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年陵墓和清真寺群)
可能在世界上,没有哪个墓地如这般绚丽、精致。也没有哪个遗址群,将如此多的清真寺、陵墓、坟墓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安静,但是没有死亡的阴森恐惧,没有宗教的肃穆沉闷。它如同一个色彩斑斓的博物馆,有着漂亮的线条和精致的瓷砖图案,还有优雅细长的雕刻文字。在撒马尔罕蓝的映衬下,这里仿佛并无生命结束时的悲凉,却有对无边生命力的渴望和歌颂。
(路两侧均是帖木儿家族陵墓)
这就是撒马尔罕沙哈辛达,一个持续建设了近千年的遗址群,有10多个大大小小的清真寺,有几十座王室成员、高官显贵和著名人物的陵墓,还有无数露天坟墓。其中,单是建于11-15世纪的陵墓,就有11座之多。
(清真寺和陵墓混合在一起)
它们井然有序地交错排列在弯弯曲曲的甬道两旁。我们拾级而上,缓缓走进三级阶梯似的遗址群。这是不是历代设计者、建设者的初衷呢?让人一步步登高,感受生和死都在宇宙之中,神和人都在蓝天之下。这是古代撒马尔罕人的生死观吗?
(先知穆罕默德像)
传说,8世纪时,先知穆罕默德的堂兄库萨姆·伊本·哈巴斯为了传播伊斯兰教,随阿拉伯入侵的军队来到撒马尔罕。他在这里生活了13年,虔诚勤奋地传播伊斯兰教。后来,他被琐罗亚斯德信徒杀害。死时他的身体迟迟不肯倒下,仰望苍天许久。后人为了纪念他,先是在他遇害的地方修了一座碑,然后又为他修了陵墓和清真寺。
(陵墓局部)
从11世纪开始,在传说中的哈巴斯陵墓旁,又陆续修起了更多陵墓和清真寺。帖木儿将自己的两个妹妹、两个妻子和侄女等多位家人,葬在这里。还有许多波斯和阿拉伯思想家、艺术家、文学家及科学家,在这里拥有宏大的陵墓或简陋的墓穴。
(虔诚的拜谒者)
沙哈辛达,在波斯语中的意思是“活着的国王”,国王们渴求永生。因为有哈巴斯陵墓和清真寺之故,沙哈辛达成为中亚乃至整个穆斯林世界的另一个朝圣中心。许许多多的朝圣者,为了信仰而来。另外相当多的朝圣者,则是为治病而来。他们坚信,拜谒哈巴斯的神殿和他的陵墓可以实现心中所愿,亦能去除疾病,因为神圣的气氛有治愈的力量。想来,这是另一种信仰。
(帖木儿妹妹陵大门)
同时,沙哈辛达也成为活着的艺术家们和旅行者们寻找灵感、探寻奇趣的极佳目的地。将中亚、波斯和穆斯林建筑风格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迷人气氛。广泛使用的蓝釉面瓷砖和青绿色瓷砖闪闪发光,饰以各种花纹图案,极具视觉冲击力。
(局部)
至少在我看来如此。(感谢赵喜坤图片支持。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