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中文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271|回复: 5
收起左侧

如何评价郭帆监制,孔大山导演的科幻喜剧电影《宇宙探索 ...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3-4-1 15: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何评价郭帆监制,孔大山导演的科幻喜剧电影《宇宙探索 ...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3-4-1 15: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夭折的孩子吐出萤火虫。」
这是电影里一通写的诗,也可以是整部电影的主题。
(为了不剧透我尽量模糊一点写,这真的是个好电影!)
一个曾经辉煌的杂志,在外星人潮流过去之后,逐渐落寞,只能栖身于残破的大院之中,甚至连暖气费、电费都交不起了,却还保留着几十年前「托关系才能买到」的宇航服,以及对外星人的执着。
影片从这里开始。
于是我们就有了很多问题:
一,为什么这些人还在这儿?
二,他们靠什么活着?
三,他们将走向何处?
先回答第三个,电影的结尾,编辑部办公室被搬空,他们离开了这个呆了几十年的破败的「家」。
再回答第二个,他们拉赞助、去外边讲座,勉强维生。
最后是第一个,这是整部电影和核心,也是带领我们穿越118分钟的元驱动力。但答案很简单,用佛家的话其实就是两个字:
我执。
执念太大,但又不得不有执念,因为一旦没有了这个执念,可能呼吸都成了一种负担。可想不明白,就会把自己扔到一个空旷无人的山谷里,走不出去,也再也纳不进他人。
谁的执念?
唐志军的,唐志军身边的阿姨的。而阿姨的执念是想解开唐志军的执念,于是执念丛生,两人的执念交织在一块,他们就凑起了三个人的小队,踏上了西去的列车;在城市接到志愿者,在山村遇到王一通。
——这分明是个《西游记》的故事嘛,师徒五人(含白龙马)一路西行,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最终破除我执,得道成佛。
开往山村的乡村巴士上,唐志军说,自己的女儿活着也有22岁了,他不知道为什么女儿就自杀了,他无法理解,不原谅。
他不原谅的是谁?
是女儿吗?
可以是,但不是。
《生活倒影》是我最喜欢的一首歌,我甚至为了它专门开了一个QQ音乐的会员。它讲述的是一个「人」从悲痛中转醒、重返人间、热爱生活。当它出现在片尾的时候,电影里几乎弥漫全程的近乎疯狂的执着就随着歌声慢慢淡去了。
唐志军为什么要这么努力地寻找外星人呢?因为他没办法原谅自己啊。
「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唐志军的女儿去世之前这么问唐志军,唐志军把这个问题的短信放在手机里很多年,想请一通问外星人——
「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一通回答说:
「要是外星人也不知道呢?」
「夭折的孩子吐出萤火虫。」
电影结束之后再想起来这句诗,忽然有种在读李贺的感觉,就是那首《苏小小墓》:
冷翠烛,劳光彩。
西陵下,风吹雨。
可是它比《苏小小墓》暖。夭折的孩子进入坟茔,看上去很冷很冷,但它却孕育出了萤火虫,在夜晚一闪一闪,给迷路的人指方向。
女儿的去世给了唐志军一个努力的方向;对女儿去世这件事想通了,又给了唐志军另一个方向;念出了这句诗的一通带着唐志军找到了西去山里的方向;而他们又一起到了宇宙的尽头,最终指明了人活着的方向。
这是一部冠以「宇宙探索」之名的科幻片,但却是一部走向人内心的「纪录片」。
我们可以在其中看到我们自己、看到他人、看到众生。
观影小贴士:
尽量坐在中后排,伪纪录片的镜头晃动会让坐在前排的观众成为受害者——我是其中之一。
炫耀时刻:
感谢 @知乎电影 ,让我第一时间看到了这部作品,也让我见到了王一通,新晋偶像!
再次感谢  ,让我在影片后的互动环节能拿到  递过来的麦,啊!妲己!妲己球2的80分钟怎么还没弄完啊生产队的驴都不敢这么歇!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3-4-1 15: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结论写在前头:这是一部能把人看嗨的电影,我已经很久没有这种看的时候脑充血,看完以后满脑子一堆话想讲的兴奋感。
太生猛,太有劲了,真他妈牛逼,这才是中国“新”导演应该拍出来的“新”电影。
首先,我觉得孔大山找到了这个故事的最佳表现手法,整部电影的气质也和他个人导演风格完美契合;伪纪录片没有沦为一种形式,而是成了这个故事的最佳载体。后面我会展开讲。
其次,这是一部很“华语”的华语电影。只有熟悉中文文化语境的观众,才能get到戏中大量的潜台词、冷幽默还有隐喻,而且写得非常通俗易懂、非常接地气。比如本片女主有句台词“等个鸟”,一语双关,即是吐槽,也表达了字面意思,让人看了会心一笑;还有剧中主角团对标西游四人组,这些元素译成英文字幕就失去了灵魂。所以,我觉得孔大山绝对具备入围三大的潜质,但只有懂中文的观众能够get到这部电影妙在哪里。

一、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总结《宇宙探索编辑部》,我会选择“信念感”
首先,主角唐志军,其实是个“信念感”破灭的人。这样的角色分析听起来有些反直觉,因为片中老唐倾家荡产也要去找外星人,表面看起来,他是个执拗到有些疯癫的人,理应信念很坚定。可实际上,本片大部分角色都还有世俗的欲望和追求,老唐反倒成了最迷茫的人。他迫切想要证明外星人存在,是因为害怕自己毕生追求的事业,只是一场让人耻笑的幻梦。
时间倒回到80年代,彼时,找外星人和UFO是一件“正经事”。1978年,官媒发表《UFO,一个不解的“世界”之谜》,将UFO的概念介绍到国内。这之后,民间研究团体纷纷成立,不少著名科学家直接下场参与这波全民找外星人的热潮。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找《UFO来的那一天》和《武汉UFO往事》这两篇文章看看,这里不展开了。
说回电影。本片开场的时候对剪了一段老唐年轻时候的采访。那时候,他信念坚定,踌躇满志,说话特别有逻辑,坚信随着对UFO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人类将迎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可这种并不严谨的民科搜寻,注定是难以为继的。虽然寻找地外文明的工作仍在继续,但大众对于迟迟没有现身的外星人已经失去了兴趣。热潮退去,老唐一生追求的事业,成了别人眼里的笑话。
寻找UFO的旅程,其实是老唐重新建立“信念感”的过程。他明白了一个人活着的意义,并不在于获得最终的结果,而是享受追寻的过程。
二、
感谢杨皓宇老师的精湛演出,让老唐这个角色能够成功立住。但伪纪录片其实没那么好演,非常考验演员的信念感。一方面,演员要尽可能演出生活的质感,不能有任何表演痕迹,这样观众才能相信这是一部真实发生的“纪录片”。另一方面,《宇宙探索编辑部》本身又是一个很荒诞的故事,在片中老唐需要去做一些很荒谬的事情,如果演不好就容易看起来很假、很笨。
这让我想起一位著名导演讲过的话,想要演好神经病,你得相信这个神经病是个正常人,因为神经病不会觉得自己精神不正常,反而会觉得周围的正常人才是神经病。
而杨老师无疑做到了这一点。他比任何人都更相信老唐这个人物,恰如其分地演出了“众人皆醉我独醒”那种微妙的感觉。甚至连说话的语气,嘴唇的微微抖动,眼神的游离,都让你觉得他就是老唐本人。
这其实并不容易。一般电影里,在拍摄的时候,每个场次里,演员都有非常明确的“表演任务”,我是扇了女主一巴掌、还是开了一枪,说了哪些台词,这些都有非常具体的设计。但伪纪录片为了增加表演的真实性,会有更多的即兴内容,拍摄时更多是靠捕抓,而不是提前设计好。这就要求演员必须长时间“生活”在这部电影里,时时刻刻都在角色里,因为你不知道最后导演会截取哪一段。
这里可以接着谈谈“伪纪录片”这个类型。我前面说到,我觉得孔大山不仅仅是为了形式而形式,“伪纪录片”是完美契合这个故事的。形神合一绝对是拍电影最难达到的一种状态,孔大山对于这种手法的成熟运用,简直不像个新导演。
为什么说伪纪录片这个形式好?因为老唐这个人物太过离奇,行为举止一点不像正常人,观众根本不相信、很难代入这个故事。但伪纪录片正好可以消解这个问题。举个例子,有的犯罪案例过于离奇,比如制片人为了融资去抢银行,比如人贩子被拐卖对象反杀卖掉这种,如果是编剧编的,观众会觉得编剧在扯淡。可如果这些案例是在《今日说法》上播出,观众会相信这是真的,甚至看得津津有味,觉得这大千世界还真就无奇不有。
所以,在看伪纪录片的时候,观众心里慢慢就会产生疑惑:这不是演的吧,这事是真实发生的吧?当真实和电影的边界被模糊时,观众就能相信这个故事,导演的目的就达到了。
三、
我一直觉得,中国未来会发展出一种“农村+科幻”的新类型电影。因为当我们想要架构一些比较飞的世界观,或者讲一个相对不现实的故事时,城市观众需要一定的间离感。故事应该发生在一片看着很熟悉,但又离我有一定距离的地方。尤其现实中已经频繁发生无人机下乡送货这种场景,所谓的“赛博农村”已经近在眼前。除此之外,观众往往更容易相信农村里发生的超自然现象,并且从宗教、传统文化这些角度,给出一些更有想象力、且听起来很合理的解释。我甚至看过一个说法,说夸父追日,其实是在追外星人,这就属于把传统神话故事和科幻结合在一起了,既土,又潮。
相反的,如果这个事情发生在大城市的CBD,观众很容易跳戏,觉得这就是在胡编乱造。
所以《宇宙探索编辑部》的寻宝路线设计得很有意思。从超大城市,到成都,到下面一个小农村,再到荒无人烟的大凉山,越原始的地方,却遇到了更有“未来感”,更有想象力的东西。
硬要说,这部电影也不是完全没有缺点。其实从四人组跟着傻子进了山以后,电影的紧凑感一下掉了下去,感觉漫无目的地晃悠了一段戏,观众有点跟不住。好在老唐独自上路以后,气又提了上来,最后的洞穴之问,一下把这部电影拔到了另一个高度,不仅好笑、好看,又有一定的深度和思考。对于新导演来说,一部电影最后能顶住不泄气,很难得。
四、
聊聊导演本人的信念感吧。孔大山2015年拍了一个火爆全网的短片,叫《法制未来时》,用的就是伪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六年时间,从短片到长片,孔大山坚持自己的美学风格,最终完成了国产电影类型上的一次新突破。这其实并不容易,因为这种伪纪录+科幻的题材,国内从未有过,国外可对标的作品也屈指可数。可以想象,导演在面对甲方时肯定遭遇了很多质问,但他依旧坚持使用这种风格拍摄。他和老唐一样,也是一个有执念,并且最终用执念打动观众的人。
最后,我想用我很喜欢的《星际穿越》台词来结尾:
“We used to look up at the sky and wonder at our place in the stars”
“我们曾经仰望星空,思考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
致敬每一个努力追寻、努力创新的人,不论科学,或是艺术。
以上。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3-4-1 15: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外星人跑到地球来图啥?”
这个问题一经提出,就宣判了绝大多数的关于外星人的电影的死刑。其原理非常简单——各个星球之间的距离以光年计,而要实现跨光年的恒星际飞行,要么走快速航行的路子,这需要将飞船加速到近光速的水平;要么走慢速航行的路子,这就需要保证飞船及其成员能够在数万年的时间内保持不朽;要么就走空间折跃的路子,直接开虫洞跃迁。但是,快速航行需要让飞船需要消耗的能量达到天量;慢速航行需要让飞船需要的材料强度和乘员的寿命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空间折跃需要注入比快速航行更多的能量用来撕裂空间。这就意味着,这三种恒星际航行的方式,其技术水平都已经到了十分高的地步,地球这么一个偏远的地方实在是不足以作为一个劫掠的目标——把地球整个拆了可能都不够飞船减速的。
那么,外星人如果能够造访地球,且地球没有毁灭,就一定意味着,外星人有意地不想摧毁地球。它们也一定有自己的目的,来干这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考虑到地球并没有超出宇宙认知概念的珍惜物产,那么外星人更有可能是想走交流路线,甚至更有可能仅仅是出个野外,去考察宇宙中有什么珍稀物种。
但故事要是真的把能够实现恒星际航行的外星人描绘成一个野外考察团,把地球人描绘成荒漠中的某种动物,那这个电影就无疑会口碑大崩,一张票也卖不出去。所以这个外星人就一定得有其它的目的,一种更为哲学层面上的目的。
对于外星哲学(或者说是宇宙哲学)的暗示,也正是《宇宙探索编辑部》能够成为科幻,却不奇幻的核心。它通过一种非常抽象的展现形式,实实在在地给我们每一位观众阐述了一个古老问题的答案,这个答案曾经在各种心灵鸡汤上出现过,但纳入宇宙的框架下进行阐释,却又是十分新奇且深刻的。
而唯有我们细细品味这最终的答案,我们才能明白,本篇主角,《宇宙探索》杂志主编唐志军一直穿插在影片中,反复出现的一些论述的高明之处。作为一名科学研究工作的参与者,我必须指出,这些论述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确的,这无疑又丰富了影片的思想深度。也正是基于这样的领悟,唐志军才能够放下心中的问题,走向一个新的生活。
其实这个故事,它除了在追问外星人的所在,更深层次的,是在追问人何以自处。我们仰望星空,追问星辰中其它生命的存在,又何尝不是在叩问自身,是否真的值得成为宇宙中的独子?
尽管,这部电影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如此地抽象,是的,非常抽象。你可以在几乎每一个镜头中找出荒诞:
唐志军死活摘不下来的航天服头盔,差点把他憋死在宇航服里面,此情此景,你一定想到了某部影片同样差点憋死在航天服里的马老师;
孙一通死活不摘下来的锅子,一下子让你想到,可能在上个世纪的某个年代,你的长辈也有这么戴的,还号召大家一起戴,原因嘛,也是为了接受宇宙能量;
气象站工作的那日苏大大咧咧没个正型,随遇而安,随地睡觉,随时整活,以至于你在担心他会不会有朝一日顺手把气象站从地图上抹去;
四处追寻陨石落点,试图发现地外天体的“陨石猎人”每次都能抢先主角一步到地方,但他的交通工具却如此,嗯,简约,简约到令人震撼;
客串的郭帆和龚格尔在影片中四处找人求合作,不惜找到《宇宙探索》编辑部,只为了能够让《流浪的球》问世,然后你再一看监制人,似乎能感到这部电影已经开始不一般了;
而唯一看起来正常的秦彩蓉,居然会一直待在这个看起来毫无前途的《宇宙探索》编辑部,还跟着唐志军一起出野外,这像是一个理性人能干出来的事情吗?
还有许许多多的反差,可以说这部电影的语言一半是介绍故事,而另一半则是如同彩蛋般散布在电影中的荒诞的小细节,不胜枚举。
但这些荒诞的小细节组合在一起,却恰恰无比真实地折射出一个藏在属于宇宙中每个智慧生物的终极问题,和这些宇宙哲学家们作出的回答。
用最抽象的语言描述最具象的图景,用最渺小的经历描绘最宏大的命题,这是电影制片团队为我们每个人带来的极致享受。曾经我认为,《疯狂的XX》系列已然后继无人,小成本高质量电影终究是昙花一现。但今天,我很荣幸地为大家介绍这部《宇宙探索编辑部》,它已然是小成本电影的新的高峰。我也由衷地祝愿这部电影的主创团队能够继续发扬他们的热情和才华,为我们奉上更加优秀的作品。
电影的旅程总是虚拟的,在荧幕熄灭,灯光亮起之时,现实世界潮涌而来。《宇宙探索》杂志终于还是停刊了,而它的蓝本《飞碟探索》杂志经历了一年休刊后,依然坚持发行至今。我也愿意在这里花费一点篇幅,向这个曾经帮助了我部分回答星空问题的杂志报以敬意。尽管这只是一本杂志,有一些荒诞不经的内容,但是它也仍然能够折射出更多理性和探索的光辉。戏里戏外,也总是有那么一些相互勾连的地方,让你感到这个世界仍然是存在理想的。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3-4-1 15: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天看的知乎包场。
1
好飞啊。
有科幻,也有喜剧。科幻上,它又不是大场面重工业科幻,可能只是一层科幻的皮。
喜剧上,也不是3s一个小的,10s一个大笑点的商业范,但也会时不时,会心一笑。
但是尽管如此他,它还是做到了很飞,很特别。
因为它一直在建造某种冲突,比如说土味与科幻,诗意和粗口,迷信与科学,中国神话和西方哲学,乡村毛驴配古典音乐……有的是雅俗之争,有的是文化mix,这种“乱七八糟”的杂糅,让我觉得很迷,很飞,很新奇。
该怎么具体形容呢?
如果说球1-2,独行月球那些类型电影,就是工业打磨之美,这电影的美,那是绝对沾不上工业的边。
不过,它可能是科幻片的一种全新可能。

2
好荒诞。
科幻片中的“科幻感”,依托的是科学,科学是准确的东西,能证明和推演的东西,而宇宙探索编辑部的“科幻”,多数时候不是基于运算,不是基于理性,不是基于逻辑,它基于的,是一些民科,还参杂了一些“封建迷信”。
你可以理解为宇宙探索编辑部,是一群神经病寻找地外文明,是搞笑民科大赏合集。
它为什么要这样拍科幻?孙一通那句话恰好讲白了,他说,数学太确定了,是宇宙通用的语言,而语文不是确定的东西,所以我喜欢语文。
工业粗粝磅礴之美,公式推演可能之美,可能是理科生理解的科幻,它被捏成了球1和球2,而人文里的通过意象表达而不是通过运算出来的美,可能是文科生理解的科幻,它被捏成了宇宙探索编辑部。
文科和理科之分,语文和数学之分,所以我觉得,宇宙探索编辑部,是文科生操演的一种科幻片的可能。

3
我们先讲唐志军。
我们常听说,爱是宇宙终极的答案。
电影最后推导出来的,也是爱。
唐志军是个民科。民科里头,80%是骗子,剩下20%是傻子。还有为数不多的,像唐志军这样的偏执狂。
到了片尾,才明白唐志军的偏执,事出有因的,他搞出一系列啼笑皆非的举动,是因为女儿自杀了,他不理解,他把痛苦,投射到了工作里,他有了全新的目标,只要找到外星人,人和人之间就会没有隔阂。
他想要找到“找到外星人的意义”。
这样的偏执狂,正是电影的定海神针。
虽然他演的是个唐僧。西游的部分肯定有人讲,我不多说了。
他表面上看,好像是一个穷困潦倒,疯言疯语,还偏执的中年男人,掉入了中年危机。结果让我这个女生都感动了,倒不是因为父女之间的情感。
一方面,如果把自己代入唐志军,我理解到了男人人到中年的痛,那就是理想主义的余烬,常常不得不被现实的冷水,泼了又泼。
另一方面,如果把自己代入到,唐志军丧女后,锲而不舍地追寻外星人这个行为里,我理解到了人类个体的不易,因为脆弱不得不常常找到一些借口,因为无法直面惨淡的人生,不敢正视淋漓的鲜血,就做了鸵鸟,躲到自己设定的世界观沙地里,假装看不到痛苦。
——找到外星人啊,就能找到人与人之间没有隔阂的办法,就能明白我和女儿之间有什么问题。
真的吗?连傻子都明白,这只是逃避痛苦的借口。
好在后头唐志军悟了,人类在宇宙之中的意义啊,要看人自己本身,人提出问题,也能让自己作答。
这就是这个片子的魂。
它从根本上讲的是,一个人该如何在生活里自处。
唐志军之所以让我感动,是因为他不只是一个人到中年的落魄男人,他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微缩。
试图逃避痛苦,又心下茫然;跌跌撞撞地摸索,我存在有个啥意义啊;向外寻求答案,收到的常常只是风声;老了以后发现,自我认知才是谜底。好不容易幡然醒悟,然而发现为时已晚,组成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所以,到底该如何自处?
或者说,存在的意义究竟是啥?

4
年轻人可能更容易叩问这个问题。
因为如今价值太多元了,有这样那样的自由,信奉金钱的自由,鄙夷消费主义的自由,独身的自由,同性恋的自由,不育的自由,随遇而安的自由,及时行乐的自由,没有哪一种自由就比另一种自由好,完全看你怎么规划自己的价值排序。
但我选了,又不确定对不对,常常又冒出摇摆的感觉,这是现代人最显著的精神病症,价值多元的困境,会让人更容易走进虚无主义。
一旦陷入极端的虚无主义,认为生活是无意义的荒谬,人真的容易自杀。
这也是这个片子的高级之处。
让我们直面现代人的痛处,如何面对虚无。
片子里头,好像每个人都有自己面对生活的路径。
那日苏喝酒是一种,他说,喝酒大法好,酒是交通工具,喝醉了哪里都能去。他求一个醉生梦死。
艾丽娅是一种,活地最接近本能,冷要开暖气,窗子破了要补,有素材写了就行,搞那么折腾干嘛啊?艾丽娅很像是父母那一辈人,活着就行,追寻个毛的意义,你有病。
孙一通是个更自我的人,他的飞升,解释了他的信仰是存在且可实践的。
晓晓更代表年轻人,我喜欢,所以我来了,但是你说她在西行里头追寻了什么吗,好像也没有,她也有些现代病症,不然也不会在入夜后,靠吃安眠药入眠。
唐志军又是一种路径,为了解决痛苦,不得不做一件荒谬的事,还给其注入意义。

5
意义。
如果你是相信生而为人,是要寻求什么意义的。那也不用我多说什么了。
如果你相信生而为人,就是荒谬,所有的东西都很F*ck,一切都是假象,甚至想死。我可能建议为了你的生存意识,你这条活生生的生命,还是尽可能去做一件事——去制造你的真相。
假使我们的内心空洞洞的,像一个杯子,你可以往里头注入酒、水、咖啡、牛奶、奶茶,淘米水……只要你开心,什么都行。
你是空洞的,但是被填充的选择,可以是你来决定。
别人说你要被填充的是牛奶,而不是淘米水,因为牛奶更有价值,那么你问问自己,想成为一杯牛奶吗,如果不愿意,那就让他滚。
如果你读过一点尼采,那就更好理解了。
尼采认为,生活是无意义的荒谬,直面挫折与痛苦会让你那么痛苦的话,不如成为你自己,创造自己认定的价值观。这样一来,虚无会给你创造自我意义的空间,虚无让人变成了积极的创造者,这就是积极的虚无主义。

6
最后啊,谈一点自己的喜欢。
我喜欢这种土low和浪漫的冲突结合,也很像两条螺旋上升的结构。
电影中出现了好几次螺旋,宇宙的本质也是个螺旋状。
不过我最喜欢的是帐篷烧了,火星散落,像要砸在我脸上的一瞬。
以及唐志军叩问那个终极问题以后,他眼镜里反射的熊熊篝火。
为什么喜欢科幻电影呢?因为好的科幻电影本质上都是哲学思考。黑客帝国讲柏拉图的洞穴理论,仿生人会有电子羊吗又参照了加缪的西西弗斯。宇宙探索编辑部讲宇宙和人的关系,讲存在主义,虚无主义。
人生难道不也是一场哲学辩证吗?
生而为人,便会包含一种巨大的矛盾,拒绝痛苦的同时,不得不接受痛苦;解决痛苦的同时,不得不面对痛苦。
而我的痛苦又有多重呢?
当你爱上科幻,理解科幻,又因为科幻,主动了解一点点哲学,就能认识到,去他妈的痛苦吧,放在宇宙之中,我不过是宇宙大爆炸之后,漂浮在其间的一粒微尘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UFO中文网

GMT+8, 2024-11-22 07: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