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庆龄是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203档案’是个金矿,提供了丰富的视角与客观史料。”1月28日下午,结合纪念宋庆龄诞辰128周年,中国福利会、上海宋庆龄研究会、上海市档案馆举行 “203档案”整理研究利用工作座谈会。就在前一天的1月27日,是宋庆龄诞辰128周年纪念日。
座谈会上透露,备受关注的“203档案”,经过中国福利会、上海宋庆龄研究会、上海市档案馆三家合作单位多年共同努力,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迎接建党百年之际,宋庆龄珍贵档案《来自延安的报告》即将面世。
中国福利会、上海宋庆龄研究会、上海市档案馆相关负责人及复旦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市孙中山宋庆龄文物管理委员会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与专家学者近30人出席会议。
座谈会现场
“203档案”是中国福利会英文历史档案的简称,其整理研究利用工作由上海宋庆龄研究会联合中国福利会和上海市档案馆共同进行。
“203档案”形成单位中国福利会副主席、党组书记、秘书长张晓敏介绍:“现存于上海市档案馆的中国福利会英文历史档案(全宗号U143),共203卷17247页,简称‘203档案’,形成于1938年至1964年,客观地反映了宋庆龄及其创建的中国福利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使命担当。”
此前,“203档案”从未被系统整理翻译过。中福会曾因工作需要,陆续节选片断,译成中文,编入《宋庆龄书信集》《中国福利会史志》和《宋庆龄与中国福利会》等书。
2018年下半年以来,“203档案”全面整理、翻译、数字化及解密等工作有序有力推进。中福会遵循“能解尽解,能控尽控”的原则,对“203档案”进行了解密和限制利用工作。
张晓敏表示,“203档案”是一座尚未充分开垦的“富矿”,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第一,‘203档案’是宋庆龄和中国福利会‘永远和党在一起’的生动诠释;第二,‘203档案’是宋庆龄和中国福利会全心全意为妇女儿童服务的真实写照;第三,‘203档案’是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并肩战斗的鲜活案例;第四,‘203档案’充分彰显了宋庆龄平等互助的救济工作理念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上世纪末,“203档案”由中国福利会依法向上海市档案馆移交。座谈会上,“203档案”收藏单位上海市档案局局长、上海市档案馆馆长徐未晚说:“因为绝大多数档案是英文,根据国家档案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一直处于控制使用状态,鲜为人知。2018年,上海市档案馆积极响应上海宋庆龄研究会的倡议,携手中国福利会和上海宋庆龄研究会紧密合作,组织工作专班、优先安排‘203档案’数字化、积极参与‘203档案’翻译项目评估、编制‘203档案’文件级目录、指导‘203档案’解密工作、精细化开展档案划控工作,并推动《来自延安的报告》(档案汇编)出版。”
宋庆龄与孩子们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203档案”已于2020年9月正式向社会开放。上海市档案馆已经将“203档案”的合作开发利用列入庆祝建党百年档案资源开发系列活动中。
“203档案”整理研究利用工作的推动方上海宋庆龄研究会副会长朱纪华介绍,“203项目”横跨3年,2018年启动,2019年全面提速,2020年一季度完成。“这项工作意义极高,难度极大,没有高尚情怀难以完成,没有社会协同难以完成。”在他看来,中国福利会英文历史档案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重要历史见证,是中国共产党党史和新中国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宋庆龄思想精神的重要载体。“要深入研究发掘宋庆龄思想精神,必须首先开展宋庆龄思想精神的文献征集与整理研究,中国福利会英文历史档案就是一座‘富矿’。”
座谈会上,朱纪华回顾了“三家合作”、横向课题合作、专家评估、“203专办”、会长巡察等由社会各方力量组成的“203项目”推进机制的工作,感谢大家始终保持使命感和责任感,用敬仰之心、感恩之心、高尚之心从事这项“有情怀的工作”。
宋庆龄珍贵档案《来自延安的报告》即将面世
在迎接建党百年之际,宋庆龄珍贵档案《来自延安的报告》即将面世。《来自延安的报告》以延安为中心,从中挑选出了延安和陕甘宁边区近40万字的档案编辑出版。
关于《来自延安的报告》出版构想,朱纪华表示:“首先,继续‘三家合作’机制,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其次,真实、生动地再现宋庆龄对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援助,形成‘国家需要、留得下来、填补空白’的成果;第三,弘扬宋庆龄‘永远和党在一起’坚定信念,展现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伟大之处。”
座谈会现场
朱纪华介绍,《来自延安的报告》反映了宋庆龄在医疗卫生、儿童保育、工业合作、难民救济等方面对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给予的全力支持。“这些报告绝大部分来自延安和陕甘宁边区自身的实地报告,另外有中国福利基金会的对外宣传报告,还有在延安考察和工作的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和公谊救护队人员的实地报告。这些报告记载了宋庆龄‘永远和党在一起’的精神,也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艰难困苦的岁月中从困难走向胜利,体现了伟大的‘延安精神’。”
“203”档案体现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
座谈会上,参与“203档案”项目评估工作的中国福利会原副主席王禄宁、承担“203档案”项目课题的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上海宋庆龄研究会副会长吴景平、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王健、承担《来自延安的报告》出版工作的中国中福会出版社社长、总编余岚等都作了发言。
“‘203档案’档案的整理出版,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上海市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王健认为,仅从国际关系研究的角度来说,它填补了建国前中国共产党与美国等西方国家政府和民间人士交往的一些空白,也反映了老一辈革命家在团结不同种族、不同理念、不同党派的国际人士方面,所展现的智慧与胸襟,于今天也有借鉴意义。”
档案揭示,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抗日根据地的医疗卫生条件简陋之极,医疗人才稀缺,药品和医疗器械也极其匮乏。“如果没有像白求恩、马海德、柯棣华、巴苏华、汉斯·米勒这些杰出的医生,以及数量众多的不那么知名的国际援华医务人员进入根据地,将专业技能以及各种医疗资源引进中国的穷乡僻壤,因陋就简建立起一个覆盖根据地全体军民的、高效现代的医疗卫生体系,中国革命和抗日的处境会更加困难。这一切如果没有宋庆龄的运筹调度,是很难实现的。”王健说。
中国福利会宋庆龄研究工作室研究员沈海平直言:“宋庆龄不仅仅是社会上认为的孙夫人或推动妇女儿童事业的慈祥老奶奶,她确是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沈海平指出,“从‘203档案’可以看出,宋庆龄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之一。档案提供了宋庆龄开展工作的众多成功案例。比如,她写给每位捐赠人的信,哪怕只捐了三本旧书或十美元,她都一视同仁,情真意切亲笔写信致谢并告知捐物用到何处派何用处。她领导的机构,在不到五年时间里,通过与国际30多个援华机构联络沟通,为解放区募集医疗物资与各方面技术人才,仅形成的档案就有203卷,可见其工作量之大和贡献之大。”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宋研会副会长吴景平认为,“得人心者得天下。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是正义的事业、和平的事业。虽然经过了艰难的过程,但得到了人民的广泛支持和国际社会的认同援助,这些从‘203’档案中就能体现。这些档案记录的不仅是宋庆龄为妇女儿童做的事,它更体现了包括宋庆龄在内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张熠 图片编辑:曹立媛
图片来源:主办方提供题图说明:宋庆龄在工作中
来源:作者:李君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