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张照片抓拍于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主人公是苏联红军第18集团军步兵第4师第220团,步兵连中尉政治指导员阿列克谢·戈尔杰维奇·叶廖缅科。抓拍后的几分钟,该名军官就牺牲在了冲锋的道路上。他有句名言:同志们,俄罗斯虽然幅员辽阔,但我们已经退无可退,我们的身后就是莫斯科!
政委,即政治委员,是共产党军队有别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军队的一种职衔,也可以说是人类军事史上的一种伟大的创举!不同于西方国家影视宣传的那样:政委是督战的,枪毙逃兵监视军队的,苏军中政委的职能就是:确保军队的忠诚性,使得党始终能指挥枪,更承担起在军队中宣传共产主义思想的责任。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联盟,而其军队脱胎于旧沙俄军队。军队中设置政委一职,如同地方政府的双首长制一样:地方政府有书记和县市长,军队有军事主官和政委。初时苏联为了改造军队的思想,重塑意识形态,确保军队的纯洁性,苏联的政治工作者创造性的在军队中设置了政委这个职位:政委的职责就是宣传教育士兵,提高军人的政治觉悟和阶级观念,树立军人的荣誉感,通过政治宣传与思想改造工作,使军队达到高度的团结、忠诚,更富有凝集力和战斗力。中国的人民解放军师从苏军,也有政委这个职务,对面的台军也有类似的职务,他们称之为政战官。
熟悉二战苏联历史的都知道,苏军的政委被西方国家媒体抹黑了:我们经常看到的是西方影视宣传的政委的阴暗面,其实这从另一方面也映证了苏军中设置政委的重要性和正确性,对于西方国家来说,共产党军队中的政委是一种可怕的存在。二战中,德军对苏军的政委恨之入骨,凡是政委,犹太人,共产党员抓住后无需审判直接枪毙。电影《布列斯特要塞》讲得就是这个故事,经典台词就是主人公面对纳粹分子,毫不畏惧的说:我是党员,政委,犹太人!
初期,苏军的政委有什么权利?西方很多影视中宣传政委是凌驾于军事主官之上的,有最终的“决定权”。其实这是错误的,真实的苏军政委有一项重要的权利为“否决权”,在重要的作战或其他工作中他有重要的一票“否决权”,不是象西方国家影视宣传的那样处处与军事主官做对。“决定权”与“否决权”有很大的不同,而且政委还要为自己的否决权承担一切责任和后果。
苏联军队一度曾经肃反扩大化而取消过政委这个职务。直到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又恢复了这个职务。
苏军的政委,大多是由极其忠诚于苏维埃政权的共产主义者中的军事主官改行担任的。在苏联的卫国战争中,政委往往身先士卒的带领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冲锋在前,以大无畏的气慨,引导其他士兵奋勇杀敌,更多时候甚至担任敢死队长。在危急的关头,总是政委第一个跳出战壕,挥舞着手枪高喊:同志们,为了祖国,为了苏维埃,为了胜利,乌拉!然后带头毫不畏惧的冲向敌阵。因此,苏德战争前期苏联的政委的战损率比军事主官还要高,一度甚至达到80%以上,参加过斯大林格勒的政委几乎百发之百的阵亡,以至战争后期苏联最高统帅部斯大林下令:非必要政委不得参予一线战斗。
从苏联和中国的军史看来,政委这个职位是伟大创造,这个职位最重要的还是解决了人的思想问题。我们知道所有的问题,其实是人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解决人所产生的问题,而解决人的问题关键还在于解决人的思想问题。熟悉近代史的人都知道,党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批评与自我批评”,“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等不是宣教,是真正的组织管理的精髓,这个也适用于企业管理。我想企业如果设置了类似政委的职位,可能会在某些方面极大促进企业的发展进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