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4-1 15: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结论写在前头:这是一部能把人看嗨的电影,我已经很久没有这种看的时候脑充血,看完以后满脑子一堆话想讲的兴奋感。
太生猛,太有劲了,真他妈牛逼,这才是中国“新”导演应该拍出来的“新”电影。
首先,我觉得孔大山找到了这个故事的最佳表现手法,整部电影的气质也和他个人导演风格完美契合;伪纪录片没有沦为一种形式,而是成了这个故事的最佳载体。后面我会展开讲。
其次,这是一部很“华语”的华语电影。只有熟悉中文文化语境的观众,才能get到戏中大量的潜台词、冷幽默还有隐喻,而且写得非常通俗易懂、非常接地气。比如本片女主有句台词“等个鸟”,一语双关,即是吐槽,也表达了字面意思,让人看了会心一笑;还有剧中主角团对标西游四人组,这些元素译成英文字幕就失去了灵魂。所以,我觉得孔大山绝对具备入围三大的潜质,但只有懂中文的观众能够get到这部电影妙在哪里。
一、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总结《宇宙探索编辑部》,我会选择“信念感”。
首先,主角唐志军,其实是个“信念感”破灭的人。这样的角色分析听起来有些反直觉,因为片中老唐倾家荡产也要去找外星人,表面看起来,他是个执拗到有些疯癫的人,理应信念很坚定。可实际上,本片大部分角色都还有世俗的欲望和追求,老唐反倒成了最迷茫的人。他迫切想要证明外星人存在,是因为害怕自己毕生追求的事业,只是一场让人耻笑的幻梦。
时间倒回到80年代,彼时,找外星人和UFO是一件“正经事”。1978年,官媒发表《UFO,一个不解的“世界”之谜》,将UFO的概念介绍到国内。这之后,民间研究团体纷纷成立,不少著名科学家直接下场参与这波全民找外星人的热潮。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找《UFO来的那一天》和《武汉UFO往事》这两篇文章看看,这里不展开了。
说回电影。本片开场的时候对剪了一段老唐年轻时候的采访。那时候,他信念坚定,踌躇满志,说话特别有逻辑,坚信随着对UFO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人类将迎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可这种并不严谨的民科搜寻,注定是难以为继的。虽然寻找地外文明的工作仍在继续,但大众对于迟迟没有现身的外星人已经失去了兴趣。热潮退去,老唐一生追求的事业,成了别人眼里的笑话。
寻找UFO的旅程,其实是老唐重新建立“信念感”的过程。他明白了一个人活着的意义,并不在于获得最终的结果,而是享受追寻的过程。
二、
感谢杨皓宇老师的精湛演出,让老唐这个角色能够成功立住。但伪纪录片其实没那么好演,非常考验演员的信念感。一方面,演员要尽可能演出生活的质感,不能有任何表演痕迹,这样观众才能相信这是一部真实发生的“纪录片”。另一方面,《宇宙探索编辑部》本身又是一个很荒诞的故事,在片中老唐需要去做一些很荒谬的事情,如果演不好就容易看起来很假、很笨。
这让我想起一位著名导演讲过的话,想要演好神经病,你得相信这个神经病是个正常人,因为神经病不会觉得自己精神不正常,反而会觉得周围的正常人才是神经病。
而杨老师无疑做到了这一点。他比任何人都更相信老唐这个人物,恰如其分地演出了“众人皆醉我独醒”那种微妙的感觉。甚至连说话的语气,嘴唇的微微抖动,眼神的游离,都让你觉得他就是老唐本人。
这其实并不容易。一般电影里,在拍摄的时候,每个场次里,演员都有非常明确的“表演任务”,我是扇了女主一巴掌、还是开了一枪,说了哪些台词,这些都有非常具体的设计。但伪纪录片为了增加表演的真实性,会有更多的即兴内容,拍摄时更多是靠捕抓,而不是提前设计好。这就要求演员必须长时间“生活”在这部电影里,时时刻刻都在角色里,因为你不知道最后导演会截取哪一段。
这里可以接着谈谈“伪纪录片”这个类型。我前面说到,我觉得孔大山不仅仅是为了形式而形式,“伪纪录片”是完美契合这个故事的。形神合一绝对是拍电影最难达到的一种状态,孔大山对于这种手法的成熟运用,简直不像个新导演。
为什么说伪纪录片这个形式好?因为老唐这个人物太过离奇,行为举止一点不像正常人,观众根本不相信、很难代入这个故事。但伪纪录片正好可以消解这个问题。举个例子,有的犯罪案例过于离奇,比如制片人为了融资去抢银行,比如人贩子被拐卖对象反杀卖掉这种,如果是编剧编的,观众会觉得编剧在扯淡。可如果这些案例是在《今日说法》上播出,观众会相信这是真的,甚至看得津津有味,觉得这大千世界还真就无奇不有。
所以,在看伪纪录片的时候,观众心里慢慢就会产生疑惑:这不是演的吧,这事是真实发生的吧?当真实和电影的边界被模糊时,观众就能相信这个故事,导演的目的就达到了。
三、
我一直觉得,中国未来会发展出一种“农村+科幻”的新类型电影。因为当我们想要架构一些比较飞的世界观,或者讲一个相对不现实的故事时,城市观众需要一定的间离感。故事应该发生在一片看着很熟悉,但又离我有一定距离的地方。尤其现实中已经频繁发生无人机下乡送货这种场景,所谓的“赛博农村”已经近在眼前。除此之外,观众往往更容易相信农村里发生的超自然现象,并且从宗教、传统文化这些角度,给出一些更有想象力、且听起来很合理的解释。我甚至看过一个说法,说夸父追日,其实是在追外星人,这就属于把传统神话故事和科幻结合在一起了,既土,又潮。
相反的,如果这个事情发生在大城市的CBD,观众很容易跳戏,觉得这就是在胡编乱造。
所以《宇宙探索编辑部》的寻宝路线设计得很有意思。从超大城市,到成都,到下面一个小农村,再到荒无人烟的大凉山,越原始的地方,却遇到了更有“未来感”,更有想象力的东西。
硬要说,这部电影也不是完全没有缺点。其实从四人组跟着傻子进了山以后,电影的紧凑感一下掉了下去,感觉漫无目的地晃悠了一段戏,观众有点跟不住。好在老唐独自上路以后,气又提了上来,最后的洞穴之问,一下把这部电影拔到了另一个高度,不仅好笑、好看,又有一定的深度和思考。对于新导演来说,一部电影最后能顶住不泄气,很难得。
四、
聊聊导演本人的信念感吧。孔大山2015年拍了一个火爆全网的短片,叫《法制未来时》,用的就是伪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六年时间,从短片到长片,孔大山坚持自己的美学风格,最终完成了国产电影类型上的一次新突破。这其实并不容易,因为这种伪纪录+科幻的题材,国内从未有过,国外可对标的作品也屈指可数。可以想象,导演在面对甲方时肯定遭遇了很多质问,但他依旧坚持使用这种风格拍摄。他和老唐一样,也是一个有执念,并且最终用执念打动观众的人。
最后,我想用我很喜欢的《星际穿越》台词来结尾:
“We used to look up at the sky and wonder at our place in the stars”
“我们曾经仰望星空,思考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
致敬每一个努力追寻、努力创新的人,不论科学,或是艺术。
以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