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地名都是有迹可循的,比人名起得要容易。
抛去国外的不提,单纯说国内。
一、依山傍水
许多城池建立的时候取址都有其交通考量,有时依山,有时傍水,相应的,名称也因此而定下,比如济南,因两千多年前汉朝设济南郡而至今沿用,纯因为其位于一条名为“济水”的河的南面;“九省通衢”武汉,汉江与长江在其城内合流,是自春秋时期以来的经济与军事要塞,“武”和“汉”的来源便有了说头;山海关,北倚燕山,南临渤海,故名“山海关”。所以,如果不知道如何给一个城市取名,首选就是思考周围有没有山河湖海,然后给山河湖海取单字命名,再取个表示方位的词,一组合,城市名就出来了。比如,我以前设计的一篇文里面的城市,挨着一条“繁河”,那么如果是大城市,城市名往高大上里取,可以叫“繁川”“繁阳”“繁京”;中等城市可以叫“繁东”“繁西”等等,把东西南北往上抡,如果要搞个地上河地下河的设定,还可以叫“繁上”“繁下”;哪怕是小城市或者是村,搞接地气一点的取名,可以叫“繁河渡”“繁内弯”“繁三里”。上述所有繁河相关的地名都是我在一分钟内编出来的,有这样的思路取地名根本不是难事。
二、风景地貌及特产
感觉这个就没啥多说的点……山和湖长什么样或者盛产什么然后取名,进而命名城池是比上一个更简单的。比如某山长得像黑龙,于是叫玄龙山,山下的镇就可以叫玄龙镇;某山一到春天满山遍野开梨花,就叫“白芳山”,山上的城就可以叫白芳城;某河里多鳄鱼,当地人擅长捕杀鳄鱼,可能旁边的城就叫“擒鳄”;某河河沙中多产沙金,当地多是以淘沙维生的工人,可能因此兴盛起来的城就叫“金沙”。
三、历史沿革
这个可能就费脑细胞一点……像是位于日照市的莒县,就是因为那里春秋时期是莒国的领土,更早一些是夏朝的苴部落。为了一个地名思考过去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前发生的事,是对作者们非常不友好的。当然设定怪们除外。
四、名人效应
好的,又要说回济南了。济南人或者在济南生活过的人,都知道一座山叫“英雄山”,此山原名“四里山”(因为距离济南内城南门四里地,看,第一条命名的方法),多年前毛主席来济南,因当年济南战役,无数烈士牺牲于此,毛主席称其为英雄所在之地还是英雄长眠之地,从此更名为“英雄山”。同理还有舜耕路舜井路等路名,一看就是和舜相关的。那么这里的思路就是,先设计一件名人轶事,根据名人轶事来命名城池,比如什么前朝名将李冯(胡诹的哈,别信),李冯在此斩杀了心爱的坐骑以示抗敌决心,终于以少胜多闻名天下,从此该县叫“斩马县”。如果此处有会设计剧情的朋友,最好再根据人名说,多年以后李冯就是在此处被逼死啊,命运的轮回,再设计一点玄学上的“命中失水”,什么他死了天下大旱或者天下大旱所以他死了,那就更有典故的感觉。
五、美好祝愿
比如长安,往上抡好听的话谁不会嘛,永宁,孝义,永平,昌盛……
综上,说实话我就没感觉到取地名是多难的事,只需要找到规律根本不让人头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