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的繁体字作“龙”,小篆为“”。《说文解字?龙部》:“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从肉,飞之形,童省声。”许慎所描绘的“龙”的形态很可能是根据民间传说描述出来的一种神异之物,并非是他自己杜撰出来的。许慎对“龙”字的结构分析显然是错误的。“龙”字早见于甲骨文,其字形多为“”。有人作过统计,甲骨文中的“龙”字达11个之多,描绘的形象均有头有角,口大张,并露出锋利的牙齿,还有弯弯曲曲的身子。有的甚至还描绘出“龙”身上鳞状的花纹,其基本形态似乎保持了蛇的某些特征。甲骨文的“龙”明显为象形字。从甲骨文的形体看,我们的先民对这种想象中的动物似乎十分熟悉。有的学者因而认为甲骨文的“龙”很可能是恐龙的形态。不过,现代科学证明,我们的造字时代的先民,不可能知道这种灭绝于中生代末期的恐龙的存在。所以有的学者认为甲骨文的“龙”有可能是受当时民间流传的关于“龙”的传说,或者是当时流传的“龙”的图腾的启发而创造出来的。
我国远古时各部落多以蛇、羊、虎等动物为图腾崇拜物。龙是由许多不同的动物图腾糅合而成的一种综合体,这种虚拟的动物是中华民族祖先共同供奉的图腾。1987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濮阳西北坡发掘出的六千多年前仰韶文化时期的古墓两侧,有用蚌壳摆塑而成的“龙”形,看上去那龙气韵生动,可与明清皇家宫殿器物上的龙相媲美。这些材料证明,甲骨文的“龙”的创造很可能是在这些“龙”的图案的基础上省减而成的。关于“龙”的传说在甲骨文之前就早已在我们的祖先中开始流传了。
因此“龙”这种神异之物自然受人崇拜。历代以“龙”作为帝王的象征,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传说南宋末年,元军直捣江南,瑞宗赵卒,幼帝赵即位。在元军的追击之下,丞相陆秀夫陪同赵逃到珠江口东岸伸向南海的大鹏山上。当地的一位里长(相当于今之村长)听说皇帝来到这里避乱,带着几个人到巨石耸立的山中寻找到了一个景色秀丽的大洞穴,并将洞穴装修一下之后,就作为这位南宋皇帝的“寝宫”。这位小皇帝在兵荒马乱的时代有一个山洞安身也感到十分开心。一天,赵问陆秀夫:“这里有八座山,一座山可说就是一条龙,那么这里该有八条龙了吧!”
陆秀夫回答道:“不,陛下,这里有九条龙。”
幼帝不解地追问道:“何谓九龙?”
陆秀夫答道:“陛下为大宋皇帝,帝为天子,乃真龙下凡。这里的八座山就是八条龙,再加上陛下,当然是九条龙。”
幼帝听后,非常高兴。自此以后,人们把这个地方称为九龙山,也就是今天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所辖的“九龙”。
在封建社会不仅皇帝称为“真龙天子”,凡是与皇帝有关的事物都要冠以“龙”字。如“龙颜”,指皇帝的颜面;“龙袍”,皇帝穿的绣有龙形图案的袍子;“龙床”,皇帝的卧具,等等。另外,龙在中国古代也作为吉祥的象征。总之,“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中华民族具有丰富的内容。
摘自《汉字的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