是‘文化沙漠’?这一类老掉了牙齿的问题”;连香港,也一度遭受过类似的质疑,诸如“香港有没有文学”的问题也曾出现在 1970-1980 年代之13法国 Jacques Derrida 提出的命题,中文翻译为“文学行动”,见《文学行动》,赵兴国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年版。交,14贬责香港是文化沙漠的说法常常不绝于耳。面对这一个老问题,李鹏翥显得很有信心,这信心来自于学术界和文学界的肯定与认同:“早经来过澳门的著名作家陈残云、杜埃、秦牧、吴泰昌和著名学者钱谷融、饶芃子等在文章和讲话中肯定澳门有文学,也并非是‘文化沙漠’”因此对“不少异地的人在不断提出”的质疑大可以置诸不理。
与此同时,李鹏翥代表澳门文学界借此也作出了深刻的自我反思:有人漠视澳门文学存在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澳门作家的作品还不够多,还引不起外地研究者的注意”,另一方面,即便是在澳门的评论家和研究者,对于澳门文学也相对“缺少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介绍”。15
当澳门文学概念和澳门文学形象建设的议论尚未出现的时候,澳门无文学的观点可能会被当成一种常识性的认知遭到忽略,但澳门文学概念出现之后,建构澳门文学形象的呼吁出现之后,澳门无文学的观点往往变得陈旧不堪的老调重弹,甚至成爲故作惊人之语的哗腥〕柚?邸4右欢ǖ奈难П曜汲龇ⅲ?嗣强梢远园拿盼难?岢雠?佬缘囊饧???荽朔袢习拿盼难У拇嬖冢?遣还耸率档男袪懀??矣星饭??F涫担?拿旁缇陀形难В?馐遣徽?氖率担??幌蚪魃鞯睦钆趑阋泊痈鞲霾煌?姆矫媛壑ぐ拿盼难У睦?沸源嬖冢??凇栋拿盼难У墓?ァ⑾衷诩敖?础芬晃闹校??跛估恚?唤舨宦??欣碛芯荩??娑赖降夭?隽税拿盼难У睦?肥荡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UFO中文网

GMT+8, 2024-11-23 15: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