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地球和月球之间40万公里的距离,其实能放下太阳系所有行星。
我们接着看
太阳系现在有八颗行星,它们分别是四颗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四颗气态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在2006年之前也属于行星,但后来天文学家嫌它质量太小就把它开除了,因此才有了太阳系八大行星的格局。
这其中体积最大的是木星,直径14万公里的它是太阳系内的行星之王,并且最近几年向外辐射的热量,已经超过了它吸收太阳的热量,也就是说木星正在放热,以至于让很多人认为木星未来有可能变成第二个太阳,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它的质量太小了,至少还要增重80倍才能达到恒星质量下限,变成一颗红矮星。
第二大的行星是土星,它加上光环后的直径也有12万公里,天王星是5.1万公里,海王星是4.9万公里,此时这四颗气态行星的直径总和是36万公里,已经占了地月之间距离的绝大部分了,剩下的包括地球在内的四颗类地行星,水星直径4878公里,火星6679公里,金星和地球差不多都是1.2万公里。
四颗类地行星的直径总和,是3.7万公里左右,加上气态行星们的36万公里,是39.7万公里,刚好是地球和月球之间的最远距离,也就是40万公里。
然而这并不是什么设计出来的巧合,单纯就是因为宇宙太空旷了而已,目前的宇宙学模型认为我们看到的所有天体加起来,只占了宇宙质能总量的5%,也就是20分之一,并且这些天体之间的距离动辄就是几十万公里或者几十光年。
比如太阳和比邻星之间隔着4.2光年,因此比邻星是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但如果我们把比邻星和太阳都缩小成葡萄大小,这两颗恒星之间4.2光年的距离就会变成数千公里,把这个模型应用到银河系上就会发现:直径10万光年拥有数千亿颗恒星的银河系,其实是1000亿颗彼此相隔数千公里的葡萄。
所以银河系的密度是很低的,甚至可以说银河系的绝大部分都是虚空,宇宙中其他星系也都是这种情况,因此37亿年后仙女座撞上银河系的时候,天文学家认为上万亿颗恒星会互相穿过,而不会发生物理上的碰撞,两个星系将在漫长的引力博弈中重新找到平衡,最终形成一个更大的星系。
太阳系有可能在这个过程中,被来自仙女座星系的引力干扰弹射出去,成为宇宙中的流浪恒星,地球也会成为流浪地球,但这些都是几十亿年后才会发生的事情了,跟现在的我们没有什么关系。
从地月之间的38万公里,到银河系乃至整个可观测宇宙,太空的本质仍然是空旷的,那些看不见的暗物质和暗能量,才是我们的宇宙主流,它们导致的宇宙加速膨胀,未来有可能会让星系都分崩离析,最终撕裂宇宙中每一颗原子。 |
|