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中文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40|回复: 0
收起左侧

对越反击战和俄乌战争的不同筹划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3-2-19 12:0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俄乌战争陷入僵局,更加佩服邓小平的3句话,只可惜普京没能搞懂


直到此时,曾大喊“乌拉”的俄罗斯人终于少了一些乐观。

从2022年2月24日至今,俄乌前线已经打了300多天。尽管在大多数官方的口中,仍用“冲突”或是“特别军事行动”来定义这场对抗,但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如今的局势早已不可控制,并逐渐演变为一场被数方势力赌上国运的大决战。

克格勃出身的普京,是典型的“俄罗斯性格”:强硬、铁腕、做事绝不拖泥带水。

对越反击战和俄乌战争的不同筹划-1.jpg
第二次车臣战争时,他曾亲自乘坐苏-27战斗机飞过战区,并下达了不接受任何谈判,对敌人彻底消灭的最高指示,同时撂下那句著名的狠话:

“原谅他们是上帝的事,我们的任务就是送他们去见上帝。”

然而20年后,镜头前的普京却早已没了往昔的锐气。反复的战争动员和兵源征调,多次压力下的临阵换将,有意无意透露出和谈的意愿,种种迹象都表明普京已然无法完全掌控战争的发展方向。

打不赢,谈不拢,以一国之力抗衡明处暗处的所有对手,一旦拖入旷日持久的消耗战,俄罗斯就注定不可能是赢家。

如果此时的普京能够好好坐下来反思战争因果,或者翻一翻邻国的历史档案,他会发现自己其实错过了一个最完美的学习榜样。1979年的邓小平,面临着和普京极为类似的战争处境,但这位智慧的长者,几乎只是凭着3句话就成功打赢了一场战争。

一、“中国要怎么做,就得看越南这一步走得多远。”

彼时的邓小平,已经75岁高龄。

对越反击战和俄乌战争的不同筹划-2.jpg
这位从政生涯“三起三落”的长者,刚刚经历了最后一次复出。1977年,重新走到台前的邓小平首先想到的还是人民,首先着力开始推动恢复经济建设,并为计划中的改革开放做铺垫。

用邓小平自己的话来说:

“这是决定祖国命运的千秋大业。”


和平与稳定,发展和改革,这个时期的中国迎来了久违的春风拂面。然而就当一切刚刚开始步入正轨,一场毫无征兆的战争却让所有计划转瞬间再次陷入停滞。全世界都没有想到,邓小平会坚定决心,用近60万大军来为两大邻国上一课。

这一课就是1979年的对越反击战。


这场战争的诱因有两点:

第一、1978年12月25日,越军不顾国际劝阻,悍然出动10余个师侵入柬埔寨,在攻占首都金边后仍没有停手意图,继续分兵三路推向柬埔寨全境。

第二、1979年前后,越军多次派出部队越界进入我国侵扰,打伤边民,推倒界碑,蚕食西南边境土地以及南沙诸岛。

作为曾经的“同志加兄弟”,在越南抗击美法侵略战争期间,中方曾向其无偿提供过200亿美元的经济援助以及总量达94.3亿余吨的军事援助,并派遣32万解放军秘密南下参战,直接担负起作战和保障任务。而如今风云变幻,迎来国内和平的越南,却转身就将枪口对准了当年帮助过自己的“老大哥”。

究其原因,还是越南仍放不下成立中南半岛联邦的美梦,这是从胡志明时期就有过的想法。他们想要通过不停的扩张和威慑,胁迫东南亚各国加入到联邦之中,从而使整个中南半岛成为一个整体,由越南担任话事人。

与此同时,全身心投入冷战的苏联,也把越南视为最关键的棋子,这也就是所谓的“哑铃战略”。一头是推进越南搞中南联邦,另一头通过控制阿富汗、伊朗、印度,掌控马六甲海峡,让苏联的势力范围涉及到整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

这是一张巨大的包围网,一旦形成,处于中心地带的中国就不可能独善其身,将被迫卷入其中,到时候说什么做什么,都要看看街坊四邻的脸色,甚至被迫成为苏联争取冷战胜利的一枚棋子,这是邓小平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

对越反击战和俄乌战争的不同筹划-3.jpg
为了维持中南半岛以及整个亚洲的稳定,一向在外交上友善亲切的邓小平罕见的发了火,正告越南如不停止行动,中国绝不会坐视不管。如果说抗美援朝的底线是一条“三八线”,那么中方对越南入侵柬埔寨的底线就是湄公河。

越南的行动要是止于湄公河,情况也许不至于那么危险。反之,攻势一过了湄公河,中国就不可能再按兵不动。

“中国要怎么做,就得看越南这一步走得多远。”


这是邓小平当时的原话,从一开始我们就直截了当地把底线告知我们的对手,这就是“理”,也是国际上能够认可的“理”。越军不过湄公河,大家就心平气和坐下来讲理,如果执意突破这条底线,那解放军也师出有名。

此时的情形,与俄乌战争前普京面对局势何其相似。同样是曾经的兄弟邻国,同样是突然调转枪口投入另一个强大的集团,同样是面临敌人已经把大炮架到家门口的处境。当然,总的来说当时中国除了更为“占理”之外,其他面临的困难远比俄罗斯更加严峻,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当时越南号称“第三军事强国”,在经历抗法抗美两次战争历练的同时,还得到了中苏大量的援助,本身实力就不俗。再加上当时苏越签订了所谓的友好合作条约,苏军大量陈兵北境,中国一旦出兵将会面临被南北夹击的严峻局面。

第二、在经历长达10年的考验后,军队战斗力恢复仍需检验,指挥系统冗杂,兵员未经训练,作战经验严重不足,武器老式陈旧,能不能直接拉出去打仗谁都没有把握。

也正是基于这些因素,在战争发动前,邓小平就开始全面布局,他要的是不战则已,一战必胜,这样的战略思维恰恰又是普京所缺少的。

二、“你要我怎么做?”

1978年11月,邓小平乘坐一架波音707客机降落巴耶利巴机场,在和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简单检阅过仪仗队后,便直奔内阁会议室进行正式会谈。

对越反击战和俄乌战争的不同筹划-4.jpg
外交场上的邓小平,一贯是沉稳锐利,处理问题一针见血,从不拖沓,但这次与李光耀的会谈中,他却整整讲两个小时,从苏联对世界构成的威胁,到越南一旦成功控制整个中南半岛对亚洲国家造成的影响,再到中国的态度。

显然,邓小平对李光耀毫无保留,将自己思考全盘托出。这样的坦诚,一时间竟让李光耀有些错愕,不知如何回应。的确,站在新加坡当时的立场上讲,卷入到中苏越之间是并不明智的,但邓小平的话也一针见血,越南眼下将矛头对准柬埔寨,但最终的目标却是整个东南亚,新加坡不可能独善其身。

邓小平给了李光耀足够的时间思考他的话,而当李光耀委婉讲出东南亚各国可能会更加倾向苏联的立场后,邓小平紧跟了一句:

“你要我怎么做?”


邓小平说出这句话,是李光耀没有料到的,他从未遇见过任何一位大国领袖,在现实面前会愿意放弃一己之见,甚至还问他应该怎么做。

邓小平是非常智慧的,他出访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并不是强迫这些小国站队,而是要跟他们说“心里话”,表明中国的真实态度和立场,让东南亚诸国放下了戒备,保证不会在战争发起后因为不知情而被利用,从而全部跑去对立面。

紧接着在1979年1月底,邓小平出访美国。

当卡特总统得知邓小平的意图后,同样大为惊讶,他甚至连夜亲笔写好一张纸条,向邓小平建议不要这样做,原因则是眼下美国虽然坚持冷战策略,但也不想卷入一场大战之中。

对越反击战和俄乌战争的不同筹划-5.jpg
然而和对李光耀的态度不同,这次邓小平并没有问卡特“你要我怎么做?”而是更加直白地告诉他,中方的立场非常坚定,我们只是通知你们,并不是征求你们的意见。

指望美国在战争中施以援手,这是邓小平从来没有想过的,他此次出行同样只是为了得到保证:

第一、 美国不会站到苏联一边。

第二、 美国要牵制住苏联。

这两点最终都得到了想要的结果,卡特虽然不赞成对越战争,但他明白不让苏联涉足东南亚是符合双方共同利益的,所以很快他向苏联公开警告:不要卷入中越两国之间的战争,不管是直接地还是间接地进行干涉,都将引起严重的后果。

对越反击战和俄乌战争的不同筹划-6.jpg
事情直到此处,邓小平的第一步棋取得了完全的胜利。他通过不断的外交访问,让东南亚诸国放下了戒备,同时利用美国威胁着苏联不敢出兵,几乎兵不血刃地就拿掉了越南的所有盟友,使其成为彻底的孤家寡人。

这一点,恰恰是普京在俄乌战争前留下的最大隐患。


乌克兰之所以能够撑到今天,离不开北约各国的军事援助和经济援助。其中英、美、法这些大国纵使一直是统一战线,坚定与俄为敌,但其余欧洲国家也不乏左右摇摆想要置身事外者,但随着战争的扩大,随着所谓“北溪二号”被炸毁这类的事件的发生,这些国家最终只能倒向了普京的对立面。

俄罗斯再强,拿下一个乌克兰也要耗费心血,更别提面对整个北约联盟。树敌太对,盟友乏力,俄罗斯已经很难赢得最终的胜利。一场战争的胜负,绝不止在枪炮之间,外交场上的斡旋往往更加关键。

对越反击战和俄乌战争的不同筹划-7.jpg
不得不说,和邓小平的“此消彼长”的外交智慧比起来,普京光靠武力平推的战争思维还是稍显稚嫩。

三、“有限目的,有限时间,有限地区,有限规模”

普京在俄乌战争中犯下的第三个失误,就是优柔寡断,明明可以一击致命,却最终把战争拖入输不起,赢不了的死胡同。

所谓的“特别军事行动”就是指望通过闪电战快速打垮乌克兰的有生力量,威慑欧美诸国,迫使其放弃让乌克兰加入北约的计划。而这次行动最关键的两个点,一是要快,二是要彻底,偏偏普京一样都没做到。

因为怕仗打得太大,把乌克兰打烂了无法收场,俄军的闪电战一开始只是小打小闹,本来军队战斗力就有待考验,这下又投鼠忌器不敢动用杀伤性太强的武器,战争伊始就连吃败仗,不说打垮乌克兰,反而自己被几次反击打乱了阵脚,当北约反应过来加入战争,俄军再想加大投入就已经晚了。

与之对应的,是同样在战前面临“不能把仗打得太大”这个尴尬问题的邓小平,却在对越反击战中选择了另一条和普京截然相反的思路。

整个对越反击战,解放军两路攻击集团,共为9个军29个步兵师,总兵力达到56万,在将近500公里的战线上对越南发动了突袭,这么大的规模,整场战争却只持续了28天,究其原因就在于邓小平的最高战略:

“有限目的,有限时间,有限地区,有限规模”


这其实和俄乌战争中俄军的战略是较为相似的,但差别就在于解放军实现了,而俄军没有实现,原因就在于两方一开始对这份战略的理解截然不同。首先看看解放军是如何执行这四项命令的:

有限目的:以广州军区、昆明军区部队,歼灭越军一线边防部队,摧毁其军事设施,这两个目的非常明确,换句话讲就是打残敌人,打垮敌人,但不消灭敌人。

对越反击战和俄乌战争的不同筹划-8.jpg
其实早在最开始研究作战构想时,还筹划了除东西两线之外的“第三路线”,即由昆明军区副司令员查玉昇少将指挥50军、54军,由普洱、西双版纳一线进入老挝,过境直接穿插至越北腹地,将整个越南“拦腰斩断”。

这一路一旦成功,就将对北部越军形成两面夹击,是典型的瓮中捉鳖打法。但邓小平考虑到一旦全歼北部越军,战果虽然空前,却会在更大程度上刺激苏联,逼迫其采取措施。所以遵循“不能把战争打得太大”的总原则,这一路线最终取消。

有限时间:考虑到苏军完成军事动员大约需要2周时间,对越反击战便以此为限,从2月17日发起总攻,到3月5日宣布撤军,刚好半个月的时间。速战速决,在敌人还未反应过来之前就结束战斗,无疑是最聪明的作法。

有限地区:解放军东西两线大军深入越南境内40公里,越南首都河内已经完全暴露在炮火射程之内,而邓小平此时却决定不再南推,全线撤军。这说实话还是一个“理”字,扫清越北是教训和警示,但如果打进河内,难免国际上兴起舆论,这和美军过不过三八线,越南过不过湄公河是一个道理。

有限规模:整个越战期间,我空军部队一直处于一种出而不击的状态。航空兵13个师、3个独立团、10个大队各类飞机774架,起飞8500架次,但战绩却只是击伤和击落两架苏式米格—21P侦察机,并且严格来说,这还是地空导弹部队打下来的。空军和海军不做主动出击,只策应陆军作战,一是避免三军同出势必把仗打大,二是限制越军空军作战。

对越反击战和俄乌战争的不同筹划-9.jpg
要知道当时的越军拥有300架苏式米格系列战斗机、70架F-5战斗机、450余架直升机,完全拥有应对大规模空战的硬实力,但因为忌惮空军参战对本土作战消耗太大,同时解放军空军也并未参战,所以越军最后宁愿战败,也没有出动空军。

“有限目的,有限时间,有限地区,有限规模”总结起来就是以强大的陆军集团短时间极大消耗越军的作战能力,同时不给苏联留出反应时间和出兵的理由。要做到这些点就必须保证绝对的兵力压制,作战思路绝对明确,官兵决心必须坚定。

整个计划完全符合实际发展,这是对自身实力和对对手实力的精确估计。而同样是在战争之初,俄军明明军力不足,却硬是来了一出“包围基辅”,结果就是雷声大雨点小,反而丢掉了闪电战的最佳时间。如果普京能够集中优势兵力,保证战争一开始就对乌克兰形成有效的、不可逆转的打击消耗,那么战争的走势可能截然不同。

邓小平的“有限”是在自身实力足够的情况下,在不引起外交不利的情况下,让对手遭受最大的损耗。而普京的“有限”则想有所保留,又盲目确立了过多不切实际的作战目标,等到前线打不动了才想起来出动车臣部队、瓦格纳雇佣军,已经为时已晚。

对越反击战和俄乌战争的不同筹划-10.jpg
说到底,虽然对越反击战发生在距今40年之前,但当时邓小平已经完全抓住了现代战争以及国际间利益的核心,用外交来辅助战争,用精确的战略来牢牢掌握战争的主动权。而普京则过分依赖所谓的“一路平推”,当年俄罗斯打车臣时就犯过这样的错误,如今又是重蹈覆辙。

没有完全相似的两场战争,对越反击战和俄乌战争纵然有诸多的独特性,但战争的本质终究是一样的。留给普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能不能引导战争走向积极的一面,就看他能不能从实践和历史中找到那把真理的钥匙。

青史佐酒 原创
2023-2-2 15:50 · 来自湖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UFO中文网

GMT+8, 2024-11-23 08: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