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红楼痴客,《红楼梦》自问世以来,大家就争论,《红楼梦》是写那个朝代的事情。
红学主流曹派认为《红楼梦》作者是江宁织造曹寅的孙子曹雪芹,《红楼梦》写的是他的家事。所以《红楼梦》写的是清朝的事情,因为红楼梦里的人物有说满语,如宝玉说的‘捞什子’,他们的服饰是满服,如宝玉衣服有‘箭袖’。还有宝玉头上有大辫子丶贾家女人们都是大脚,没有裹脚是满清女子的特点,再如贾妃省亲用的曲柄七凤黄金伞等等,可是悼明派也说了《红楼梦》写的是明末清初的事情,因为《红楼梦》里有明朝元素在里面,如宝玉头上的抹额,那是明朝人才有的,清人没有的,贾雨村的‘乌帽猩袍’是明朝的官服,还有《红楼梦》里并没有说女人没裹脚,反而在第六十九回里。明确讲了尤二姐是裹脚小女人(贾母特意叫尤二姐提起裙子,细看龙二姐缠足的小脚),还有晴雯的一种红睡鞋也是裹脚女人才用的,还有小说中太监宣旨,太监戴权买官卖官,太监索贿等事,也是明朝有,清朝康乾盛世时期是没有的。还有锦衣卫,林如海的巡盐御史,这也是明朝才有的官史名,清朝没有的。可见双方说的都是事实,都有道理,那谁是正确的呢?
我们研究《红楼梦》不能和盲人摸大象一样,摸着头,说大象是球,摸着腿说大象是树桩子。我们研究《红楼梦》,不旦要象医学专家解部尸体一样,把《红楼梦》从头到尾,从里到外解剖开仔细研究。还要对一些奇怪现象分析它内在的逻辑,如《红楼梦》里即有明朝元素,又有清朝元素这个问题,我们一要考虑《红楼梦》里是清朝元素多,还是明朝的元素多?。就拿满语来说,整个《红楼梦》是以汉语和汉语习惯在描写阐述故事和人物的,里面有大量的北京方言和吴语(如船叫舡,见第四十回),只有少量疑似满语的(捞什子是北方方言,不能确定为满语)。如果以少量疑似满语和满清元素来确定《红楼梦》就是写清朝乾隆年间的故事,这是不严谨,不科学的。
比如我们国家有一些高文凭的人,为了显摆他们与众不同、高人一等,常常用英语说话或骂人。那这些会说英语的中国人。你能说他们是英国人吗?这是一个很浅白的道理,这些人曰常生活中还是以汉语为主,只是因为需要偶尔说一些英语,但他们还是中国人。那《红楼梦》里的满、汉之争(明、清之争)也是这个道理。很明显《红楼梦》里满清元素占的少,大明元素占得多。二是我们不但要分析《红楼梦》里是描写清朝的元素多,还是描写明朝的元素多,还要分析《红楼梦》为什么即有描写明朝元素,又有清朝元素?如果作者是生于明末,生活在清初的人,写的也是明末清初的故事,这一切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再说小说中作者已提示了。《红楼梦》是‘真事隐假语存’,那作者为什么要‘真事隐假语存’呢?因为要躲避满清人头滚滚的文字狱。
我们假设有个导演,他想导一部谍战剧,他让一个地下党穿着八路军的衣服,对人就说自己是共产党,公开拿着共产党宣言打入到国民党内部,这样的谍战剧你们会看吗?会信吗?中国有个故事叫《披着羊皮的狼》,说是有一只狼为了混进羊群里好吃羊。它就披着羊皮混进羊群而不被羊群发现,那同样的道理,一只羊想混进狼群里生存,又不被狼群发现,它是不是也要披着狼皮呢?《红楼梦》就是披着狼皮(清朝元素)混进狼群里(清朝)而小心生存的羊。
而事实证明,《红楼梦》自问世三百多年来,不但躲过了满清文网,还令现在的人争吵不休,不知它的作者是谁,不知它真事隐的内容,足见它伪装的技术是成功的。所以说《红楼梦》里即有描写清朝的元素,又有描写明朝元素是很正常的事,因为那是作者迷惑满清,躲避满清文网的一种手段。我的观点很明确,《红楼梦》是一部悼明但不反清复明的小说,《红楼梦》主要写的明末清初,清朝替迭大明的故事。也是我今要讲的主题,《红楼梦》作者在小说中留下的第四个特征:
四:《红楼梦》写的是明末清初,大明被清朝更迭的故事,里面影射的人物都是明末清初的人,作者是明末清初人。
我们来看看以下几段文字:第一回甄土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中:
(a)这贾雨村原糸胡州人事也,是诗书 仕宦之族, 因他生于末世, 父母祖宗根基已尽 ,人口衰丧, 只剩得他一身 一口,在家乡无益, 因进京求取功名,再整基业 。(b)在第五回游幻境指迷 十二钗、饮仙醪曲演 红楼梦 中,贾探春的判词中有句:“才志精明 志自高 ,生于末世运偏消 ”。
(c)在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判词有句:“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1)上述三段文字讲述了,贾雨村,贾探春,王熙凤三人都是末世中人。那什么是末世呢?《易行辞下》一书中明确提出末世:代指一个朝代的末期。就明、清二朝来说,很明显《红楼梦》里的末世,指的是明朝末年,贾雨村,贾探春,王熙凤三人背后的真实身份是明朝未年,三个有名的历史人物。关于末世,很多网友认为是指家族末世,如贾雨村由于‘父母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而称他生于末世。那我想问,王熙凤为什么是‘凡鸟偏从末世来’呢?王熙凤从王家嫁到贾家时,王家正兴旺得势,不可能是末世。王熙凤是在贾家去逝的,如果贾家是末世,王熙凤不应该从末世来,而应从末世中去才对。因为王熙凤影谢人物是是明末的吴三桂,吴三桂是明末的人,投降满清后,他的后半生是在清朝渡过的,所以才有凡鸟偏从末世来。而贾探春和贾雨村同样如此,由此更能肯定《红楼梦》,讲述的是明末清初的人物和故事,作者是明末清初人。
(2)《红楼梦》里的人物和故事,尤其是金陵十二钗,都是影射明末清初的人物和故事,主要写明末的故事和人物。作者是明末清初人。
如贾蔷影射的是崇祯帝的国丈周奎(皇后周玉凤的父亲),贾啬替贾家买戏子并管理戏子,影射的就是国丈周奎曾受皇后(周玉凤)之托,买歌妓入宫愉悦崇祯帝,并且自已管理戏班之事。如贾元春的画、判词、曲影射的是明末抗清名将毛文龙,因为贾元春的画是带香椽的弓是个字谜,谜底是毛文龙的‘毛’字,而贾元春的判词‘榴花开处照宫闱’,影射的是毛文龙在皮岛上有很多干儿子,干孙子。历史记载皮岛上将领和士兵有很多是毛文龙的干儿子,干孙子(代表人物有孔有德、尚可喜、耿精忠)。
如夏金桂影射的是吴三桂,文中的‘多桂’,‘禁不起金桂’二字等语,都是很明显影射吴三桂的,再如王熙凤的画、判词和曲,也是影射吴三桂的,‘一从二令三人木’简单的七个字,概括了吴三桂一生,一从指吴三桂开始在大明做官,二令:指吴三桂背叛大明,投降(改嫁)满清,令:是朝令(开始嫁给大明)夕改(背叛大明后来改嫁满清)之意,三人木:指的是吴三桂三藩造反。‘哭向金陵事更哀’:只要知道明末历史的人都知道这句话,是指吴三桂哭永历帝陵的事。还有贾宝玉骂茜雪“他是你那一门子奶奶,你们这么孝敬他?~~逞的比祖宗还大”和贾母骂“奶妈挑拔主子护短”,李嬷嬷拄着拐杖骂袭人的描写,都是影射天启帝的奶妈客氏的。《红楼梦》中象这种影射明末清初历史人物和故事的情节非常多,而且都合情合理,大家可去搜我以前的文章,里面介绍的更详细。所以《红楼梦》写的是明末清初的历史人物和故事,主要是明末的故事。
(3)在第四十回有一段贾母叫王夫人和王熙凤,给林黛玉住的潇湘馆换窗纱的描写。这段描写说明贾府当时的窗纱,用的是棉纱,而中国是在雍正初年的时候,才有了玻璃窗,宫中也是雍正初年,用玻璃窗代替棉纱窗的,看下面一份资料:
玻璃窗是清代雍正初年,从国外传入中国的, 最初是广东洋行建筑上使用的 。中国建筑使用玻璃窗,是雍正初年 ,广东粤海关监督祖秉圭,进贡给朝廷大块玻璃 , 从此中国才开始使用玻璃窗。 清宫里最早用玻璃窗的是三希堂。雍正元年(1723)年内务府造办处,《 活计档案-木作》记载 :十月初一日,有谕旨养心殿, 后寝宫穿堂北边东西窗安玻璃两块 。
由上述这段文字,我们知道中国宫庭使用玻璃是雍正元年,而江宁识造曹寅家是雍正六年被抄家,曹寅家与宫庭关系密切,江宁织造曹寅家,在宫庭已安装玻璃窗的情况下,不可能五六年里没有安装玻璃窗,况曹寅家的曹雪芹生活在乾隆时期,对玻璃窗应熟知,但《红楼梦》里贾家使用的是棉纱窗而不是玻璃窗,可见《红楼梦》是写在雍正元年玻璃窗未出现之前的。
(4)《红楼梦》作者创作《红楼梦》时借鉴了很多名家之作,书中也出现了很书名,和戏曲名,文人名。如《庄子因》《西楼记》里的《西楼楼会》,《长生殿》,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山等等,而且有网友说《红楼梦》里有改编曹寅的诗词,有改编吴伟业的诗词,有改编《长生殿》作者洪昇的诗词。也有网友说《红楼梦》里的林四娘是借鉴了《聊斋》的林四娘。根据以上所述,我却看出《红楼梦》一个特点,《红楼梦》所描述的历史文人名字,和所借鉴的戏曲名和书名,没有一个是雍正和乾隆时代的,全部都是雍正朝之前的,而顺治朝和康熙朝最多,如《庄子因》作者林云铭(1628——1697)年,《西楼会》作者袁于令(1592—1672)年(明末至顺治),《聊斋》作者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长生殿》作者洪昇(1645年8月21日——1704年7月2曰),吴伟业(1609年6月21曰——1672年1月23月),曹寅(1658年9月7日——1712年7月23曰)等等。胡适考证的曹雪芹是(1715年5月28曰——约1763年2月12曰)的人,也就是说曹雪芹是雍正和乾隆两朝的人,可是他写的《红楼梦》既没有雍正和乾隆时期的文人名,书名,戏曲名。也没有看出《红楼梦》作者,借鉴了那个雍正和乾隆时期的文人作品。一个文人作品里却没有一丝同时代的文化气息,和时代铬印,这是不正常的,唯一的解释是《红楼梦》的作者不是江宁织造曹寅的孙子曹雪芹,也不是写曹演家的家事。《红楼梦》第二回里有句:“~~近日的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山~~”之语,倪云林(元末明初)、唐伯虎(弘治年间人)、祝枝山(弘治年间人)都是明朝人,可以推断《红楼梦》的创作时间,是明崇祯朝至雍正朝之前的这段时间(因有末世一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