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中文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03|回复: 1
收起左侧

辨证唯物主义对“客观”的说明(上)——论一种庸俗唯物主义 ...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3-2-26 15:2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切客观性都只是人的客观性,不存在任何社会和历史之外的客观性。任何人都不能通过“自然本身的观点”来认识世界。
        恩格斯强调,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就在于世界的物质性这个原则只能通过自然科学的长期发展来证明。        
在人的认识之外谈客观性的思想,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而且会导致神秘主义。
         但是,唯心主义强调人之外自然的客观性只能是人所认识到的客观性,似乎没有人的认识,自然界就无所谓客观性一样。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自然界的客观性不是认识的结果,反而是认识的前提。在人存在之前,自然界是否存在,这需要自然科学和哲学的长期发展来证明,这属于本体论的问题。而关于人所认识的世界的客观性,这属于认识论的问题。这两个问题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对本体论的问答是对认识论回答的基础和前提。
        请记住,我们是在,并且无时不刻是在人类的认识中谈论世界、在主观中谈论客观的。
那么,它究竟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具有何等的意义呢?
        首先,是对唯心主义的批判。人的认识本身不能回答它和“它所反映的”之间的关系,换个说法,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意识和物质的关系。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必须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主观唯心主义在这里犯下了一个怎样的错误呢?“万物皆备于我”“物是感觉的集合”,主观唯心主义者认为:石头是硬的、不规则的、摸起来冰冰凉的。就这样,石头成了诸多感觉的集合。而在被问到,这种感觉进一步源自什么的时候,他们就回答不上来了。事实上,我们的感觉之所以是一种感觉,就是因为在我们的感觉之外,有着可以被感觉到的对象,这种对象不能是感觉自己,而只能是存在于感觉之外的东西,而正是以此为前提,感觉才得以实现。
        对客观唯心主义的批判则要和对一种“庸俗唯物主义”的批判放在一起。庸俗唯物主义粗暴地把世界“划分”为主观与客观,这种划分不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的,就是说,他不是以实践作为区分主客观标准的,而是以一种“世界观察者”“上帝视角”出发去认识世界的,这样,“唯物主义”所“唯”的就是概念上,亦或者说,观念上的“物质”,而不是一种以实践出发,衡量物质与意识的标准。与其说他们是“唯物主义者”,不如说他们是“物质主义者”,物质在他们脑海中是一种“概念”,他们把这种概念作为本源,这种概念在他们眼里又有着“客观”的色彩,因此,从本质上说,他们也是一群客观唯心主义者。
        “物质主义”同时抹杀了实践的意义和作为一切主体的人的能动性。因为在“物质主义者”看来,既然一切都被恰到好处地分为了主观与客观(意识和物质),那么人们也只需要恰到好处地接受客观,或者说,在他们的认识里,完成主观对客观的认识就是一种接受现实——但却是僵死的、“决定式”的接受现实。所以,“物质主义者”们是不懂得辨证法的,是不明白实践的辩证法意义的,是不了解实践作为联系主观与客观的交织点意义的。
        因此,在哲学上如此的“物质主义者”们,不能不在政治上犯些错误。物质主义者崇拜“物质”,便近似地崇拜社会历史领域类具有“决定式”地位的范畴——教条、权威、国家和法。他们想要做“唯物主义者”,可是由于不懂得真正的唯物主义是辨证的唯物主义,而只是空谈“物质”,因此他们就走向了客观唯心主义,他们是真正的独断论者。不幸的是——这为马克思主义带来了许多误解和歪曲,让马克思主义者背负了许多不该有的罪名。在现代,物质主义者们常常有意识无意识地服务于官方,这一点在高中的思想政治课堂上表现得及其明显,而这不能不让人联想到同被奉为正统,同样在本国占据着统治地位的黑格尔主义,可惜,他们不如黑格尔。
        这里还要说明一点,物质主义绝不是只有上述那些特征,其实,物质主义真正的甚至可以说是最大的危害,不在于他们不承认实践,而在于他们对实践的曲解。他们把实践只当作直观的、客体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实践当作主体的能动的(也可以是反动的)感性的方面去理解。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在哪儿呢?物质主义者眼中的“实践”,在他们看来,是人的理性活动,人的整个实践过程就如同驾驶车辆行驶在德国主干道高速上一样——是人完全以客观的、冷静的态度和立场来活动的。因此,他们认为,既然人的实践活动是理性的,那么自然是符合现实的,那么也就是合理的,以这种实践作为来源的认识也是理性的、直观的。对于一个理论家,他们只把“研究理论”的活动当作其实践的活动,而对理论家在其进行理论之前的活动,则是“非实践的”、“谋生的”、“被迫的”、“束缚思维的不争气的胃”。费尔巴哈把实践(这个实践的意义大于刚刚所说物质主义者们眼中的实践。这里所说的实践,费尔巴哈看不起,物质主义者看不见)理解为“卑污”的犹太人的活动,并且在他眼里,只有“理论活动”才是人“真正的活动”,物质主义者在这里,同样把“理性活动”作为人“真正的活动”,作为他们所认为的实践。因此,他们不懂得实践的辩证法的意义,也不懂得作为实践主体的实践的主观性。
对于著名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第一部分: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
        对这段话的通俗易懂的理解可以被概括为一句话:实践,是主观的人的实践。实践,就其内容上来说,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领域和自然环境之中的,实践的过程是“革命批判”的,实践的对象是思维之外的,因而,实践的内容是客观的。而如果没有人,则根本不会有实践这种活动,因而,实践的形式是主观的。“觉醒的人们”从心底里鄙夷“沉睡的人们”,前者批判后者的庸俗、利己、崇拜权威和对“觉醒者”们的远离,但前者看不到后者每日的活动——往往是易被人忽略的、然而是最普遍的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世界观。因而,觉醒者们只能愤慨地牙根咬咬的同时暗自叹气“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他们不了解实践的意义,他们只认为“叫醒”与“装”是“实践”,其实,“睡”更是实践。
<hr/>拿现在的高中举例:我所在的城市不大,九个县二个区,几乎每个县区都有高中生朦胧地感觉到了从前迷信的“利维坦”的“不对劲”,并下意识地向马克思主义“靠拢”去寻找答案,还跃跃欲试地想要对现存进行“批判”和“改造”。这是可爱的尝试,但是是势单力薄的。中国如今的环境将不断催生我们这样年轻人的出现,这是一个大的趋势,是社会里积极的因素。但是,所有事物出生时无一不是弱小的,年轻人的觉醒既是一个积极的因素同时也包含着否定的因素,它带着新生事物稚气未脱的青涩:在很大程度上,觉醒的很多人对社会的认识还是朦胧甚至是幼稚的,仅仅是自发的感到“不对劲”,还没有自觉地联系“诸多因素”;理论上不成熟,实践上盲目,带有许多消极的地方,这是一个问题而且是一个要被克服的问题。中国青年不克服这个问题就不能行动起来去“批判”和“改造”,而中国青年一定能用自身的行动克服这个问题。
回到主题上来:上文所说到的觉醒的“青年”在我的学校里,明显地表现出了“鹤立鸡群”的状态,对身边“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的“模范高中生”有诸多的不满,“青年”和他们交流感到不适,对他们的行为不理解,往往去争锋相对地“输出”,亦或者暗地里发牢骚互相吐槽几句,而不去想他们究竟为何“不愿意觉醒”“不听我们的道理”“装睡下去”呢?他们不从“现代职业学生”的每日的基本活动去分析,不去从学生为了考试只需要一个权威性的标准答案因而盲信权威,为了个人成绩名列前茅期盼、最好所有人都不如自己“优秀”因而本质上是利己主义对和具有不合作的天然趋势,习惯于接受“学历”和“年龄”大于自己的老师讲课因而倾向于接受“上(面)”“老(师)”“高(学历)”“专(家)”的“理论”,沉浸于(文科生尤其明显)教科书上自己看了都会厌恶的大话套话但不得不因为考试而去背诵它而塑造的理论和实际相分离的态度。我们的年轻人,我们的同龄人,他们不去从这些方面科学地分析他们在宣传上的“失败”和环境中的“孤立无助”,而是如同找不到鸡窝的小公鸡那样心急地怪罪自己宣传不到位和人们太愚昧。我是通过我和几个同学在我们学校的实践中总结出来这些的,虽然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特殊情况,我也不相信我们的观点能够适用于所有地方,但是,以“实践”(和传统意义的实践不一样,这里专指学生每日的活动)的方式去考察学生心态的形成原因,却是我们——如恩格斯所说“第一次有可能以科学地态度分析历史”地去分析我们当下的处境。
我觉得现在这是一个对青年具有很大启发意义的理论。
<hr/>(未完待续)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3-2-26 15:2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校两周放一次周末(偶尔一周放一次),期间没有电子设备,如有消息不能及时回复,请见谅[握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UFO中文网

GMT+8, 2024-11-26 05: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