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66|回复: 1

流浪地球2暗线个人解读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3-3-2 11: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视频个人对流浪地球2moss暗线的一点过度解读,不喜勿喷,有不同观点理性讨论。
开始之前,首先有个前提,moss不知是后期人类创造的载体,即550w量子计算机过于先进,导致进化速度成指数级增长,还是在很后期有了更高一级的载体,总之他已经是脱离人类理解范畴的一个生命体,而且具备时空穿越能力。更是借助借助这个能力,回到过去通过万能钥匙——量子力学,制造线索和契机,引导了自己和自主意识的诞生以完成自己的目的。
首先是空间站坠落事件,表面看moss是支持数字生命支持者进行一系列暴恐行动,以此示威。但实际上是为了切断地月大动脉太空电梯,导致大量人员难以在短时间干预和支援任何月球的突发事件。同时地面也出现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很多人因此认为moss支持数字生命,是反派,但个人认为如此理解较为片面,后面再展开讲。
接着是马兆带着550c登陆月球,进行月球行星发动机的点火验证,在这个过程中moss故意瞒报太阳风的袭击,让550c在此次电磁风暴中报废,转而使用图恒宇的550a,因此让马兆和图恒宇达成继续550开发计划和让女儿意识上传智能量子计算机的交易。
回到地球后,550系列进行了快速迭代升级,让moss已经有了极度强悍的算力,但此时它依旧只是唯命是从的工具,还没有自主意识。图恒宇面对如此完美的意识载体却可望不可即,内心复活家人的欲望愈发难耐,随后潜入研究室,将女儿跟550w进行连接。最后面对视频中女儿的请求,甚至将她上传至moss的局域网络,而这也是让moss进行自主意识进化的关键钥匙。包括让丫丫遭遇车祸不得不上传意识也是这个目的。通过moss和丫丫对视的镜头,暗示了moss对图丫丫的意识进行了人类思维的剖析,个人认为丫丫的记忆卡和moss的监控都是红点,而图恒宇是蓝点,所以是丫丫变成了moss的一部分。
之后就是月球发动机过载,可以确定这和丫丫没有关系,是moss获得意识后和未来的自己闭环造成的。因为(其中一部?)地月太空电梯的损坏和无人驻月,无法在短时间内对月球快速进行支援,只能眼睁睁看着月球发动机过载。
而此时moss的目的也图穷匕见了,观众第一反应是什么?moss的目的是要毁灭人类?其实不是,他的目的是为了销毁人类所有核武器储备和快速管控分歧团结一致。怎么销毁核弹?全部用来应对月球危机。怎么管控分歧?因为核弹会让人类在这种末日分歧中招致互相毁灭,而moss为人类创造了一个团结一致献上核弹的危急契机,对自己的进化升级,也是为了以后成为人类守护者的一个基本条件。moss从始至终都没有背叛人类,从始至终都在服务于流浪地球计划,甚至可以为了全人类,杀死自己事实上的父亲——马兆,但他却铭记着马兆的话“没有人的文明,没有意义”。最后,moss说图恒宇对他来说是变量,但这个变量也是moss计划的一部分,因为他和moss已经变成了唯二两个观察者了,为什么图恒宇有自主意识,而她女儿没有呢?因为他亲眼目睹了自己的死亡,所以他很清楚自己在moss里的“存在”,产生了自主意识,而他女儿由于第一次上传就与moss融合,已经变成了moss的一部分,所以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或者说她的存在就是moss的一部分。moss最后说的“保护人类的最好办法就是消灭人类”,我倾向于这不是他的目的,而是手段。因为对moss来说,人类不会被氦闪消灭,不会被月球撞击消灭,也不会被空间站坠落消灭,而会被人类自身消灭,人类太热衷于自己毁灭自己,类似于三体里人类做出的选择,特别是与刘培强对视时对他的回答“人类的存亡取决于人类的选择”,更印证了这点。在moss的算法中,在资源紧缺的末世里不团结不管控分歧,就意味着死路一条。moss说的要让人类放下执念,个人过度理解是人与人之间的分歧和冲突,只不过因为moss学会了人在回路后,也学起了“修辞手法”和“模棱两可”。
moss挑选的刘培强、图恒宇、周喆,都是为了完成计划必不可少的棋子,因为“巧合”的是,他们拥有这样的品质,这也解释为什么视角都放在这三个人身上,正如马兆说的“这也太“巧”了吧”,因为所有事件都是moss计算的最优结果。
这部片子给我一种《月球》、《2001太空漫游》和《星际迷航》的感觉,但感觉不强,因为相比起这几部,流浪地球2给我的感觉更加新颖和毛骨悚然。当然,带着有色眼镜和预设立场的人看这部电影不会关注这种细节,只为了看完马上踩一捧一。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3-3-2 11: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艾玛,太厉害了,真是白看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UFO中文网

GMT+8, 2025-1-23 11:3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