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一章
第三节 教师专业发展 (客/主观题)
客观题一、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其最基本的职责是教书育人。
教师劳动的特点有以下几方面:
1、复杂性:教育目的的全面性;教育任务的多样性;劳动对象的差异性。
2、创造性:因材施教;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教师需要“教育机智”;教师需要教育智慧。
3、主体性:教师自身可以成为活生生的教育因素和具有影响力的榜样。
4、示范性: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学生效仿的对象。
5、广延性:教师的劳动没有严格的交接班时间界限。
6、长期性:人才培养的周期比较长,教育的影响具有滞后性。
7、间接性:以学生为中介实现教师劳动。
8、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教师劳动具有明显的个体性;教师围绕统一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共同形成一种对学生的方向一致的影响合力,则需要教师分科协作,这体现出劳动的群体性、协作性的价值。
客观题二、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
教师的专业知识有:
1、本体性知识:即学科专业知识。教师所具有的任教学科的知识。
2、条件性知识:是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教必须具备的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管理的知识。
3、实践性知识:教师在实现有目的的教学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以及相关的学科教学法知识,它帮助教师解决“具体怎么教”的问题。
4、一般文化知识:教师应具备的一般的人文知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基本的艺术素养教师。是专业知识结构的基础。
主观题一、教师成长的三阶段
1、教师成长的三阶段理论,由美国学者福勒和布朗提出。
(1)关注生存阶段:教师成长的起始阶段,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经常注重自己在学生、同事以及学校领导心目中的地位,教师会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处理人际关系或者管理学生。
(2)关注情境阶段:处于本阶段的教师注重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如: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关心班集体的建设,关注自己备课是否充分等。
(3)关注学生阶段:该阶段教师能够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
2、“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论(叶澜)
(1)“非关注”阶段 :进入正式教师教育之前的阶段。
(2)“虚拟关注”阶段 :职前接受教师教育阶段(包括实习期)。
(3)“生存关注”阶段 :所学理论知识和具体教学实践的“磨合期”。
(4)“任务关注”阶段:由关注自我的生存转到更多地关注教学上来,由关注“我能行吗?”转到关注“我怎样才能行?”上来。
(5)“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有意识地自我规划,以谋求最大程度的自我发展。
主观题二、小学生教师专业标准
《小学生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
1、基本理念
2、主要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