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2-28 08:39: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与适龄异性无关的性取向或性癖可能关系到学习能力、行为可塑性和具有其他功能的基因,有些基因可能本身并不决定任何性癖,但可以影响后天习得特定行为的倾向,这也会参与性癖的产生和固定。
不限于人,动物界现在进行时地存在大量同性性行为、跨物种性行为、与无生命对象的拟似性行为。生物学上的解释相当多,不过许多还在研究之中:
如果交配需要的能量低于用相对复杂的认知能力与感官在有限时间内识别对象是否同类异性需要的能量,那么关系到“不分青红皂白,交配了再说”的可遗传性状更容易留存[1]。
- 这不限于日常胡乱交配的物种。实验显示,改变雄性葬甲寻找雌性的时间及其繁殖潜力,可以影响葬甲同性性行为的频率[2]。
一些有育幼行为的动物从幼年的经历中学习,记忆抚养自己的个体表现出的外观与行为模式,将来寻找具有类似模式的对象交配——然后,这动物可能在同性、年龄太老的同种生物、其他物种、非生命身上找到类似模式。
一些动物会观察种群中其他成员的选择来收集信息,例如雌性观察到雄性被其他雌性选中,就会“认为”雄性有吸引力(这不需要很复杂的神经系统,有时只需要观察一两个同类的选择),这叫择偶复制,在鸟(Galef 与 White,1998 年;Brown 与 Fawcett,2005 年)、鱼(Coolen 等,2003 年;Hill 与 Ryan,2006 年;Alonzo,2008 年)、哺乳类(Freeberg,2000 年;Galef 等,2008 年)、昆虫(Coolen 等,2003 年;Battesti 等,2012 年)中都存在。Dugatkin 在 2000 年提出人类也存在择偶复制,Place 等在 2010 年给出了一些案例支持[3][4]。择偶复制不限于“正常的选择”。
某些基因可能有利于一种性别的携带者的繁殖成功,在另一种性别的携带者中引起不同效果。你可以考虑“某个或某些基因让携带者喜欢男性,但携带者男女都有”的情况。这之中有些基因可能参与应对种群性别比例偏斜,或者帮助携带者获取平时难以获取的交配机会。
- 实验显示,种群的性别比例可以改变鸽子的社会结构,导致通常实行社会化一夫一妻制的鸽子发生父子·父女交配、2 只雌性发生性行为并合作抚养与其他雄性整出的后代之类[5]。
- 在一夫多妻制物种中,靠武力竞争不过“后宫主人”的一些雄性发展为“伪装为雌性、混进去交配”。
某些基因可能在一定程度范围内对携带者的繁殖成功有利,但相关的多个基因堆在同一个携带者身上时“过犹不及”。例如“喜欢年龄较低的异性”有助于获得更有精力、能繁殖更长时间的配偶,但“叠得太多”可能造成“喜欢尚未性成熟的异性”。
某些基因可能在历史上对携带者的繁殖成功有利,但和人类当前文化的兼容性不好。例如,“喜欢公然展示生殖器和/或自己的交配能力[6]”在许多动物的群体里有助于吸引异性(可以在鱼类[7]中实验证明),但在人类当前文化中算是变态行为、经常违法。
在有性选择的种群中,携带“让外观、行为等更受异性欢迎”的可遗传性状的个体相对容易获得大量的异性追求者,其中至少一部分个体的行为会显得对异性更“挑剔”(因为同一时刻能进行交配的对象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种群中的个体遇到一个“挑剔”的异性个体,可能认为该异性很受自己的竞争者欢迎、“值得追求”,于是投入更多精力追求该异性——至少某些人如此[8]。当这种情况在种群中变得普遍,种群中随机产生的“个体看起来对适龄异性缺乏兴趣,但也不会完全拒绝与适龄异性交配”的可遗传性状便有相对高的概率被至少一部分异性理解为“挑剔”进而理解为“值得追求”。于是,费雪失控可以让“个体看起来对适龄异性缺乏兴趣,但也不会完全拒绝与适龄异性交配”的可遗传性状长期存在并在种群中普及。
- 金赛性、性别与生殖研究中心 1990 年的一项研究显示,262 位自称是女同性恋的女性在成年后有 75% 曾和男性交配,其中自称“一直是女同性恋”的女性在成年后有 43% 曾和男性交配。
- Isomura 和 Mizogami 在 1992 年发表的研究调查了日本 265 名 30 岁以上的同性恋和双性恋男性,发现他们中的 83% 有后代。
- 1994 年的一项调查发现,调查范围内 67% 的女同性恋有后代,72% 的异性恋女性有后代,二者仅相差 5%[9],远低于当时人们的预期。
- Baker、Bellis、Kirkpatrick 等在 1994 年和 2000 年发表的研究共调查了 3180 名英国女性,发现双性恋女性从性成熟到 25 岁的生育能力高于异性恋女性,双方的终生生育能力没有显著差异。
造成“相对高概率拒绝与适龄异性交配”的若干基因可能在携带得多的个体身上导致繁殖成功率明显下降,在携带得少的个体(尤其是拒绝与适龄异性交配的个体的血亲)身上无此效应。此时,拒绝与适龄异性交配的个体可能将资源让给血亲、帮助血亲抚养后代之类,从而间接地提高了相关基因传递下去的概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