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20|回复: 0

为什么要让孩子读历史?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3-2-20 11:5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从小喜爱读书,作文也时常被老师当做范文朗读,但就是不太爱读历史。

    历史对于我而言就是死记硬背的XX年(鬼记得是XX年啊,三年前的事我都不记得),在XX地(地名都辣么生僻,完全对不上号),XX人(基本都是一帮粗糙的大老爷们,难办出现个把女子,不是祸国殃民,就是面目狰狞)做了件XX事(风花雪月好少,几乎总离不开打烧抢杀),最后其代表历史意义是一、二、三(每句话几乎都差不多的模样)。

    对于我这个从小到大《红楼梦》熟读无数次,里边的诗词倒背如流的小文青来说,这枯燥乏味的历史非常没意思。然而,伴随着人生阅历越来越丰富,自己成为了母亲之后,我开始逐渐发现读历史的非凡意义。唐太宗李世民说“以史为鉴可知兴替”,毛主席说“以史为鉴可免重蹈覆辙”,当然这些伟大的历史人物都离我们太遥远,常人又如何能够望其项背,不过,多读历史有三点是一定的:
一、 道理是抽象的,历史是具体的。从具体的故事中体会悲欢离合,兴衰成败,有助于更简单明了,立体深刻的外观世界,内观自己。

二、 泱泱历史长河里,还能被记到今天的人、或事,必定是有其正或反的代表性,能够帮我们辩混沌,明是非。

三、 中华历史悠久绵长,世界历史纷繁多样。多读历史,使人知识面丰富,底蕴深厚,影响气质,引导三观。

    对成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成长中的孩子。于是从二年级开始,我让我的儿子读历史。
读历史让孩子更加明辨是非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用到一句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来审视孩子成长中交往的朋友。当然,这非常重要,我一直坚定的认为,孩子成长过程中对他最重要的影响第一来自于父母,第二来自于老师和学校教育,第三来自于身边的同学朋友。然而,当孩子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主见之后,家长过多干涉交友的类型与范畴,孩子是很难接受的,如果方法再过于直接和强硬,往往更加会造成矛盾,甚至对青春期的孩子形成反作用,将孩子推向了你的反方向。而这时,孩子自己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就非常的重要,会让他擦亮眼睛,有一颗明白的心。


    比如,在读秦国历史时,读到赵高专权,在秦二世和群臣面前指鹿为马的典故,孩子看到扭曲事实,黑白颠倒造成的可怕后果,发出“有这样的人,秦国能不亡国吗?”的感慨。再比如读到商鞅变法,秦孝公无条件支持商鞅变法,当太子犯法,商鞅惩罚太子的两位师傅一位割鼻,一位刺字,秦孝公去世后太子即位,即秦惠文王。由于商鞅之法太过严厉,虽然推动了国家发展,但是从贵族到平民怨声载道,秦惠文王为拉拢民心,车裂商鞅,但他深知商鞅之法对于国家的重要性,用其法而杀其人,即保存并弘扬了变法成果,也安抚了群众稳定了江山。从历史与政治的角度来看,商鞅被车裂,是他错?商鞅之法既然有利于国家发展,而秦惠文王杀了商鞅,是为了报割鼻刺字的一己之仇?当历史立体鲜活的呈现在你的面前,你会代入其中,更加明白各个人物与事件的真正意义。

    当然,也许这些深层含义对于一个8,9岁的孩子来说是深奥了,但是请不要小看孩子的智慧与判断,你给他的是100分,他也许会吸收30分,50分,但如果你只是给了10分呢?他又会吸收多少?

    同时作为我们,一个成年人,一个与孩子共同成长的父母,在这些陪伴与共同读历史的过程中,我们的智慧不也同样得到提升?三观不也同样得以升华吗?

读历史让孩子更加勇敢,更有担当
当读历史时,出现的一个个英雄人物往往让孩子兴奋不已,读秦时,白起是儿子的偶像;读汉时,卫青是他课间游戏时扮演的英雄;读三国,他最爱诸葛亮;读明史,他兴奋不已嘴边时常挂着朱元璋。每一个历史英雄都会给孩子留下一些标签,或智慧、或勇猛、或大气、或忠诚,不管是哪一种标签,名垂青史的人,都是勇敢有担当的。
现今社会,社会价值在个人价值面前不免被忽视,在是非面前,家长对孩子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关你什么事,管好你自己”,久而久之,孩子的眼里心里不免就真的只有他自己。同学朋友的事不关我的事,陌生人的事更不关我的事,会不会有一日家人的事也不关我的事?到时候家长会不会又生出“这孩子怎么这么胆小,这么冷漠,这么无情,这么自私“的叹息。

    我没有那么伟大,我也没有告诉孩子遇事一定要挺身而出,我会跟他说,在任何情况下,保护好自己是首要,其次伸以援手对你能够做到的事情,帮助你能够帮助的人。作为一个男孩(女孩同样),你终究要成为一个有独立担当的人,你要与很多人交往,你要处理很多事,即使多数人都成不了你读到的那些英雄人物,但即使平凡,也完全不用成为一个懦弱的,没有担当的人。即使你只担当了一个小家庭的责任,或一个普通职位的责任,但能做到受人欢迎,被人尊重,就很好了。这就是作为一个普通人来说,最好的勇气和担当。

读历史让孩子更加远视,有理想
    每一个孩子小时候都有一个可爱的,又伟大的理想。我儿子说他的理想是做一名医学家,发明长生不老药,让父母和爷爷奶奶永远和他在一起。多么动人又伟大的理想。

他从幼儿园起树立了这个理想,出发点是怕父母会老去,会离开他。我一直在想该怎么与他交流这个问题。生命无常?人都会死?我不想过早用冷冰冰的语言让他直面这个事实,但也不想骗他。

    于是,在我跟他讲历史故事时,潜移默化让他明白,比如伟大的秦始皇终其半生寻找仙丹未果;汉武帝开创的汉文化影响至今,最终他一生的伟大功勋也只能让司马迁记载在纸上指引后人;还有你喜欢的卫青,常胜将军一生征战从未失败过,但也会离开。不论多么伟大或平凡的人,不管多好或多坏的人,都终究会离开,这是生命的规律,任何人都一样。不过不用气馁,古代的人活到50,60岁基本就走到生命的尽头了,而现在的人可以活到90,100岁,也许以后会更久。以前很多小毛病都是不治之症,而现在医学家会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事在人为,希望还是要有的。

    所以第一,生命有限,如何让有限的人生不平庸,不虚度?(小时候我的爷爷——一位老革命工作者,时常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那句名言来教育我“当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回想起来,真是异曲同工啊)。第二,对未来和不可知永远满怀希望,想就去做,不停留在想法上,也许就会有收获。

    我不想用学习、考级和未来的就业来磨灭他的理想,尽管这些孩子和家长都不得不面对,但是把决定交给孩子自己做,如果他是个智慧的,勇敢的,有担当,有理想的人,他一定对他自己的人生可以做出最适合,最好的规划。比如我,我一直喜欢文学,喜欢写写画画,可是90年代考大学的我们,为了更加好就业听父母建议,“做什么酸秀才,做IT精英不好吗?”可是十几年过去了,电脑对于我来说,还只是写字的工具,你说当初要是选了中文,至少不会有惋惜了呀。

    正因为,我们时常会对过去的选择做出“早知道…还不如…”的感慨,而历史中,可以给我们更多的建议。事物发生发展都有规律,那些早知道还不如,在历史中都一遍遍发生过,读多了自然会被影响引导,父母和孩子都一样。

    小时候,我爷爷常常跟我说,要做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什么是低级趣味呢?孩子的理解,和家长的理解并不一样。对于8岁的儿子来说,熊出没,假面骑士就是他最好的趣味,对于家长来说,就是幼稚的低级趣味。家长与其撩起袖子强制取缔,不如思考一下怎么用更好的方式转移他的注意力。成年人的世界有一句话“治愈失恋最好的方式是开始一段新的恋情”,道理是一样的,脱离“低级趣味”最好的方式是爱上“高级趣味”,如果这里的高级趣味是指历史,那对于深奥晦涩的历史如何取代轻松的熊出没呢?需要家长多用心思和方法进行引导,比如固定读书时间,培养出睡前十分钟妈妈讲历史的习惯,并且用让孩子复述,或让孩子写读后感等方法,给予孩子足够的肯定。我还会比较关注一些展览或讲座信息,比如上海博物馆的一些历史讲座或亲子活动,多样化的形式会让孩子更加容易接受,进而更加爱上“高级趣味”,逐步取代“低级趣味”。

    不过,这是一个过程,也许是个漫长的过程,但这本来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如果你希望这个过程尽量顺利,尽量短一些,家长有耐心,多用心是最关键的。历史长河值得我们徜徉,和孩子一起,然后,慢慢感受你和孩子的变化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UFO中文网

GMT+8, 2025-1-9 22:2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