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中国地震台网发布的统计显示,2023年,全球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129次,呈现7级以上大震活动由弱转强特点。
2023年,95%的全球7级以上地震发生在欧亚地震带和澳大利亚板块东北边界。其中,欧亚地震带发生7级以上地震7次,澳大利亚板块东北边界发生7级以上地震11次。
从时间分布来看,2023年1月至6月,全球发生7级以上地震14次,占全年总地震数的73.7%。
土耳其地震(图源:新华社)
数据显示地球并未进入“震动模式”
新年伊始,日本本州西岸近海发生7.6级地震,随后又发生数百次低级别地震。其实1日当天,我国四川绵阳也发生了地震,不过级别较低,为2.9级;2日,美国纽约罕见发生1.7级地震,很多居民听到爆炸声;4日,我国广西北海海域发生4.2级地震;秘鲁首都利马西部卡亚俄西南海域当地时间4日也发生4级地震;5日,我国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发生3.7级地震……
加上去年全年发生6级地震约129次,这不禁让人觉得:地壳活动又进入活跃期了?是否意味着地球进入了“震动模式”?
此前,广东省地震台副台长王力伟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介绍,从数据上看,1900年以来,全球每年平均发生6级以上地震133次,7级以上地震20次,8级以上地震1次。
近几年的地震活动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发生了89次6级以上地震,10次7级以上地震,没有8级以上地震;2021年全球发生了115次6级以上地震,19次7级以上地震,1次8级以上地震;2022年全球发生了112次6级以上地震,7次7级以上地震,没有8级以上地震;2023年全球发生了129次6级以上地震,19次7级以上地震,没有8级以上地震。
(图源:央视新闻)
由此可见,近年来全球地震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弱于1900年以来的年平均水平,全球地震活动并未进入“活跃期”。
不过,也有媒体采访专家称,目前地壳活动的确处在相对活跃期,中、强震频度相对高些,主要表现为板块边界大震、强震活跃。据介绍,大、强震如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边界上的印尼强震等,而这两年我国发生的多次中强震则属于板内中强震。
地球进入“震动模式”热词常出现
其实,随着去年2月土耳其、塔吉克斯坦相继发生地震,“地球进入震动模式”的说法就已迅速蹿红。
“难以根据如此短时期的地震活动现象就断定地球进入活跃期。每次有大地震发生,‘地球进入震动模式’热词就会出现。”当时,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特聘专家高孟潭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表示。
高孟潭认为,近100年来,可以完整观测全球大地震数据。全球平均每年发生7级以上地震12至14次左右(2022年共计发生11次),8级以上地震1到2次左右。每年大地震发生次数都有一定变化,但只是围绕平均值的小的波动。近年来的地震数据,大地震的活动频度都是如此。今年的地震活动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高孟潭说,2022年地震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海域部分,并不是人群聚集的地方,也没有带来太多灾害,所以没有引起多少关注。2023年2月,印尼西部、土耳其以及塔吉克斯坦超过7级的地震都位于欧亚地震带。这些区域房屋建筑对大地震抵抗能力较差,引起了灾难性后果,所以更引发关注。
高孟潭表示,地球内部运动与地壳板块运动导致板块内部变形和应力积累是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对其孕育发生过程的研究,不仅涉及物理学,还涉及化学、地球内部观测、探测等多个学科,是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
他进一步称,多学科的地震观测包括地震活动、地壳形变、重力、地磁、地电、地下水化学、地下水位等学科的观测台网等,而且需要大地震发生前对大地震孕育发生的详细观测研究。
极目新闻综合中国地震台网、羊城晚报、湖南日报、国是直通车、澎湃新闻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