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76|回复: 0

易中天——刘邦崛起之谜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3-2-11 15: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统一王朝。由于秦王朝的历史过于短暂,它实际上是“第一帝国”,它给我们的民族文化和心理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而它的创立者和缔造者却不过是个平民。汉高祖刘邦以一介布衣提三尺宝剑崛起于乱世,南征北战,东伐西讨,席卷天下。其间艰苦卓绝难以尽说,其中成败得失耐人寻味。尤其是刘邦生性喜欢酒和女人,从小被父亲称做“无赖”,这样的人却能够成为叱咤风云的开国皇帝,实在太有传奇性了。
  
  ****************
  
  说到汉代风云人物不能不说刘邦,因为刘邦是汉代风云人物的一号人物,No.1。刘邦是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史称汉高祖,也叫汉高帝,或者也叫高皇帝。那么这些称呼是怎么回事呢?这就牵涉到皇帝的名号制度,我稍微做一下解释。皇帝的名号主要有四种:谥号、庙号、年号和陵号。陵号就是皇帝死了以后埋葬的那个陵寝,比如说长陵、茂陵。但是用陵号称呼皇帝非常少,比较常见的是前三种,比方说年号,我们说明代的万历皇帝、嘉靖皇帝,清代的康熙皇帝、雍正皇帝,都是用年号来称呼的。而历史上最早使用的是谥号,谥号是什么呢?谥号就是一个人死了以后,给他一个最后的总的评价。刘邦得到的谥号就是“高”,所以称之为高皇帝,也称为汉高帝。而在汉代的时候,如果一个皇帝贡献特别大,除了谥号以外,还要给他上一个庙号。庙号是什么呢?庙号就是他死了以后他的神主、牌位供奉在太庙里面的那个牌号,刘邦得到的庙号也是“高”,叫做高祖。在汉代的时候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有庙号。汉代皇帝使用的主要是谥号,其次为庙号。西汉十一帝人人都有谥号,但有庙号的却只有五人,即高皇帝刘邦,庙号高祖;文皇帝刘恒,庙号太宗;武皇帝刘彻,庙号世宗;宣皇帝刘询,庙号中宗;元皇帝刘爽(音是),庙号高宗。可见,庙号要高于谥号;庙号当中,祖又高于宗。刘邦是祖而且是高祖,是最高的一个等级,所以刘邦是在汉代得到后世最高评价的一个皇帝。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英豪纷纷起兵抗秦。刘邦四十八岁起兵,五十六岁便成为了西汉王朝的开国皇帝,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虽然后世对刘邦的出身做了诸多的神化,比如说刘邦是真龙出世,腿上有七十二个神奇黑痣等等,但这些后人的添油加醋并不能掩盖他的平民出身。根据《史记》记载,刘邦在当皇帝之前没有名字,也没有读过书,只喜欢酒和女人,经常被父亲称做“无赖”。而刘邦这样一个地方小混混,怎么会在短短的八年时间里成为一位叱咤风云的开国皇帝的呢?
  
  那么我们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刘邦他想过当皇帝吗?结论是没有,刘邦此前从来就没有想到过自己会当皇帝,他也不会当皇帝。汉五年二月,刘邦即皇帝位。他即位的地方在定陶,定陶就是现在的山东省定陶县,这是个风水宝地,传说尧帝当年居住在这个地方。刘邦在定陶即皇帝位,后来定都定在长安,他的丞相萧何就在长安为他营建宫殿,即未央宫。刘邦在外面打仗,从战场上回来,到长安一看,发现萧何营造的未央宫宏伟阔大、华丽无比,刘邦非常生气,对萧何说,天下大乱,至今没有安定,民不聊生,烽火连天,你为什么给我造这么华丽奢侈的一个宫殿?太不像话了!这说明刘邦这个人在刚当皇帝的时候确实还保留着他的平民意识,这还是很不错的,在今天看来是很廉洁的。萧何回答说,天子四海为家——天子的家是什么呢?是天下,天子以天下为家,他的宫殿如果不宏伟壮丽就不足以表示他的权威。刘邦说,原来是这样。这才接受了这个宫殿。
  
  未央宫建成以后,群臣都来朝贺,糟糕的是这些功臣们在未央宫里面一开会就喝酒,一喝酒就喝醉,一喝醉就争谁的功劳大,一吵起来就拔剑往柱子上砍……刘邦说,这也太不像话了!怎么能这样?这怎么得了?这个时候就来了一个叫叔孙通的人。叔孙通是一个儒生,攻读儒家经典的,很早就追随刘邦打天下,他就向刘邦提出来说,解决(朝廷场面混乱)这个问题的惟一办法是制订礼仪,臣愿意带着自己的学生给陛下策划一套礼仪方案。刘邦说,礼仪这个东西很难吧,你要知道我们可都是大老粗。叔孙通说,礼仪这个东西不难。礼仪是什么呢?礼仪就是人情的一种规范化、程式化和仪式化,它本质上就是人之常情,何况礼仪是可繁可简的。我们可以把历代的礼仪拿来综合一下,改革一下,弄一个可操作的方案出来。刘邦说,那你就试试。于是叔孙通就带着自己的一帮学生制订了一套礼仪,演习了一个月,然后请刘邦过来观赏。刘邦一看,这个还真简单,我们这些大老粗也能学会,就这样吧。礼仪制订好了。
  
  到了汉七年,长乐宫又建成了。这一次就不能像上次未央宫建成那个时候那样乱七八糟的,要求大家按照礼仪朝贺,具体的礼仪有什么呢?首先有司仪官喊“趋”,“趋”是什么意思呢?“趋”就是小步快跑、小步快走。类似的动作大家可以看什么?去看日本电视连续剧,日本女人穿着和服背后背一个包那样走,那个就叫做“趋”。司仪官喊“趋”,所有的官员都拿着笏走过来。然后是“列”,就是武将一排,文官一排,列好。这个时候皇帝坐上御辇被缓缓地推进来,坐在当中。司仪官又喊“跪”,大家跪下来。司仪官又喊“拜”,大家拜下去。然后这个时候才安排上酒,每人手上一杯酒。司仪官又喊“寿”——寿就是祝贺的意思。第一列诸侯王这个等级的先出列,拿着酒杯,跪下来,然后司仪官喊“寿”,大家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司仪官喊“饮”,大家就把这个酒喝下去。司仪官喊“退”,大家就都退回去。然后轮到文官出列,再跪、再拜、再寿、再退。再然后两千石出列,如何如何;六百石出列,整整齐齐……于是刘邦看到这个场面很高兴,说,哎呀我的妈呀,今天我才知道,原来当皇帝这么过瘾——吾今日乃知皇帝之贵也。可见什么呢?可见他先前是不知道的,根本就不知道皇帝是怎么回事。
  
  刘邦早年做梦都不会想到自己会成为皇帝,能够拥有无上的权力,以四海为家。因为他小时候的境遇与皇帝的身份有着天壤之别。除了出身低微之外,刘邦从小就不读书,总是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直到刘邦遇到了对其一生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两个人。
  
  刘邦既然没想过要当皇帝,也不会当,那他为什么会成功?他是怎样崛起的?
  
  刘邦确实没有想过当皇帝,因为刘邦的出身是平民,他的父亲、母亲和他自己当年是连名字都没有的。史书上怎么介绍刘邦的父母呢?是“父日太公,母日刘媪”。太公什么意思?大叔。媪是什么意思?大妈。就是说刘邦的父亲称谓叫刘大叔,刘邦的母亲称谓叫刘大妈,可见这两位都是无名之辈。刘邦又叫什么呢?刘邦小字季,即位易名邦——他原来的小名叫刘季,一年四季的季,当了皇帝以后改了个名字叫刘邦。可见当皇帝之前他是没有名字的,只有一个小名叫刘季。这个刘季也不是什么名字,季是古人的排行,古人兄弟排行叫伯、仲、叔、季。刘邦的大哥叫刘伯,二哥叫刘仲,没听说刘邦有三哥,书上没有,没发现有叫刘叔的,他自己叫刘季,也就是说他们哥儿几个分别叫刘大、刘二、刘三、刘四,所以刘季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刘小”,相当于没有名字,平民一个。
  
  刘邦就是这么一个出身的人,这样一个人大概小时候他爸——就是刘大叔——也不怎么把他当儿子待,一天到晚骂他是无赖,不如他哥刘仲会干活、会挣钱、会置家当,所以对他的教育也很放纵。此人从小是不读书的,和他一样不读书的还有他后来的对手项羽,“刘项原来不读书”,他俩都是不读书的,不读书他干什么呢?他是游手好闲、吃喝嫖赌,就连本朝太史公司马迁——司马迁是汉代的太史公,是国家的史官——给本朝开国皇帝做传也用了四个字:好酒及色。刘邦喜欢什么呢?他喜欢酒肉,喜欢女人,他是这样一个人。
  
  那么长大了以后,他也谋了一个差事,就是亭长。我们知道秦代的制度是十里为亭,十亭为乡,那么亭长就是比村长高半级、比乡长低半级的低级吏员,还是试用的。那么这个时候就发生了两件事情,这是对刘邦将来一生很有影响的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就是刘邦见到了秦始皇,因为他现在是一个低级吏员,有出差的机会,他出差的时候见到秦始皇,发表了一个感慨大丈夫当如是也——大丈夫要像秦始皇那样,那才活得像个人样。这是他有了这么一个念头。第二件事情就是刘邦娶了一个妻子,娶的是后来的吕后。这个事情是怎么样的呢?当时刘邦所在的那个县叫沛县,现在在江苏省北部,是苏北地区。吕后的父亲吕公和沛县县令关系很好,他常到沛县县令家做客。沛县县令来了贵客就要大摆酒宴,负责主持这个仪式的是县政府的秘书长萧何,萧何就做一个规定:交红包以一千钱为界限,红包一千以上坐在堂上,红包一千以下的坐堂下。刘邦是一分钱没有的,他跑到县令门口说,我送红包一万。交了一万钱红包是该坐大堂上的,刘邦一分钱没交也坐在大堂上,然后高谈阔论,嘻笑怒骂,旁若无人。吕公一看,这个人好像是非同寻常,就说,刘季,你喝完酒留下,有事和你商量。喝完酒以后,吕公跟刘季谈话,说,我呢,有一个女儿还没有嫁人,我愿意把她嫁给你。这个吕公的太太听说后不愿意了,你看我们的女儿宝贝得不得了,挑了又挑,拣了又拣;你看沛县的县令跟你关系那么好,他来求婚你都不答应,你怎么答应把女儿嫁给一个刘小呢?吕公说,你不知道,刘季这个人将来了不得。
     
  
        
  
  发生了这么两件事情,对刘邦将来是最有影响的。但是如果仅此而已,那么我们可以推测,刘邦也就是娶了吕公的女儿,稳稳地当一个泗水亭长,了此一生。但是,这是一个历史上注定要塑造英雄,时势造英雄的时代。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大泽乡在哪里呢?在现在的安徽省宿州县西南。陈胜、吴广起义以后,星星之火,立即燎原,各地痛恨秦王朝残暴统治的人民纷纷揭竿而起。刘邦所在的沛县也是这样,人民一下子起来了,把沛县的县令给杀了,起义了。大家起义以后要推举一位领袖啊,这个时候大家都说,让刘季来,我们应该让刘季当领袖。刘邦当然是推辞了,他怎么说呢?他说:“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一败涂地。吾非敢自爱,恐能薄,不能完父兄子弟。此大事,愿更相推择可者。”就是说现在我们天下已经大乱了,到处都在揭竿而起,如果我们这个领导人选得不得当的话会一败涂地。我刘季不是不愿意出来为大家做事,而是我能力太差,怕不能保全家乡的父老乡亲啊!
  
  那么这个时候沛县的形势是不是非刘季当头不可呢?不是。因为这时候当地还有两个能人,一个是萧何,一个是曹参。萧何和曹参当时都是县政府的一级官员。刘季当时只是一个亭长,这个亭长最后还是失职的。但是萧何和曹参都是文化人。文化人是不敢造反的,萧何和曹参说,我们都拖家带口的,都有一些产业,挑头造反弄不好那是灭族的罪。刘季,反正是一个混小子、愣头青,出了事他担着。于是一看到刘邦推辞,大家都说,不不,我们都觉得非你刘季不可。看看所有的人都不敢挑头,刘邦说了,好,大家既然推举我,我就来挑头!因为刘邦是沛县的领袖,所以他自封为沛公。由此我们得出了刘邦崛起原因的第一个结论,就是刘邦出身虽差,但运气好。
  
  刘邦除了有运气之外,更重要的是他敢担当。如果说萧何、曹参二人不敢带头谋反是因为考虑个人得失的话,刘邦的这次挑头则体现了他敢作敢为的气魄—一刘邦靠自己的赤诚终于走出了他崛起的第一步。后来他又投奔反秦起义军的重要首领项梁,与项梁的侄子项羽并肩作战。这为刘邦的崛起提供了一个更大的历史舞台。
  
  在反秦斗争进入一个关键时刻后,项梁的队伍里来了一个重要人物,这个人的名字叫范增。范增当时已经七十岁了,但是这个人饱读诗书,一肚子的奇计,却一直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他看准了项梁这支队伍,然后投奔项梁,给项梁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主意。当时的情况是最先在大泽乡起义的陈胜已经死了,陈胜、吴广的起义也就失败了。范增给项梁分析了陈胜失败的原因。范增说陈胜的败是有原因的,也是当然的。为什么呢?因为他放弃了“楚”这个旗号,我们知道陈胜起义后称王时,他的国号是“张楚”,“张楚”什么意思呢?是张大楚国的意思。范增说,陈胜虽然打出张楚的旗号作为一个号召,但是他还是犯了一个错误,陈胜他没有立楚王的后人为王而是自己做了王,这是不对的。为什么呢?范增接着说,秦灭六国,楚最无罪,就是秦灭六国中楚国是最冤枉的,被灭得最冤的,所以楚人对于秦王朝也是最不服气的。
  
  这里我们略作交代,我们知道在秦灭六国之前所谓战国时代主要有七个国家,这七个国家最强大的是哪几个呢?有三个国家:一个是齐国,一个是秦国,一个是楚园。齐国是那时资格最老的一个封国,是西周初年周武王封的国家,是有名的超级大国。秦和楚都是后起之秀,而这两个后起之秀发展得非常快。楚人在当时号称“荆蛮”,就是说楚人是有一种蛮劲的——我就是楚人,你看我身上有蛮劲,就是我们湖南有一句话叫“霸蛮”,又霸又蛮。又霸又蛮是什么?这个事情,大家都说做不成,我非要去做,这是湖南人的性格、湖南人的精神,这就是楚人的一种精神。楚人他最不服气的是周王朝,现在湖北人还有一个口头禅,叫“不服周”,就是不服气。他不叫“不服气”,叫“不服周”。不服周,老子就是不服周,所以楚人他就自强不息,拼命地扩张。当时楚王有一个家族的传统是:七年不出兵就是奇耻大辱,是经常发动战争的,最后成为南方之强。在楚人看来,统一中国的应该是我们楚人,而不是秦老西。所以楚人流传一句话: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哪怕我楚国只剩下三户人家,我也要把你秦国灭了,非灭你不可!
  
  范增就说,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您(项梁)又在原来楚国的地方发动这样一个起义,您就应该请一位楚王的后代来做领袖。陈胜没有这样做,所以他必然失败,因此请项梁您这样做。项梁说,这个建议有道理。因为这样的造反起义,确实需要有一种精神上的、舆论上的号召和支持。于是就到处去找,看有没有楚王的后代,七找八找找到一个放羊娃,这个放羊娃的名字叫做“心”,就是这个心,据说是楚怀王的孙子。这个好,为什么?楚怀王当年到秦国以后被秦国扣留下来,是死在秦国的,楚人都很怀念他。现在把他孙子给找出来了,所以立他为楚王,还叫怀王,作为起义军联盟名义上的领袖。
  
  后来,楚怀王与各路诸侯商定从安徽省的盱眙共同出兵灭秦,命令项羽北上救赵,派刘邦西进关中,并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
  
  这种安排不明摆着就是偏向刘邦吗?为什么会这样?这里面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当时讨论这个战略决策的时候,说我们现在要打秦国,谁愿意去啊?很多诸侯都不愿意去。因为秦国当时依然非常强大,谁都不愿意去打头阵。打头阵是做炮灰,会打仗的人都知道,两军交战,冲锋过去,第一排死掉了,后面的人过去拔旗子,摘取胜利的果实,所以大家都不愿意去打头阵。只有两个人愿意去,一个是刘邦,一个是项羽。这是第一个原因。那么在刘邦和项羽之间为什么要选择刘邦呢?是因为大家都有一个意见,觉得项羽这个人太残暴了,尽管他打仗是很能打,但是他每打到一个地方,每打下一座城池以后就要屠城——项羽是不管你投降还是没投降,他打进去以后都要把一城的人全杀光,然后把投降的俘虏全部活埋。项羽一路进军都是烧杀掠抢、奸淫妇女,他的军纪实在是太恶劣了。大家说还是要有一个厚道人去打秦国,这样秦地的军民就不会顽抗到底,一想来一个厚道人,可能还对他们有一些什么好处,可能就会投降,这样就比较容易打下来。所以大家商定不让项羽去打秦,而让刘邦去打。由此我们得出刘邦能够崛起的第二个原因,就是实力虽弱但胆子大。
  
  出身低微的刘邦是天不怕、地不怕,靠着胆子大获得了担当重任的机会。受命后的刘邦带领着大概只有几千人的军队,进攻关中地区。可是,刘邦不会不知道,在其西进的路途上秦朝有几十万的重兵把守,而且秦军是以逸待劳。正当刘邦在西进的过程中一筹莫展的时候,他在一个关键的地方遇到了一个关键的人,这个人可以说是帮助刘邦日后建功立业的贵人。
  
  这个人叫做郦食其。郦食其是陈留高阳人,陈留在哪里呢?就是现在河南省的陈留县,当时郦食其已经六十岁,身高八尺,非常狂妄,谁都不放在眼里,一整县的人都称他为“狂生”,但是他是一个有计谋的人,他一直在关注国家形势的变化。当时起义军一拨一拨从陈留经过——陈留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义军今天这一拨来了明天那一拨来了——郦食其经过观察发现这些将领都不行,惟独对刘邦情有独钟,他觉得刘邦这个人能成大事。郦食其见刘邦的故事有两个版本,这两个版本都记载在司马迁的《史记》上。
  
  故事的第一个版本是这样的——
  
  当刘邦来到陈留的时候,郦食其就去找刘邦军队里边的一个下级军官,这个人跟郦食其原先认识。郦食其就说,我要投靠刘邦,请你帮我说一说。你怎么说呢?你就人都说他是个狂生,而他并不认为自己是个狂生。你就这么说。那个下级军官说,不行,我不能去给你说。你不知道,我们沛公最瞧不起的、最讨厌的、最痛恨的就是你们这些读书人,但凡有读书人来求见他,他就要想办法侮辱这些读书人。当时儒生也是戴冠的,儒生的冠是一个像斗一样的东西。那个下级军官说,这些儒生一进来,我们沛公就把他头上斗一样的冠拿下来往里面撒尿……他最瞧不起读书人,我不能这样说,如果我说你是儒生的话,他肯定不会见你。郦食其说,不管这些,你就这么去说。这个人就如实对刘邦说了,刘邦还果然就召见了他。召见的时候刘邦在干什么?他坐在床上,伸开两条腿,让两个女孩子一边一个在给他洗脚——估计做点足底按摩什么的,就跟现在足浴一样,我估计是这样——反正刘邦是大大咧咧的。郦食其是昂然而入,长揖不拜——按规矩郦食其应该是跪下来要拜的,但是他不拜,作了个长揖,说,沛公,你是想帮助暴秦的吧?刘邦说,竖儒一竖儒是个骂人的话,竖是奴才——你是个奴才书呆子乱讲话,我是打秦国的,我怎么会是帮秦国的呢?郦食其说,那就不对了,如果你是想灭秦的,想夺得天下的,那你怎么能用这种态度对待我老人家?刘邦说,对不起,让两个足底按摩的小妹走开,然后把衣服穿起来,把鞋子穿起来,一本正经地说,郦先生请坐。这个是郦食其见刘邦的第一个版本。
     
  
        
  
  郦食其见刘邦还有第二个版本,这个版本是什么样的呢?
  
  这个版本是这样说的,说是没有人介绍,郦食其自己拿了一个名片——古时候也有名片,叫名刺,叫谒——他交给看门的,说是陈留贱民郦食其求见沛公,要跟沛公谈一谈天下大事。门房就拿着郦食其的名片向刘邦报告,刘邦也还是在洗脚——洗脚的情节两个版本还是一样的——问,来了个什么人啊?门房说,好像是个读书人,穿着读书人的衣服,戴着读书人的帽子……刘邦一听就不乐意了,去去去!我现在考虑的是天下的大事,哪有时间跟什么读书人谈什么学问?不见!门房又拿着名片回来说,我们主公说了,他现在正在考虑天下大事,不见读书人。“啪”,郦食其把剑拔出来,说,回去,重新说!什么读书人,谁是读书人?你说有一个高阳酒徒求见沛公。我们知道现在有一个成语叫高阳酒徒,就是最能喝酒的人,这个人就是郦食其。他这么一吼,把门房吓得名片都掉到地上了,赶快一把捡起来,说,好,我去通……通报。回头报告,主公,门外有一个酒徒求见。刘邦说,酒徒吗?很能喝酒吗?进来进来。读书人不见,酒鬼要见。这样郦食其才进去见刘邦,也是长揖不拜,然后两人有一番谈话。
  
  郦食其说,我听门房说主公现在都在考虑困家大事、天下大事,没时间见读书人,是这样吗?我看您要是不见读书人的话,您是得不到天下的。您想一想看,您的智力比得上我吗?您的勇敢比得上我吗?您都比不上,您的智力和勇敢都比不上我,怎么还不肯见我?刘邦说,是吗?对不起对不起。去去去,不洗脚了。请坐,请坐。好玩吧?那个时候的事情真好玩。一个去求职的人居然就可以说你智力也不如我,勇敢也不如我。你说我们现在年轻人到一家公司去,能跟总经理董事长说:你智力也不如我,你勇敢也不如我吗?那个时候就那么好玩儿。郦食其这么一说,刘邦还马上就尊敬起他来了,请他坐下,然后谈。这其实也是刘邦崛起的第三个原因,那就是毛病虽多但改得快。
  
  刘邦不喜欢读书人,经常羞辱读书人。但是在接待郦食其的过程中,刘邦表现出了其有错必改的特点。然而作为一个带兵打仗的将领,有错必改还是不够的,他需要做最后的决策。那么,当刘邦进行决策时,他又表现出了怎样的特点呢?
  
  郦食其和刘邦见面以后,刘邦一看这是一个人才,不是书呆子——刘邦不愿意见读书人是因为读书人当中书呆子太多了,一来就讲,从三皇后五帝开始,他能讲半个小时一口气不歇,要有兴致的话能讲三个小时却不得要领,什么问题不解决。刘邦一看郦食其是个解决问题的人,他非常高兴,就请郦食吃饭,吃完饭以后刘邦问,先生有什么计策教我吗?郦食其说,主公打算下一步怎么办?刘邦说,我是奉了怀王的命令西进攻秦,我当然是要继续西进了。郦食其说,不行,你看看你的人马,散兵游勇的乌合之众,不足万人;就你这么一支队伍居然就想和强秦叫板,那不是羊入虎口吗?刘邦说,那你说应该怎么办呢?郦食其说,止陈留。什么叫止陈留?就是你把陈留拿下来,陈留这个地方历来是天下要冲,是兵家必争之地,粮草极其丰厚。如果能够把陈留拿下来的话,你的军队会扩充,你的粮草会补充,然后你在这儿住一段时间,养精蓄锐,然后你再去攻秦。刘邦说,陈留这地方我怎么把它拿下来?郦食其说,主公不要急,陈留县县令是我的朋友,我去劝降他。刘邦说,好吧,你去劝降吧。
  
  郦食其就进了陈留县县城,找到陈留县县令劝降。县令说,不行,秦法是很苛刻的,我要是背叛朝廷,就是灭族的罪,这个事情我不能干,郦先生你不要再说了。今天晚上你在这儿住一宿,明天你回去该干啥就干啥。郦食其晚上就住在陈留县,半夜起来杀了陈留县县令,然后拎着陈留县县令的头,翻出陈留县县城,跑到刘邦军中。
  
  第二天,刘邦军队开向陈留县,然后用一个竹篙把陈留县县令的脑袋挑起来,大声地说,你们看,你们县令的首级在此,你们还不投降吗?陈留县的人一看马上便投降了。刘邦轻而易举地拿下了陈留,为他进一步走向胜利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这也就是刘邦崛起的第四个原因:水平虽差但悟性高。
  
  对于刘邦这一点,张良是深有体会的。我们知道,张良这个人也是一肚子计策,是一个满腹经纶的人,他也辅佐过很多人。张良辅佐过项羽,辅佐过韩王成,经常和他们在一起讨论天下大事,这件事情应该怎么样做,那件事情应该怎么样做。但是,张良说的话别人都听不懂,惟独刘邦一听就懂,所以说刘邦这个人的悟性是非常非常好的,也就是说他有这方面的天赋。其实不管你做什么,做学问也好、做生意也好、做官也好,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悟性,没有悟性的人是什么都做不好的。刘邦虽然没有文化,粗鲁,动不动就骂人,但是他的悟性非常之好,反应非常之快。他确实是一个非常具有领导天分的人。
  
  那么,刘邦得到了郦食其的辅助之后,拿下陈留,很顺利地向西进军,很快就进入了关中。其间赵高谋杀了秦二世,立子婴为帝。这个时候,整个秦王朝已经是遍地烽火,诸侯并起。子婴不敢称帝,改称秦王.很快就向刘邦投降。于是,刘邦终于成为了第一个进入关中的人。按照当时楚怀王和诸侯的约定,刘邦应该是王,至少刘邦应该来当秦王,对不对?但是没有。刘邦在反秦斗争中立下的头等大功,不但没有使刘邦成为秦王,而且还差一点让他掉了脑袋。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当刘邦遇到这样一个政治风险的时候,他是如何脱险的呢?他脱险以后又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胜利的呢?请看下集《汉代风云人物·刘邦胜利之谜》。
  
  易中天《汉代风云人物》——第十讲刘邦胜利之谜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各地英雄豪杰群起响应。出身平民的刘邦顺应历史潮流,加入到推翻暴秦的行列中。刘邦的实力虽然不强,但由于他敢于斗争,善于学习,很快就在群雄之中崛起,他率领的部队也成为反秦联军中的一支劲旅。公元前207年,刘邦进军关中,秦王子婴投降,泰王朝灭亡。然而,建立了这一旷世功勋的刘邦,却差一点因此招致杀身之祸。那么,刘邦是怎样脱险的?他又是怎样化险为夷、走向胜利的?
  
  ******************
  
  秦二世三年十月,刘邦破成阳,驻军霸上。霸上在哪里呢?在现在西安市长安区的白鹿原。陕西有个作家叫陈忠实,他写过一本书《白鹿原》,故事发生地就是刘邦当年驻军的霸上。当刘邦的军队来到的时候,秦王子婴穿着白色孝服,脖子上挂了一块丝巾表示要自杀,跪在路旁向刘邦投降。这样刘邦取得了灭秦斗争中的重大胜利。
  
  胜利对刘邦是一个考验,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们在上一集已经交代过了,刘邦这个人的特点是“好酒及色”,他是喜欢酒肉和女人的。我们可以想像一下,秦皇宫里面有多少酒?有多少肉?有多少女人?一个从边远地方来的这么个乡巴佬进了秦始皇、秦二世的皇宫看见那么多的酒、那么多的肉、那么多的美女,他会怎么样?刘邦的反应也是正常人的反应:今晚就住这儿了。
  
  但是,刘邦手下的将领樊哙劝他不要住,说,这个地方不是咱们住的,咱住不得,我们还是住军营吧。刘邦说,那不行,早年我就说“大丈夫当如是也”,好容易我有了今天,我今晚不住这儿?不行,我要住这儿!樊哙劝他,刘邦不听。这时候张良又来劝他,张良说,沛公,您不要住在这里,过去这是谁住的地方?这是暴秦的君主住的地方,难道您想成为第二个暴秦吗?樊哙的话虽然说得不中听,但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我们还是退出秦宫,还军霸上吧,我们还是住到白鹿原去吧。这一次张良的劝说刘邦听了。
  
  刘邦这个人是很会做人的,他这个思想转了弯以后,就表现得非常大度。刘邦不但不住在秦皇宫了,他还做了三件事情:第一件是不杀子婴。秦王子婴投降了以后就成了刘邦的俘虏,手下的将领都说要把他杀了,这不就是秦始皇的孽种吗?还不杀他吗?刘邦说,不要杀他,人家已经投降了,我们为什么还要杀人家呢?这是不吉祥的,所以不要杀他。
  
  第二件事情就是约法三章。刘邦把秦国的父老召集起来,说,天下苦秦久矣,就是大家受秦王朝残暴统治已经很苦很苦了,我知道秦朝的统治是靠苛法,很苛的法,苛到什么程度呢?“诽谤者诛,偶语者弃市。”什么意思呢?意思是如果谁诽谤朝廷诽谤皇帝,就要灭族;哪怕你没有诽谤,你两个人在街上交头接耳,也是要杀头的。刘邦接着说,我知道秦地的人民已经忍无可忍了,今天我刘邦来了,我跟你们约法三章,哪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如果杀了人,那你要偿命;如果你是伤了人家,或者是你偷了人家的东西,根据你罪行的情况轻重予以量刑。就这三条——杀人、伤人、盗,只有这三条我们治罪,其他的我们不管。这个就叫做“约法三章”,“约法三章”这个成语也是从这儿出来的。
     
  
        
  
  第三件事情是刘邦不受犒赏。“约法三章”后,原来秦王朝统治下的老百姓非常高兴,上天派来了刘邦这么一个宽厚仁慈的人,于是就牵着牛、羊、猪、酒,就要劳军。刘邦说,谢谢,谢谢,谢谢各位父老乡亲,我们有军粮;大家生活也不容易,苦日子过了很长时间了,我刘邦率军怎么好意思来骚扰大家呢?大家千万不要害怕,我不是来征服你们的,我是来解放你们的。这一下子,可以想像得出,秦这个地方的人民群众是如何地欢欣雀跃,大家都希望刘邦能够留下来做秦王,就怕刘邦不肯留下来做秦王,或者不能留下来做秦王,刘邦是大得人心。从这个例子里面,我们可以看出来刘邦能够一步一步走向胜利,最终夺取全国政权的第一个原因,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刘邦头脑清醒,肯虚心纳谏。
  
  但是,与此同时,刘邦也犯了一个错误。刘邦也不是个从不犯错误的人,他也是会犯错误的。刘邦做了一个错误的决策。当时有一个不知名的谋士向刘邦提出一个建议:您现在应该派兵把守函谷关,因为函谷关是从中原地区进军秦地的必经之路。您如果把函谷关把守起来,秦这块地方就是你的了。刘邦一想这个建议有道理,马上派了一支军队把守函谷关。
  
  而我们知道项羽这个时候在北边打仗,等把北边战局平定下来了,项羽就带着自己的军队浩浩荡荡地也往关中地区开过来了,开到函谷关的时候,刘邦的军队把函谷关守起来了,不让进。项羽哪能受这个?马上下命令给英布,给我把函谷关攻下来。刘邦的军队是打不过项羽的,项羽一打,就把函谷关打开了,项羽的军队开到了鸿门。
  
  这个情况对刘邦来说就很不利了。正当这个时候,刘邦的队伍内部出了一个叛徒,有一个官职叫做左司马、名字叫做曹无伤的人出卖刘邦。左司马是个什么官呢?司马就是军中的法官。实际上我们读《史记》知道,《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的这个姓就是来自官职,司马家族本来是做军中法官的,不是做史官的。这个曹无伤就跑去报告项羽,说,这个刘邦很坏的,野心很大的,他到秦王宫里去把金银财宝都运走了,他还要在关中称王。项羽一听,勃然大怒,马上下命令说,明天早上让我们所有的将士饱餐一顿,给我把刘邦灭了。
  
  当时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呢?项羽兵力四十万,号称一百万;刘邦兵力十万,号称二十万。如果刘邦和项羽打仗的话,那叫“以卵击石”,刘邦根本就不是对手,可以说此刻的刘邦是危在旦夕。幸亏这个时候项羽的队伍里面也出来一个向敌方通风报信的,此人是谁呢?项羽的叔叔项伯。项伯和张良是好朋友,他知道张良现在在刘邦的军队里,明天项羽的大军出动,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城门失火也得殃及池鱼。一旦大军开将过去,张良很可能也就死于混战。所以,项伯连夜从鸿门到霸上去给张良通风报信——当时鸿门离霸上是四十里路。项伯把这个情况告诉张良以后,张良说,让我想一想。项伯说,你不要想了,你走吧,你何必和刘邦同归于尽呢?赶快跟我走!张良说,不行,我本来是韩王的人,是韩王让我到这里来帮助沛公的,现在我要是这么小辞而别,这是不仗义的,我得跟沛公说一声。于是张良马上去见刘邦,向他报告有这样的情况。刘邦问:“为之奈何”,这可怎么办?张良说,请您想一想,您打得过项羽吗?司马迁在《史记》里写道:“沛公默然。”刘邦沉默了好半天才说:“固不如也”,实在是打不过,“且为之奈何”?那怎么办呢?张良说,现在只有一个办法,请项伯说情。刘邦说,好。
  
  于是,张良就把项伯请进来了。刘邦见面就说,项伯老哥,你看这个事是这样的,这个项将军恐怕是误会我了,这个,我怎么敢背叛项将军呢?我派兵在函谷关把守,那是防强盗的,我怎么会是防着项将军的呢?你帮我说说,帮我说说。项伯答应了,好吧,我就帮你说说吧。于是项伯又连夜回到项羽军中,如此这番地说了一遍,然后说,贤侄啊,这个刘邦,你最好不要杀他。人家是功臣,眼下秦刚刚被我们灭掉,你就杀功臣,这讲不过去嘛。项羽听这话也就答应了。
  
  到了第二天早晨,刘邦就带着张良、樊哙这些人从霸上到了鸿门去拜见项羽。刘邦是这么说的:将军啊,当初臣和将军一起在怀王手下当差,接受怀王的命令出击,将军战河北,臣战城南,臣也没有想到,怎么一不小心我就先来了,实在不好意思。不过也好,我不就是很荣幸地又见到将军了吗?刘邦这是装孙子。
  
  这个项羽是个缺心眼的,大家知道吗?一看刘邦装孙子,他就得意了,哎呀,你看看,这个事情本来也是个误会,这都是你手下的那个左司马,那个叫曹无伤的人捣鬼,他这么说,要不我怎么会这样呢?缺心眼吧,项羽一不小心把自己的线人给卖了,所以刘邦从鸿门脱身以后,回到军中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曹无伤杀了——“立诛杀曹无伤”,那还不杀他?
  
  接下来的故事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鸿门宴了,刘邦最后从鸿门脱身回去了。从这个例子我们就看出来刘邦能够一步一步走向胜利,最终夺取全国政权的第二个原因,简单地说就是镇定机智、转危为安。
  
  那么刘邦与项羽和解以后,天下的形势大致上也就定下来了,秦是已经被灭掉了,所以史书上从这一年开始重新纪元,称之为汉元年。这里要解释一下,秦的历法是以十月为首,就是它不是以元月份为一年的第一个月,它是以十月份为第一年的第一个月。那么汉元年还依旧使用秦代的历法,也是以十月为岁首的,所以汉元年十月是这一年的第一个月。
  
  天下定下来以后,项羽就开始分封诸侯,这个时候各路诸侯基本上都有自己的一块地盘。项羽封王,一下子封了十八个王。在这个封王过程中,项羽表现得很不公平,和他关系好的他就封个大点的地方,和他关系差的他就封个小点的地方,他不喜欢的人甚至不封,然后项羽自封什么呢?是西楚霸
  
  王,楚霸王就是从这儿来的。项羽自称是西楚霸王,分封其他的这个王那个王,什么齐王、秦王的,给刘邦封了个什么呢?汉王,“汉”这个称呼也就是从这儿开始的。
  
  为什么项羽封刘邦做汉王呢?这是范增给出的主意。范增总觉得刘邦是最危险的对手,所以他就跟项羽说,你把他封到汉中去。汉国的国都叫做南郑,在什么地方?就在现在陕西省的汉中市,汉中市旁边有块地方就叫南郑。先把刘邦封到那个地方,然后把关中——原来秦这个地方一分为三——分给了三个从秦朝投降过来的将领,一次封了三个王,因此这个地方从此叫做“三秦”。
  
  为什么这样封呢?就是要让这三个从秦王朝投降过来的王堵住刘邦的路,不让刘邦反扑,就是要把刘邦软禁在汉中这个地方。而且,要知道刘邦的军队都是楚人,把他及他的军队弄到那个地方去长期扎着,他们怎么能安心呢?所以这样安排对刘邦是很不公平的,刘邦也是一肚子气。但是,刘邦很清楚,现在不是自己和项羽叫板较劲的时候,所以他强咽下自己的泪水,吞下了这颗苦果,叫做“打落牙齿往肚子里面咽”。
  
  到了汉元年的四月,各诸侯王都回到了自己的封地,叫做“之国”。之乎者也的“之”,“之”就是去的意思,大家到自己的封国去,刘邦也往汉中走。这时候,张良就来向刘邦告别,说,我本是韩王的人,我现在还要回到韩王的身边去。临走前我有一个建议,您呀,最好烧掉栈道。栈道是怎么回事?给大家看一个图,这块地方就是汉中,这块地方就是南郑,这个地方是咸阳,从咸阳到汉中那个路是不好走的,很多地方要在山上凌空用木头等材料修一条路,这个叫栈道。张良说,你把这个栈道烧了,让项羽放心,表示你非常高兴、乐意、满足地接受了他的封赐,准备就在汉中那一亩三分地上,老婆、孩子、热炕头了,没有什么野心了。刘邦马上采纳了张良这个建议,把栈道给烧了。
  
  刘邦来到汉中以后,军心极不稳定。因为刘邦的将士都是楚人,原本跟着刘邦出来打仗盼望的是功成名就衣锦还乡,怎么结果把他们弄到这个地方来了?跟充军差不多,谁愿意在这儿待啊?再一看刘邦把栈道也烧了,觉得刘邦这个人也没有什么雄心壮志,再跟着他能有前途吗?所以他手下的将领、兵士一批一批地逃亡,其中就包括之前来投奔刘邦的韩信。萧何发现韩信逃走又连夜把他追了回来,让刘邦拜韩信做了大将军,这就是著名的“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
  
  韩信当了大将军以后,就对刘邦说,大王,我们不能待在这儿,你愿意待在这儿吗?刘邦说,谁愿意待在这鬼地方,我不是没办法吗?韩信说,办法是有的,关键是看时机。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刘邦问,为什么?韩信说,现在军心思归,天下未定,就是说现在天下还处在一个纷纷乱乱的时候。韩信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项羽封了这些诸侯以后,很快在齐这个地方——就是山东这边,就乱起来了。项羽当时封王的时候把齐像秦一样一分为三,封了三个王。这三个王互相是不服气的,而在灭秦斗争当中最有功劳的一个是齐国原来的丞相叫田荣的,项羽却不封他,因为项羽不喜欢他。这时田荣就开始闹事,齐国被闹得一塌糊涂,最后是反了。项羽就带兵去平定齐国,这大概是汉元年八月份的事情。韩信说,这是个最好的时机,一旦天下定下来,就没有人再愿意打仗了。现在是有人愿意打仗的时候,我们现在应该马上出关。刘邦说,现在我连栈道都烧掉了,怎么办?韩信给他出了一个主意,八个字:“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当然,我得给大家交代一下,这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史记》里面没有记载的,实际上是小说家言。这是汉元年八月份的事,从此揭开了长达四年之久的楚汉战争的帷幕。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刘邦能够一步一步走向胜利,最终夺取全国政权的第三个原因:在逆境面前保持坚定的信念,又有出奇制胜的策略。
     
  
        
  
  刘邦出关以后,一度战争并不顺利。他最早曾经是顺利的,因为他是乘虚而入,项羽带着人马在齐国那边忙活,南边这里他根本没空控制。所以刘邦带着军队一路凯歌,一口气打到什么地方了呢?他打到了彭城。彭城是什么地方呢?就是现在江苏省徐州市,是西楚霸王项羽的国都。这可以说是刘邦非常大的一个胜利了。刘邦的军队打进彭城以后就不客气了,吃吃喝喝,大摆酒宴,把项羽储存在彭城的好酒都给开了坛,是日夜酒会。项羽听到这个消息,当然不能容忍了,那小子敢端了我的老窝?于是他带了一班人马,都是精兵强将,从北方南下反扑回来和刘邦决战。
  
  这个刘邦打仗确实是不如项羽,项羽这个时候人数虽然比较少,结果还是把刘邦打得落花流水。这场战争打到什么程度呢?打到刘邦一方死的人有十万之多,这十万人的尸体掉到河里面,把一条河都给堵住了,变成一个拦洪坝了。都到这种程度了,刘邦差一点要全军覆没了。
  
  这个时候全靠老天爷帮忙,突然刮起了一阵飓风,这个风是朝楚军的方向刮的,刮得飞沙走石,不见天日,楚军都睁不开眼睛。在这个关头,刘邦才带了极少数人逃出重围。刘邦从彭城往沛县跑,他想着自己的家小,因为他还有父亲,有老婆,有孩子。刘邦有两个孩子,是吕后生的,一个是后来的汉惠帝,一个是后来的鲁元公主。刘邦想把家小接过去,结果等他跑到沛县后,发现吕后和刘太公都已经找不到了,只找到了两个孩子。刘邦就把这两个孩子装到车上,由他的车夫夏侯婴赶着马车逃命。半路上,刘邦觉得车跑得太慢了,想减轻负担,情急之下他甚至把自己的两个孩子推下车去,夏侯婴立即勒住马跳下车,把两个孩子抱上车来又跑。跑了一段,刘邦又觉得车速不行,又把两个孩子推下去,夏侯婴又跳下去把这两个孩子抱上来。一共三次,最后夏侯婴说了,大王怎么能这样?事情再紧急,我们不能把车赶快一点吗?刘邦这才不再把孩子推下车去,可见当时刘邦的情况狼狈到了什么程度,也可见刘邦这个人心狠到什么程度。至于他的父亲刘太公和他的老婆吕后,当然做了项羽的俘虏。所以说刘邦对项羽的战争并不是那么顺利。
  
  这期间,其他的诸侯王也纷纷闹起了独立,而且这些诸侯王都是朝秦暮楚的,是墙头草风吹两边倒,一会儿倒向刘邦,一会儿倒向项羽。刘邦和项羽双方在中原大地上展开了拉锯战,一会儿这边胜,一会儿那边胜,这样一直打到汉四年,楚汉两方处于胶着状态。这个时候,主战场上就是刘邦的军队和项羽的军队在对峙,其他那些人在观望。而刘邦手下的大将军韩信把齐国已经拿下来,也在观望。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项羽就有些焦躁了,因为项羽的粮食已经不够了。他就出来跟刘邦说了这样的话:刘邦,现如今天下战事频仍,战乱不已,不就是因为我们两个吗?不就是我们两个都要争着当老大吗?那么这一场弄得天下百姓都不得安宁的战争不就是你我两个男人之间的事吗?你如果是个男人的话,你出来,我们两个决斗,好不好?不要再把大家都拖进去,好不好?这个建议,刘邦肯定不会答应,对不对?项羽是什么人呢?项羽是“力拔山兮气盖世”,是“力能扛鼎”。他们两个要是决斗的话,项羽一巴掌就能把刘邦的脑袋给打下来,刘邦怎么能够答应和项羽决斗呢?刘邦就咯咯地笑道,小兄弟,我这个人喜欢斗智,不喜欢斗勇,你少来这一套!项羽说,你出来说话。刘邦说,我出来说话。刘邦就打马向前,说,项羽你不要太嚣张,我刘邦来征讨你,那是正义之师,因为你犯下十项大罪,然后一条一条开始数。
  
  刘邦公布项羽哪十大罪状?一、背信弃义,不让刘邦王关中;二、矫怀王令,谋杀卿子冠军宋义;三、违抗王命,擅入关中;四、焚烧秦宫室,挖掘秦皇陵,掠夺秦财物;五、杀秦降王子婴;六、活埋秦降兵二十万人;七、封赏不公,逼人造反;八、掠夺他人领地;九、谋杀义帝怀王;十、弑主,杀降,不公,失信,大逆不道,天下不容。第一项事情你什么做得不对,第二项事情你什么做得不对,第三件事情又怎么做得不对……当然项羽确实有一大堆做的不对的事:比如说把那个楚怀王给谋杀了,肯定算他的罪状;他分封诸侯不公平,肯定也是他的罪状。刘邦一路数下来,数了项羽十条罪状,然后说,像你这样的人,我是代表天下人民来征讨你的,不征讨你征讨谁?
  
  项羽哪受得了这个?勃然大怒,拉弓射箭,一箭射过去了,正中刘邦的前胸。刘邦的这个部位中箭了,他本能地一下就弯腰下来了,一弯腰手就扶住了脚,然后他大喊了一声,臭小子,你射了我的脚!实际上他是被射到胸了,但他反应很快,掩饰一下就回去了。
  
  回到军营,刘邦发现自己这个伤很重。大家都说,不行,您不能养伤,赶快敷点药,你出去再巡逻巡逻。刘邦就敷了点药,坐上战车又在军营里面巡逻,表示我刘邦没事,以稳定军心。
  
  这个故事它很能说明一些问题,能清楚地看出项羽所表现出来的确实是韩信批评他的,是匹夫之勇——两个集团军作战的时候,你搞什么单打独练、决斗这种事,是你想不出招来了。刘邦确实在智力上更胜一筹。所以在这里我们又看到刘邦一步步走向胜利最终夺取全国政权的第四个原因:在强敌面前保持昂扬的斗志,又有随机应变的方法。
  
  到了汉四年的九月,这个仗就打不下去了,刘邦没有能力完全吃掉项羽,而项羽的军粮也已经不够。这个时候两家就开始讲和,就是谈判。最后双方决定以鸿沟为界,鸿沟以西归汉,鸿沟以东为楚。鸿沟在哪里呢?在现在河南省的中牟,这就是有名的“楚河汉界”。我们现在下象棋,棋盘上还有一条“楚河汉界”,就是这个鸿沟。这个和平协议达成以后,项羽便归还了刘邦的父亲和妻子,然后带着自己的人马回到东边,回他的楚国去了;刘邦集合自己的人马也准备回西边去。这个时候张良和陈平就对刘邦提出一个建议,说,我们不能回去。“汉有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疲,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现在我们汉国已经得了大半个天下,其他诸侯也都拥护我们,项羽那边兵已经疲惫了,粮食已经没有了,这是上天灭楚之时,如果您不趁机把他灭了,那就等于养虎为患啊,迟早会伤着自己。刘邦接受了这一建议,在汉四年十月引兵东进,一路打了过去。
  
  这个时候刘邦还是没有能力消灭项羽的,因为其他的诸侯还在观望。于是刘邦又问张良:“为之奈何?”这个事情怎么办呢?张良说,你现在只有这样了,这叫做“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你现在得舍得孩子,你得答应韩信、彭越这些人,对他们说如果他们一起来合兵灭楚,灭楚以后咱们平分天下。刘邦说,可以,就答应他们。于是刘邦就开始封官许愿,说,韩信如果灭了楚,哪一个地方归你了;彭越灭了楚以后,哪一块地方归你了……你们来吧。韩信和彭越两个人接到这个许诺后说,那我们就去吧。于是韩信从齐这个地方南下从临淄走高密过来,刘邦自己也率领军队也赶过来,彭越的部队也过来,还有项羽军队里面有一支叛军也过来,把项羽团团围在垓下。然后又让士兵们唱起楚国的歌曲,使项羽陷入“十面埋伏”、“四面楚歌”,最终将项羽消灭于乌江。刘邦就这样夺取了全国政权。
  
  汉五年二月,刘邦在现今山东省定陶县这个地方即了皇帝位。当时是由楚王韩信(这个时候韩信已经被刘邦改封为楚王)等七个诸侯王领衔上了一份劝进表,劝刘邦当皇帝。刘邦说,这不行啊,我听说从古以来能够成为帝的人都是贤德之人,我刘某何德何能,哪能当此尊号呢?你们一定要把这顶高帽子往我头上盖,那我以后可怎么做人啊?韩信这些人就再去劝进,说,您看强秦也灭亡了,项羽也灭亡了,天下都已经安定了,我们这些追随大王打天下的人不是封王就是封侯,只有大王自己没有尊号,这怎么讲得过去呢?这怎么取信天下呢?这怎么能让人放心呢?刘邦说,既然如此,那就恭敬不如从命。刘邦接受皇帝尊号也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史记》的版本,一个是《汉书》的版本。《史记》的版本上刘邦是说如果这样对国家有利,那么可以接受;《汉书》的版本上刘邦是说如果我当皇帝对人民有利,那我就勉强接受。总而言之,刘邦最后当上皇帝那是为了国家人民,不是为自己。在“为了国家人民”这样的一个旗号下,原先的刘季,此刻的刘邦,当上了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
  
  刘邦夺取全国政权以后,曾经和他的群臣一起议论:我刘邦为什么会成功?项羽为什么会失败?群臣们提出了一些原因,但刘邦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还有一条重要的原因……这条更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呢?请看下集《汉代风云人物·刘邦成功之谜》。
     
  
        
  
  易中天《汉代风云人物》——第十一讲刘邦成功之谜
  
  刘邦以一介布衣提三尺宝剑崛起于乱世,诛暴秦,抗强敌,定天下,创立了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统一王朝。刘邦的成功,除了他敢于斗争、善于学习、能够在战斗中成长外,还因为他具有高超的领导艺术,能够把一大批杰出人才团结在自己周围。刘邦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人才的长处:会带兵的韩信,他敢放手给兵;善于谋略的张良,在他手下能够运筹帷幄;会管账的萧何他敢放手给钱——但刘邦真的是放开手脚用人,什么都不管了吗?
  
  刘邦当上皇帝之后曾经有一次和他手下的那些功臣将相一起座谈,刘邦问,请大家说一说,我和项羽争夺天下,为什么最后得到天下的人是我?项羽为什么丢了天下呢?你们大家都要说真话说实话,不要隐瞒朕。这时候就有两位大臣,高起和王陵,出列说实话了:我们认为陛下为人很傲慢,不会尊重人;项羽这个人仁而爱人,很仁厚也很体贴人。这是实话了,是当着刘邦说的。但是,为什么像陛下这样又傲慢、又不懂得尊重人的人得了天下,那个仁而爱人的项羽却丢了天下?我们认为原因是陛下您每打下一个地方就把这个地方分给那些功臣,得到了什么好处呢也分给我们大家,所以我们都乐意拥护您,您就得了天下。刘邦说,公知其一不知其二,就是说你们看到一方面却没看到另外一方面。刘邦说,“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子房就是张良,在指挥部制定战略方针,然后指挥远方的战场以取得胜利这个方面我不如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赏,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就是说治理一个国家,保证后勤的供应,这个我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还有带领军队去作战,每战必胜,这方面我也不如韩信。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个人是我们当今天下的人杰,可是这三个人都能为我所用,所以我能够夺取天下。项羽呢?那边只有一个范增(出类拔萃),他还不能充分任用,所以他丢掉了天下。刘邦认为,能够用好人是他夺取胜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在刘邦看来,用人是最重要的成功之道,这就是刘邦的成功之道,这就是他的领导艺术。我总结了刘邦用人有八个特点。
  
  刘邦用人的第一个特点叫做知人善任。知人善任是我们讲到领导艺术的时候经常要说的一个词,但我们要分析一下什么叫知人善任。我认为知人善任首先在于知人,其次是善任。知人当中首先在于知己,其次在于知彼。人贵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是最大的聪明。这个确实很难,而刘邦恰恰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而且他也非常清楚地知道一个领导最重要的才能是什么呢?是调动部下的积极性,是知道自己的下属都有什么才能,他的才能是哪些方面的,有什么性格、什么特征、什么长处、什么短处,放在什么位置上最合适。做领导不是说要自己亲自去做什么事,事必躬亲的领导绝非好领导;作为一个领导,你只要掌握了一批人才,把他们放在适当的位置上,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作用,你的事业就成功了。这个根本道理刘邦懂,所以刘邦就成为他这个集团的核心人物。
  
  孔子讲施政有这样一句话:“为政以德,譬如北辰。”什么叫北辰呢,就是北极星,众星拱之。你看北极星是永远不动的,北极星外面是北斗七星,围绕着北极星旋转。北斗七星是动的,北极星是不动的;领导核心就是个不动的,让别人动起来。刘邦就是他们这个军事集团的北极星,萧何、张良、韩信、陈平、樊哙、周勃、曹参这些人就是他的北斗七星。所以刘邦能够取得成功。
  
  刘邦用人的第二个特点是不拘一格。一个有着自知之明的人往往也会有知人之明,一个连自己都不了解的人往往也很难了解别人。由于刘邦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所以他很了解别人。他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不拘一格地使用人才,所以刘邦的队伍里面什么人都有。我们来看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队伍:在刘邦这个队伍里,张良是贵族,陈平是游士,萧何是县吏,樊哙是狗屠,灌婴是布贩,娄敬是车夫,彭越是强盗,周勃是吹鼓手,韩信是待业青年……可以说是什么人都有。但刘邦把他们组合起来,各就其位,毫不在乎人家说他率领的是一个杂牌军,他刘邦是一个草头王。刘邦要求的是所有的人才都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这叫什么呢?这就叫不拘一格。这是刘邦用人的第二个特点。
  
  刘邦用人的第三个特点是招降纳叛。在刘邦的队伍里有很多人原来曾经是在项羽手下当差的,因为在项羽的部队里面待不下去了就跑过来投奔刘邦。刘邦敞开大门,一视同仁表示欢迎,你愿意来,欢迎你来。比方说韩信,原来是项羽手下的人,因为在项羽手下不能发挥作用,就来投奔刘邦。又比方说陈平——他走的路更多——原来是魏王手下的人,因为不能发挥作用就投奔项羽,又不能发挥作用就再投奔刘邦,当陈平从项羽的军中逃出来前往汉营时,刘邦是“大悦之”,非常高兴。他问陈平,陈先生在项羽那里担任的什么职务啊?陈平说,担任都尉。刘邦说,好,你在我这儿还当都尉。刘邦马上任命陈平做都尉。任命公布以后,汉营舆论哗然。刘邦军队里面很多老资格的将领不服,开始嘀嘀咕咕,我们大王也真有意思啊,项羽那边一个逃兵逃到我们这儿来,说了三句话,大王就马上给他这么大一个官,和他同坐在一个车子上面。总之是议论纷纷。但是刘邦不予理睬,你们议论你们的,我任命我的,而且更加信任陈平。这就叫做招降纳叛。
  
  刘邦用人的第四个特点是不计前嫌。汉六年的时候,刘邦已经得了天下,已经封了一批功臣,但是还有很多功臣没有封赏——因为每个功臣他这个功怎么样计算,封一个什么样的爵位比较合适,这个事还很费商量,就这么着把封功臣的事一直拖下来。有一天,刘邦在宫殿里面远远地看到一群人,坐在地上嘀嘀咕咕嘀嘀咕咕,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刘邦就问旁边的张良,子房,那些人在说什么呢?张良说,陛下您不知道啊?他们正在商量谋反啊!刘邦说,子房你不要乱讲,天下刚刚安顿下来,谋什么反啊?张良说,原来陛下不知道啊。陛下得了天下以后,封了一批功臣,大多数都是你的亲信,比如像萧何这些人,还有一些以前得罪过你的人,他受了处分。现在这些功臣们都在想一个问题,说这个天下还有多少可以封赏的,是不是可以拿出来封赏的东西已经不多了,像我们这种和陛下关系不密切的,甚至以前得罪过陛下的,是不是就得不到封赏了?或者甚至于会被陛下找一个岔子给“咔嚓”了呢?他们想来想去想不明白,所以他们在那儿商量谋反。刘邦马上醒悟过来了,知道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问:“为之奈何?”子房你说该怎么办呢?张良说,请陛下想一想,在这些功臣当中有没有这样的人——他的功劳非常大,而他和陛下的关系呢又非常地恶劣,有没有这样的人啊?刘邦说,有,有一个叫雍齿的。这个人非常可恶,他一而再、再而三地侮辱朕,朕早就想杀他了;可是他功劳太大,朕又于心不忍。张良说,好了,请您“急封雍齿,以示群臣”,请您赶快封赏雍齿。刘邦接受了这个建议,立即封雍齿为什方侯。雍齿一封,所有的功臣都安心了。你看雍齿都封了——大家都知道这个雍齿是皇上最讨厌的^——连他都能封侯,我们这些人都该放心了。这叫什么?这就叫不计前嫌。
  
  刘邦用人的第五个特点是坦诚相待。我们知道人才他最需要的是什么?一个人才,他最希望、最渴望、最需要得到的是什么?尊重。当然,如果可能的话,多发点薪水也不错。但最重要的是尊重人才,信任他。你要尊重这些人才,惟一的办法就是以诚相待、实话实说。刘邦就有这么个优点。张良、韩信、陈平这些人,如果有什么问题要跟刘邦谈,提出问题,刘邦全部是如实回答,不说假话,哪怕这样回答很没面子,他也不说假话。张良在鸿门宴之前得到消息,说项羽第二天要派兵来剿灭刘邦。张良曾问过刘邦,请大王想一想,您打得过项羽吗?刘邦的回答是“固不如也”,打不过他。后来韩信到刘邦军中来,也问了这样的问题:大王您掂量掂量自己的能力、魅力、实力,能比得过项羽吗?刘邦虽然沉默了很久,最后还是坦诚相告:“固不如也”,我是不如他。然而,就是这些人能够帮助刘邦提出自己的计策来。这就有一个前提,就是每件事情刘邦都能如实相告、绝不隐瞒。这样信任对方、尊重对方,就会得到对方同样的回报、信任和尊重;这些人就会尽心尽力地帮他出谋划策。坦诚相待,这确实是我们一些做领导的值得借鉴的经验。
     
  
        
  
  刘邦用人的第六个特点叫做用人不疑。我们有一句老话叫做“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要用一个人你就要相信他,不要怀疑他,做一个领导最忌讳的就是一天到晚看见所有的人都很可疑,今天猜忌这个明天猜忌那个,这是最忌讳的。刘邦他就有这个魄力,一旦决定用某某人他绝不怀疑,放手使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陈平。陈平从项羽那边过来投靠刘邦后,就得到刘邦的信任,这让很多刘邦手下的老人不满意—-—我们跟着刘邦跟了那么长时间,建功立业,出生入死,也不过就混到现在这个位置,怎么陈平这小子一来就给他那么高的职务?所以就有人到刘邦那里说陈平的坏话,这些去举报的人给了陈平这样一个罪状,可以总结为八个字:“盗嫂受金,反复无常”。
  
  什么叫盗嫂呢?就是和自己的嫂子通奸,这个事情大概是真有的。陈平原来在家乡的时候和他嫂子的关系至少是暧昧的,这当然是不道德的。所谓受金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接受红包。陈平来到刘邦的军队就开始收红包,这叫受金,这当然也是不道德的。再一个就是反复无常,反复无常的证据就是他原来在魏王那里,然后又跑到项羽那里,现在又跑到刘邦这里。
  
  这一状告上去后,刘邦是不能不当回事的。所以,刘邦就把当初推荐陈平的魏无知找来,责备他,你这怎么回事呢?我让你向我推荐人才,结果你给我推荐了一个“盗嫂受金,反复无常”的人,那不是小人吗?你怎么把这样的人推荐给我呢?魏无知是这样回答的:“臣所言者能也,陛下所问者行也。”就是我向你推荐的时候,我讲的是他的才能;而陛下现在责备我的,是讲他的德行。这个才和德可是两个概念,有才的不一定有德,有德的也不一定有才。而我们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我们现在处在一个非常艰难的时期,需要突出重围,我们更应该看重的是一个人的才。
  
  最后,刘邦还是把陈平叫了过来,问,先生原来事魏王,后来离开魏王事项王,现在离开项王又来跟着我——先生的心眼是不是太多了一点?陈平这样回答他:是的,我原来是追随魏王,但是我的计谋、我的主意魏王都不接受;我只好去投奔项王,项王同样是这样,言不听,画不从;而我又听说大王您广纳人才,求贤若渴,是一个会用人、敢用人的人,所以我才来投奔大王。我陈平是光着身子、一无所有、一文不名来到大王军中的,我如果不接受人家的赠送,不收一点礼金,我连吃饭的钱都没有。我现在向大王提出了很多的建议,大王觉得我这些建议是可以用的,就请大王采纳;如果大王觉得我的这些建议、我的这些计策、我的这些谋划都是没有用的,那么他们送给我的礼金还在,我可以原封璧还,从此告辞。行不行?刘邦说,对不起,我错了,是寡人错了。寡人慢待先生了,请先生不要介意,请先生继续留在寡人军中。这就是刘邦的用人不疑。
  
  正是由于刘邦这样的信任,陈平才愿意为刘邦效力。刘邦和陈平有个谈话,刘邦问,你看我们现在和项羽处于这样一个胶着的状态,谁也吃不掉谁,这样天下何日能够安定呢?请先生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能够出奇制胜,尽快地结束这场战争呢?陈平说,我陈平原来在项王手下当差,很了解项王,请让我来给大王分析一下。项王这个人出身是很高贵的,是很讲道德的,也是很讲礼数的。因为项羽是个贵族出身的人,他接人待物就是按照贵族的那一套,恭恭敬敬、彬彬有礼、客客气气,所以那些有道德的、那些高风亮节的、那些看重自己身份名誉如爱惜羽毛的人,都集结在项羽的麾下。这些人虽然对项王忠心耿耿,但是项羽这个人多疑,他是跟大王您刚好相反的,大王您是用人不疑,他则是疑心重重。我们可以使反问计,让项王不再信任这些人,这就等于砍掉了他的左膀右臂,不就行了吗?刘邦说:这个主意好,这是好主意,那就请陈先生来操作吧。这个费用没有问题,马上拨款,黄金四万斤。请大家注意,这里的金子其实不是金子,而是铜。真的四万斤金子那还得了?实际上那个时候讲的黄金就是黄铜。刘邦把黄铜四万斤交给陈平,这些钱就交给你了,随便你怎么用,不问出入。什么叫不问出入呢?就是不报销,不审计,你爱怎么花怎么花!你只要给我把项羽搞掂了,节约下来的都归你自己。这是当时那种特殊情况下的一种特殊措施,表示刘邦对陈平的信任。
  
  刘邦用人的第七个特点是论功行赏。我们前面讲过了,你要使用人才,首先是要信任他,尊重他,同时呢,也应该给予相应的奖励,因为奖励是对一个人才贡献最实实在在的肯定。不能老拿好话甜和人,说你这个人不错啊,你可是人才难得,你是我们的骨干,然后一分钱不给,这个肯定不行。有贡献你就得奖励,要奖励得合适。确实是工作做得好、贡献大的,你要多奖;做得一般的,一般地奖;做得差的,不奖,甚至罚。你要赏罚分明。
  
  刘邦夺取天下以后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奖赏这些功臣们。先是大家开会讨论,那还有个谱?所有人发言都是我自己功劳最大,没有一个人说自己功劳最小的,而且说得都头头是道,如数家珍,也都是事实。最后刘邦裁定:萧何第一。
  
  这个“萧何第一”的裁定出来以后,其他人都不服气,于是大家都跑到刘邦那儿去提意见,陛下这样做好像不合适吧?我们这些人可都是浴血奋战、出生入死,我们是提着脑袋给你打江山的!我们在前方厮杀的时候,那个萧何在干什么?萧何是待在家里面,管管账本子,管管粮草,管管后勤,做两件衣服,怎么他的功劳还排第一呢?刘邦问,诸位知道什么叫打猎吗?众人回答,知道啊。这些都是将军,谁不会打猎?都说知道知道。刘邦又问,那诸位知道猎狗吗?众人又答,知道啊。刘邦说,那好了,请大家想一想,我们打猎的时候,追兔子的是谁?答,猎狗啊。刘邦说,对,那是谁让猎狗去追兔子的?答,猎人啊。刘邦说,对,你们就是追兔子的,萧何呢,是让你们追兔子的。所以萧何是“功人”,你们只能算“功狗”。原文如此,原文就是“功狗”两个字,“功狗”这个词就是从这儿来的。实际上,我们现在都知道功臣,忘了还有“功狗”一说。
  
  刘邦这么说,大家其实还是不服气。大家心里想,算我们是“功狗”,那“功人”也不是萧何,而是皇上啊,对不对?那么,刘邦为什么要定萧何为第一功臣呢?这里面当然有一个亲疏的问题。萧何是沛县人,是跟刘邦一起起义的,有这个因素。但是,我觉得刘邦把萧何列为第一功臣,或者说至少把萧何列为第一等功臣,还是有道理的。萧何最大的功劳在什么地方呢?在于抢救了大量的文书档案。当时刘邦打进关中,进军咸阳,军队冲到咸阳城里后,这些将军们在干什么呢?抢东西,抢金银财宝,或者忙着强奸女人。只有萧何冲进秦王朝的国家档案馆,把秦朝的地图、账本、各种文件资料全部保存了下来。最后刘邦一统天下的时候,对整个国家的形势,比方说哪个地方穷哪个地方富,哪个地方人多哪个地方人少,哪个地方有些什么物产,有些什么情况,都了如指掌,这靠的是谁?萧何。是萧何掌握了这样的资料。从这一点来看,萧何确实是一个治围良才,是做总理的人才,他知道这个资料的重要性,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资讯、信息等等的重要性,所以刘邦论功行赏把萧何列为第一。
  
  刘邦用人的第八个特点是暗中控制。比如萧何被刘邦列为汉朝开围第一功臣,而且刘邦建围后萧何就担任他的首任丞相,相当于现在的围务院总理,后来又拜为相国,在政府当中他的地位仅次于刘邦。打个比方,这个时候的刘邦集团如果是一家公司,刘邦是董事长,萧何就是总经理,这是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是刘邦给予萧何极大的信任。但即便对萧何这样的人,其实刘邦也是暗中进行控制的。只不过刘邦控制得不动声色——不像项羽,一怀疑某个人那个怀疑就写到自己脸上去了,人家一眼就看出来了——刘邦的这种猜忌和怀疑是不动声色的。
  
  汉十二年秋,淮南王英布造反,刘邦御驾亲征,带着队伍去平叛;萧何则留守京城,他是相国嘛。在战争期间,刘邦不断派使者回来,使者回来一次就一定要去见萧何,一定要说皇上问萧相国好,说皇上问萧相国最近在干什么呢,非常关心体贴的样子。所以萧何很为感动,更加尽心尽力地为刘邦的作战做好后勤保障。这个时候,萧何手下有一个门客就过来跟萧何说,丞相觉得陛下对您怎么样啊?萧何说,哎呀,皇上对我很信任,你看他频频派使者过来关怀我,问我最近好不好,问我最近在干什么。萧何的门客就冷笑了一声,哼!我看丞相死期已经不远了。萧何问,这是什么意思?门客说,什么意思?您以为皇上是真的关心您吗?那是不放心您。他不断地派人回来看看您在干什么?是看您是不是想谋反!您想想看,您是大汉第一功臣,您已经没有可以再加封的余地了,他怎么能够放心您啊?萧何说,哎呀,好像是这样的,那怎么办?门客说,那只有一个办法。萧何问,什么办法?门客说,您自污啊,就是您自个把自个的形象搞坏。怎么个自污法?贪污腐败呗!
     
  
        
  
  后来,刘邦平定了英布,一回到京城,他就收到了很多平民百姓的状子,状告谁?告萧何利用职权低价强行购买我们的土地,现在我们流离失所,没有土地可耕种,请皇上为我等做主。刘邦收到这么一大堆状子,然后就嘻嘻哈哈地拿给萧何看,萧丞相你干的好事!你就这样治国的?现在老百姓可是没地种了,你看着办啊!刘邦用的是开玩笑的口气。萧何说什么呢?萧何说,老百姓没地种,这个事好办,陛下不是有一大花园叫上林苑吗,那个地方大得很,陛下可以让那些没有土地的老百姓到那里面去种地呀。刘邦说,什么?你搞到我头上来了,你这叫做“卖主媚民”!关起来!下大狱,带上脚镣手铐,就把萧何关监狱去了。关进去过了一段时间,刘邦就把萧何放了出来。萧何被放出来后还是披头散发、光着脚,马上跑过来见刘邦,罪臣萧何叩见皇上。刘邦说,算了算了,起来吧。哎呀,丞相也没有什么错,朕也不是个好皇帝。朕之所以把丞相关起来呢,是为了让天下人都知道丞相是好丞相、朕是坏皇帝。好了吧。这样一来萧何才免了灭族之灾。
  
  所以说,刘邦的用人是典型的帝王之术:一方面你看他好像用人不疑,四万斤黄金交给你不要报销;另外一方面他肚子里极度地猜忌,只不过他猜忌得不动声色。他手腕非常高明,这是一切所谓“有为君主”的通例,也非刘邦一人而已。
  
  总而言之,应该说刘邦是懂得领导艺术的,具备一个领导人的素质。正是由于他能够信任人才,使用人才,充分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又暗中加以防范和控制,才能够把当时天下的杰出人才都集结在自己的周同,形成一个优化组合,从而战胜项羽,走向胜利。刘邦认为,会用人是他成功之道的根本所在,应该说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这里面也还同时有另一个问题,就是在楚汉战争当中刘邦的对手、另一方项羽表现得实在太差。正是由于项羽的一错再错,才给刘邦造就了一次次成功和胜利的机会。那么项羽又是怎么一回事呢?项羽和刘邦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他们的优劣何在呢?他们两个中哪一个更可爱,哪一个更可学习呢?请看下集《汉代风云人物·刘邦的对手之谜》。
  
  易中天《汉代风云人物》——第十二讲刘邦对手之谜
  
  项羽是贵族后代,是力能扛鼎的西楚霸王;刘邦是沛县的小混混,是平头百姓一个。然而,两个人较量的结局是:刘邦知人善任,麾下群臣才华横溢,他们君臣携手,同心同德,最终打败了兵多将广、不可一世的项羽。作为对手,项羽却完全未能意识到刘邦的强大。项羽孤傲自负,刚愎自用,一意孤行,一错再错,终于兵败垓下,自刎于乌江。那么,究竟是哪些个人因素造就了刘邦和项羽全然不同的命运和结局呢?
  
  刘邦战胜项羽,常常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不可思议。因为就家庭背景、集团力量和个人魅力而言,刘邦和项羽都不可同日而语。很多人觉得这个刘邦怎么会战胜项羽呢?项羽是个贵族,是个英雄;刘邦则是个贫民,是个流氓。项羽的出身是相当高贵的,项羽的祖父叫项燕,是楚国名将,但到了项羽父亲他们这一代,这个家族就开始破落。项羽早年追随叔叔项梁逃难逃到吴中,就是现在江苏省苏州市的吴县一带。不过项羽尽管是一个破落贵族,那也还是贵族,和刘邦不一样。刘邦我们前面讲过了,是没有名也没有字的,他被唤做刘季,就是刘小的意思。项羽是正儿八经有名字的,叫做项籍,也是有字的,叫项羽,也字子羽。所以说,项羽是一个出身贵族的人,项羽身上有贵族的那种高贵和高傲。项羽的军事力量很强,可谓战必胜,攻必克,所以号称西楚霸王。项羽力量很大,史书上说他力能扛鼎,力大无比,但是不爱学习。《史记》记载说,他小时候,他叔叔项梁先让他学字、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就问他了,说,学写字你学不好,学使剑你也学不好,那你要学什么?项羽说,这个学习写字有什么用,以后摆个摊代写家书吗?学剑一人敌,我剑术再好,我也就是杀一个人,我要学就学万人敌。项梁说,那好,你就学万人敌吧,学兵法吧。项羽学了一下,也不成器,又不学了。
  
  但是,总的来说,项羽的能力还是很强的,而且他非常地勇敢。楚汉战争当中有一次出现这么一个情况,刘邦手下一个神箭手叫楼烦,两军对垒的时候,刘邦就让这个楼烦站在阵前,项羽那边出来一个人,楼烦一箭就把他给射死了;再出来一个人,楼烦一箭又把他给射死了,连连射死了好多位项羽的兵将。项羽大怒,自己出来了。项羽出来以后往那儿一站,大吼了一声,楼烦被吓得屁滚尿流,调头就跑,跑进军营当中再也不敢出来了。所以项羽这个人的个人魅力是没有可说的。
  
  所以在灭秦和楚汉战争中,项羽几乎是战必胜,攻必克。那刘邦会于什么?刘邦的本事还是司马迂说的那四个字:好酒及色。喜欢滔色就是他的本事,在整个灭秦和楚汉战争中,没有一座城池是刘邦攻下来的,没有一个计谋是刘邦策划的,没有一场战争是刘邦指挥的;刘邦的本事只有一句话——为之奈何?问张良,问陈平,问韩信,我该怎么办啊?
  
  我们如果冷静地做一个分析,会发现刘邦的胜利是有道理的。刘邦和项羽两个人有着完全不同的性格,正是这些性格的差别决定了他们的成败和命运。
  
  刘邦和项羽的第一点不同是:刘邦志向远大,项羽鼠目寸光。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他们在胜利面前表现出来的心态来证明。秦二世三年的十月,刘邦攻进了关中,后来项羽也进入了成阳,他们获得了推翻秦王朝的胜利。在这场胜利面前,刘邦和项羽的表现完全不同。刘邦的表现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过了:不杀子婴,约法三章,不受犒赏,秋毫无犯,而且退出秦王宫,还军霸上。这是一个了不得的举动,这个举动的意义范增看出来了。范增对项羽说,项王,刘邦这个人可不能小看,据臣所知,刘邦原来在沛县的时候是喜欢钱财、喜欢酒肉、喜欢女人的人,现在这样一个人来到秦皇宫看见数不尽的金银财宝和美女珍馐居然不动声色、秋毫无犯,他有这么大的克制力,其志不在小,他的志向一定是很大的——他能够把这些东西都不放在眼里了,这个人是绝不可以小看的。项羽听不进去,刘邦嘛,他有什么了不起?他“其志不小”又能怎么样?
  
  项羽自己怎么做的呢?杀子婴,烧宫室,屠咸阳……项羽做得很不好的一件事,就是他每攻下一座城池就屠城,史书上的记载是四个字:城无遗类。就是说项羽他把一个城攻下以后,这个城里面就没有活口了,那肯定就是连妇女儿童都在屠杀之列。而且项羽一把火烧掉了秦王朝的皇宫,这样做是不得人心的。项羽完全不动脑筋,就这么做了。做完了以后,有人就出来劝说项羽,说,咸阳这个地方是帝王之都,如果您想称皇称帝的话,应该定都咸阳。但是,这个时候秦的皇宫已经被项羽烧光了,也没地方住了,项羽一门心思想回家去,回他的老家去。于是项羽就说了这样的话:“富贵而不还乡,如衣锦夜行。”什么叫做衣锦夜行呢?就是穿着漂亮的衣服在黑不隆咚的晚上走,谁看得见呢?应该穿上漂亮的衣服回家乡去,这个叫做衣锦还乡。“衣锦夜行”、“衣锦还乡”这两个成语就是从这儿出来的。
  
  于是,项羽就把他从秦皇宫里面搜刮来的金银财宝和那些大批的美女们装上车子,浩浩荡荡地开回了彭城(就是现在的徐州)。劝说他的人都摇头叹息,说了这样的话:人家都说楚人是沐猴而冠,果然如此。什么叫做沐猴而冠?沐猴就是大猕猴,翻译过来就是说,人家都说楚人是大猴子戴高帽子,果然是这样啊。“沐猴而冠”这个成语就是从这儿来的。项羽听到这个话后,把说话的这个人扔油锅里去了;与此同时,夺取天下称王称帝的机会也被项羽扔油锅里去了。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他们在挫折面前的表现,这是刘邦和项羽不同的第二点。在失败面前,刘邦冷静沉着,项羽狂暴浮躁。楚汉战争当中有这么一件事情,就是两军处于对峙状态的时候,项羽攻刘邦久攻不下,于是就在军前架起了一口大锅,把刘邦的父亲刘太公五花大绑推到了阵前,然后喊话,刘邦,你再不投降,我就把你爸下油锅了!刘邦怎么说呢?他不紧不慢地说,呵呵,项老弟,别忘了,我们两个在怀王手下的时候有个什么约定呢?咱俩是约为兄弟,咱俩既然是兄弟,我爸就是你爸。你要是打算把咱们的爸爸煮了,别忘了给哥哥留碗肉汤喝!项羽没办法,下不了手。实际上项羽这个时候已经出了一个下策,因为你跟人家打仗你打不过,你就把人家的爸爸放到锅里去煮,这是种流氓手段。而项羽本身是一个贵族,一个贵族使用流氓手段这就是下策;何况你的对手是个流氓,你贵族使流氓手段来对付流氓,你对付得了吗?所以我想,当时的这个情况,一定是项羽一肚子窝囊气,刘邦是一副嬉皮笑脸的神情——我是流亡民我怕谁,从心理上你项羽没有战胜人家刘邦。
     
  
        
  
  我还可以举一个例子,就是楚汉战争的最后一战。当时项羽已经是四面楚歌了。被重重包围,这时候项羽上马拔剑来对周围的人说,我项某人起兵八年,打了五十多场战争,从来就没有打败过;今天这一场战争,看来老天爷是要亡我了。我是没有什么错的,天不容我,我也没有办法。现在我给你们打最后一仗,“为君快战”,我们今天就痛痛快快打它一仗,让大家看看是老天爷要亡我呢,还是我项某人没本事!上马!拿起剑来,一路厮杀,杀得痛快淋漓。你想一般的将领哪是项羽的对手,只杀得尸横遍野,汉军全部退下了。这个时候项羽跳下马来,拿着宝剑对他周围的那些随从说,怎么样?哥们儿看看,怎么样?这是什么?这就是韩信批评他的,是典型的匹夫之勇。项羽总是搞不清楚自己的身份,你的身份是什么?你是领袖,是将帅,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勇而在谋。这个道理他不懂,他老是逞他的个人英雄主义。你会杀人,你会杀敌,你会骑马,你会射箭,可这所有加起来只不过是一个好士兵,怎么会是好将军呢?你项羽有什么可炫耀的呢?而且在这样生死存亡的关头,你要求的是决战呢还是快战呢?应该是决战。决战意味着什么?决战意味着你还有扳回败局的可能,你还有反败为胜的可能,而快战只图一时’的痛快。
  
  当然,项羽这个人物形象很审美,很帅也很酷,很好看的,但是没有用啊!所以在挫折面前,项羽他表现出来的是心浮气躁,的表现,这是刘邦和项羽不同的第二点。在失败面前,刘邦冷静沉着,项羽狂暴浮躁。楚汉战争当中有这么一件事情,就是两军处于对峙状态的时候,项羽攻刘邦久攻不下,于是就在军前架起了一口大锅,把刘邦的父亲刘太公五花大绑推到了阵前,然后喊话,刘邦,你再不投降,我就把你爸下油锅了!刘邦怎么说呢?他不紧不慢地说,呵呵,项老弟,别忘了,我们两个在怀王手下的时候有个什么约定呢?咱俩是约为兄弟,咱俩既然是兄弟,我爸就是你爸。你要是打算把咱们的爸爸煮了,别忘了给哥哥留碗肉汤喝!项羽没办法,下不了手。实际上项羽这个时候已经出了一个下策,因为你跟人家打仗你打不过,你就把人家的爸爸放到锅里去煮,这是种流氓手段。而项羽本身是一个贵族,一个贵族使用流氓手段这就是下策;何况你的对手是个流氓,你贵族使流氓手段来对付流氓,你对付得了吗?所以我想,当时的这个情况,一定是项羽一肚子窝囊气,刘邦是一副嬉皮笑脸的神情——我是流氓我怕谁,从心理上你项羽没有战胜人家刘邦。
  
  我还可以举一个例子,就是楚汉战争的最后一战。当时项羽已经是四面楚歌了,被重重包围,这时候项羽上马拔剑来对周同的人说,我项某人起兵八年,打了五十多场战争,从来就没有打败过;今天这一场战争,看来老天爷是要亡我了。我是没有什么错的,天不容我,我也没有办法。现在我给你们打最后一仗,“为君快战”,我们今天就痛痛快快打它一仗,让大家看看是老天爷要亡我呢,还是我项某人没本事!上马!拿起剑来,一路厮杀,杀得痛快淋漓。你想一般的将领哪是项羽的对手,只杀得尸横遍野,汉军全部退下了。这个时候项羽跳下马来,拿着宝剑对他周同的那些随从说,怎么样?哥们儿看看,怎么样?这是什么?这就是韩信批评他的,是典型的匹夫之勇。项羽总是搞不清楚自己的身份,你的身份是什么?你是领袖,是将帅,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勇而在谋。这个道理他不懂,他老是逞他的个人英雄主义。你会杀人,你会杀敌,你会骑马,你会射箭,可这所有加起来只不过是一个好士兵,怎么会是好将军呢?你项羽有什么可炫耀的呢?而且在这样生死存亡的关头,你要求的是决战呢还是快战呢?应该是决战。决战意味着什么?决战意味着你还有扳回败局的可能,你还有反败为胜的可能,而快战只图一时的痛快。
  
  当然,项羽这个人物形象很审美,很帅也很酷,很好看的,但是没有用啊!所以在挫折面前,项羽他表现出来的是心浮气躁,而不是镇定自若。由此可以证明项羽不是一个好的统帅。
  
  以上说的是做事,再说做人。
  
  在做人方面,刘邦和项羽有什么区别呢?刘邦豁达大度,项羽气量狭窄。刘邦这个人你别看他没文化,你别看他大老粗,但他的肚量是很大的,敢作敢为,肯豁得出去。刘邦年轻的时候不是当泗水亭长吗?当时上面派遣了他一个任务,就是让他押送一批犯人到某个地方去。刘邦押着这些人走着走着,一不小心跑掉一个,走着走着,一不小心又跑掉一个,走到半路上,刘邦一算跑了几个,想想等走到目的地恐怕犯人就该跑光了。你说刘邦该怎么办?刘邦是备下酒肉请这些囚犯们大吃大喝一顿,然后用剑把捆绑他们的绳子都解开,说,你们现在干脆都跑光了算了,我也跑算了。结果是什么?有些人跑了,有些人不跑,留下来的人说,我们干脆跟着你干吧。这是说刘邦能豁得出去,我们说豁出去了豁出去了,豁出去就能“了”。凡是成大业成大事的人,一定是豁得出去的。
  
  所以到了楚汉战争的最后关头,刘邦的军队已经打到了楚同境内,准备和项羽在垓下会战,这时韩信按兵不动,彭越按兵不动,英布也按兵不动。刘邦约定他们一起来合围,他们就不动身。这时候刘邦就问张良,说,子房啊,看来这个天下也不是哪一个人的,我准备胜利以后把天下给分了,你看分给哪些人比较合适?张良说,一个彭越,一个英布,一个韩信。彭越和英布本来是楚汉之间摇摆的,现在倾向于汉;韩信本来是你手下的,现在他独当一面。如果你愿意把土地分给他们的话,他们一定会南下来帮助你合围项羽的。刘邦说,好,行,就这么跟他们约定了,胜利以后什么什么地方给谁,什么什么地方给谁,给了给了,都给他们,不在乎。结果这几支军队全都来了,把项羽团团围住,予以消灭。这是刘邦的大度。项羽呢,他为人小气。韩信就说,项王这个人婆婆妈妈的,我们将士如果有谁受了伤,他会亲自拎着饭篮到医院去探视,流着眼泪拉着你的手,说长道短。可是我们有了战功,他要封一个官爵,一颗印捏在手上,磨过来磨过去,直到方的变成圆的,他都不给人。这是项羽的小气。
  
  项羽的小气还表现在这样一个例子上。张良原来是韩王韩成的人,韩王实力比较小,在灭秦的斗争当中,张良是受韩王的派遣帮助刘邦的。到最后胜利了项羽分封诸侯的时候,韩王他也受封了。但是项羽不让韩王之国,就是不让韩王到自己的封国去。为什么呢?就是项羽嫉恨韩王把张良派去帮了刘邦,他就这么小心眼,最后还把韩王给杀了。张良本来是很犹豫的,因为他是韩国人,他本来的目的是要恢复韩国,他是一个复国主义者。但是现在,项羽硬是断掉了他的后路,逼得他走进刘邦的阵营,死心塌地替刘邦出谋划策来对付项羽。小心眼,项羽小心眼就这结果,帮了倒忙。所以说项羽为人实在是太小气了。
  
  刘邦和项羽的第四点不同,就是刘邦心狠手辣,而项羽儿女隋长。刘邦这个人心是比较狠的,我们曾经讲过,他在逃难的过程中曾三次把自己的儿子和女儿扔下车子,只顾自己逃命。他身边的人,一旦怀疑到谁,他可能不顾一切地就要把他杀掉。刘邦晚年有一件事情,就是他病了以后,他突然怀疑起樊哙来了。照说樊哙是最不可能被怀疑的,樊哙是吕后的妹夫,跟刘邦两个的关系用北方人的说法叫“担儿挑”。而且在鸿门宴的时候,是由樊哙挺身而出才救了刘邦一条命。连樊哙这样的人他也怀疑,刘邦他突然就觉得,樊哙就是巴不得我死,于是他下了一道命令,交给陈平,“平至军中,立斩哙头”,陈平你拿着我的命令去到军队里去,立马就给我把樊哙的脑袋砍下来。这个事情最后没做成,因为后来刘邦死了,陈平到了樊哙军中的时候也觉得这个事情不能干,樊哙毕竟是吕后的妹夫,同时也是功臣,哪是随便好杀的!但这说明什么?说明刘邦这个人狠起来他是真能下手的。
  
  相反,项羽这个人就显得太过儿女情长。在楚汉战争的最后关头,当项羽被刘邦他们团团围住的时候,他居然无心作战,就坐在自己的军帐中,也不再考虑接下来的战争该如何进行,这会儿他惦记着两件事情,一个是他的宝马,一个是他的美人——他的乌骓马、他的虞姬,该怎么办?于是他在帐篷里,点起了火把,设下了酒宴,又把虞姬请出来,自己拔剑起舞,咏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奈若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什么意思呢?说小虞呀小虞啊,我可拿你怎么办啊?项羽唱着唱着流下眼泪,随从们都不敢抬头看,不敢仰视。一个将军,一个统帅,一个霸王,在战争的最后关头他想到的不是天下,不是战争,不是事业,是宝马和美人,确实是儿女情长。所以,项羽的这个性格博得了后世无限的同情,项羽这个人实在是太有人情味了,太招女孩子爱了,恐怕当时的女孩子们听到这消息都会发出“嫁人要嫁项羽”这样的话了。
     
  
        
  
  而且,项羽到最后在乌江边只剩下他一个人的时候,曾有一位亭长驾了一只船来接他,亭长说,项王,乌江之上只有臣这一艘船,请项王上船,臣渡项王到江东,您还可以继续为王。项羽说,算了吧,想我项籍带八千子弟兵过江而战,现在无一人生还;就算我回到了江东,江东的父老乡亲们可怜我,还让我做王,“吾何面目见之”——我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这就是有名的“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对那亭长说,(我就不走了,)只是我这匹好马跟随我多年,劳苦功高,我不忍心它遭到刀剑之灾,请你把我这匹马渡过去。然后项羽自己步行,举着剑继续与汉军作战,直到战死。所以项羽留在历史册页上的是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大丈夫的英雄形象,博得后人无限的同情和景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而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的诗一直是鼓舞人心的诗篇。我们很多人认为在刘邦和项羽的这场斗争中,项羽是英雄,刘邦是流氓,大家的同情一直是给予项羽的。
  
  但是,我觉得这个事情也还要分析,这样评价是不是很公平也还值得讨论。在我看来,刘邦也是英雄。刘邦确实是心狠手辣,项羽也不少杀人,而刘邦和项羽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项羽滥杀而刘邦不滥杀。项羽是滥杀无辜,屠城不说,还“坑降卒”,人家投降了,项羽觉得不放心,挖一大坑,几十万人就活埋了,是连夜活埋。这样大规模的滥杀无辜,生灵涂炭,难道也是值得肯定的吗?
  
  刘邦可没有这样杀过人,刘邦只杀他认为必须杀的人。那当中有没有冤杀?有,有很多被他冤杀的人,但在刘邦看来,虽然是“冤”杀,也是非杀不可,是为了巩固他的政权。比方说彭越的被杀就是冤杀,但是刘邦还是非杀他不可。刘邦要建立一个刘姓的、一统江山的大汉王朝,他不能允许有异姓王的存在,就是不能允许不姓刘的人称王而建立自己的独立王国,他必须把这些异姓王的王国灭掉。作为他这个王朝政权的巩固,这些事情是非做不可的,因此刘邦顾不上是冤还是不冤了。但是,刘邦这样杀人的数量是非常有限的,而且即便在这个过程中,一般可以不杀的他也尽量不杀。例如彭越被杀了以后,他的人头被刘邦挂在了城楼上,而且下了一道死命令:谁也不许替彭越收尸。彭越是以谋反罪被杀的,那既然是反贼,他的尸是不能收的。这个时候,彭越的一个老部下叫做栾布的,从齐国出使回到京城,要向刘邦汇报工作,汇报的地方就是悬挂彭越人头的那个地方。于是栾布先把工作汇报了,这是公事优先;汇报了工作,完成了使命,交代了任务,栾布转过身来跪在彭越的人头下放声大哭,就当着刘邦的面。刘邦是勃然大怒,心想还有这样不把朕的命令放在眼里的人,就这样公然祭奠彭越?让人把他抓起来,扔油锅里去“烹之”。栾布说,陛下您可以烹我,但是您得让我说一句话,说完这句话我就去死。刘邦说,你说。栾布说,请陛下想一想,彭王冤不冤啊?想当年,陛下和项羽争夺天下,双方处于对峙胶着状态,彭王是陛下和项羽之外的第三种力量;那个时候彭王只要把自己的脑袋稍微往项王那边歪一歪,现在天下就不是这个样子了,您也就不是今天的皇帝了!在那个关键的时候,彭王支持了您,帮助了您,您才有了天下。现在天下安定,四方太平,彭王和所有的普通人一样也想回到自己的封地,去享受荣华富贵,安享晚年。可您怎么就容不得他呢?难道仅仅因为他有一次生病请假没有来报到,您就说他谋反?你就把他杀了?有这样对功臣的吗?我栾布是彭王的人,跟着彭王出生入死多年,彭王对我恩重如山;现在彭王已经死了,我栾布活在世界上还有什么意思呢?我现在就死,我现在就去死!刘邦说,站住,请你回来,栾大人,我请你回来,我拜你为都尉。
  
  也就是说,刘邦他这个人也有英雄惜英雄的一种精神,他也为栾布的这种人格魅力所折服。这样的人,这样具有独立人格的人,确实是一种具有人格魅力的、堂堂正正的男子汉大丈夫。什么是真正的男人?真正的男人就是具有人格精神和人格魅力的人。这种魅力是有凝聚力的,也是有震慑力的;但是如果说刘邦本人不是一个英雄的话,他也不会为栾布的这种精神所感动。所以我说刘邦也是一个有着“惺惺惜惺惺,英雄惜英雄”这样一种精神的人。同样,刘邦也是一个有感情的人。虽然他心狠手辣,虽然他暗算和谋杀他的对手以及凡是他认为对他有威胁的人,但他也不是铁石心肠。
  
  汉十二年十月,刘邦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沛县。他把父老乡亲们全部召集起来,摆上了盛宴招待他们。酒过三巡,刘邦也拔剑起舞,吟唱了那首著名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然后刘邦领唱,县里面的子弟们和之,唱了一遍又一遍,泣数行下——刘邦的热泪也一行一行地从眼睛里流出来,所以说他也是一个有感情的人。
  
  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英雄的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刘邦是英雄,项羽是英雄,韩信是英雄,张良、陈平、萧何、樊哙,这些人也都是英雄。只不过他们是不同的英雄而已:项羽是本色英雄,他所表现的是自己的英雄本色,是没有遮掩顾忌、不计利害成败地把它表现出来。因此在“成者王败者寇”这样的一种历史传统中,项羽依然能得到人们的凭吊和同情。刘邦是时势造出来的英雄,他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完成了时代赋予他的历史使命,并通过不断地学习使得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成为一个英雄。
  
  当然,对于这样的一些人,选择谁不选择谁,喜欢谁不喜欢谁,这是观众朋友们的自由和权利,你们可以倾向于项羽,也可以倾向于刘邦,也可以倾向于韩信或者是张良等其他的人,我觉得这都是大家的自由,我觉得那样一个时代确实让人神往。我们现在正在实现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难道不应该追思和缅怀那样一个英雄的时代吗?这,就是我到《百家讲坛》讲汉代风云人物系列的原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UFO中文网

GMT+8, 2025-1-23 09:1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