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2-14 20:43:26
21日,南京大学发布消息,《科学美国人》近日刊登了由美国哈佛-斯密松天体物理中心资深天文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马克·里德和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郑兴武联合撰写的题为“银河系新视野”的封面文章,总结了由他们两人及德国马普射电天文研究所卡尔·门滕教授所领导的国际团队,历经15年时间对银河系结构潜心研究的成果。
该团队用甚长基线干涉技术精确测量位于银盘上近200个大质量恒星形成区的自行和距离,得到银河系旋臂的结构、太阳系的位置以及它绕银河系中心旋转的速度,绘制出尺度为10万×10万光年的全新银河系结构图。该图是迄今最精确的银河系结构图,它清晰地展示银河系是一个具有四条旋臂的棒旋星系,彻底解决了银河系究竟有几条旋臂这个天文学中长期悬而未决的重大科学问题。
银河系结构图 郑兴武和马克·里德供图
21世纪初,由中国、美国、德国、意大利、荷兰、韩国、日本和波兰共8个国家的22位天文学家,筹划建立了“银河系棒和旋臂结构遗珍巡天”(简称“贝塞尔”)重大科学计划。“贝塞尔计划”用等效口径为地球直径的甚长基线干涉阵,采用几何三角视差方法直接测量大质量恒星形成区中脉泽源的自行,从而获得它们的精确距离(脉泽源是一种亮温度超过亿度、甚至万亿度的宇宙激光点源)。
从2003年开始,研究团队测量了银盘上163个大质量恒星形成区中脉泽源的自行和距离,结合国际上其他团组测量的37个脉泽源,共获得了银河系中近200个大质量恒星形成区的距离和自行。这些大质量恒星形成区在银盘上的分布清晰地勾画出4条主旋臂,它们分别是英仙臂、人马-船底臂、矩尺臂和盾牌-半人马臂。再结合红外、一氧化碳和大量年轻天体的观测资料,最终绘制出了银河系结构图,它是一个具有4条旋臂的棒旋星系。在河外星系中,棒旋涡星系是一个大家族。银河系是一个普通的星系,也是一个旋臂匀称美丽的星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