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时,山东突然出现一位名叫梁作友的名人。他声称自己是千万富豪,并打算向蒋介石捐出3000万。蒋介石听说此事后,心里十分高兴,派出专人去接待这位“财主”。
要知道,当时能一口气拿出3000万的,除了“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几乎没有哪个个人有如此庞大的财力,足够国军一年的军饷了!
激动的蒋立即批示韩复渠:速请梁先生来南京会面!
韩复渠立刻带着梁作友,动身前往国府驻济南的代表蒋伯诚处。一下火车,梁作友就受到南京方面的超高礼遇,食宿安排在最豪华的中央饭店,一切消费由政府买单,前来接待的是财政部次长李傥。
第二天,一则《南京财政次长亲自接见山东隐形富豪》的新闻,就在南京炸开了锅,当时的《大公报》《申报》都在显要位置刊登了这一消息,就连英国路透社都以《中国之奇男子》为题做了报道。
一时间人们都知道中央饭店住进了一位捐款3000万的财神爷,各路报社的记者把门口围了个水泄不通,争着采访这位“中国奇人”、“爱国义士”。
但众人见到梁作友时,多少都有些吃惊。
因为梁作友浑身没有一点富豪该有的样子:他其貌不扬,身高不足一米五,而且是个驼背,一只脚还有点跛脚,这让他走路更显得矮小;衣着打扮也土气得过分,布短褂、青布裤、青布鞋,完全是一副下地干活的农民打扮。
面对镜头,梁作友始终稳坐如山,丝毫没有紧张的样子。
梁作友自称是山东黄县人,家住在农村,祖上做过大官,颇有些积蓄。到了祖父这一代开始弃官从商,赚了一笔不小的积蓄。
有记者质疑他的形象穿着不像富豪的样子,梁作友淡淡解释道:祖父当年曾遭遇过一场大骗局,此后便立下家训要求子孙低调行事。
有心细的记者发现,梁作友接受采访或会见时,总随身带着一个精致的小箱子,箱子从不离手,也从不交给他人保管。
人们纷纷在猜想,这个箱子里到底装的是什么宝贝?因为梁作友是山东黄县人,这让人们很快联想到另一个山东人——大军阀张宗昌。
张宗昌
张宗昌当年四处敛财,在山东3年,征税50多种,所得的钱财数不胜数。1928年9月,张宗昌的部队被白崇禧打败,张惨败后所丢的东西里面,有一张日本银行的军费支票。
坊间传言,梁作友大概就是那时得到了张宗昌遗留的财宝,甚至那个小箱子里装的就是传说中的支票。
有人继续分析道:梁作友得到了支票,但他一介平民没法从日本银行里取出钱来,因此便顺水推舟,把这笔财富送给国民政府,这笔买卖稳赚不亏!
民间的这番分析,逐渐进入了国民党一众政要的耳朵里,南京大小军政要员纷纷设宴款待梁作友,来中央饭店接见的大佬们级别越来越高,就连远在武汉的蒋,也越来越感兴趣。
在李傥的安排下,梁作友在宋子文豪华的北极阁私邸,见到了这位高高在上的财政大佬,梁作友提出:我虽然愿捐出一半家产,但有一个条件,自己需要制定3000万的开支计划。
宋子文当场表示同意,梁作友有权决定钱款的分配。
梁作友思考了一番,当场提出了一个具体的开支方案:600万用于抗日剿匪,600万用于赈灾救民,余下的1800万用于兴办实业和修建铁路。
一天交谈下来,彻底打消了宋子文心中的疑虑。
恰在这时,远在武汉指挥“剿匪”的蒋,也听说了这位牛人的光辉事迹,迫不及待要与梁作友会面。
和蒋见面后,梁作友不慌不慌重新讲了一遍自己的“开支方案”,听得蒋心花怒放,大赞梁作友是开明高士,同时还说:长江水灾,匪患严重,军费紧张,能否3000先拿1000万来解燃眉之急!
梁作友连连点头,当即承诺:7天内从天津运来1000万元,用于军费和救灾。但过了7天,一毛钱都没到位,问就是还在路上。
蒋开始怀疑,安排陈希曾再去试探,结果梁作友一句话露了马脚。
陈希曾问他:长江灾情紧急,能不能先拿出几十万救一下急?
梁作友随口答道:当然可以,我稍后就从日本拿出一笔钱汇到汉口,以备燃眉之急。
这句话引起了陈希曾的疑心,之前还说钱在全国各地,现在突然又改口在日本?
这时梁作友自己也发现了问题,连忙改口道:钱存在日本是为了保险起见,当然一部分已经到了天津。
这自相矛盾的话一说,反而越描越黑,言多必失,陈希曾愈加怀疑梁作友的可信度,他命人将梁作友换到牢房里,刚作势逼问了几句,梁作友就全撂了!
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民国头号骗子梁作友布下的弥天大谎被揭开,他竟是一个贫困农民,家中只有薄田3亩,老母亲一个。
谎言被拆穿,蒋勃然大怒,命令将梁作友收押在大牢。但此时的梁作友还在忽悠,他对陈希曾说:虽然我没有3000万,但我有个更好的办法,可以弄到很多钱!
陈希曾眼前一亮:什么办法?
梁作友掰着指头算道:让国民政府下个命令,全国4亿没人5毛钱捐给国家,这样就有2亿元的捐款啦,比3000万还多呢!
整个国民党都十分愤怒,这天大的笑话,传出去有何颜?但考虑到此事如果真的传出去,恐被世人笑话,最后只能作罢,将梁作友驱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