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2-23 17: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说,和原著相比,这个大结局是一个看似光明的结局。
但虚构作品的意义,就是给予光明,结局我认为处理最好的一个点,是帅家默站在台上,把自己学到的“推步聚顶之术”教给大家。
最振奋人心的一个画面,是全县百姓在田里参与丈田,要知道在第一集的时候,这些不会丈田的百姓只能靠拳头比大小。
为什么比拳头?
因为老百姓是根据田亩数缴税的,老百姓不知道为什么实际数量和地契对不上,问题出在哪里,那就只能彼此伤害,打输的人要么让田,要么多缴税。
倒数第二集还有个细节,马文才的娘家贿赂乡试主考官,半价卖田,每亩5.5两银钱,再回想开头第一集,鹿飞龙用高利贷利滚利套走陈大山父女的五亩水田,只花了10两银钱,如果乡绅们的田都是这样得来的,就算行贿贱卖都是有赚头的。
真是好算计。
当然老百姓也不是完全没数,对于一分地有多少大小,能产多少,他们是有经验的,只是不会算术,无法据理力争。
从清丈激发的民变来看,老百姓不是不能团结,不能抗争,而是他们不知抗争什么,不知如何抗争。
也诚如帅家默所言,他只是想纠正数字,不知道为何牵扯出来这么多人,这个角色就是老百姓的嘴替,老百姓要的只是正确的田亩数、缴税数。
比较有意思的是范渊,最后终于跳出来,拿徐阶说事,颇有大棋党的味道,说到底,所谓的大局,只是乡绅的利益罢了。
有意思的是,播剧期间,知乎有一道关联题推送,是关于土地兼并的,底下的答案也是让我大开眼界,有说兼并是老百姓“自愿”, 为了逃税,乡绅们都是大善人,气得某个答主扔出了博士论文,比如这位。
土地兼并是什么,为什么会对古代王朝有巨大的威胁?当然我知道肯定有人太长不看,那咱们学一下程仁清,用常理人情来说一下这事,假如某乡绅有免税政策,他是先给自己家族里的人用,还是给村里不相干的用?他这个免税待遇是不是有限额的?他会不会制造信息差,搞传销集田?
正所谓,老百姓看中的是免税,乡绅看中的是老百姓的田,果然,万事万物皆可传销。
而老百姓,压根搞不清楚其中的门道,往往只能认栽,像是第一集开场的官司还是方石像这种比较清廉的知县来审,可陈大山父女一不会算术,二不懂律法,三不会煽动舆论,最终被乡绅势力碾压了个粉碎。
我想以后学习土地兼并这一概念,这部大明丝绢案,完全可以作为课外补充内容。
最后,说一说部分网友关心的的数据问题。
一部剧的热度,我个人认为可以分为播放热度、社交媒体热度、带货热度。
这部剧集均播放4,500万+,在绝对值上,妥妥S+级播放,相对值上,我个人的一个标准,爱奇艺首页主推剧打底播放2,000万,《大明丝绢案》能够翻一倍多,可以说播放热度是杠杠的,属于小爆行列。
至于社交媒体热度确实不高,因为关于历史,我们太习惯于讨论帝王将相,对于古代老百姓生活是怎么样的,大家很陌生,虽然马伯庸做了很多简化和关联,比如去省城告状,最后走的是“行政复议”,但这不是现代人常遇到的事,议论起来也比较敏感,因此社交媒体比较难起热度。
不过剧中的各种地狱笑话,倒是有可能随着时间沉淀为长尾效应。
其实,这部剧还有一个可以努力的方向,那就是带货和文旅,剧里的地方应该有人想去旅游了吧,拍第二季时,记得再找些博物馆合作文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