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中文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461|回复: 20
收起左侧

《流浪地球》中国的《星球大战》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3-2-20 13:4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谈谈《流浪地球2》,再不谈都要过期了。
剧作结构
首先,谈谈软件,对电影而言,软件就是剧作,《流浪地球2》的剧作较前作有挺大升级,更加成熟,更加硬核。《流浪地球1》说实话,我觉得剧本还有提升的空间,具体的记不太清了,只觉得有些地方还有点刻意的“煽”,有些场景的精细程度看得出捉襟见肘,但其巨大的工业感和机械赛博朋克的风格,还是让人惊喜,因为它踹开了中国科幻电影之门(虽然不久后就让《**堡垒》关上了)。
《地球2》的剧作成熟很多,总结起来,它分为“三段三线”,三段是由三个危机组成,分别是开场的“太空电梯危机”,中间的“月球坠落危机”,结尾的“地球点火危机”。这样的设置,让一部将近三个小时的电影不会特别闷,因为一直都有“事”,观众跟着角色一直在解决问题、面对危机。
“三线”指的是周喆直(李雪健饰)、图恒宇(刘德华饰)、刘培强(吴京饰),他们分别代表管理阶层(政治决策者)、知识分子阶层(科学家)、蓝领工人阶层。三组人物,组成了多(三)线叙事,贯穿全片,交叉进行(楼下有朋友“Vita Li”留言说三条线分别是:科技,军事,政治,总结挺好的,也是高手)。这种叙事方式的好处和前面一样,让观众不闷,眼前的信息人物一直在变化,显得很丰富,这是商业片屡试不爽的手法,也是诺兰等导演电影拿人的秘诀。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这种剧作结构,有点像把一根火腿肠切成三段,再用三根长竹签把它穿起来。怎么样?这个比方解不解馋?
有人可能会问,你说这么多剧作结构干嘛?
因为在我看来,一类的观众看演员和特效;二类的观众看导演(手法);三类的观众看(剧作)结构;四类的观众看主题。
这种分类没有高低之分,而是指你与这个行业的涉入程度,一类是指普通观众;二类是指资深影迷甚至是影评人;三类是指创作者(尤其是导演和编剧);四类是指社会意义思考者。
一类普通观众看电影就是个消费,跟去吃个饭、买杯奶茶差不多,图个乐子,他/她们就看看演员和特效,有没有我喜欢的小哥哥小姐姐?颜值高不高?会不会让我舔屏之类的?基本上是停留在人类(生物)性的外观吸引上。看人飙个泪,就说这个演员演技高,这也是一众表演综艺类节目,动不动就拿演员哭不哭作为评价标准。要不就是看特效猛不猛?炸不炸裂?嗨不嗨?
二类是把电影当爱好的资深影迷甚至是影评人,他们可能会去关注导演手法、风格和更多细节,甚至是横向比较。他们和创作者可能就一步之遥,很多创作者就是从爱好者转变过来的,这些电影爱好者很多人甚至品味比从业人员还高,但就像美食家一样,会品、会评,不代表会做。
三类观众就是影视从业人员和创作者,尤其是导演和编剧,在我看来,一定要关注(剧作)结构,因为他们就像剧中的图恒宇一样,是未来这个剧本或电影的“架构师”,这部电影的主题是什么?结构是什么样的?这种结构有没有隐喻?几线叙事?时间轴是顺序、倒叙还是打乱顺序?他们一定要知道,他们就是幕后的魔术师,所有能让未来观众悲喜焦忧的密码,都在他们当初的设定里。一个做菜的人,往往就不是评菜那么简单了
四类的观众,就不限于影迷了,往往包括政治、历史、社会学、各专业学科的人会涉入进来,他们谈论的往往不再局限于电影软硬件技术本身,也不是演技,而是主题,就是你这个主题对不对?深不深刻?正不正义?符不符合史实?符不符合人类现有认知或主流价值观?有没有切到人类命运之脉上?关不关乎我们的未来?这个其实门槛也不高,人人都可以来聊两句,水平高低,就看个人积累了。越是主题深刻的文艺作品(包括电影),其实不挑观众,包括象《2001太空漫游》《芙蓉镇》《活着》《西西里岛的美丽传说》这样的经典,看和点赞的人少吗?它们多多少少在人性之蠢、人性之恶、人性本真方面,都在尝试讨论和寻找真理。
所以,我们刚刚讨论的《地球2》剧作结构,就是从创作者的角度去看这部电影。一个稍微好一点的作品(还不是伟大的那种),多多少少要有点结构,如果连结构都没有,一盘散沙,这样的影视作品,可能连观影乐趣都没有。这就像庖丁解牛一样,一个屠夫(观众或影视创作者)站在牛(影视作品)面前,你要有一双智慧的眼睛,一眼看到它的内部结构,你才能说出个道道来,而不至于被那些特效、颜值、段子,带离了方向,最后只会说:“草,这片挺牛B的……小哥哥好帅哦……刚那女演员叫什么名字?……”。
《地球2》这个三段的结构,就让它满足了一个商业片基本的需求,就是——别闷,几分钟给我搞点事情粗来,几十分钟给我搞个大事情粗来。一开场就用太空电梯和空间站坠落把大家的多巴胺吊起来,中段又把月球危机摆出来,结尾解决这个危机,把观众看爽了,自然就点赞,背后逻辑就这么简单粗暴朴实无华。大家一直在三组人物、几个大危机、很多小危机前面,跟着角色沉沦、经历,能让你三个小时没尿点,一部好一点的电影或商业片,目的基本上就达到了。
三线也是,如果某条线或某些桥段设计和表演不算特别出彩,但很快就被其他几条线给冲淡了,这就是多线叙事的好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部电影如果只有刘培强(吴京)、图恒宇(刘德华)、周喆直(李雪健)任何一条线,哪怕只有一个半小时,你能看下去吗?多少有些单调吧?但这就是很多中国电影不够丰富、拖沓的臭毛病。
再多说一句,这种多线叙事,比隔壁那种“剧本杀”似的不断反转,为了反转而反转,为了悬念而悬念的剧作理念,更像电影。
主题

说到这里,顺便就把“主题”这个环节说一说,因为隔壁《满江红》的“剧本杀”结构大家批评得不多,现在批评最多的是它的“主题”,就是到底是“真爱国”还是拿“爱国”做背景搞“剧本杀”,这不是个技术问题,这是个态度问题。
这就是我说的,探讨第四类主题,不需要太高门槛,只要有个集体认知就行,经历过十年浩劫的人,看《芙蓉镇》还需要导读吗?所以象岳飞、满江红、爱国派还是投降派,这类问题,很快会成为公众号话题。关于《满江红》,在这里不多说,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我这篇影评:
那么《流浪地球2》的主题是什么?仅仅是太阳氦闪危机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吗?我觉得,“外部危机没来之前,人类就会被自己的愚蠢搞死”作为底层和深层主题更合适一些。就像《2001太空漫游》探讨的是:不管人类怎么攀登和进步,不管过去(人猿时代)、现在(太空时代)、还是未来(未来时空),在前面永远有个未知(大黑石)
我想这也是原著作者刘慈欣的表达内核,当你看到原著中,叛军认为“流浪地球”计划是个骗局,要把联合政府的精英赶到地球表面,有个小女孩还朝其中的老人吐口水、扔石头时,你会想到历史上人类某些集体极端时刻。当这些站得高看得远的精英被冻死时,氦闪危机来了,于是,这些害死救命恩人的愚蠢人类,继续他们之前反对的计划——流浪地球。
要是原来,大家看这些可能没感觉,也就是个作家瞎编的故事,但经历过疫情防疫之战后再看,《地球2》里“愚公移山派”和“数字生命派”之争,像不像“防疫派”和“躺平(放开)派”之争?政府总想保证所有人的安全,但总有一些人出于自己的利益、认知和考量,提出自己的想法,但政策一旦在民意的裹挟下发生调整,很多事情开弓没有回头箭,肯定有所得有所失。这种集体决策的艰难和得失,我想大家经历过这个春节,应该深有体会。
回到大刘(刘慈欣)的科幻主题,他的作品我看得不多,是悲观或过度悲观,还是于黑暗中撕开一道缝隙,让人看到彩霞和希望,我想我以后看多一些他的作品,再来做评价会比较好。
数字生命

《流浪地球2》里,图恒宇所代表的数字生命这条线,给了我一些惊喜。因为,第一,它是原著里没有的;第二,它紧扣了最近这些年“元宇宙”和“虚拟世界”(比如《头号玩家》)的新潮观念。
而且,片尾的彩蛋告诉我们,第三部吴京会不会出现我不知道,但刘德华是肯定会出现的。所以在我看来,在第三部里,除了原著里的“氦闪危机”,大家还可能会看到“人类大战人工智能”,也就是图恒宇所在的数字生命这条线。

《流浪地球》中国的《星球大战》31 / 作者:123457287 / 帖子ID:112216

《流浪地球》中国的《星球大战》559 / 作者:123457287 / 帖子ID:112216

《流浪地球》中国的《星球大战》40 / 作者:123457287 / 帖子ID:112216

《流浪地球》中国的《星球大战》497 / 作者:123457287 / 帖子ID:112216
从片尾彩蛋就已经看到,周喆直(李雪健饰)和图恒宇(刘德华饰)在第三部的造型已经出来了。在彩蛋里,周喆直把类似核弹开关用胶带绑在手上,又说了句“我们的人,一定能完成任务”,说明肯定还有场“最后一分钟营救”。《球2》中他已经意识到AI捣鬼的可能了,那《球3》里他可能会从政府层面,代表人类挑战MOSS,没准是从“实”的层面,摧毁他的肉身(硬件)。
刘德华的光头造型更是让人意外和惊喜,有点《黑客帝国》和《攻壳别动队》的赶脚了,第二部里他的肉身已经死亡,思维进入数字世界里,而MOSS所代表的人工智能又扮演着类似于“数字造物主”的角色,第三部可能会出现AI人工智能反噬人类,图恒宇在虚拟世界大战MOSS的桥段,没准是从“虚”的层面,摧毁它的源代码什么的,让人期待。
我猜,第二部里李雪健老师饰演的周喆直收到的来自未知的数字警告信号,就来自未来时空的图恒宇。而片尾的MOSS也摊牌了,它所代表的人工智能,就是这集“太空站危机”和“月球危机”的始作俑者(幕后大BOSS),因为没有人能同时启动那么多无人机和关停月球发动机,每次危机时都给到监视探头镜头,就差没把“我是凶手”写它脸上了。

《流浪地球》中国的《星球大战》144 / 作者:123457287 / 帖子ID:112216

《流浪地球》中国的《星球大战》409 / 作者:123457287 / 帖子ID:112216
《球3》我猜已经拍了一部分,一来《球》2和3剧本应该是同时完成的,就等《2》的票房一成功,《3》就下锅。如果是我,可能会在拍《2》时,顺带着把《3》的一部分拍掉,比如同场景的(类似联合政府场景)或闪回镜头的,这样下次就不用再重新搭景了。还有一些特殊演员的,出于风险考虑,也应该拍掉,省得后面出意外和麻烦。
虽然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威胁,不是什么新鲜主题了,1968年的《2001太空漫游》就展现过,但中国电影人是第一次涉猎,《流浪地球》系列准备在现实和虚拟世界,同时引爆危机,剧作上还是有点野心的,鸿篇巨制,让人期待。
如果做好了,《流浪地球》三部曲,没准能成为中国的《星球大战》三部曲,开启中国的科幻之路
关于这个主题,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我这篇短评:

硬件

硬件方面,郭帆导演走了一条重工业之路,就是除了大场面和远景,中近景尽量用实物,这样让演员表演有了一个真实可依托的环境,也让影片质感,有了一个坐“太空电梯”般的提升。
郭帆导演是一个真正懂制作、也讲究细节的导演,我看电影官方放出来的信息,说他们演员用了2万,记住,不是2万人次,我觉得不太可能,我想中国的外国群演不多,应该是反复用吧?问了他剧组的朋友,听说他非常讲究细节,不同类型的场景尽量不用重复的演员,我猜可能演联合政府高级官员的演员气质,和演地下城甚至宇航员的演员气质不一样,应该就不重复吧。这不仅需要资金支持,还需要一个创作者的匠心。

《流浪地球》中国的《星球大战》724 / 作者:123457287 / 帖子ID:112216
剧中巨大的无人机,真的做了一个一比一的模型出来

《流浪地球》中国的《星球大战》489 / 作者:123457287 / 帖子ID:112216
联合国(政府)的场景,真的给你搭出来,蓝幕?什么是蓝幕?

《流浪地球》中国的《星球大战》346 / 作者:123457287 / 帖子ID:112216
这些场景,拍完后期还抠个P啊,色都不用调,套个LUT直接出片

《流浪地球》中国的《星球大战》78 / 作者:123457287 / 帖子ID:112216

《流浪地球》中国的《星球大战》663 / 作者:123457287 / 帖子ID:112216
价值观

《球2》系列涉及的桥段并不是前人没有过的,但里面人类面对困难的态度,加入了我们中国人的态度和哲学,比如“故土情怀”和“愚公移山”精神、“牺牲小我为了大我”、集体主义精神,这是和西方那套价值观不一样的地方,一个国家输出产品和货币不可怕,怕的就是输出价值观,这意味着你将成为世界的精神领袖。
剧中沙溢饰演的老宇航员喊出“五十岁以上的出列”,很多人非常感动,包括我,但就有人出来阴阳怪气,说什么……,我也懒得重复,但我看到有个视频,是几个外国群演,在拍这段的时候哭的不行,真的被现场那种人类的牺牲精神震撼,就代表中国的这些价值观,未来在全世界是有市场和基础的。
而不是像西方现在宣传的这样,有危难了就希望有个超级英雄来救,美国好莱坞造了那么多超级英雄,疫情来了,冰灾来了,黑警来了,持枪的婴儿和狗来了,有人来救吗?世界上没有什么超级英雄,如果有,就是我们自己,这些普普通通的平凡人;如果有,就是这些疫情来了逆向而行的医生、洪水来了逆水行车的解放军战士、山火来了冲入火海的重庆娃儿、坚持了三年挽救了无数生命的国家政府和医护防疫人员……,我们相信人定胜天、敢叫日月换新天,而不是穿个裤衩扮SuperHero。
从防疫来看,中国就给出了和西方迥然不同的面对态度和解决方案,这和电影里面对天灾人祸时,东西方截然不同的态度如出一辙。西方是躺平、牺牲老弱病残、物竞天择。中国是不惜一切代价(包括经济代价)挽救生命,人存皆存,而且不分阶层,统一对待。
我感觉刘慈欣和电影主创是有红色情结的,至少想有中国特色,这从李雪健老师扮演的周喆直那一身中山装和小国旗一出来,那消瘦的面容,立刻让我们想到一个人。

《流浪地球》中国的《星球大战》639 / 作者:123457287 / 帖子ID:112216

《流浪地球》中国的《星球大战》241 / 作者:123457287 / 帖子ID:112216

《流浪地球》中国的《星球大战》701 / 作者:123457287 / 帖子ID:112216
优缺点

优点不用多说了,尤其剧作,非常用心,要多看几遍,你能看出很多细节,“流浪地球”宇宙已经形成。
如果一定要说缺点的话,就是《地球2》的台词和剪辑风格,可能怕太冗长,想加快节奏,所以很多台词是声不对位的,一部分台词是这样的可以,但如果全片都是这种风格,其实让人觉得挺躁挺累的,节奏在同一频率上。
就是说一部电影节奏要有慢有快,动作戏和过场戏可以用这种方式,加快节奏,碰到重要戏份和桥段时,要稳下来,让人物的表演和台词深入(逼进)人心,这样整体节奏有慢有快,人看得才舒服,用同一节奏的鼓点从头敲到尾,敲三个小时,谁受得了?
宣发

这段时间,关于《流浪地球2》和《满江红》之争,蔓延舆论圈,为什么《流浪地球》的粉丝会对《满江红》那么大意见?甚至有些饭圈似的行为。
其实,如果是《流浪地球2》票房领先,我估计风波不会这么大,但现在反过来了,情况不一样了。那么《流浪地球2》的粉丝到底争的是什么?
道路。
对,这两部电影和成绩,意味和象征着未来两种中国电影发展道路。一种是电影工业之路、文化强国之路;一种是重明星轻制作的市场之路。中国电影未来要走哪条路?大家争的是这个
《流浪地球2》耗时4年,投资6亿,制作的场景道具都不用我罗列数据,那是肉眼可见的烧钱,据说演员高达两万人,郭帆导演说最多时一天两千多人同时就餐,中饭发到下午开工前还没发完。而《满江红》据说也投资数亿,拍摄了52天,就在一个山西大院里,场景改造道具制作相比演员片酬几乎为零,除了外面军队大场面造了点盔甲,整体用于制作的成本,大家心里都有数。
有的电影砸明星,砸宣发,而《流浪地球2》砸理念,砸制作,谁能代表中国电影未来的发展方向?谁能培养中国电影未来的工业和底层从业人员?资本到底向明星体系倾斜,还是向制作底层倾斜?这才是真正影迷所争和不平之事
换句话说,如果中国影视一直都是这种砸明星砸宣发的发展道路,未来中国影视的金字塔尖就永远只有几个或十几个明星演员和导演,占据着最多资源、攫取最大利益,然后一个行业几百上千万人就养着捧着这么十几个人(然后里面再出几个吴签和正爽这样片酬过亿的奇葩),而中国底层电影工业将永远发展不起来。
如果这种砸明星砸宣发的电影获得了巨大成功,那尝到甜头的资本和资源下次还会大量向这类项目倾斜,所谓“向头部资源集中”,而没人去苦哈哈的花几年时间去砸所谓的重工业电影或动画电影,去关注制作,去慢工出细活的打造精品,谁不想挣快钱呢?
换句话说,如果《流浪地球》四年拍一部,挣三个亿,有的电影一年拍一部,挣五个亿,你是投资人,喜欢哪种项目?
这不仅仅是中国电影工业发展方向问题,甚至可以扩展到中国政治经济发展道路的问题,比如中国是去实向虚大搞金融泡沫,让买办和资本等少数阶层为所欲为?还是大搞基础建设、扶贫和共同富裕、夯实科技自主创新基础?哪个对未来的中国有利?
还是那个比方,你是个投资人,自己研发芯片,需要十年,投资三百亿,盈利遥遥无期;代理国外芯片,投资二十亿,一年就能回本,以后每年挣三十亿,你投哪个?前面就是自力更生之路,后面就是买办之路,对个人而言,该如何趋利避害一目了然,但对一个国家而言,应该选哪条路?
这就是一个道路问题,功在当下,利在千秋。
关于这个更多影评,请看: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3-2-20 13:45: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根本性的概念原创,都很难太高历史评价。星球大战毕竟是同类影片的开创者,这是一切评价的基础。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3-2-20 13:4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星球大战》也不是原创,乔治卢卡斯也有自己的偶像和学习样板,《星战》的灵感来自很多电影,甚至包括黑泽明的《战国英豪》,李白都有自己崇拜的诗人,比如谢脁。没有人是横空出世的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3-2-20 13:46:28 | 显示全部楼层
“50岁以上的航天员出列”的原文一定是“党和国家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机智]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3-2-20 13:47:25 | 显示全部楼层
视觉效果、故事结构、主题深度和价值观高度,三个层次的全面大幅度提升,出道即巅峰的感觉让人有点难以适应了[飙泪笑]。话说,这么好的文章为啥这么少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UFO中文网

GMT+8, 2024-11-26 20: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