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中文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49|回复: 0
收起左侧

“桥是我一生的追求”!孟凡超40年匠心坚守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3-2-15 15: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桥是我一生的追求”!孟凡超40年匠心坚守250 / 作者:維健廣律 / 帖子ID:111249
“己成,则物成”。
中国建设、建筑发展令人着迷而惊叹:历史璀璨的故宫,朱门巍峨,飞檐耸天;厚重与沧桑的圆明园,技艺杰出、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现代化的摩天大楼,不仅传承着过往,也让世界见证了“中国技术”“中国速度”与“中国高度”。
在更广阔的大地上,公路、大桥、铁路纵横交错,车流穿梭不停,蜿蜒岭南山川,驰骋东北雪原,使人们飞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路上,也记录着我国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
每一个铸造背后,都倾注了一位位工匠、一位位手艺人的专注和热爱,苦思和钻研,以及“工匠精神”的传承;他们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耐心专注、专业敬业传承着自古而来的精神信仰。
“工匠精神”,是伟大的传承。
至此,我们推出“对话时间——2021中国建造匠心传承致敬礼”系列访谈,与工匠大家对话,了解喧嚣世界中的坚守、恪守、利他,以及内生动力,逐中国工匠时代之影与大国匠心。
本期嘉宾:孟凡超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港珠澳大桥总设计师
一条彩虹飞跃伶仃洋,一座大桥连接粤港澳,这个世界超级工程,他在图纸上画下了第一笔,他就是赫赫有名的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港珠澳大桥总设计师孟凡超。
从1982年参与建设第一座桥梁以来,孟凡超先后主持、组织、参与完成了20多座国家级特大型桥梁的勘察设计。他的名字早与南京长江第三大桥、舟山西堠门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钱塘江嘉绍大桥、青岛胶州湾跨海大桥紧紧镌刻在一起,他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桥梁工程的建设发展。
孟凡超说,桥是他一生的追求;只有奉献最好的作品,才能无愧于这个时代。
中房报记者 苗野丨北京报道
秋日的下午,夕阳落在伶仃洋面,波光粼粼。
全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如同一道亮丽的彩虹悬浮在伶仃洋上,与天空、群山、大海融为一体。不时飞过的海鸟,往来穿梭的船舶,海天相接的岛屿,这一切都被孟凡超记在了心里。他站在大桥上,久久凝视着这一望无际的水面,似乎15年间他与3万多名大桥建设者日夜奋战的艰辛场景,还在眼前。
多少次,他和设计团队乘船在这片海域穿行踏勘;多少次,他向来此考察的领导们,兴致勃勃地讲述港珠澳大桥设计理念;多少次,他带领团队沿着伶仃洋西岸一步一步寻觅登陆点;多少次,他和环保专家们研究中华白海豚的生活习性,用“四化”建设理念减少对这水中“大熊猫”的干扰。
一条彩虹飞跃伶仃洋,一座大桥连接粤港澳,这个世界超级工程,他在图纸上画下了第一笔,他就是赫赫有名的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港珠澳大桥的总设计师孟凡超。
从1982年参与建设第一座桥梁以来,孟凡超先后主持、组织、参与完成了20多座国家级特大型桥梁的勘察设计。他的名字早与南京长江第三大桥、舟山西堠门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钱塘江嘉绍大桥、青岛胶州湾跨海大桥紧紧镌刻在一起,他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桥梁工程的建设发展。
孟凡超说:“世界桥梁建设,20世纪70年代以前看欧美,90年代看日本,21世纪看中国。经历改革开放40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时代,一定要重拾工匠精神。”
2018年10月23日,这一天中国建造赢得了全世界称赞。当习近平总书记宣布“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时,孟凡超的眼框湿润了。他说:“我们这个年代的人早已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融为一体,伶仃洋上的这座跨海大桥是当代中国实力的一段投影,也是建筑业工匠精神的传承。”
此刻的伶仃洋上,天空依然澄净,群山依然青翠,大海依然湛蓝。已过花甲之年的孟凡超有了新的期待,他希望自己有机会能为渤海海峡、琼州海峡、台湾海峡这三座跨海通道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也是作为新时代工程建设领域工程师的使命。
“有人说我是‘桥痴’,这40年来桥梁建设确实占据了我生活的大部分时间,与桥梁打交道是我生活中最大的快乐。这40年来我也在努力做一名真正的工匠,工匠精神就是追求极致,永不满足;就是不断创新,不求名利,这才是纯粹的匠心。”孟凡超的目光再一次瞄向了墙上那张中国地图。
汉江上挖出“亚洲第一深度”

“桥是我一生的追求”!孟凡超40年匠心坚守530 / 作者:維健廣律 / 帖子ID:111249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孟凡超。中房报记者 刘洋/摄

与孟凡超的采访约在了位于北京德外大街的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已经有数不清的日日夜夜他都在这栋楼里思考、画图、建模。从一个设计思想的产生,到技术验证,再到成果应用,这里见证了他从实习工程师到中国交建副总工程师的坚持,也承载了他从湖北沙洋汉江公路大桥到港珠澳大桥的所有回忆。
“公司早期是成立于1954年的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我从1982年开始就在这里工作,从未动过。期间也曾有过一些机会,但我还是认定要做一名桥梁建设者,希望能推动中国桥梁事业的发展。家国情怀也好,匠心精神也罢,这可能就是我们这一代人骨子里的一种坚持。”孟凡超把水递给了记者。
他的这间办公室也叫“孟凡超工作室”,推窗可见北京最美中轴线,室内却没有过多华丽的装饰,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北京市交通图、北京市地图全图依次在墙壁上排开,这是工程勘察必备的设计导航。对于自己走过、考察过和设计过的桥梁,孟凡超能在几分钟内勾画出来。
1978年,孟凡超作为“文革”后的首届国家统招大学生,进入重庆交通大学桥梁与隧道专业学习,自此与桥梁结下了不解之缘。
不仅源于兴趣,更源于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恢复高考的影响,只有我们这代人才能真正体会到,真是在黑暗中推开了一扇窗,就那一丝光线照了进来。”孟凡超说,这是影响我一生命运的大事件。在重庆的4年求学,让他更加坚定了为桥梁事业奋斗一生的理想。
1982年7月,刚到单位的孟凡超,作为实习工程师参与湖北沙洋汉江公路大桥建设,这是他参与建设的第一座桥。从带一个班工人的小工头,到后来带5个班,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沉井基础下沉……孟凡超和工友们不分昼夜忙碌着。
他回忆道:“当时我们负责修建最重要的一个桥墩,沉井采用水下爆破作业。我和工友们亲自测试雷管,制作炸药包,通过潜水工人把炸药包带到水下,再用电雷管起爆”。这一番操作让初出茅庐的孟凡超一战成名,他带领工人们创造了38米超深沉井奇迹,在汉江上挖出了“亚洲第一深度”。
从他人生的第一座桥开始,孟凡超对大桥浓烈的热爱一触即发。每到一个城市都先去看那里的大桥,他将自己很多对桥梁的理解和积累运用到设计上,不断探索造桥领域的突破。
他参加设计的江西遂川洪门大桥,是当时全国第一座预应力混凝土斜腿刚构桥;南京长江第三大桥,是中国第一座钢塔斜拉桥,也是世界第一座弧线形钢塔斜拉桥;厦门海沧大桥,建成时主桥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座三跨连续全漂浮钢箱梁悬索桥……
“对工匠精神的敬佩促使我将各种创新技术应用到桥梁建设中。我们走过了40年快速发展的恶补时期,不能再简单重复式的发展建设,到了要静下心来思考如何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在这个主旋律下提出弘扬工匠精神是非常必要的。桥梁领域今后一定是结构、艺术、文化的融合发展,这也是我对很多大桥设计思想的表达。”孟凡超说。
沿着伶仃洋西岸寻找登陆点

“桥是我一生的追求”!孟凡超40年匠心坚守605 / 作者:維健廣律 / 帖子ID:111249

港珠澳大桥建设时,孟凡超与同事一起。受访者提供

“我第一次站在港珠澳大桥上时,满眼满心都是震撼。但是现在说起港珠澳大桥,我满眼满心都是一个个建设者的面孔,我们讲述的是桥的故事,但归根结底是人的故事。”在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导演闫东看来,港珠澳大桥展现了“超级工程”“中国制造”背后的国魂匠心,是最鲜活、最动人的中国故事。
其中一个故事就属于孟凡超。
2003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准粤港澳三地政府开展港珠澳大桥前期工作。第二年初,孟凡超便奉命带队开始进行港珠澳大桥可行性研究。
从概念到蓝图,从图纸到通车,历经6年的可行性研究和9年的项目设计与建设,港珠澳大桥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这个被誉为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凝聚了孟凡超太多的心血,也延续了他一贯的理念,很多做法已成为工程建设典范。
孟凡超说:“‘四化’施工、‘桥岛隧’主体工程设计、白海豚保护、防台风以及大桥独特的文化景观等,这些都是港珠澳大桥的创新。但由于涉及粤港澳三地不同社会机制体制、基本建设程序和管理流程,也充满了挑战。”
这是中国交通史上技术最复杂、建设要求及标准最高的工程之一。设计施工既要满足伶仃洋海域30万吨级深水主航道的通航需求,还要保证香港国际机场进出港飞机的起降安全,又要兼顾外海施工风险、运营风险、工程造价和运营成本等方面因素。经过全面和系统的研究比选,孟凡超创造性地提出了桥岛隧组合方案,它能够把桥梁、人工岛和隧道的优势融为一体,形成完整的跨海通道。
然而,面对如此大体量项目,摆在设计团队面前的一个问题就是大桥登陆点选在哪儿。

“桥是我一生的追求”!孟凡超40年匠心坚守536 / 作者:維健廣律 / 帖子ID:111249

港珠澳大桥。受访者提供

对此,粤港澳三方想法各不相同。“香港方面目标很明确,希望大桥登陆点能靠近香港国际机场。”孟凡超说,在西岸登陆点的选择上,珠海希望在横琴岛设置登陆点,这意味着大桥引桥要穿过澳门水域的四座大桥,这样不管采用隧道还是桥梁方式加以穿越,都将对澳门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干扰,澳门不同意。澳门希望把登陆点定在情侣路上,但珠海不同意,情侣路是珠海颇具代表性的一条景观路,是珠海的门面,在此设置登陆点,无疑将影响珠海城市形象与环保,并打乱此前形成的种种便利。
登陆点之争成为可行性研究的“拦路虎”。
孟凡超说:“登陆点控制港珠澳大桥的跨海通道走向,还有工程规模,是跨海通道的龙头,龙头不定,整个工程龙身龙尾就摆不起来。”
为此,他率队沿着伶仃洋西岸反复穿梭澳门、珠海几个岛屿,却迟迟找不到合适地点。有一天,就在他们从澳门返回珠海要进入拱北关口时,孟凡超发现在澳门海关和拱北海关之间有一个几十米宽的过渡地带。“当时没有带尺子,我用脚步去丈量这个南北向的宽度,印象当中大概就是60步左右,足以构成一个6车道通道。”孟凡超回忆,这个地方是一个相对比较好的可利用登陆点廊道,最终得到了粤港澳三方认可,他又闯过了一道难关。
孟凡超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北海,思绪又飘回了伶仃洋。对港珠澳大桥每一项规划设计的细节与创新,孟凡超都如数家珍。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桥梁建设者们“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
用“四化”保护白海豚,超级工程背后的超级创新

“桥是我一生的追求”!孟凡超40年匠心坚守158 / 作者:維健廣律 / 帖子ID:111249

孟凡超介绍港珠澳大桥建设。受访者提供

在港珠澳大桥管理局调度中心显示屏上,港珠澳大桥全线22.9公里桥面,6.7公里沉管隧道以及东西人工岛的运行情况一览无余。这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从可行性研究到圆满竣工历时15年。在那些潮起潮落、寒来暑往的岁月里,孟凡超和3万多名工人在伶仃洋上造桥“作画”,在大海深处“穿针”,完成了一幅举世瞩目的巨作。
孟凡超说:“港珠澳大桥凝聚了所有大桥建设者的汗水和智慧,也见证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日新月异。设计之初,港珠澳大桥就面临着工程技术、施工安全、环境保护与建设管理等多重挑战。”
随着电视镜头向大海拉近,几只可爱的白海豚突然跃起,在大海中嬉戏游弋,给观众们带来一阵惊喜。孟凡超笑了:“这些‘水上大熊猫’是伶仃洋海域的国宝,当时环保专家提出大桥要么停工,要么绕行。这就对建桥提出了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挑战。”
中华白海豚,有着“水上大熊猫”美誉,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港珠澳大桥所跨越伶仃洋海域,正是中华白海豚栖息地。环保专家们对大桥建设提出了强烈反对意见。
当时孟凡超反复思考大桥建设,本该就是人与大自然相互影响、科学发展的过程,而不是“你死我活”。他一方面开始研究白海豚生活习性,一方面开始搭建更加环保的作业方式。为实现白海豚不迁移、零伤亡目标,大桥的设计方案进行了多次比选与调整。

“桥是我一生的追求”!孟凡超40年匠心坚守608 / 作者:維健廣律 / 帖子ID:111249

南京长江第三大桥。受访者提供

“我们一直在思考到底如何建设?用什么理念建设?慢慢地这些理念和目标基本清晰,我提出了‘四化’设计施工理念,得到了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和粤港澳三方认同和支持。”孟凡超说。
他提出的“四化”建设,即大型化、工厂化、标准化、装配化。具体操作是采用大型预制构件、大型施工装备、大型浮吊及施工船机;采用工厂化制造桥岛隧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大型预制构件;采用生产流水线的模式管理大型预制构件设计、制造、施工;采用大型浮吊、船机按搭积木方式现场安装大型预制构件。
“‘四化’目标就是提高大桥建设工业化水平,所有大型构件全部在工厂完成,再运抵海上安装,最大限度减少海上作业人员、时间和装备数量,规避了海上施工带来的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从而把对中华白海豚生活干扰降到最低。”孟凡超说,事实也证明在港珠澳大桥建设期间,中华白海豚未因大桥施工作业导致伤亡,这是一个奇迹。
采用“四化”创新建设理念,港珠澳大桥如“搭积木”般拼装成型。整个施工过程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建设工期缩短了2年,还产生了60多份技术标准和450多项专利。这就是“超级工程”背后的“超级创新”。

“桥是我一生的追求”!孟凡超40年匠心坚守393 / 作者:維健廣律 / 帖子ID:111249

青岛胶州湾跨海大桥。受访者提供

梦有多美好,伶汀洋筑梦者们面临的挑战就有多大。在这一串串数字和头衔背后,是港珠澳大桥建设施工过程中难以想象的巨大工程难度。
“四化”作为大工业化设计理念,保障了港珠澳大桥高质量建设,彰显了中国桥梁建设者的智慧,这也是世界桥梁界首次公开亮相的高端建设理念。
孟凡超认为,未来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一定要走大工业化道路,推动数字化智造理念落地,以BIM数字技术穿透整个产业链,以点到面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这也是对工匠精神的另一种诠释。
有一种奇迹,叫中国速度。通车后港珠澳大桥像一条巨龙飞舞在伶仃洋,它标志着中国从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也是一座大国工匠们工程创新的丰碑。
在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东人工岛接见了孟凡超等港珠澳大桥建设者代表。习总书记强调: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创下多项世界之最,非常了不起,体现了一个国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体现了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

“桥是我一生的追求”!孟凡超40年匠心坚守322 / 作者:維健廣律 / 帖子ID:111249

浙江钱塘江嘉绍大桥。受访者提供

字字句句说到了孟凡超的心坎里,现在想起那一刻,他依然心潮澎湃。“港珠澳大桥的很多设计和创新可以说是在追求极致,是我最满意的一件作品。除了交通功能、结构技术创新外,港珠澳大桥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孟凡超说,它不是简单的钢筋水泥混凝土,它带有很多中国人的艺术情怀,它是建筑和艺术之美的融合,是结构、艺术、文化的融合。夜幕下的人工岛、中国结、风帆塔、海豚塔是那样的炫丽夺目。
“中国结桥塔,寓意着粤港澳三地文化的交融以及共同开创粤港澳大湾区美好未来;风帆桥塔,象征着伶仃洋上粤港澳三地通力合作建设港珠澳大桥一帆风顺;海豚塔代表的是人与中华白海豚的和谐共生。”这三座桥塔是孟凡超的得意之作,他说:“只有将建筑结构与景观艺术融为一体,才是设计的最高境界。”
在荣誉登顶之时,孟凡超并未止步,他希望能为国家做更多的贡献,修更多的大桥。他在孜孜不倦地追求技术突破与建筑艺术结合,他在为行业编制“装配化钢结构桥梁通用图”,他在推动“桥梁景观艺术设计联盟”“装配化钢桥产业创新联盟”,他在参与研发“国之重器”——国家海洋工程综合勘察船……
“桥是我一生的追求,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尽善尽美型的人,什么事都想做到极致。”多年后,孟凡超依旧这样认为,只有奉献最好的作品,才能无愧于这个时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UFO中文网

GMT+8, 2024-11-26 08: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