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56|回复: 0

呕吐恐惧症_呕吐恐惧症怎么克服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3-2-20 18: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英国女孩遭受11年霸凌 患“呕吐恐惧症”2年足不出户
据英国媒体报道,22岁的英国女孩吉姆森(Kiera Jimson)因童年遭受长达11年的霸凌,患上了罕见疾病“呕吐恐惧症”(Emetophobia),已经长达两年没有出过家门。
呕吐恐惧症_呕吐恐惧症怎么克服745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12285
呕吐恐惧症是一种与呕吐有关的恐惧症,它可以导致强烈的焦虑。呕吐恐惧症者感到焦虑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惧怕自身在公共场合呕吐,惧怕看到呕吐物、呕吐动作、呕吐的景象,惧怕听到呕吐的声音,惧怕感到恶心反胃和惧怕被恶心等等。
吉姆森曾于青少年时期忍受长达11年的霸凌,长期焦虑和抑郁的感受并未随着年龄的增长消逝,吉姆森也并没有意识到巨大的压力逐渐引发了呕吐恐惧症。
吉姆森患呕吐恐惧症后,害怕自己会在公共场合呕吐,因此足不出户.她觉得自己无法离开家、无法工作,甚至很难下楼。
2019年11月吉姆森因病辞去工作,疫情期间,吉姆森甚至连自家庭院都不敢踏足,复杂的恐惧心理逐渐发展成了“广场恐惧症”(agoraphobia)(是一种焦虑症,其特征是人们认为环境不安全并且不容易逃离而产生焦虑症状)
吉姆森称,“我上一次正常出门是在 2019 年我姐姐的婚礼上。在患病期间我错过了很多事情。我已经好几年没有恋爱了。我希望能摆脱这种疾病,这样我就可以过上自己的生活。”
呕吐恐惧症_呕吐恐惧症怎么克服819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12285
为摆脱疾病,吉姆森曾寻求了专业帮助,并尝试了包括催眠疗法、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 (CBT) 在内的各种治疗方法。但她称自己的病情在过去一年中恶化了。
吉姆森无法确定患“呕吐恐惧症”的确切日期,但长达十年的呕吐恐惧症正在悄然形成。
近年来,吉姆森经历了“极端强烈”的恐慌症发作过程: “我一上车就开始恐慌。当我到达医生的手术室时,我无法控制地颤抖和哭泣,因为我觉得那时人们会关注并凝视我,在那一刻,我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
当吉姆森感到不适时,她有几种方式来减轻症状,如嚼口香糖、喝水和保持凉爽,但没有什么方法能真正平息她的焦虑。
两年前吉姆森接受了几次肾结石手术后,这种恐惧症愈发严重。因为对生病的担忧也让她感到恶心,使病情陷入恶性循环。
目前,吉姆森的姐姐制定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计划来帮助妹妹走出家门, 她的目标包括让吉姆森到花园里和她的父母、宠物狗一起玩耍,开车时坐在车里、散步和学习 TikTok 上的舞蹈。
为了让自己平静下来,吉姆森也会嚼口香糖、使用呕吐用袋、完成呼吸练习,并在YouTube上冥想课。
据英国慈善机构Anxiety UK统计,英国经历过呕吐恐惧症的民众不到8%,吉姆森也向媒体表示,希望民众可以通过她的故事更加关注并了解相关疾病,她还希望能持续帮助其它患有恐惧症的人。吉姆森的家人也正在为心理健康慈善机构募捐。
武汉晨报实习记者 杨冰钰
该不是二胎了吧?
李女士今年38岁。从2月初开始,她总觉得精神状态不佳,吃不下东西,还总是有一种想吐的感觉。
“该不是二胎了吧?”然而去医院检查,发现还是“一条杠”。
呕吐恐惧症_呕吐恐惧症怎么克服518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12285
图文无关 资料图,甘南 摄

这种情况不少见78岁的王大伯最近也总是感觉浑身上下不舒服,去医院检查了一圈,什么问题也没有。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张海生说,这段时期,类似这样的患者还真不少,他们都是患了“疫情恐惧症”。
出现这些反应都是正常的疫情使我们发生心身反应——也就是“应激”。应激状态下,每个人反应是不一样的,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有人逆行抗战、有人恐慌隔离、还有的人表现的完全不在乎。
在疫情的影响之下,不管是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住院治疗的重症及以上患者)、疫情防控一线医护人员、疾控人员和管理人员,还是居家隔离的轻症患者(密切接触者、疑似患者),到医院就诊的发热患者,或者这些人员的家属、同事、朋友,参加疫情应对的后方救援者,如现场指挥、组织管理人员、志愿者等,以及受疫情防控措施影响的疫区相关人群、易感人群、普通公众,都可能出现以下情绪和身体反应:
(1)情绪反应: 焦虑、恐慌、抱怨、容易发脾气、愤怒、孤独、无助、压抑、悲观、抑郁、委屈、羞耻感、麻木、侥幸心理、过于乐观、疑病或否认疾病、或焦躁和放弃等。特别提醒医护及相关人员容易出现焦虑不安、过度疲劳和紧张,甚至耗竭,抑郁、悲伤、委屈、无助、压抑、面对患者死亡挫败或自责,以及担心被感染、担心家人、害怕家人担心自己。
(2)身体反应和行为: 失眠、过度亢奋、过度求治、盲目消毒、自我封闭、烟酒量增加、攻击、主动打听消息,丧失批判能力听信谣言等;有些战斗型的人可能拒绝合理的休息,不能很好地保证自己的健康等。
在突然经历应激时,这些反应都是正常的,不分好坏,只有是否理性。并且过一段时间,这些情绪反应都会减弱!
怎么办?医生的七个意见积极进行自我调节。包括:
(1)保持正念,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适当把我们自己从面对疫情时“逃跑”和“僵住”的状态调整到“战斗”状态,做一些对对抗疫情有利的事,努力保护好自己和家人,都是在为防治疫情出力。
(2)理性思考,不信谣,不传谣,选择阅读官宣的资讯。“疑病”是正常的,但是要相信官方的宣传。
(3)坚持按照科学、合理的科学防护办法保护自己的身体,生活规律,适量运动,做好放松调适。
(4)识别我们在当前会有很多“不好”的情绪,要接纳这些情绪,接纳现实的不确定性,承认我们对现实不能完全掌控,但是与此同时,尽自己所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
(5)寻求社会支持,国家的迅速部署、医护工作者的逆行迎战、社会人士的支援都可以给我们安全感;寻求家庭支持,和家人、朋友多沟通,物理距离不能隔绝我们心与心的距离,通过网络多向对方倾诉,多表示关怀、鼓励对方。
(6)把注意力少放在刷小道消息,多放在运动、听音乐、听相声、玩不费脑子的游戏等等活动上,可以放松自己的心情。
(7)抗击疫情一线的人员面对患者的生死和易感染的可能性,更要接纳自己的无能为力感,尽可能保证休息,不要过度耗竭。
延伸阅读稍感身体不适,就怀疑自己得了新冠肺炎?别慌!不如做好这些事疫情当前,有些老百姓稍感身体不适,就怀疑自己得了新冠肺炎。有人甚至开始自己吃药,遇到这些情况,该怎么办?
10日下午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陈雪峰给出四点建议,即稳定情绪、理性分析、改变行为和寻求心理援助。
陈雪峰分析,这次疫情给我们带来一系列程度不同的心理应激反应,担心自己得病也是应激反应的一种,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人反应比较大,都自己开始服药,应该引起我们重视。对于这个问题,她给出四点建议:
第一点,稳定情绪。如果没有出现发烧、干咳等典型的症状,身边也没有确诊或疑似的病人,而且也很少外出,那么被感染的可能性非常小,不要过度恐慌和焦虑。
第二点,理性分析。仔细观察一下自己的身体状况,看不舒服的症状和新冠肺炎的典型症状是不是相符合。如果比较符合,还是要及时去发热门诊就诊,如果说不符合,那么可能是身体方面其他的问题,必要的时候也应该去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第三点,改变行为。如果知道自己是健康的,但还是控制不住自己想要去担心,那么可以试一试一个办法,就是转移注意力。先找一件事情是自己可以长时间投入去做的,通过这些方式来改变就是过于恐惧的这种心理。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有极少数人有这样一种情况,他是坚信自己感染了新冠肺炎,甚至去医院反复就诊,即便医生和医学检查认为他没有被感染,他也坚信自己感染,这就是比较严重的一种情况,叫疑病状态,就是怀疑自己得病的状态。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建议自己和家人要认真对待这个问题,最好及时去医院的心理科和精神科去寻求专业的帮助,避免长期的情绪紧张,引发一些不理性的行为,伤害到自己和他人。
第四点,主动寻求心理援助。为了减轻和预防疫情导致的心理困扰,防范一些极端事件的发生,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原有的心理援助热线的基础上,支持各个地设立了应对疫情的心理援助热线。据统计,截止到1月底,各地的各省的公立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和精防机构一共已经开通了361条免费的心理援助热线。
国家卫健委:各地需设应对疫情心理援助热线2月2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设立应对疫情心理援助热线的通知》,要求各地在原有心理援助热线基础上设立应对疫情心理援助热线。
通知要求省级或者地市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组建热线技术专家组,尽快评估卫生健康等部门、协会等社会组织已开通的心理热线服务能力,依托有条件的热线设立专席,开通疫情应对心理援助专线。每条热线至少开通2个坐席,结合本地公众需求提供24小时免费心理服务。通过电视、官方网站等多种媒体向社会公布热线电话号码。
来源:北晚新视觉网综合 健康杭州、北京日报客户端、北京晚报编辑:TF03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UFO中文网

GMT+8, 2025-1-11 11:5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