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92|回复: 0

通读《资治通鉴》,拒绝故事会式读史——新一年的读史计划 ...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3-4-2 15: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直挺喜欢历史,从上学到工作这么多年也看了不少相关的文章、书籍、纪录片、影视剧,中学时历史也曾考过满分,作为一名非专业人士自诩小有积累。
从去年年底开始打算写写历史类的文章沉淀一下,下笔才发现体系的重要性,平时接触的信息更偏向于零散的、甚至错误的知识点(一部分只能称之为观点),对完整史料缺乏基本的熟悉度,写不出什么像样子的东西来。
因此决定从《资治通鉴》重新开始读起,它是我比较熟悉的两部历史著作之一(另一部是《史记》),它记载了上至三家分晋,下至五代乱世,跨越了16个朝代,共1362年逐年记载的详细历史,通读中国历史它是绕不过去的一座丰碑。
这篇文章主要是想分享一下自己对于读史的:1)工具;2)资料的准备;3)读史的思路,供大家参考和讨论,下文会围绕这三个点展开。
阅读工具

我知道大家各自有一些非常好的读书工具,比较常见的有:

  • 纸质书
  • kindle或者文石、掌阅等电纸书
  • 苹果系统内的读书工具
  • 微信读书
基于便利性与成本的考虑,我选择了微信读书,因为它具备几个重要特性:

  • 跨平台,既可以在手机上看,也可以在pad上,甚至在网页上看,这样一来等车的时候可以看,睡前躺在床上可以看,上班摸鱼的时候也能看,非常的方便;
  • 智能的AI朗读,我体验了微信读书和kindle的听书功能,发现腾讯的技术真的甩同行一大截,微信读书的听书体验非常好,流畅度接近真人朗读。你想想,上班路上或者健身的时候,听一听自己感兴趣的书,两不耽误,多好;
  • 海量书籍,毕竟平时除了历史之外还会看看文学、计算机类的书,在几个工具中来回切换很累,非常容易导致放弃,微信读书上是我目前看到的资源最丰富的平台,我毫不犹豫成为了付费会员;
  • 支持电纸书,目前文石和掌阅的电纸书阅读器上都是Android 9的系统,可以安装微信读书,虽然考虑到实用性,暂时不太会买它,但是护眼对于一个常读书的人来说总是一个心理绕不开的诉求;
  • 开放,在微信读书上可以看到众多书友的评论和讨论,能看到他人读书的感想对于吸收书中内容非常有帮助,社交功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读本资料(三个优秀版本)

对比了诸多版本之后,我筛选出自己觉得读起来最舒服且比较专业的三个《资治通鉴》的版本,分别是:
上海古籍出版社《资治通鉴(附考异)(中国史学要籍丛刊)》


通读《资治通鉴》,拒绝故事会式读史——新一年的读史计划 ...-1.jpg

上海古籍出版社《资治通鉴(附考异)(中国史学要籍丛刊)》

这本文言版资治通鉴排版清晰,格式(字体和行间距)比较舒服,由于是纯文言文,不存在关键字词释义、译文等内容,可以一气呵成的阅读,没有被频繁打断的感觉,非常舒服!
这是我主要阅读的版本,除了读史本身,增加对文言文的预感,提升古文阅读能力也是一大目标。
新世界出版社《白话资治通鉴》


通读《资治通鉴》,拒绝故事会式读史——新一年的读史计划 ...-2.jpg

新世界出版社《白话资治通鉴》

这本资治通鉴是纯白话文版本,读起来同样具备一气呵成的感觉,而且除了原书中的内容之外,还有新添加的诸多人物、事件的插图,以及关键历史事件的地图解析,能非常直观的感受到这段历史的细节。
这是我作为辅助阅读的版本,当文言文版中有些片段实在看不懂的时候,就会来翻翻这本,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但我不太会先读这本,离开了文言文之后总感觉少了点厚重感,没有灵魂。
浙江出版集团《资治通鉴繁体横排版(胡三省注)》


通读《资治通鉴》,拒绝故事会式读史——新一年的读史计划 ...-3.jpg

浙江出版集团《资治通鉴繁体横排版(胡三省注)》

这个版本是我最后找到的,之前没有研究过,只知道胡三省的注本评价极高,将此书比作裴注之三国、颜注之汉书。
粗看了几眼,此书内容中极多注解内容,旁征博引,内容纷繁复杂,专业程度非常高,在我的理解中这本书应该是相对比较专业的人看会更好,我暂时是不会花太多时间看它,列在这里单纯是因为觉得它是一个非常专业且重要的版本,也许作为第二遍阅读的材料它更适合一些!
读史方法论

其实我也没有什么读史方法论,过去一直把历史当成故事读,现在也只是刚刚开始探索尝试深入,想要做到以史为鉴、反哺生活和工作还差得很远。
这里我YY了几个读书的思路,也是我计划采用的读书方式,它们之间不互斥,可以搭配使用:

  • 以人为中心的事件梳理。把这个人的生平全部了然于心,从他的第一视角尝试经历一遍重大历史事件,目的是把厚重的历史加之于我等小民身上,体会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如何在关键时刻做决策,或者说把史书上简单的几句话还原成当事人的感受,能引发我们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比较典型的是有一本书叫做《流血的仕途》的书,将李斯作为男主,描绘他如何在微末之时不甘平凡师从荀子门下,初入秦国政坛如何让自身脱颖而出,成为客卿之后如何应对突发挑战,秦王扫六合之后如何继续施展抱负,与赵高同流合污之后如何一步步沉沦……这一套书看下来真的不由自主带入其中,对于这位颇具争议的历史人物有了更立体的认识。如果对这种方式感兴趣,可以参考类似《史记》这样的纪传体史书,可以给到一个比较聚焦的视角,比如“李斯列传”,我们可以得到大量的一手史料自己去分析;
  • 以事件为中心,时间为轴,串联众多事件参与者,摸清每个人在其中的角色。这是对重大历史事件的一次重新组织,就像我们写程序之前要画状态流转图,或者流程图,摸清楚每个部分是如何协作的,画完图之后我们就对整个系统了如指掌了。其实《资治通鉴》作为编年体的史书天然就有了这样的属性,但它不会单独梳理某个事件,而且将众多故事线混合在一起,不着感情的将他们以绝对时间顺序组合在一起,如果非常像了解事件视角下的历史,建议看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 深层次挖掘历史人物和事件背后的线索。其实我也没有试过这种思路,有点瞎扯了,但确实将一个人、一件事结合当时历史背景来辩证的看待和评判,会极大的增强自己对于历史的分析能力。具体做法我也在学习,这种方法的目标是为了脱离开故事会式的读史方式,结合历史背景,上升到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高度来读书,这方面要多看看今人的著作,相对来说客观一些,也不会用所谓“礼”与“德”做掩护,能说人话讲清楚人心向背与利益关系,古代文人的理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普通人顶多在“修身“和”齐家”上面下功夫,“治国”和“平天下”不属于绝大多数人可以涉足的领域,掌握不了也没什么可惜的,毕竟我们读书更多的是为了快乐,这部分也推荐几本书吧:《枪炮、病菌与钢铁》、《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政治制度史纲》、《稽古至治:司马光与资治通鉴》、《德政之要》,能看完这些就已经足够,我也在学习中,所以这里不做更多的推荐。
为什么要拒绝故事会式读史?

写到文章靠后的位置了,点一下题,为什么拒绝故事会式读史?
中国历经上下五千年,沉淀下来二十四史,有些如同《史记》一般文字激扬,这是文学家笔下的历史,有些如同《资治通鉴》般严谨,这是政治家笔下的历史,但无论史书由谁写就,作者自身的喜好、需求不可避免的融入到书中。
就拿《资治通鉴》来说,司马光写它的目的是为了让当朝皇帝有史可鉴,作者本人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对当时天下大事(比如王安石变法的利弊、辽宋军事对峙、关乎国计民生的税赋等等)都有自己的看法,那么他在史料的节选和编纂上会自觉不自觉的融入自己的看法,借由此对皇帝进行教育和熏陶(当然了,资治通鉴的真实性还是非常高的,否则也不会成为影响深远的巨著)。
举两个例子:

  • 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其实就是他和汉武帝之间的三次对话,在《资治通鉴》中被大幅删减,删去了“天人关系”,留下并突出宋代比较关注的“仁义”和“教化”,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对比一下《汉书·董仲舒传第二十六》和《资治通鉴》中的内容,差异很大。
  • 赵简子挑选继承人的过程,据《资治通鉴》之言,他通过伯鲁和无恤两个人日常言行的筛选,确定了品德上更优的无恤作为继承人,但在《韩诗外传》中却是另一个故事,无恤出众的才华,以及他在政治上的敏锐性(登恒山之后发现居高临下攻取代地非常容易,制定了向北扩张的战略,非常好的契合了赵简子对于未来国家战略的规划)让他成为了继承人。一边说品德重要,一边说才华重要,谁说的更接近真相呢。
举这些例子是想说,如果偏信某一本书中的内容,尤其是不做深入研究和思考的情况下全盘接受,很容易对一件事的本来面目理解偏,我们读书是为了提升智慧,帮助自己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困惑和难题,但接受到了经过包装的、不合适的信息,肯定会被误导绕弯路。我小学的时候看《资治通鉴》就很迷惑,书里到处都在讲“德”有多么重要,我已经在努力做个不打架、不骂人、乐于助人的乖学生了,老师怎么还是不喜欢我?因为老师喜欢的永远是学习好的学生啊。
如果我们不断提升自己的判断力,深刻的调查和理解了书中的内容,那么就能从中学习到更符合逻辑、更符合常理的为人处世的道理,才能真正的做到以史为鉴。
写在最后

读史使人明智,希望新的一年自己能在思想的深度上有长足的进步,多读书、多思考,也欢迎有相同爱好的大家在评论区多多留言评论,一起交流学习,共同提升自我!
本文今年2月11日首发于我的头条号“胖子老豆”上,转载于此,结合文章发布之后一个多月来新读到内容的体悟,对原文做了一些修改和补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UFO中文网

GMT+8, 2024-12-22 21:3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